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消费理论:浑水变清水(1)
水和钻石的价值反差
众所周知,可饮用的水,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没有了水,人类就难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更不用说发展了。所以,水的巨大作用是怎么形容也不过分的。然而水的价值却是如此低廉;相比之下,钻石则是另一种情形。钻石的价值主要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也许可以说,即使没有钻石,人类照样可以生存,人类社会基本上依旧可以发展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钻石对人类社会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然而,事实上,钻石的价值却如此之高。
这就是经济学史上着名的“钻石和水”的例子,曾经困扰了经济学界很长时间。
我们知道,物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不一定在于它本身具有多大价值,而更主要的是看它是否存在一定的需求和供给。没有供给的商品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空中楼阁”,多少人幻想着住在里边,但这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从而也就没有什么与之相应的价格。同样,没有需求的东西也是没有价格的。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它。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虽然说水的需求是巨大的,并且是必需的。但是,由于水的供给也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限量的。地球上水资源实在丰富,只要厂商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就可以向市场提供水。这样一来,较小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共同作用,使得水的市场价格十分低廉。
而与此相反,钻石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正是因为对人们来说可有可无,所以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也就是说,人们对价格很敏感。价格稍微提高一点,人们就有可能放弃这种需求。由于钻石在地球上的含量以及开采难度,钻石的供给也是十分困难的。供给的价格弹性很小。这样一来,很大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小的供给价格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钻石市场价相对地十分高昂。
与此相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叶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谷贱伤农”现象。本来说,农业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些,应该高兴才对。可是,由于全体农业的丰收,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供给急剧上升,超过了需求量。这样一来,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了。这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造成的。由于农产品的储存、交通、保鲜等特殊问题,农产品一般都不能存放太长时间。这样一来,在市场交易时,就给农民带来了天然的讨价还价的劣势。消费者会想“反正你一定要急着卖出去,否则就会坏掉。那么你对交易的要求比我要迫切”,所以消费者会利用这种心理,拼命地压低价格。而在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农民达成交易的要求就会更迫切,则价格就会被压得更低。
类似的还有前些时候我国出现的“倒牛奶”现象。先是遭奶站拒收的南京奶农纷纷把鲜奶倒掉,而后是成都市的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因为收购过多,只好把来不及加工的2吨多鲜奶倒入下水道。似乎我们生产的牛奶已经到了“喝不完”的境界。但是资料显示,去年我国奶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不到7公斤,每天平均消费量不足20克。在我国奶品消费量最多的上海市,去年平均消费量只有26公斤,还不到世界人均130公斤的1/4。在奶制品的供需关系上看,就是按照近年来的高幅增长,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仍是“贫奶国家”。这又该做何解释呢?只能说,这是牛奶生产的地区性、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
对于倒牛奶现象,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他们不把牛奶分给那些还喝不上牛奶的人们呢?其实,他们把牛奶倒掉,是有一定的经济学道理的。试想,如果他们把牛奶无偿分给了居民,那么,有些人因为获得了牛奶,以后一段时间内,而且即使在以后牛奶供给相对平衡时,也许就不再买牛奶了,无形中降低了牛奶的需求。另外,如果他们现在无偿地得到了牛奶,那么明年呢?那些有“守株待兔”思想的人肯定会等着你的牛奶发生过剩,等着再次喝上“免费的牛奶”。
事实上,关于过剩的解释经济学上有“绝对过剩”和“相对过剩”这两个概念。绝对过剩是指,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在让所有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之后,还有所剩余。相对过剩是指该种商品的过剩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的,是相对于人们的购买能力的过剩。也就是说,社会的供给超过了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需求。而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买不起该种商品的人。我们说,绝对过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为基础的,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而相对过剩则是时常出现的事情。无论是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的一些地区,都存在相对过剩的现象。并且相对过剩的发生在一个行业内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经济学家笔记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牛奶的过剩,就属于相对过剩。正如前边所说,相对过剩的商品,从厂商的长远经济利益来说,是不适合免费发送给那些没有购买力的人群的。毕竟,经济规律是“无情”的。
为什么刺激消费
这几年我国的彩电越来越便宜了。这不,前几天小王刚买了台29寸纯平彩电,只花了2400多元,这让他有点得意:“我们邻居的彩电是一年前买的,牌子和型号跟我这个一模一样,可是花了4000多元!这人吧,得有点耐心才行。”
小王觉得,东西只要质量没问题,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但电视里、报纸上的新闻却似乎在和人们唱“反调”——要遏止物价下滑,前任总理朱基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
这让小王很不理解:老百姓当然想买物美价廉的东西了,政府不是为百姓服务吗?怎么这样做呢?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道理很简单,物价问题,从个人的角度去看和从整个经济的角度去看,是不一样的:个人当然希望物美价廉,但是整体看,物价长期下滑会对经济的正常循环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损害。
根据经济学原理,生产和消费二者之间,虽然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但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的,而且总体上应该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企业生产出来100元的东西,社会就应该消费掉100元,这样企业才不亏本,才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但是在这种平衡里,企业刚刚能保本,赚不到钱,也就没有生产积极性可言。所以社会的需求应该比企业产量大一点,使企业有所积累,然后再扩大规模,并且开发一些新产品供社会消费,进而提升这一类商品的质量和层次。然后消费再上升,把这些扩大的、新增的产品吸收掉,从而促进生产水平再上涨……这两者是互动的,社会需求量大,物价就会上涨。
反之,消费下降会造成生产萎缩。
