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幸福的真谛(1)
追逐名利,饮酒狂欢,生活奢侈。所有这些都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它们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享受到种种乐趣、欢快和愉悦,但它们同样也是导致期望和幻想的过程,而不断变幻的谎言将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附属物。
幸福的真谛
【法】卢梭
正由于我们力图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然而,如果你不是一个卑劣的小人,如果你的心灵里还有点儿德行的火花在闪烁,如果像我所相信的那样,你还具有一些荣誉感的痕迹的话,我能相信你会恶劣到想滥用我在狂热中吐露的那致命的心里话吗?不会的,我很理解你。我软弱,你会给我以支持,你将成为我的保护者,你将保护我对抗我自己的心灵。你的道德是我的纯洁无辜的最后庇护所,我敢于将我的荣誉托付给你的荣誉,没有这一个,你便无法保全另一个。高贵的灵魂呀!把二者都保管好吧,至少为了你自己的爱情,劳驾你垂怜我吧。
我知道,在真正幸福的施予者跟前,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幸福的最好方法,在于自己的争取而不只在于祈求。上帝呀!我是否过于卑躬屈膝了呢?我现在跪着给你写信,我的眼泪浸湿了我的信笺:我向你奉上我羞怯的恳求。可是别以为我不知道接受恳求的应该是我,而且为了让人服从我,我只需用可鄙的手段做些让步就行。
朋友,接受这无谓的支配权吧,但把名誉留给我:我宁愿做你的奴隶,宁愿清白地生活,却不愿以败坏自己的名誉为代价来取得你的依附。假如你肯听取我的话,那么从你使之起死回生的人儿那里,你还有什么爱情、什么尊敬会得不到手啊!两个纯洁灵魂的甜蜜结合是何等的优美!你那些被克制的欲望将是你幸福的源泉,你将享受到的乐趣就是神仙也不过如此。
我相信,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得越深就越难加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我也希望,一颗值得我全心全意眷恋的心,不会辜负我期望于它的高贵风度的;我还希望,如果它竟卑劣得滥用我的迷误和从我心中掏出来的招认,那么鄙夷和愤怒将恢复我已丧失的理智,我自己也不会懦弱到害怕一个我将为之感到羞愧的情人的。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为了要取得幸福,就必须首先知道什么是幸福。你将是有德行的,不然便是个遭人蔑视的;我将是受尊重的,或者是心病已痊愈的人。这便是我在死的希望以前所存的唯一希望。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法】蒙田
当一个人确信自己不能依靠其他任何人时,生活的重担和不利的处境、危险和烦恼就不仅难以计数,还不可避免。
追逐名利,饮酒狂欢,生活奢侈,所有这些都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它们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享受到种种乐趣、欢快和愉悦,但它们同样也是导致期望和幻想的过程,而不断变幻的谎言将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附属物。
一个社会必须包括成员之间的互相适应和社会对其成员的制约。这意味着社会的规模越大,越令人乏味。
只有一个人独处时,他才是他自己。倘若他不喜欢独处,他便不热爱自由。只有当他孤独无依时,才真正是自由的。社会,常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这种压抑感如同社会必然的附属品一样,使人无法摆脱。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就越难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牺牲品。对于独居,是欢迎、忍耐还是逃避,要根据个人价值的大小来决定。
当一个人独处时,可怜的人体验到的是他的全部不幸,聪明人喜欢的却是独处的高尚和伟大。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个人在自然禀赋中居于较高的地位,那么他感到寂寞冷落便是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的。如果他周围的环境干扰了这种感觉,那么,这个环境对他就不适宜。如果他不得不会见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他们将会对他施加种种影响,破坏他精神的宁静,他们将使他失去自我,却无法补偿这种损失。
幸福的秘密
【巴西】保罗·科埃略
有位商人,把儿子派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那里,去讨教幸福的秘密。这位少年历尽艰辛,走了四十天,终于找到了智者那美丽的城堡。
我们的主人公走进了城堡,没有遇到一位圣人,相反,却目睹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商人们进进出出,每个角落都有人在进行交谈,一支小乐队在演奏轻柔的乐曲,一张桌子摆满了那个地区的美味佳肴。智者正一个个地同所有的人谈话,所以少年必须要等上两个小时才能轮到。
智者认真地听了少年的来访原因,但说此刻他没有时间向少年讲解幸福的秘密。他建议少年在他的宫殿里转上一圈,两个小时后再来找他。
“与此同时我要求你办一件事,”智者边说边把一个汤匙递给少年,并在里面滴进了两滴油,“当你走路时,拿好这个汤匙,不要让油洒出来。”
