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肿瘤患者营养评估操作手册(PG-SGA)(第2版)
更新时间:2020-01-03 20:48:03
最新章节:PG-SGA评分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PG-SGA由患者自我评估部分及医务人员评估部分两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包括体重、摄食情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方面的需要、体格检查等7个方面,前4个方面由患者自己评估,后3个方面由医务人员评估,总体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及定量评估两种。临床研究提示PG-SGA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患者特异性营养状况评估工具。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肿瘤患者营养评估操作手册(PG-SGA)(第2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创伤康复指南
以常见创伤临床与康复为主线,共十二章节,包括:头颅创伤康复、胸部创伤康复、腹部创伤康复、脊柱和脊髓创伤康复、上肢创伤康复、手外伤康复、骨盆创伤康复、下肢创伤康复、多发复合损失康复、截肢创伤康复、周围神经损失康复,基本汇聚了各种创伤类型。重点介绍各类创伤的临床康复基础、康复问题、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立足于指导和规范临床和康复医学工作者从事创伤临床康复应用与实践。各章节的内容尽量涵盖全面,深度适中,涉医学25.2万字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学(第2版)
本书内容分为六部分:1、磁共振导引微创诊疗总论(磁共振硬件与软件技术最新概况、磁共振兼容微创介入器械与设备简述、微创介入导引技术分类与应用、磁共振介入专用线圈的开发与应用、前沿快速成像序列应用);2、磁共振导航微创诊疗基本介入技术(穿刺技术,诊疗技术,术中磁共振,科室建立及人员要求);3、磁共振引导非血管介入技术应用(非肿瘤性病变的诊疗与实体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与应用,特异性优势的体会与价值)4医学40万字超声引导肌骨疾病及疼痛介入治疗
本书将全面涵盖人体肩关节、肘关节、手腕部、骨盆、膝关节及足踝部等6个部位的超声引导下介入操作,包括液体抽吸、药物注射、肌腱腱鞘穿刺、神经卡压松解、神经阻滞等等。各项操作均从相关解剖知识、适应症、要点和操作步骤进行全面地介绍,并插入了大量的解剖示意图、实物图和超声图像便于读者理解并遵照进行实践,对于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操作者都非常实用,广泛适用于超声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如骨科、疼痛科、麻醉科、康复科等的医学4.2万字脊柱结核单纯经后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手术要点与技巧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笔者所提出并倡导的单纯经后路术式,对于胸腰椎结核是一种符合“微创理念“、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其临床应用亦越来越广泛,已使大量的脊柱结核患者免于前路手术、使原需两次手术或一期手术两个切口的患者,仅需一次手术/(一个切口),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节约了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但笔者提出单纯后路术式,并非单单手术入路的革新,更是包括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内涵,只有把握医学15万字移植肿瘤学
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探索移植肿瘤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任务与发展前景,对移植肿瘤学的基础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并结合该主编单位20余年实践经验,建立了移植肿瘤学的完整学科体系,对提高移植和肿瘤领域临床和科研人员诊疗水平,整体提高我国器官移植水平再上新的高度,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医学47.5万字专科技能培训教程:外科学分册
本丛书编写由湘雅系统各学科带头人主笔,同时邀请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毕业后医学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审稿,以增加教材的普适性。丛书凝结了各大基地专科临床实践中宝贵的经验,内容包括各学科必备技能操作规范、流程、培训要点和评判标准,以及常见问题和操作误区。写作方式深入浅出,有利于百忙中的高年资住院医、专科医师学习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根据相关学科就近原则分为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和儿科、耳鼻喉科、口腔、医学27.9万字漫话神经外科疾病
本书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的科普类健康宣教读物,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归纳了常见神经外科专科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要点。本书拟从如下方面介绍:总论:神经外科健康教育理论及方法;神经外科护患沟通技巧;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健康宣教—入院前、入院后、术前、术后、出院后;神经外科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神经外科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神经外科安全指导;神经功能障碍康复指导;昏迷病人照护指导等专病指导:颅脑创伤;脑血管疾病;颅底疾医学7.3万字临床肛肠外科学
本书包含49章,详细介绍肛肠解剖、检查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以及肛肠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每个疾病按照疾病的历史、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体例进行编写。更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配以大量形象逼真的插图展现肛门、直肠、结肠的解剖和各种肛肠疾病表现以及手术操作步骤。力争做到面向基层、临床实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点,以新技术、新疗法为要点,医学58.8万字无缺血器官移植
无缺血器官移植是何晓顺教授团队原创的,利用体外常温机械灌注设备支持(原创首台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创新的手术方式,实现供体器官获取和受体器官植入全过程血流不中断,器官始终有供血供氧,从根本上消除了器官获取和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显著降低了器官移植后器官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已成功开展无缺血肝移植、无缺血肾移植和无缺血心脏移植。本书介绍了器官移植现状和存在问医学1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