物价下滑是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如果消费者都攥着钱不消费或者少消费,企业生产出100元,老百姓只消费掉80元,这就给了企业一个信号:我不能再生产100元了,得回到80元,要不就赔本儿啦。这样就会出现库存积压,生产萎缩。而企业里的生产者本身就是消费者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收入也就跟着减少了,这样社会就更没有能力去吸收新产品了。生产萎缩和消费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增长必然下滑,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这就是国家千方百计启动消费需求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刺激内部消费:提高大学生培养消费水平;增加五一、十一长假,鼓励旅游,逐渐形成“黄金周”消费市场和模式;开发旅游景点,加大宣传,吸引国外旅游者……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居民的消费,但也难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经济学家笔记
生产与消费之间这种动态平衡,每个国家都在努力保持,只有这样,经济才能稳步增长,老百姓才能真正过得越来越好。
口红里的学问
说起化妆品,女孩子们最有心得。但说到如今化妆品的价格,很多女人都会皱起眉头,男人们则会咋舌不已。不信您去商场里看看,商场里各高档化妆品柜台原来很少见的“四位数”的价签突然多了起来:一件皮肤保养品单价就在千元以上,甚至有三四千元的“天价”。在北京赛特商场中的高档化妆品柜台,前两年这样的高价格很少见,但今年几乎这里的每个国际品牌都有一个新推出的“昂贵系列”。
Lancome的精纯紧致焕颜系列、Shiseido的美之匙系列、EsteeLauder的白金系列……今年以来,一大批千元以上的保养品像约好了似的陆续亮相京城。据观察,“昂贵系列”会被冠上La的封号,用来表示顶级的意义。此外就是每项保养品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特殊成分与生化研究科技,这也是它们售价不菲的真正原因。
它们的销量如何?这种昂贵的化妆品能卖得出去吗?结果可能让你意外,它们不仅不是卖不出去,而且销量出奇地好。
欧莱雅中国公司集团旗下的高档化妆品牌Lancome今年2月推出的精纯紧致焕颜系列,单价1450元,上柜后很快便销售一空,甚至导致2月中旬出现了短暂的缺货,订货的人很踊跃,销售情况特别好。因为“昂贵系列”一般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顾客群,每个品牌一个星期一般都能卖出几瓶,有些品牌还遇到过缺货、接受预订的情况。
据了解,有些国际品牌的“昂贵系列”以前一直没有进入中国。为什么今年他们齐刷刷地瞄准了中国昂贵保养品的市场?经济学家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上升的大背景。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中国女性在皮肤保养上产生了新需求,昂贵系列也终于等到了合适的推出时机。
“昂贵系列”的扎堆亮相反映了一个有趣的经济学规律:女人使用的化妆品也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好坏。
1995年年底,美国出现了独特的“口红经济”现象。当时,美国失业率涨至5.7%,达到6年来的最高点,正在从新经济的顶峰急剧跌落。根据市场调查,此时美国的口红销售却同比上升了11%,而作为化妆品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高价化妆品、保养品等销售却未见上扬。
对女性而言,经济不景气,手中钱少了,保养品可以少买,粉饼也要省着点用。不过,许多女性相信,只要用一支几百块的口红就可以容光焕发,呈现迷人的风采,高价保养品自然少人问津。但在口红销售量节节高升的背后,隐藏的却是经济恶化的警讯。这就是经济学中着名的“口红经济理论”。
这告诉我们,经济不景气时,女性没钱买新衣服,便常用唇彩的变化来替代新衣物。按照口红经济原则,如经济状况继续恶化,口红的销售还会持续上扬。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因现在有“持久型”的唇膏,口红销售应该会更好。
经济学家笔记
与“口红经济”刚好相反,眼下“昂贵系列”的大行其道正是中国经济蓬勃向前的另类时尚表达。
赌徒的口袋永远没钱
人的决策选择并不总是英明的。传统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一直以“理性人”为前提假设,构建出很多精美的数学模型,搭建出公理化的理论体系。然而,这恰恰也是传统经济学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结果偏差很大、经常失真的原因。
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独辟蹊径地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现象。
卡尼曼发现,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并不是去严格计算所获得的真正收益,而是用比较容易与快速的评价方法去判断优劣。
让我们来看这么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病会使600人死亡。
现在有一个相同的方案采用不同的两种描述方法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描述方法: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A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B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实证结果是: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A方案。
第二种描述的方法:有两种方案,C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D方案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D。
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发生改变,一个是以死亡为方案评价标准,另一个是以存活作为参照点。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塞勒曾提出的问题: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0,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如果你身体很健康,突然有家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1/10000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
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块钱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他们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这其实就是损失规避心理在起作用。得病后治好病是一种相对不敏感的获得,而本身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人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损失要求的补偿,要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通过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三个基本原则:其一,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也就是说是小心谨慎、不愿冒风险的;其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也就说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其三,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远远超过获得时的快乐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相同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却是不同的。同样是100元,是工资挣来的,还是彩票赢来的,或者路上拣来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事实却不然。一般来说,你会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会花掉。
为什么会这样呢?
钱和钱是不一样的。虽说同样是100元,但在消费者的脑袋里,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芝加哥大学萨勒教授所提出的“心理账户”的概念。
比如说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会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票子。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票子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