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壮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风物特产

一、林业及果类

江南丛林密布,森林开发是古代越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壮族祖先从商周时代开始对森林的开发就卓有成效。壮人居住的干栏,皆是木料所建。《汉书》云:“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汉书》卷二五(下)。建大屋须用较多较大的木料,须要一定的技术和工具才能大量采伐。到了唐宋时期,对各种树木的性状、分类、生长规律、用途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唐代刘恂作宦岭南时,所著的《岭表录异》记载了20多种名木,如茄树、山橘子、罗浮山竹、沙摩竹、剌竹、榕树、枫树、桃榔树、枹木、石栗、波斯枣、偏核桃、荔枝、龙眼子、橄榄、枸橼子、椰子、栈香树、朱槿、胡桐、沙箸等,虽种类不及岭南树种之万一,然性状描摹甚细。可见当时岭南壮人开发森林的程度。至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记“志花”16种,为岭南独有,“志果”55种,其实有百二十种,“志木”27种,竹类较多较详细。

新中国成立后,经调查,广西的珍贵树木多达千种以上,高等植物不下8000种,已普查整理出资料的有6000多种,位居全国第三。20世纪80年代定点的林业基地,计有杉木20县、油茶28县、油桐10县、八角14县。其他,如兴安楠木、紫楠、鹅掌楸、长苞铁杉、南方铁杉、平脉青冈、檫木、泡桐、椎木、龙州木、大毛竹等都是壮人长期鉴别、选择、培育出来的极具价值的名品。

壮族对森林十分爱护,将其分为柴林、防护林、果林、水源林、观赏林、经济林和用材林,精心保护和培育。

用柴林木较复杂,一般以山野枯枝、灌木丛、乔木砍伐后削下的枝杈和山岭小树为主。防护林、水源林和风景林主要是强调位置,对树种没有特别要求。用材林则为壮人所注重,木材为建筑干栏、打造家具等,故而做梁、柱、檩、椽的多是硬木,主要有银木、柚木、火老排、银杉、擎天柱、大毛竹、楠木、桉树、栓皮栎、红锥木、香椿树、杉树、恩树等。广西杉木一向有名,“合浦东二百里有杉一树,汉安帝永初五年春,落叶随风飘入洛阳城,其叶大常杉树十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虽然夸张不可信,却说明了广西杉木饮誉京城的事实。

家具如桌椅箱柜菜板及农具等,壮族喜用苦楝、楮树、枫树、合欢、栎、铁力木、柚木、木、阴桫、楠木、花黎木、银木等。

竹在壮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毛竹、吊丝线竹、黄竹等,在壮乡常见其长成郁郁葱葱的毛竹山,为壮人物尽其用。《竹谱》说:“其体俱供,南越之居,梁柱是供。”又“以竹仰复为瓦,或但织竹笆两重,任其漏滴”,“屋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豕”《岭外代答》。。壮人喜用竹子建居所,也喜欢破开竹子编成竹墙,以代砖墙,目的在于通风透光,防潮防热。另有竹编器具是壮人的特长,竹箩、谷囤、粪箕、簸箕、筛子等各种竹器,皆为壮人所长。所编竹席可与草席相比。竹扁担则为壮人劳动的好帮手和重要工具。将竹用于造纸织布,也是一大特色,“为本邑出产大宗,销流之广,远及云、贵、川、黔、钦、廉、越南”《岭外代答》。。除实用的竹外,观赏有罗汉竹、方竹,可食用的竹笋则为壮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经济林对壮人的重要性,不亚于水稻种植。叶用经济林主要有桂树、桉树、茶树、肥牛树等。肉桂的枝、叶及皮均可提炼桂皮油,广泛用于食品加香、医药、化妆品香精和调和皂用的香精。桉树枝叶可以提炼桉油做香料和药用,也可做矿物浮选剂。壮乡还多茶林,广西桂平西山茶、蒙山屯巴白毛茶、横县那阳南山白毛茶、贵港覃塘白毛尖茶、凌云白毛茶、苍梧六堡茶、云南文山姑娘茶等均为茶中名品。茶叶大多条索紧细,体生白毛,色泽翠绿,汤色澄黄明亮,味道香醇鲜爽,含多种微量元素,独具特色。姑娘茶则为文山独创,将嫩茶叶与糯米共蒸,再灌入一节嫩竹筒中烘烤而成,为闺中私赠品,故称“姑娘茶”,茶水碧绿透亮,且有青竹及糯米之清香。

