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元朝理财记: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更新时间:2025-04-21 18:53:28
最新章节:参考资料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元朝亡于通货膨胀?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一部以财政为线的元朝兴衰史。知名历史作家郭建龙新作!本书从成吉思汗西征的财政影响说起。成吉思汗采取了军事掠夺制、达鲁花赤制度、投下制度等种种措施,利用商业精神建立了更庞大的世界性政权,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最重商的王朝——元朝打下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基础。到了忽必烈时期,因大肆征战,引发了严重的财政隐患和制度弊端。之后的皇帝更是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为元朝的结局埋下伏笔。元朝统治者在蒙汉文化之间游移不定,南北的财政和政治失衡更是让元朝命悬一线。翻开本书,多维度挖掘元朝短命之谜,一窥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财政暗线。
上架时间:2025-0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元朝理财记: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元末士人危素研究
元代人物历来受到学界关注,本书所考察的士人危素,是这一群体中的代表。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江西临川人。他以文学著称,却因身仕元、明二朝备受后人争议。本书详尽探讨了危素的家世、生平、社会交往与文化成就等内容,旨在从个案角度增进对元朝政治、文化以及民族交融的认识。历史18.4万字 - 会员
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中日有识者的战略对话”研究项目,力图通过中日学者共同考察中日关系的历史,就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达成一定共识,然后在双方关于历史认识的共识基础上梳理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就未来中日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本书为该项目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汇编,计有中方学者执笔的七篇文章历史22.9万字 - 会员
杯酒之间:清末南昌教案研究
1906年2月22日,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天主堂赴宴,其间咽喉为利刃所伤,从而引发了二月初三日民众焚教堂杀教士之事。该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亦是清末受人瞩目的涉外公共事件之一。案件涉嫌“教士戗官”,真相扑朔迷离,在排外思潮与媚外论说两种力量的历史交会点,激发了中外舆论的轩然大波。本书考察和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从事实、认知与言说三个层面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深度和立体的诠释历史26.6万字 - 会员
大师讲历史:吕思勉讲中国史(3)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历史5.5万字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历史30万字- 会员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全2册)
这是两岸著名学者第一次合作撰写民国史,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不言而喻。该书以专题形式,约请对相关领域素有研究的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两岸中生代学者撰文,编辑成《民国卷》,上册更多涉及民国政治、军事、外交,下卷主要关注民国经济、社会、文化,全书再现了民国历史的全貌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说这是当下以华语写作的民国史研究的最重要成果。历史104万字 - 会员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历史21.4万字 - 会员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时代(这就是中国历史)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历史8.1万字 - 会员
上古时代至西周:从神话到历史(这就是中国历史)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历史7.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二十世纪前期日资在华企业的演变:以本溪湖煤铁公司为例
本文讲述了日本大仓财阀势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国本溪地区,并不顾中方的反对执意建立本溪湖煤铁公司。但在中方不断的抗议浪潮中又不得已将公司的所属权由独霸转为“合办”,并考察了公司最终实现“合办”的复杂过程。文章细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机构组织,以及中日双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终制定出了相关制度。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着重讨论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东三省之后,煤铁公司再次沦为日本进行殖民主义的物资来源之一。中国史11.1万字 - 会员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中国史45.3万字 - 会员
17—18世纪朝鲜士人眼中的清朝
17世纪中叶发生的明清交替,于中国固然是政治上的重大变动,于东亚同样有着深远影响。周边国家如何认识清朝入主及其何以维持长期统治是本书的关注点所在。朝鲜王国对明朝怀有深厚情感,又以自身儒家化程度自傲,自然对清朝心存鄙夷。在清朝入主中原初期,朝鲜以“胡无百年之运”的历史认识维持其固有观念。随着交往深入,朝鲜对清朝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可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朝鲜却固守陈见。这背后固然存在忠明的情感因素,中国史19.9万字 - 会员
侵华日军第9420部队及云南细菌战研究
云南细菌战是以日军南方军细菌战部队第9420部队为主、其他细菌战部队为辅,在日军大本营统一指挥下实施的。研究云南细菌战必须首先探究侵华日军第9420部队的历史。侵华日军云南细菌战包括对人的攻击和对动物的攻击,对人的攻击主要是霍乱细菌战和鼠疫细菌战两种战争形式,这是本研究的落脚点和研究重心。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系统、最翔实地研究侵华日军第9420部队和云南细菌战的著作。笔者深信,日方未来公开的细菌中国史17.6万字 - 会员
士人结社与古代文化论集
从心态入手,立足文集与史料,将个体、时代、社会、文化相结合,来探讨士人的交游、活动、思想与创作实绩,是作者研究的重心与理路。书稿上编是关于明清易代之际的士人结社研究,下编是古代士人心态与思想文化的论题研究。中国史20.2万字 - 会员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
本书运用文献学与经学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考辨了杜预的生平与著述,编撰出详尽的《杜预年谱》;对《春秋经传集解》的书名、成书时间及编撰方式等问题作出了新解答;归纳了杜预注解《春秋》《左传》的基本方法与特点;深入解析了杜预以“《左传》解《春秋》”这一理论的产生原因、基本构造及实际施用等问题,再现了《左传》杜氏学的义例体系。作者以扎实的文献考析为基础,以解决《中国史3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