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
陈大康更新时间:2019-06-26 19:47:27
最新章节:宣统朝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梳理了道光末至同治末小说创作及理论的状况,探讨了近代小说发展体系变化格局的初显,纠正了以往与小说发展实际不相符的结论,对“小说界革命”及其后之转向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描述与分析。本书依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一些近代小说史上十分重要但以往未进入研究视野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日报小说、盗版、小说转载、小说专刊、翻译小说等,对近代小说理论变化的历程、动因与结局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8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陈大康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
本书从小说文体学的角度寻找严歌苓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世界华文文学史中的地位。现有的中国现当代小说文体研究把作家的所有小说分解成文体因素碎片来分析小说文体,使单篇小说缺乏整体性文体特征。本书主要从文本出发结合文体学、叙事学理论,运用文本细读、文化批评、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来分析严歌苓小说文体特征。从体式、结构、叙事、语言等文体因素方面着手,以多个单篇文本案例分析为基点系统勾勒出严歌苓小说文体文学18.4万字 - 会员
《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
本书主要通过对翁方纲、姚鼐、邵晋涵、余集四家分纂官所撰分纂稿与《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和分析,从学术史、思想史高度深入研讨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史学与学理因素,揭示和诠释《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内涵和实质,认识和理解其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通过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学术思想、学术方法论、意义价值以及相关问题等进行归纳文学33万字 - 会员
比翼双飞在人间:波兰文学和汉学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作者在国内各种刊物和文集上发表的一些关于波兰文学、波兰汉学研究的主要论文,以及作者为几本波兰文学译著所作的序言。在波兰文学研究方面,这些文章包括对波兰古典和现代文学中一些主要的文学时期、流派、重要的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和介绍,波兰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以及波兰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这些文章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本书是一部了解波兰文学创作成就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为国内对波兰以及中东文学48.1万字 - 会员
约翰·厄普代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文学19.1万字 - 会员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及唐诗史书写研究
本书主要在西方翻译唐诗的整体背景下,对宇文所安的英译唐诗展开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唐诗翻译、阐释的观念、特点与方法,并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变异学等理论视角,深人挖掘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所体现的诗学思想,揭示其英译唐诗及唐诗史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理论意义。文学20.9万字 - 会员
“道德的见证者”:奥登诗学研究
本书力图全面而立体地呈现奥登诗学的风貌,展演诗人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背景下如何通过自身的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持续地对外界做出反应,考察诗人与自我、社会以及诗歌这门艺术的微妙关系,从而看到一位诗人介入社会与时代的方式,以及随之而来面临的诗学问题和诗路选择。本书主体部分的论述,分为“奥登诗学的思想谱系”和“奥登诗学的艺术伦理”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方面。“奥登诗学的思想谱系”主要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审视奥文学42万字 - 会员
中国近现代人文幻想小说研究
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类型小说概念,即“人文幻想小说”。把人文幻想小说从科幻小说中分离出来,以显示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意义。全书架构以近现代人文幻想小说的发展史为经,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为纬,深入论述了人文幻想小说的概念,表现特征,历史演变。从中西方幻想文学史发展中分析人文幻想小说的历史地位,证明人文幻想小说比科幻小说的历史更悠久,其独立的存在不应被后起的科幻小说所遮蔽。深入发掘近现代人文幻想小说存在的文学19.8万字 - 会员
现当代丝路文化叙事俄语小说研究
本书以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现当代丝路文化叙事俄语小说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基本发展历程、主要作品和体裁特征,钩沉创作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语境,考查战争与和平、记忆与遗忘、漫游与归乡等与丝路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主题,分析小说中张骞、马可·波罗、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和帖木儿等为丝路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形象,解读驼队、道路、荒漠等典型丝路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阐释小说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元素以及体现的丝路精神。文学30万字 - 会员
鲁迅北京交游研究
本书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论述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政治性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将鲁迅在北京城与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各种交游相互关联起来,形成网络结构,呈现出一条鲁迅从教育部官员到新文化人,再到高校教师、深受青年敬仰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发展脉络。文学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