更新时间:2019-01-03 10:45:18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1
序2
序3
软件定义——存储的规模效应
序4
序5
序6
前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本书的特色和作者
本书面向的读者
如何阅读本书
勘误和资源
致谢
第1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介绍
1.1 什么是软件定义
1.2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
1.2.1 VMware眼里的SDS
1.2.2 EMC眼里的SDS
1.2.3 IBM眼里的SDS
1.2.4 华为眼里的SDS
1.2.5 Gartner眼里的SDS
1.2.6 IDC眼里的SDS
1.2.7 SNIA眼里的SDS
1.2.8 本书对SDS的定义
1.3 为什么出现软件定义存储
1.3.1 背景
1.3.2 数据迅猛增长
1.3.3 硬盘的发展异常缓慢
1.3.4 深刻改变存储架构的新技术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发展
2.1 SDS之抽象篇
2.2 SDS之池化篇
2.2.1 SNIA对存储虚拟化的解释
2.2.2 SNIA之存储标准化建议:SMI-S
2.2.3 存储虚拟化实例剖析
2.2.4 存储标准化之互操作性
2.3 SDS之自动化篇
2.3.1 DCOS-OpenStack Cinder
2.3.2 Hypervisor-VMware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分类
3.1 Server SAN
3.2 HCI
3.3 SDS的分类
3.3.1 IDC对SDS的分类
3.3.2 VMware SDS的分类
3.3.3 EMC SDS的分类
3.4 本书对SDS的分类
3.4.1 控制平面
3.4.2 数据平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定义存储之未来
4.1 第三方机构对SDS市场的预测
4.1.1 Gartner
4.1.2 IDC
4.1.3 Wikibon
4.1.4 Marketsandmarkets
4.1.5 总结
4.2 SDS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解释
4.2.1 谁会在未来SDS名列前茅
4.2.2 存储、服务器、云计算厂商的并购将加速
4.2.3 未来SDS可能的发展
4.2.4 与SDS相关的技术
第5章 VMware SPBM和Virtual Volumes
5.1 存储策略出现的历史回顾
5.2 VMware SPBM
5.3 Virtual Volumes
5.3.1 什么是Virtual Volumes
5.3.2 Virtual Volumes的优势
5.3.3 Virtual Volumes的组成部分
5.4 Virtual Volumes各家阵列之实现
5.4.1 DELL EqualLogic
5.4.2 IBM XIV
5.4.3 华为OceanStor 5000系列(v3)
5.4.4 EMC VNXe
5.4.5 HP 3PAR
5.4.6 NimbleStorage
5.5 如何动手实验VVol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OpenStack Cinder
6.1 Cinder前世今生
6.1.1 OpenStack的由来
6.1.2 IaaS云计算的能力
6.1.3 OpenStack的发展
6.1.4 Cinder能做什么
6.1.5 Cinder支持的存储产品
6.1.6 Cinder提供的功能
6.1.7 Cinder的诞生
6.1.8 Cinder的生命力
6.1.9 Cinder、Swift、Ceph的区别
6.2 Cinder初体验
6.2.1 创建Volume操作
6.2.2 挂载Volume
6.2.3 扩展Volume大小
6.2.4 创建Snaps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