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07 16:25:34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政治经济学新连线丛书
出版说明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学的地位
一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二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各种认识
三 数学同政治经济学的兼容性与界限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基础
一 经济细胞分析:商品与广义商品
二 交换价值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三 劳动价值论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
四 概念与模型:价值的本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斯密教条
五 货币的形成、本质与广义货币
六 货币的职能、形式及货币流通模型
七 供给与需求的概念、理论与分析方法
八 信息的不对称机制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九 价值规律与价值概念的统计学含义
十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价值决定模型
附录1 投入产出法简介
附录2 Excel矩阵运算(对积和对商很强大)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展开
一 备受争议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
二 商品价值的期差性
三 “世纪之谜”与“价值总量之谜”的破解
四 “成反比”与“成正比”的问题
五 价值业差性与复杂劳动问题
六 国际价值与价值域差性
七 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问题
八 环境价值、资源价格的决定问题
九 灾害经济问题
十 价值的历史使命、自然力的作用以及自由时间假说
第四章 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周边问题
一 一个重要的质变:货币向资本的转化
二 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生产原理
三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计算
四 工资的本质、实物工资向量与拉萨尔“铁的工资定律”
五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问题
六 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七 魁奈悖论
八 关于剥削的“马克思基本定理”
九 斯蒂德曼诘难
十 收入分配的准则:平等及其演化问题
第五章 再生产理论及其相关问题
一 产业资本的循环与生产
二 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损益分界点
三 社会总产品、两大部类与总供求(塞顿假说与霍夫曼比率)
四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五 再生产图式的模型化(魁奈、Krelle、雍文远、石景云、置盐信雄、森岛通夫)
六 再生产模型的自动调节问题与最大增长率问题
七 两大部类的最优比例问题
八 投入产出表的两大部类估算
第六章 转形问题及其展开
一 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
二 利润的平均化和价值的生产价格化
三 两个“不变的价值尺度”
四 追溯:李嘉图体系两大矛盾逼出的转形问题
五 从鲍特凯维兹方程到BSZ转形模型
六 萨缪尔森的转形模型与马克思转形模型的同解条件
七 从现行统计体系估算劳动价值量的方法问题
八 商业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特征
九 市场价值理论及一个假说
十 含农业的广义转形模型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