少年开始沿着宫殿的台阶上上下下,眼睛始终盯着汤匙不放。两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智者面前。
“你看到我餐厅里的波斯地毯了吗?看到园艺大师花了十年心血创造出来的花园了吗?注意到我图书馆那些美丽的羊皮卷文献了吗?”智者问道。
少年感到十分尴尬,坦率承认他什么也没看到,他当时唯一关注的只是智者交付给他的事,即不要让汤匙里的两滴油洒出来。
“那你就转回去见识一下我这里的种种珍奇之物吧,”智者说道,“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的家,你就不能信任他。”
少年轻松多了,他拿起汤匙重新回到宫殿里漫步。这一次他注意到了天花板和墙壁上悬挂的所有艺术品,观赏了花园和四周的山景,看到了花儿的娇嫩和每件艺术品都被精心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当他再回到智者面前时,少年仔细地讲述了他所见到的一切。
“可是我交给你的两滴油在哪里呢?”智者问道。
少年朝汤匙望去,发现油已经洒光了。
“那么,这就是我要给你的唯一忠告,”智者说道,“幸福的秘密在于欣赏世界上所有的奇观异景,同时永远不要忘记汤匙里的两滴油。”
幸福在哪里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这一反思也有助于消除对于虚名的欲望,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度过你的整个一生或至少度过你从青年以后的生活,这已不再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了,你和许多别的人都很明白你是远离哲学的。然后你落人了纷乱无序,以致你得到一个哲学家的名声不再是容易的了,你的生活计划也不符合它。那么如果你真正看清了问题的所在,就驱开这一想法吧。你管别人是怎样看你呢,只要你将以你的本性所欲的这种方式度过你的余生你就是满足的。那么注意你的本性意欲什么,不要让任何别的东西使你分心,因为你有过许多流浪的经验却在哪儿都没有找到幸福:在三段法中没有,在财富中没有,在名声中没有,在享乐中没有,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找到幸福。
那么幸福在哪里?就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那么,一个人将怎样做它呢?
如果他拥有作为他的爱好和行为之来源的原则。
什么原则呢?那些有关善恶的原则,即深信没有什么东西对于人是好的——如果它不使人公正、节制、勇敢和自由,没有什么东西对人是坏的——如果它不使人沾染与前述品质相反的品质。
在采取每一个行动时都问自己,它是怎样联系于我呢?我以后将后悔做这事吗?还一点点时间我就要死,所有的都要逝去。如果我现在做的事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的工作,一个处在与神同样的法之下的人的工作,那么我还更有何求呢?
亚历山大、盖耶斯和庞培与第欧根尼、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比较起来是什么人呢?由于他们熟悉事物,熟知他们的原因(形式)、他们的质料,这些人的支配原则都是同样的,但在后者看来,他们必须照管多少事物,他们是多少事情的奴隶啊!
考虑一下,人们无论如何也要做同样的事情,即使你将勃然大怒。
主要的事情在于:不要被打扰。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合乎宇宙本性的,很快你就将化为乌有,再也无处可寻,就像赫德里安、奥古斯都那样。其次,要聚精会神地注意你的事情,同时记住做一个好人是你的义务,无论人的本性要求什么,做所要求的事而不要搁置;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是要以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
宇宙的本性有这一工作要做,即把这个地方的事物移到那个地方,改变它们,把它们从此处带到彼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害怕任何新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而对这些事物的分配也保持着同样。
人都可以成为自身幸福的建筑师
【美国】沃弗得·皮特森
有人说:“幸福就是能得到爱。”
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挫折和烦恼。”
有人说:“幸福就是能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
不管怎样,幸福都是如此令人感到奇怪:如果你极力追求幸福,你反而得不到幸福;而当你为帮助他人而忘却了自己的幸福之时,幸福却又悄然而至,幸福在有意无意之间。
有一句古老的印度格言深刻地表达了幸福的哲理:当你帮助同伴的船摆渡过河时,你自己已到达了幸福的彼岸。幸福就如同香水——你不会把它喷洒于人而自己却毫无所染。
没有一本如何幸福的手册能给人以幸福,它们只是给你以方法。真正的幸福存在于思想丰富的精神之中,存在于你自己感情充沛的心里。
林肯说过:“当我们决心去干一件事时,我们就获得了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它来自于你积极的参与之中,随遇而安并不会给你以幸福,它最多能给你以廉价的安宁,而真正的幸福必须依靠你面对生活的难题,依靠你的参与和创造。
