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海昌文存丛谈
更新时间:2024-04-15 18:49:13
最新章节:第110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海宁地处吴越之交,素有文化重镇之称,虽一隅之地却因历代文人众多,艺文之盛,为全国之翘楚。据钱泰吉《海昌备志·艺文志》记载,海宁艺林人物著作从晋代干宝始,到清代道光末期的1500多年间,各类有影响力的儒林人物有1300余人,著作多达3100余种,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就有近百种,可见帙卷浩繁,洋洋大观,其中不乏鸿篇巨著和学术巨擘的扛鼎之作。《海昌文存丛谈》一书从海昌历代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108人的百余种著作,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可谓是瀚海拾贝,艺苑撷英。对他们的生平行迹,作品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作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全书共26万字,以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内涵呈现了区域文化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促进了历史文化的普及。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海昌文存丛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10章 后记
- 第109章 文似永叔 诗近中唐——清·钱保塘《清风室诗文钞》
- 第108章 其得意处殆与少陵为近——清·杨凤翰《镜海楼诗集》
- 第107章 可怜乡曲悼才华——清·许光治《江山风月谱》
- 第106章 荏苒三十余年 仅载一砚归籍——清·王士雄《归砚录》
- 第105章 贫居陋巷无所求 愿与史籍同生死——清·管庭芬《渟溪老屋自娱集》
- 第104章 笑我一官乃落此 瘴云百道排飞鸢——清·朱有莱《饮香读画斋诗集》
- 第103章 卅年校官 讲席以继——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
- 第102章 七代诗僧后 君应出一头——清·释六舟《小绿天庵吟草》
- 第101章 称心而出 适意而止——清·马洵《室诗集》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闽都文化与多维传播
本书作者深入体验地方文化,挖掘人文底蕴,形成对闽都古城的洞察与辨识;回过头来在创作与传播上,运用独特的”文化眼”,进行探究、拿捏与表述,尝试以多种形式与笔触,诸如辞赋碑铭、摩崖题刻、长廊文化、题记随笔、卷首前言、词曲音乐、楹联牌匾、图文读物、宣言祭文及影视作品等,试图从多种维度、多副笔墨,解读与阐释闽都文化。文化22.4万字 - 会员
黄水谣:沿黄纪行
本书按照黄河上、中、下游分为三辑,对黄河全流域重要城市、关键节点进行了扫描,多点和多侧面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性变化,文章旁征博引,有历史性的探讨,也有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思考。文化18.7万字 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
本书追寻江南区域文化的历史逻辑,围绕“江南的地方有多大”“江南的历史有多长”“江南何时长大成人”“江南人有哪些个性性格”“江南人怎么生活和思考”“江南文化的个性与特点”“江南有什么好东西”“江南有哪些深刻的东西”“江南和一条人工河流的关系”“江南的城市故事”“江南与长三角的前生今世”“今天该如何研究江南”十二个主题展开,以一种更灵动的思维和更简洁的话语阐释江南文化的内涵和变迁。本书适合对中国传统文文化33.1万字- 会员
临川新梦:抚州文艺精品创作与特色文化走出去研究
本书作为与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院合作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智库研究丛书”之一,以抚州为案例,讨论了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的标准、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与解读,以及文艺经典化和走出去的基本规律等问题,并对十四五时期抚州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提出了建议。全书既观照文艺精品创作这一重要主题的一般规律,又有充分案例支撑,将这些规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释,可以填补抚州文艺精品创作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于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具有重文化17.6万字 - 会员
带上一本书,去哈尔滨
这里有浓缩欧洲百年建筑精华的中央大街,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声光影色的表达者——和平艺术电影院,这里有旋律优美的“哈夏”音乐会,这里有魔幻又惊艳的冰雪大世界,这里还有风靡网络、口味独特的面包饮料“格瓦斯”。这里曾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最前沿,这里曾是引领时尚潮流的第一线。……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灵动的笔触、独特的视角、诗意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哈尔滨的冰雪浪漫、音乐之风、建筑特色及文博旅游、美食文化等,文化8.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