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明清小说评点中的阅读美学
更新时间:2025-04-24 19:40:2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明清小说评点的兴盛标志着小说阅读的自觉,小说阅读与传统经史的阅读不同,小说本身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小说阅读在本质上可称之为是一种审美活动。本书对明清小说评点的研究围绕阅读审美经验展开,认为对阅读审美经验的探讨构成了明清小说评点中最具有核心意义和价值的理论。评点者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以阅读审美经验为核心,一方面从读者的角度分析了阅读过程中审美经验的生成机制,并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阅读范式;另一方面则探讨了文本与读者审美经验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小说艺术理论的构建。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明清小说评点中的阅读美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 会员
比较视野下中日梦记研究
“梦记”即日记体梦境记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性,是中日两国古代梦文学共有的叙事形式。日本“梦记”记主常将梦作为出家或信仰转向的启示,判断是否成功受戒的标志,确认修行阶段或者判断修行是否成就的征兆。“梦记”成为其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场域,具备了“佛教求道录”的性质。中国“梦记”至宋代到达高峰期,涌现出德珍、张载、龙泉等记录“梦记”的人士和长期坚持记梦的苏轼。日本“梦记”高峰紧随中国之后、中日“梦记”的内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文学与图像:文图互释
本书围绕文学图像的生产、呈现、消费、传播、演变等历史语境,探索图像叙事的功能,以及梳理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学图像的交流与互动情形,从而为建构新的学科分支“文学图像论”奠定基础。文学23.7万字 - 会员
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本书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性理论体系,并以此阐释满都麦、南永前、张泽忠和阿库乌雾四位作家和诗人的文本,不仅概括了多民族作家创作的经验,而且衍入地域文化阐释和文化人格建构的义域,指涉中国古典文论与文艺学、叙述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融通和互渗,从本土化的意义上尝试中西文化的结合。本书的理论价值:(一)描述了从本体到主体、到客体对象乃至文化文本的哲学进程;(二)解构了张扬矛盾冲突、文学38.2万字 - 会员
恒星之光: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接受研究(1903—2013)
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方童话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童话的发展与西方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本书主要从接受研究的角度,论述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历时接受过程及其对中国童话的多元影响,具体分析了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和经典作品的生成、“五四”前后中国对西方童话的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时期中西童话的交融发展等问题。文学18.7万字 - 会员
魔鬼合约与救赎:德语文学中的魔鬼合约母题研究
魔鬼合约作为文学母题于中世纪之前便已存在,最早可追溯到《圣经》的某些章节。魔鬼合约母题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跨越时空地活跃在德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学创作上。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对魔鬼合约母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一方面从魔鬼合约的源起、发展纵向看母题本身的变迁,并对同一文学时期的魔鬼合约文本进行横向比较,探索同一母题在不同作家的演绎下呈现出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本书以歌德的《浮士德》、沙米索的《彼文学21万字 - 会员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六卷):颓废主义
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文学28.2万字 - 会员
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
本书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研究,把叙事看作言语行为,发挥了奥斯汀语言对世界建构性的观点,考察文本话语对故事和读者的建构功能,提出了叙事述行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对故事的构建作用,从故事的诸要素和文本语言形式两方面,探讨了话语如何构建故事世界,突出了文本内的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的现实世界的不同。密切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和叙事研究的内在关联性,以叙事转向为背景探讨叙事述行在经典叙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研究
本书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鼎盛期(60年代)、晚期(70至80年代)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理论,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小说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该书既是卡波特小说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介绍卡波特其人其作的入门读物。文学16.7万字 - 会员
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论稿
本书立足于“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尝试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其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对一些重要问题和方法,加以专题研究,如:以一组发掘整理和应用现代文学史料的文章,指出现代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及全集和选本编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鉴于中国文学史编写中存在诸多史料错讹,以几部影响大、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文学史编写中的文献史料问题;又以近年出版的两部文学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