幸福不仅仅来自于完成自己愿意完成的事情,征服自己不得不完成的工作将会使你获得更大的喜悦。当你全身心投入到这种奋斗之中时,那种奋斗的欢乐将不仅在投入的过程中也存在于成功之后,轻松的工作并不一定就能使人获得快乐。相反,当我们尽最大努力达到成功后的满意的体验常常就是一种幸福。我们常常把幸福看作址一种十分崇高的追求,而忘却了在细微生活中就有很多幸福:婴儿的微笑,朋友的来信,鸟儿的歌唱,窗口的阳光,所有这一切都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你以你的热情去生活时,一石一鸟都能赋予你欢乐。”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幸,不懂得幸福的人不能理解这些不幸,而不能够对不幸给予同情的人同样也不能理解幸福。对他人的友好、同情、理解、帮助和宽容永远是自身幸福的保证。
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排除自身心灵的痛苦,至于肉体的享乐却是次要的,因为人的价值并不在肉体而在思想和灵魂中。卢梭这个曾饱尝痛苦的人就谆谆地告诫我们把那些使我们痛苦,但又徒劳无益去过问的令人伤心的事统统从心底抹去。自身的内省使自己丧失对痛苦的感受,你可以亲身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源泉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应该记住:万事万物都是为了那些热爱幸福的人的幸福而生。人人都可以成为自身幸福的建筑师。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必须学习的东西为数并不多,但不管数量多少,这些东西都是永远属于他的财富。这种财富人人共有,谁要是给了别人,自己也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匮乏,这种即使给了别人也不会减少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对幸福的追求
【日本】池田大作
池田人——不论是什么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幸福。所谓幸福,极端地说,就是欲望和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说是“满意”或“充实感”吧。但是,抱有什么样的欲望和要求,会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其所处的状况而有种种变化。
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就会感到幸福,口渴的人得到水时感到幸福。病魔缠身的人首先希望恢复健康,这个愿望达到时就会感到幸福。对于投身于研究、探求真理的人来说,能够探明寻求的真理就是幸福。对于愿意为人们的幸福、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就是幸福。
尽管“幸福”的内容实际上千差万别,但如果用“幸福”这样一个词来表现,而且在大家都认为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的思想统治着现代社会的时候,我认为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具体地说,看一看“幸福”的各种内容就会了解,无限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允许的。如物质的欲望、肉体的欲求以及社会的和权力的欲望等,如果无限地追求,就会造成他人的牺牲。因而,放纵地追求这些欲望,就会引起激烈的争斗,就会给弱者带来痛苦而不顾,就会使人增长兽性。
而且对大部分人来说,占最大比重的正是这种物质的、肉体的和社会的欲望。
随着人口的剧增和资源的逐渐枯竭,斗争肯定会愈演愈烈。人类应当为调整人口的增长、防止资源的枯竭和建立再生利用资源的体制而作出最大的努力。为了这些,我认为掌握正确的“幸福”观也是必不可少的。
罗古诺夫关于“幸福”的内容,恐怕是一两句话很难解释清楚的。不过,称之为人,我认为重要的是从事具有吸引力的工作。这种工作的规模并不一定要很大。
人生因人而异。拿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研究工作。一旦埋头于研究,我就不感到时间的过去,也不知道疲累。学术组织的活动也是我的工作。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休息时间一般都在森林中散步、打猎、钓鱼,或者在朋友们中间度过。我和大家不一样,完成了大学的工作和自己的社会活动——最高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工作,我又回到研究工作。我这么做感到十分满足。而且我还有和我同甘共苦的家庭,这使我感到更加充实。
池田是吗,太好了。康德曾经在他的著作《道德哲学》中说:“他人的幸福和自我的完成是人的目的,同时也是义务”,并加以说明说,不能把它颠倒过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完成”。因为把“自我的幸福”当作目的,就会陷于利己主义;追求“他人的完成”,只能得到不满。
康德看到了人们容易陷入的倾向,才特意做了这样的说明。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不把满足自己的物质的和肉体的欲望的“幸福”当作最高目的,而把这种幸福让给他人,为人们的幸福而努力——这种人生态度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慈悲精神。
就自己来说,康德主张应当以“完成”为目的。可以说这也和佛教把“成佛”当作理想的教义如出一辙。因为佛的位置是“极尊的众生”,是指最完美的境界。
希望为他人的幸福和全社会作出贡献,以及争取自我完成,也许可以说是广义的“欲望”。如果是这样,那么,重要的问题将不是否定“欲望”本身,而是以什么样的欲望为根本。所以,由于欲望的性质不同,“幸福”的内容及其深度、高度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