花用经济林以桂树最为著名,广西因有桂林郡、桂林府、桂林市之称,又简称“桂”。桂树,即桂花树,又称“木樨”“岩林”,主要品种有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石山桂等。香味浓郁的桂花可作为桂花酒、桂花糖、桂花饼的作料,可入药。

果实用林以八角最为著名。八角是生长于桂西、桂中、桂南的木兰科常绿小乔木,以壮族聚居的广西德保、防城、龙州等县所产最优。初夏腋生花,果实为8~9个木质蓇葖,呈星形排列,红棕色,香气浓烈,是国内外普遍喜爱的调味品,俗称“大料”。有祛风健胃、祛痰止咳之功效。八角、茴香产地集中在壮族南部地区。用八角树果实或枝叶蒸馏而得的茴油,有强烈的香味,以之提取的茴香脑,合成茴香醛及茴香醇,既可入药用于祛风健胃,又可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

油用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山桐果、山苍子等。油桐集中在云桂壮族地区,仅广西就有10个油桐大县。油桐,又称“三年桐”“罂子桐”,落叶少。果实成熟之后,内有长圆形种子5颗左右,可榨成具有较高防腐性能的工业用桐油,是壮族家庭的经济收入之一。桂西又多油茶林,油茶为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秋季开花,蒴果有毛,种子1至3枚不等,壮家人常以之榨油供食用,也可以供工业用油。壮族地区的油茶品种繁多,有白色油茶、红花油茶、软枝油茶、葡萄油茶、五凤油茶、孟江油茶等。桂油是用桂树嫩枝叶子蒸馏而得,有春油、夏油和秋油之分,含桂皮醛85%以上,为配制香料、香皂的优质配料。山桐果是广西及云南文山壮族地区的特产,山桐果含油量高,是优良的工业用油原料,国际市场价格昂贵,是壮乡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经济林木。

壮乡为亚热带雨林气候,水果种类繁多,易于生长。是香蕉、柑橘、荔枝、芒果、菠萝等亚热带水果产地,自古闻名中原。壮族祖先栽培水果历史悠久,至迟在母系氏族时代就已经开始培育果树。广西荔枝在很早的时候就已成名,东汉杨孚《异物志》载,岭南荔枝“多枝,叶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干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该书对岭南水果的记录,除了荔枝以外,还有龙眼、柑橘、橄榄、余甘等。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加扩大了荔枝的知名度。后世苏东坡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为岭南荔枝打出了绝佳的广告。广西的禾荔、香荔、桂明荔、桂味、糯米糍、桂绿等品种,以色、香、味、形俱佳而驰名中外。魏晋时嵇含作《南方草木状》,又增记了杨梅、五敛子等水果,达17种。唐刘恂则记录了山橘子、倒捻子、石栗、波斯枣、偏核桃、荔枝、龙眼子、橄榄、枸橼子、椰子、槟榔等11种,多是唐以前的古籍所未载。至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所记水果空前多,达到55种,实则是120种,其中木竹子、冬桃、罗望子、人面子、鹦哥舌、橹罟子、槎擦子、地蚕、火炭子、千岁子、古米子等等,皆前人所未闻。周去非《岭外代答》又增补了蒲柰子、水泡子、水翁子、巾斗子、沐浣子、木馒头等水果12种。明清时,壮人又驯化部分野果,同时引进了凤梨、芒果、番木瓜等。芭蕉是壮族祖先培育的珍果之一。芭者,壮族bya(山)的译音,故芭蕉实为山蕉,是壮人将野山蕉驯化为甘蕉的证明。壮乡培育的蕉类,优良品种甚多,“如蜜甚美,食之四枚可饱,而余滋味犹在齿牙间”(汉)杨孚:《异物志》。,其分类“一种,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一种,子大如鸡卵,有似牛乳,味微减羊角蕉;一种,蕉大如藕,长六七寸,形正方,名‘方蕉’,少甘,味最弱”吴万震:《南方异物志》。。柚树在壮乡广为种植,柚原产于岭南,改良颇不易,至清代容县培育出沙田柚,才令柚子成名。沙田柚“肉白甜如蜜,曰蜜柚”(清)易绍德等:《容县志》。,且在壮族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并渗入了某种神秘意识,将其当做祭祀的礼器,如以柚皮插香烛敬神,春节以柚祭祖,中秋节以柚子供月亮,柚皮做的柚灯飘于水上,如满池莲花竞放,在月光下有种神秘的美丽。广西、广东、云南的壮族乡间还遍植龙眼,龙眼为著名补品,壮人喜以龙眼待客,剥其皮,即现乳白色果肉,食之满口清香,剩一黑色油亮的圆果核,状似龙眼,故名。广西龙眼品种优良,“远胜闽中”(明)方瑜:《南宁府志》。。壮乡多柑、橘,自桂林、柳州往南常见路边公路、铁路边的田园里的柑林橘海。广柑多用播种、压条、嫁接之法种植,橘亦如之。壮乡的广柑“果皮较柚薄,色正黄,气芳香,味甘甜,能解鱼蟹毒”(民国)谢祖萃:《邕宁县志》。。柳橙是壮乡培育的良种。柑不仅成片种植,也经常散种于干栏旁,其品种有“密团、狮头、金柑数种……大六七寸围,皮薄而少子者佳”(明)方瑜:《南宁府志》。。壮乡种橘甚久,“橘,白华赤实,皮馨香有美味。自汉武帝交趾有橘官长一人,秩二百石,主贡御橘。吴黄武中,交趾太守燮献橘,十七实同一蒂,以为瑞异,君臣毕贺”(晋)嵇含:《南方草木状》。

