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更新时间:2025-07-03 17:12:03
最新章节:第六章 会徽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书(198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0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1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和2023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修订)
品牌: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六章 会徽
- 第五章 地方委员会
- 第四章 全国委员会
- 第三章 委员
- 第二章 组织总则
- 第一章 工作总则
- 总纲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 版权信息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2年)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发布的白皮书的汇编,包括六个白皮书的中英文版。这六个白皮书分别为:《新时代的中国北斗》《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2021中国的航天》《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这些白皮书,都是针对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热点问题,予以阐述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良好的中国形政治8.9万字 - 会员
先秦政治思想史
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历了轴心时代思想文化创造发展的辉煌岁月。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重要的元典:十三经中的大部分篇章、诸子论著和以《春秋左传》为代表的史书;诞生了老子、管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等思想文化巨人以及他们代表的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影响深远的学派;在政治思想领域推出了忠、孝、节、义、仁、礼、智、信、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德主刑辅、赏罚并政治46.4万字 - 会员
清代盛京五部研究
清初,清廷为“隆重陪都”仿效京师六部在盛京设立户、礼、兵、刑、工五个部,统称为“盛京五部”。本书以“盛京五部”为研究对象,对五部的沿革、机构、人员、职能,以及五部与清帝、其他衙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清代盛京的行政设置、土地、户籍、词讼、礼制、军务及旗民关系等,是学界首部对盛京五部进行全面、整体研究的学术著作。政治21.5万字 - 会员
“大一统”秩序与中国地缘文明的统合
本书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路径,聚焦探讨曾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并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大一统”秩序的建构及演变。本书首先探讨“大一统”秩序的精神动因、制度建构及社会心理,其次分析“大一统”秩序框架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竞逐及融合,再次阐释中国基于传统大陆文明的“大一统”秩序被现代海洋、大陆文明所解构的过程及原因,最后分析“大一统”秩序及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以及其政治32.4万字 - 会员
进退失据:旗人总督锡良与清末新政
该书试图系统讨论蒙古镶蓝旗人督抚锡良,在四川、云贵、东三省的新政改革思想与具体实践。作为清末一名旗人督抚,锡良对国家前途命运注入何种运思,其新政改革作为与成效究竟如何?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本书的基本思路。本书即以锡良履历为经,以新政举措为纬,旨在从实证角度全面系统地还原锡良新政改革的思路与实施情况,展示督抚作为与省域新政改革成效的关系,凸显清末新政改革的困境所在,进一步彰显清末政情特色,从而裨益于政治35.8万字 - 会员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政治19.2万字 - 会员
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研究
本书从官吏集团的角度考察秦兴亡之原因。在考辨秦自商鞅变法以迄王朝灭亡期间史实的基础上,本书一方面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概而言之,在商鞅主持制定系列驱使上下戮力耕战的法令,让秦国完成向以法治国的转变后,秦国兴于秦法之治下官吏集团的积极效力;在秦法未变的情况下,秦王朝亡于胡亥即位后官吏集团遭受摧残性打击及其在大势已去认知下的土崩瓦解。本书努力让人们真正认政治31.6万字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包括经济增速?反腐?环保?收入分配?一带一路等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本书收录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决议?讲话?名单等重要文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领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执政?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深化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认识,了解中国,学习会议精神的政治19.8万字 - 会员
民国保甲制度与甘肃基层社会变迁(1934—1949)
本书以民国保甲制度为纽带,以甘肃各县保甲推行之实况调查为依托,以时间和空间结合叙述的模式,系统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肃省域推行的具体实践及其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对保甲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各类个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政治3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