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彼得·阿克罗伊德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8:50:32
最新章节: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小说充满魅力,不仅因为作者讲述了一个个迷人的故事,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而且在于其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对其他民族的作家有重要启发,值得系统研究。本书以阿克罗伊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16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其叙事艺术、创作主题和社会历史语境的深度关联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探讨作者如何用不同的叙事来表征强烈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彼得·阿克罗伊德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致谢
- 附录 彼得·阿克罗伊德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三节 《亚瑟王之死》
- 第二节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个案》
- 第一节 《克拉肯威尔故事集》
- 第七章 改编小说与经典的后经典重构
- 第二节 《柏拉图文稿》
- 第一节 《弥尔顿在美国》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亚东干文学论稿
本书展示了东干研究的最新成果,将东干文学置于世界华语文学的坐标中,以专题性研究覆盖东干书面文学与民间口传文学,奠定了东干文学研究的诗学基础,勾勒了东干文学的研究框架。同时又重点突破,或在东干文学的某些关键点上深入开掘,或作史的脉络寻绎。依据东干文和俄文的最新资料,以新的参照和视角予以阐释,特别是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互补与互证研究,原汁原味的东干口语与中国作家口语化的比较,颠覆了流行的教科书巾的某些文学34.1万字 - 会员
清初计东文学活动与文坛生态
计东(1624—1676),字甫草,号改亭,江苏吴江人,清初诗人,古文家。七岁能文,年十五补诸生,文誉日高,尝以王猛、马周自比。甲申之变(1644),著《不共书·筹南五论》上史可法陈说南都攻守之策,“可法奇之,弗能用也”。南明亡后,不愿应举,闭门苦读经史。入清后因贫无以养,于顺治八年(1651)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二年(1655),贡入太学。顺治十四年(1657),举顺天乡试,名动京师。顺治十文学32.7万字 - 会员
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选择
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精选论文集,这些论文在很多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学术观点。按照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族理论建设、少数民族跨学科研究四个板块进行编辑,旨在反映当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建设性的学术资料。文学60.2万字 - 会员
文学朝圣者“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创作研究
“谢拉皮翁兄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之一,其成员是20世纪20年代彼得格勒颇有才华的一群年轻人,他们的创作或大胆新颖,或成熟老练,文学作品很早就吸引了研究界的注意。“谢拉皮翁兄弟”是早期苏联文学的主要参与者,苏联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从文学渊源、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三部分梳理“谢拉皮翁兄弟”团体成立的缘由、成员组成、文学活动、创作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阐述扎米亚京、文学24.1万字 - 会员
刘宋文学研究
刘宋文学在六朝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尽可能掌握刘宋文学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此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士人心态等,阐释刘宋作品的风格特色、艺术特质,探究此时期文学的嬗变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意义,考辩刘宋作家的存疑问题。(一)刘宋诗歌淡化了东晋诗歌中的玄理味与枯燥感,实现了向文学、向诗歌的形象性与审美性的回归。鲍照、谢庄等对诗体的探索,推动了杂言体、七言体的出现与发展。(二)刘宋辞赋一方面保文学24.6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文论要略
中国古代文论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本没有西方学科概念的“文学理论”,但却有“诗学”概念,这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产生并完善的。本书采用“范畴”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提炼出“诗言志”“赋比兴”“感物”等范畴并加以论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包括作品论、创作论、作家论、批评论、鉴赏论等内容,简洁明晰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本质特征、文学创作、作家、批评、鉴赏文学9.5万字 - 会员
乡愁的辩证法: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及其文学书写
知青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在哪里?本书跳出革命、政治、阶级等视角,全面梳理知青作城乡经验,立足于对知青作家私人经验与社会历史、地理空间的驳杂关系的考辨,沿着“空间迁徙—城乡经验—文学书写”的思考路向,探寻“社会—文化—审美”的研究路径,从文化诗学和审美诗学两方面激活知青文学的潜在价值。通过绘制知青文学的“时间—空间”研究谱系,破解了既往知青文学研究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的困局,提出并论证了知青文学的场域学文学18.5万字 - 会员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及唐诗史书写研究
本书主要在西方翻译唐诗的整体背景下,对宇文所安的英译唐诗展开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唐诗翻译、阐释的观念、特点与方法,并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变异学等理论视角,深人挖掘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所体现的诗学思想,揭示其英译唐诗及唐诗史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理论意义。文学20.9万字 - 会员
斯文(第5辑)
本辑分为七个栏目,其中“文体研究”为本辑的重点,关注“早期书写”,并结合中国古代典籍与文献的生成方式、书写方式及其由不稳定向趋同的变化,引导问题讨论愈加客观深入;“大视野”指出史传中的史传文学兼具历史记录与文学艺术双重性质,梳理了史传文学对小说文体的影响;“散文研究文献考论”则是对当今古代散文研究领域正在进行的散文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而开展的背景设计;“桐城派研究专题”对此领域研究中的很多旧有成见开文学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