金橘是壮乡栽培的名水果,大仅过拇指,闻之甘甜馨香,可连皮细嚼,十分爽口。裴渊《广州记》说:“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剥皮啖则酢,合食极甘”,说的就是此果。明代,壮人以金橘渍饯,史称“土人连叶蜜浸,叶仍青而不变”(明)林希元:《钦州志》。。现以桂西北地区金橘最为有名,不但在国内广为销售,也远销东南亚。

橄榄为壮乡特产,有香榄、大白榄、乌榄等名品,“交州以饮酒”(晋)郭义恭:《广志》。。“吴时岁贡,以赐近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用途甚多,“可生食,其味初嚼微苦,已而香甘,能解诸毒,并治鱼鲠。可作蔬,并中蜜渍、盐渍、甘草渍,藏以待用,或馈远人”(民国)谢祖萃:《邕宁县志》。。古代壮族有以橄榄定亲的风俗,又常咀嚼,牙齿染黑为美,今广西崇左、龙州一带壮族妇女还有此俗,用以防暑解毒。

菠萝自明引入南方,在壮族地区广泛栽培。特别是广西邕宁、武鸣、扶绥、宁明、合浦等壮族聚居县,常见菠萝岭、菠萝山。“苗高二三尺,叶尖长,脉纵,边有刺。自必抽穗,开肉穗;花结实成椭圆形,大如碗,色红黄,顶有短叶一簇;内无核,以刀删去外皮,切片生食,味香甜,和冰糖作羹,可燕嘉宾。”(民国)谢祖萃:《邕宁县志》。壮人喜用凉开水化精盐,将菠萝切片蘸盐水吃,既甜且脆。壮人特喜此果,民歌中赞道:“莫看菠萝样子丑,外边丁疤里面甜。”

偏桃,亦称“扁桃”,是桂西南壮乡特产。“结实大如鸡卵而偏,皮色生青熟黄,裂皮吮其瓢,香甘微酸,别有风味。”吴尊任:《粤西植物纪要》。“熟则自落,藏之一二日,肉成膏液,味香而甘”(清)谢钟龄等:《横州志》。

猕猴桃为壮乡野生水果,大如偏桃,外皮黄褐绿色,夏秋间熟,每百克含维生素C 100~420毫克,为壮乡名果,味甜中带酸,清新爽口,可入药清热散淤,能防癌。

壮乡还有其他果类如杨梅、桃、李、人面子、佛手橼、枳、无花果、梨、番石榴、芒果、倒捻子、金斗子等,不一而足,可谓四时不断,八节飘香。壮乡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水果基地。

