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课:黑洞、光、行星、引力
更新时间:2020-06-11 17:56:14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带领你三小时打造一个学科的专业级知识框架。牛津通识课系列是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书图书馆。每本讲透一个学科(黑洞、光、行星、引力),看完一本,就把对应话题了解得明明白白。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由牛津大学牵头,邀各领域世界级专家书写的通识读物。全球销量超1000万册,多本被选为大学入门教材。集中于宇宙物理领域,一本书讲透光,引力,黑洞和行星的方方面面。由点及面的网状知识图谱,按需阅读,帮助读者足不出户了解关于世界的种种真相。牛津通识课系列是横跨四大知识板块(物理/生物/历史/文化)的大型通识读物。《引力》是支配宇宙的四大基本力之一。在本书中你会读到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的工作真正是什么,了解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开始从专业角度真正认识这个宇宙的“主宰者”——引力,了解20世界“最伟大的”发现——引力波。《黑洞》是宇宙学最热门的的话题,但黑洞究竟是什么?是时空瓦解之地?是所有恒星都无法避免的终极命运吗?将科学事实与科幻小说分开,将黑洞的知识全面、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向读者展示黑洞在宇宙中扮演的真正角色。用看似矛盾、神秘且有趣的黑洞现象,概述黑洞的性质和特征,讲述了包括大恒星的壮观崩溃和星系中心发现的巨大黑洞等天文现象。《光》是宇宙的信使。因为有光,万物的轮廓才在我们眼中显现。但肉眼可见的光只占整个光谱的一小部分,大量不可见光携带着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信息,穿越遥远时空,为我们送来了世界运行的奥秘。光是宇宙自己书写的私人日记,了解光,就是了解宇宙的秘密。《行星》我们是空旷宇宙唯一的智慧生物吗?除了孤独,还有生存的焦虑困扰着人类:除了地球,我们是否真的无处可去?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我们头顶上数以亿计的行星里。行星科学相关的知识爆炸性增长,但人类对其他世界的迷恋从未停止,也许头顶的某片星空中,会有我们未来的朋友,甚至未来的家乡。
译者:张建东 叶昊扬等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火星买房:太空移民计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4年雨果奖获奖作品,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得主,《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尔力荐。地球不太好。极端气候,网络骂战,大国纷争……人们似乎已经受够了这个地球,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逃离。带着地球一起流浪或许在科幻片才能看到,然而火星移民计划早就被“马斯克们”提上了日程,这个计划真的可以实现吗?最初,本书作者和大部分“乐观且无知的地球人”一样带着对太空移民的美好畅想开始了关于该科普20.3万字 - 会员
四大名著中的天文密码
中国古代天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作为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经典读物,蕴含了许多天文知识。这些天文元素在很多章回中都是关键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本书汇聚了四大名著中与天文相关的故事情节、习语典故和诗词歌赋。主要分为宇宙观、日月、行星、星宿、干支、谶语、历法、节令等八个方面,结合名著原文和知识卡片,清晰地梳理了四大名著中的天文脉络,系统介绍了中国传统天文知识,深入剖析了这些天文元科普8.2万字 - 会员
宇宙之美
星系的颜色从哪里来?我们一定要担心宇宙射线吗?太阳将所归何处?存在其他的宇宙吗?为什么只有我们的宇宙演进化出了智慧生命?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的?有限的生命怎样捕捉无限的概念呢?人类是否已准备好遇见其他非人类的生命形态?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可能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一切,尽在此书。此书新版(原书第3版)添加了新的发现,如超大陆拉尼亚凯亚本超星系团、跟踪“菲莱”号探测器降落到丘留莫夫-格拉西科普13万字 - 会员
当我们看星星时,我们看见了什么
花些时间,凝望夜空,就像古人做过的那样,这能激发你无限的好奇心。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夜空之旅,巡礼我们太阳系里能见到的、最亮的一些天体及其组合:星座、月亮、行星、彗星等;也涉及一小部分不为人熟知的天文现象,诸如系外行星和深空。你将了解仍被天文学家使用的古老名字及相关的神话故事,探索星星背后蕴藏的基本科学原理。本书以独特的深蓝底笔调,把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各种星座在“天空中”画了出来,生动准确,神秘诱人科普1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