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
(美)巫鸿更新时间:2022-11-17 15:32:12
最新章节: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三联书店第十届战略联席会定制版。本书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与《文编》集中探讨中国古代美术的“礼仪”功能相比,《二集》的论题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时空”的观念与表现是巫鸿近十几年集中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并将其视为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
品牌:三联书店
译者:梅玫等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 文章出处
- 跋 绘画的“历史物质性”——日文版《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序(2004)
-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变装肖像” (1995)
- 关于绘画的绘画: 闵齐伋《西厢记》插图的启示 (1996)
-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 (1996)
-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 (2003)
- 下编 图像的释读
-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 (1997)
-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 (1995)
(美)巫鸿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设计的维度: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书作为视觉传达的专业读物,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中西方绘画史、传播学等学科,学科间交叉融合,共同组织起视觉传达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将学科发展历史与设计结合,使读者对视觉传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以此指导设计。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既是人类艺术设计史发展的通俗读物,又可供各类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艺术7.1万字 - 会员
色彩之美:打动人心的配色手册
本书从简单配色思路引入,分为3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从常用的单一色彩入手,展现同色系的配色效果,并配以摄影图片和配色方案。第二部分以配色表现的意象为核心,通过意象关键词划分出打动人心的色彩风格,并从平面设计、文创、插画、家居装饰、时尚穿搭等角度展示色彩的应用,让配色更能打动人心。第三部分从生活角度出发,展示了季节、节日活动和旅行3个方面的配色意象,让读者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艺术2字 - 会员
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
本书主要由鲍德里亚艺术哲学的逻辑、鲍德里亚的艺术观、鲍德里亚的空间哲学和鲍德里亚的艺术批评四个部分构成。作者在厘清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与他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鲍德里亚艺术哲学和空间美学的内涵,及其艺术批评的独特风格。书中将主要呈现鲍德里亚怎样受诺斯替主义和摩尼教影响,以“过剩”概念为核心建构自己的艺术哲学理论,从审美形式的角度恢复艺术的本相,在铲除一切现存的艺术理论艺术17.9万字 - 会员
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与诗学思想
南宋时期精于书画、诗文的理学家逐渐增多,如胡寅、张栻、朱熹、陆九渊、杨简、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艺双馨之人。他们有意识地将理学观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与心性修养功夫贯彻于“游艺”之学,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从而提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书画、诗文理论。他们的书画观念与诗学理论构成了具有理学底蕴和共同审美取向的文艺思想。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和文艺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对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艺术41.7万字 - 会员
双重自审与复象诗学:易卜生晚期戏剧新论
本书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当代视角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新探”与“新论”。作者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和自身审美经验,与国内外众多易卜生研究专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本书用力之处主要有三:第一,发现并着重论述了易卜生晚期八剧贯穿始终的主轴,即“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八剧的互文性与现代性;第二,提炼、抽绎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戏剧艺术22.5万字 - 会员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艺术6.7万字 - 会员
何以生活:20位探索者的人文艺术独白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杰出生活探索者的精彩故事集。书中介绍的20位探索者来自自然、人文、艺术、生活等不同行业或领域,他们拥有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始终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变动的社会中保持着独立思考,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求本真与宁静。通过作者对他们每个人的深入访谈,本书不仅呈现出一幅当代生活探索者的多样画像,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风貌。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艺术10.2万字 代尔夫特的制琴师:维米尔和斯宾诺莎时代的音乐、绘画与科学
《代尔夫特风景》是17世纪荷兰画家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留给音乐的遗产。在这个鞋盒般大小的空间里,装着一段历史。一位坐在店铺外面乐器摊位旁边的手艺人正陷入沉思。在午后新教堂的尖顶投下的阴影中,有织补工、卖木桶的人、赶驴的人、斯韦林克的半音阶体系,还有斯宾诺莎的哲学理论,他曾在一句批注中说过,悲伤和贪图安逸会削减人类行动的力量。那幅画里还有东方航海、坏血病和安东尼·范·列文虎克的显微镜,船夫们在运河上艺术13.6万字- 会员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乐律学理论研究
本书主要从思想文化视角,探讨中国古代乐律学与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国家礼制等层面的关系,强调回归历史语境,以综合思维观审视与看待律学问题,探讨乐律学之于文化层面的本质与深层涵义。内容由宇宙生成论与乐律学、阴阳五行学说与乐律学、律历合一与纳音术、吉礼乐律制度、宾嘉乐律制度、礼制下的用律观念、音律的文化内涵等七个部分组成,论证了古代乐律学理论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发展中深受思想文化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理艺术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