二、手工业

(一)织染

古代岭南越人是我国南方棉麻纺织的发明者。壮人棉麻纺织历史悠久,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织染方法,质料就地取材,有别于他处。日积月累,织染成为壮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壮人纺织的原料就在竹海树林里,取之不尽,不但棉可织布,麻可做衣,连竹子、蕉根、勾芒、藤条、沙皮……凡纤维柔韧者皆可成匹。视其原料不同,各有工艺,或纺或抽,或煮或捶。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描述了宋代壮人的衣饰,“洞人生理苟简,冬编鹅毛木棉,夏缉蕉竹麻苎为衣,抟饭淘水以食”,“衣青花斑布”,“好着绿宽袖直领,皆以皂裙束之”,上层人物打扮甚为夸饰,“幞头、靴笏、红鞋、金带、犀带,每夸以金箱之。又以香膏沐发如漆,裹细折乌纱巾,足加履袜”,十分气派华贵。这些布的用料颇杂,内中竹布为壮乡特产。用竹为布,在晋已出名,《南方草木状》《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元一统志》等都有记载。

木棉也是成布的原料之一。木棉絮可代替棉花做填充物,不易压实,不易浸湿,是做枕芯的上好材料。另有一种叫吉贝或古贝的木本木棉,可织布,在史上多有记载,其中《岭外代答》对吉贝的性状和加工之法作了详细描绘:“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有黑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籽,即以握茸就纺,不烦缉绩,以之为布,最为紧善。”“有织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者,名曰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者,名曰粗吉贝。”这些布用途甚广,可做衣裳、卧单、帷幕、案盖、几垫等。明代之后,木棉做的布流行全国,无论南北、无论贫富都喜欢它,“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翪苎,免绩绢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虽曰南产,言其适用,则北方之寒,或茧纩不足,而裘褐之费,此最省便”(元)王祯:《农图》农器图谱集十九《木棉序》。

壮族传统脱棉机 摄影:李桐

壮人对棉的织染技术经日积月累,工艺程序化。采棉后,先晒干,去枯叶,然后用“考”去棉子。“考”是一种分开棉花和棉子的工具,硬木做成,有两根高70~80厘米的立柱,相距30多厘米。中间横穿二轴,轴的一端有蛇形齿互相咬于外柱,另一端一轴有曲柄。当转动曲柄时,二轴相对转动,将棉花从二轴间轧过,棉子留于内侧,净棉从外侧落入筐中。除净棉子后将棉弹松,做成棉条,长33厘米左右,径3厘米,即可纺棉。旧时晚上干栏内室常于秋后传出呼呼响声,午夜不息,那便是妇女们纺线时转动纺车轮子带动风声的低鸣。而后将纱锭绕成股,叫纱框纱。将纱锭放入沸水中煮,捞出晾干,再入锅中煮,加入米浆,以便用米浆中的淀粉固纱,使棉线结实而有韧劲,织布时才不至于常常断头。浆透后抖去米浆,再晾干,叫浆锅纱。然后套纱筒,牵出纱头排列在织布机近顶端横木上,垂下分纱,固定好,即可织布。垂下的一排纱为经,鲤鱼形梭所带之轴线为纬。脚踏纺板,经线一开一合,梭来复去,雪白的棉布便出现了。所以壮族歌中唱道:“雨飘雾落漫山岗,一条瀑布挂前川。鱼在水中来复去,小河流过妹身边。”形象地描绘了姑娘们织布的情形。

白布一般染蓝色,染料主要是蓝靛,外加碱水、烧酒、牛皮胶和南蛇藤,同放在大水缸中搅匀,将白布浸透,晾干,再浸,五六次即成蓝色,十多次可成黑色。然后漂洗晾干,即可裁衣。用南蛇藤捣碎后有一种紫红色的液汁,与蓝靛掺和之后,可使棉布在蓝黑中微透一点紫红,并有一些均匀的若隐若现的亮点,十分美丽。因有牛皮胶,颜色不易褪,至多减色稍淡,用至烂成布片而不泛白。布极韧牢,走亲戚、进密林、下塘水皆不褪色,不易挂破,过去一直是农家十分钟爱的布料。现在即使工业化纤类崛起,它在乡村也依旧顽强存在。壮人这套纱织技艺在元代被黄道婆带到苏州,使其名声大振。经专家考证,她在海南既向黎族人学艺,更向临高人学纺织之法。此二族均与壮族有亲缘关系。

壮族的棉布在唐代就名闻京师,白居易曾用桂布缝衣,他在诗《新制布裘》中写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复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桂布,又称“桂管布”,亦即“吉贝”“棉布”。唐文宗时曾在长安风行一时,文宗及文武官员竞相以桂布缝制官服,以之御寒。

