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箕氏朝鲜史
苗威更新时间:2021-01-05 16:33:0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箕子是孔子所称誉的殷代“三仁”之一。西周初年,箕子离开中原,东迁至朝鲜半岛,周武王封其为朝鲜侯,以“八条之教”在当地施行教化。箕氏在朝鲜半岛经营八百余年,是周的侯国。公元前4世纪末,宗周礼崩乐坏,燕侯等僭号称王,朝鲜侯随之自称朝鲜王。秦朝建立后,箕氏服属于秦,同时与齐、燕以及东胡等周边势力皆有所往来。公元前195年,燕人卫满取代箕氏,成为朝鲜王,朝鲜进入“卫氏”统治时代。箕氏朝鲜对朝鲜半岛的文明礼乐、经济幵发等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箕氏朝鲜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苗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壮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上册)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71.5万字 - 会员
清朝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研究
本书从民族关系的视角出发,动态地研究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遵循民族演进发展的过程,注重民族意识的变化,重点研究民族精英人物对民族决策的影响,展现清朝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扩大疆域与整合民族的高超智慧。重视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析民族联合的模式方法,总结出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现象,找出特点,总结规律,吸收清朝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民族工作历史22.8万字 - 会员
壮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下册)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76.7万字 - 会员
史事与史源:《通鉴续编》中的蒙元王朝
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历史21.6万字 - 会员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本书以13—19世纪河湟地区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军政制度、土司演变、民族宗教、农业开发、茶马贸易、朝贡贸易、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较为独到的见解。本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涉及广泛,对境内各民族的发展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之作,是一部了解该地区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历史39.3万字 - 会员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历史25.1万字 - 会员
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本书集中收录作者研究中古时代与内亚各人群有紧密关联的各种名号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内亚名号的结构、功能、语源、应用及流变,整理传统文献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汉字音译语词,使它们发挥揭示历史复杂面向的作用。历史27.5万字 - 会员
英雄史诗论集
当蒙古民族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国家的古老时代,各个分散的蒙古氏族和部族共同聚居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的时候,出现了英雄史诗并逐渐得到发展,反映了蒙古氏族和部落的婚事斗争和对外争战。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蒙古氏族和部落出现许多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乡和和民众,与外来挑衅者入侵者进行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史诗歌颂了他们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史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形象性和艺术性。本书基于作者对活态历史18.7万字 - 会员
重构契丹早期史
本书意在通过对契丹早期史料的检讨、批判,从微观(史实考证)、中观(研究方法)、宏观(总体认识)三个层次,对契丹早期史料加以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深入契丹/辽本身,尤其是其统治集团阿保机家族对于契丹历史记忆的塑造,进而尝试对契丹建国前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原探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文本批判,下篇为史实重建,结语部分则以契丹早期史为例,讨论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典型意义。书末附录对百年以来契丹早期史历史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