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
更新时间:2019-03-15 19:00:11
最新章节:注 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研究已是学界“显学”,然而在时下的讨论中,它更多是被当作一块新开辟的学术领域,而忽略在兴起之时它所肩负的历史和政治使命。雷蒙?威廉斯是文化研究最为重要的开拓者之一,本书力图通过再现他所处的历史、社会和理论语境,并由此走进他本人的“问题意识”,重新召唤威廉斯的“幽灵”以揭示文化研究在形成时所体现出的政治相关性,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启示。在威廉斯的文化保守主义前辈那里,文化更多是被挪用以抗击“现代性”的侵蚀;而在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文化不过是物质世界的机械反映。因此恢复文化的实践品格和弘扬其新的政治干预能力,是文化研究初期必须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为此,威廉斯提出“文化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观念以反对文化精英主义立场,同时通过补充和发展“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命题以说明文化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对文化政治相关性的重新认识,使得威廉斯意识到过去的革命观念过于局限于政治和经济维度,而忽略了文化维度,因此在“长期的革命”这一政治筹划中,“文化革命”应同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拥有同等的位置。由此,当利维斯等将“文化失范”归咎于大众文化的崛起,威廉斯却将这些都视为“文化革命”进程中令人称道的成就。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威廉斯还通过揭秘“乡村别墅诗”和“悲剧”等文学形式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试图恢复历史和现实社会中被遮蔽的“被压迫者”的声音。这种种形式的“文化民主化”,在他看来,是“新左派”所寄希望的“文化革命”的“希望的资源”。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 释
- 后 记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语:威廉斯的“幽灵”与文化研究
- 第6章 “理论旅行”:雷蒙·威廉斯与中国文化研究
- 第5章 文化批评:文本阅读与意识形态解构
- 第4章 政治干预的新场域:大众传播与共同体
- 第3章 “文化”的政治与革命的重构
- 第2章 文化的用途:从文化保守主义到“新左派”
- 第1章 导论:“流亡者”的政治与雷蒙·威廉斯
最新上架
- 会员
鲁迅:“国家作家”的形象史
作者采用阐释学思维与方法,以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有关鲁迅的传记、论著、影像等为文本,梳理、考察鲁迅形象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而发生微妙变化的。通过鲁迅形象演变史,思考现代国家意志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构成和文化取舍所产生的影响,探寻鲁迅形象演变的内在精神依据。通过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产生的各种鲁迅传记和其他关于鲁迅的言说,勾勒出这一文化图景中鲁迅形象的演变过文化17.4万字 - 会员
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
本书以河湟地区著名土司何锁南家族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整理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将历史考证与人类学理论相结合,以时间顺序为纵轴,以家族人物、家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横轴,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家族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本书主要论述了河州地区的概况、何锁南及其家族世系、何锁南家族的文化变迁、何锁南家族的宗法统治、何锁南家族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等内容,从新的视域探究土司制度、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21万字 - 会员
创客文化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创客文化的著作,聚焦创客文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描绘创客运动的世界轨迹,厘清其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从创客教育、创客创新、创客经济和创客手作等方面探讨城市发展中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可持续发展、文创产业迭新和新工匠精神等议题,提出创客文化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在每章的论述之后辅以一至两个案例观察,书末附上国内外创客城市概览及英国创客文化调研札记,以期为读者刻文化23.7万字 - 会员
尤多拉·韦尔蒂身体诗学研究
本书立足于美国南方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作品,运用身体研究、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神话语境、淑女文化、种族文化、工业文化等视域中身体叙述的表征内涵,展示了美国南方文化在传承与革新中的建构与解构、遵从与反叛、冲突与融合、和谐与无序等,这种对立互动全面而科观邸反映了美国南方人生存状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身体维度的解析与阐述,生动呈现出韦尔蒂独有的诗学旨趣和文学取向。文化13.1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化中的两希传统(中英文)
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文化19.7万字 - 会员
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言,苗族先民曾给出过极具智慧的诠释,并将共生观念付诸实践行为,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基于此,本书以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为主题,在“共生”主调下,从文化共生逻辑、共生实践和共生规范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隐藏在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意义背后的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路径。文化13.2万字 - 会员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本书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卡罗尔的胡话文学与德勒兹《意义的逻辑》”研究成果之一,它试图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德勒兹的哲学著作《意义的逻辑》与儿童文学作家卡罗尔的“胡话”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前者独到的理论视角和后者作品中深刻的哲学内涵。本书阐释了德勒兹如何以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和概念为理论基础,借用卡罗尔的诸多悖论和“无意义”来建构他的意义理论,也探索了德勒兹如何运用后来被他摒弃和批判的精神分析文化20.6万字 - 会员
“希腊之余光”:周作人对古希腊文化的接受研究
本书通过原始文献的钩沉与梳理,还原周作人译介、理解与阐释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动态过程,结合周氏接纳西方古典文化的时代语境与心理动因,尝试在发生学的意义上,透析古希腊文学、哲学与宗教文化如何参与周作人认知框架的生成及其思想内在逻辑的演变;通过周氏对中国现实问题与政治文化的思考,探究其以“另类选择”参与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的意义。文化18.1万字 - 会员
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第3卷)
本书为“第四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中关于南海海洋文化研究的论文汇编,共有32篇论文,分为“海洋理论·政治·法律”“南海历史与文化”“海上交通·文化交流”“南海造船与航海技术”“宗教·信仰”“其他”六个栏目,对南海海洋文化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化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