壮族祖先俚人还以勾芒木皮织布,勾芒新枝皮韧而软滑,其纤维宜于织补。“俚人斫其大树半断,新条更生,取其皮绩以为布,软滑甚好。”(晋)裴渊:《广州记》。以勾芒木皮为布的,有阿林县(今桂平县境)、郁林州、陆川县等。勾芒木皮需熟捶之后,方可抽绪。

壮族地区自古产葛麻。葛布为郁江流域的特产,汉时流入中原,所以又叫郁林布。其时郁林乃壮族先民所居,其宁姓望族、冼氏望族分有其地。葛乃野生,被壮人驯化后种植,纤维细长,所织之葛布细薄精微,可与四川黄润名布相匹,朝廷曾禁平民使用,可见其贵。葛麻难剥,壮人将其水煮,方可剥离理丝。

壮乡蕉林不仅为人民提供甜美的蕉果,而且还提供织布裁衣的原料。邝露《赤雅》云:“南方草木可衣者,曰卉服。绩其皮者有勾芒布、红蕉布、弱布,苎麻所为。”甘蕉布是用蕉树的根抽绪做成,汉以来历代都有生产。南梁沈约有《咏甘蕉诗》:“抽叶固盈丈,擢本信兼围。流甘掩椰实,弱缕冠衣。”是细葛布,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葛布,而蕉布又在它之上。织蕉布首先要处理蕉根,壮人有好几种方法,一种为水煮脱胶,后来又发明一种方法在水煮过程中加灰。

壮人最早纺织所用的原料是苎麻、大麻,时间比棉花早得多。壮族地区因气温高,大麻、苎麻、黄麻都疯长,像芦苇一样密集,产量很高。纤维洁白,细长坚韧,不缩小,易着色。壮人对麻的处理是以稻穰烧成灰,以之煮麻线,再润以滑石粉,织布光泽平滑。黄麻也需沤于池中,脱胶后或单纺,或与棉苎混纺,所织夏衣,轻凉离汗,向为壮人所喜爱,是南方易散热的布料,夏天优于棉布衣服。

壮族地区曾用来织布的原料还有葛麻藤、沙皮。葛麻藤“入釜中煮之,藤皮疏解,质韧如麻,粗者可纽索,细者可织布”吴尊任:《粤西植物纪要》。。沙皮树为灌木,皮厚而韧,以火烘烤,即可剥皮,削去表皮,洁白如练。壮人常将其浸入池中,加石灰浸沤,冲洗后捶烂,做成纸浆,即可制造洁白柔韧的砂纸,是有名的土特产。有些地方以其纤维织布,亦可裁衣。有的壮族地区过去也曾种桑养蚕,抽丝织绢,但没有多少发展,丝织品多出苏杭。

壮人染布除上面所说的蓝靛浸染,还有扎染、蜡染、糯米染等方法。扎染方法比较简易,用线将白布特定部位缝牢扎紧,入蓝靛缸中反复浸染,待若干次,整幅布达到预期颜色,便将染布略为漂洗去黏附物,晾干,拆去扎线,显出图形即成。扎染的关键技术首先是设计花纹,再就是缝扎工艺,图形有方形、桃花形、牡丹花形、百合花形、云雷纹形等,布局适宜且美观,花纹精美明晰,黑白分明,既简单又美观。扎染织品多用于头巾、包袱皮、几罩等,美观大方。糯米染是桂南壮族特有的传统印染工艺,方法是将糯米浆用竹签按预定的部位和纹样画在白布上,米糊稍干即可将布浸入蓝靛缸中印染。色透,取出晾干,加稻穰灰于水中,用以浸泡,去浆脱胶,显出纹样,花纹精美柔和。其布用于袖口等镶边,别有特色。后与丝织品合流,在技艺风格上逐步接近成熟期的壮锦的特征。

(二)壮锦

从前在壮乡,到处都可见壮锦的踪影,这种摄取自然五色搭配出变化无穷图案的织物,鲜明耀眼地闪现在少女们的垫肩上、围裙里、衣衫边、裤腿边、鞋面上。姑娘们出嫁的时候,陪嫁的新被面总是用最漂亮的壮锦做成。生男育女,初为人母,她们总是在宝宝的背带上镶一块鲜花怒放的壮锦。当背着宝宝走村串门时,人们从背后看去,那婴儿仿佛包裹在观音的莲座里。人们把自然的千般变化万般美丽,化作一幅幅浓缩的美丽图画,带在身上,摆在卧室,体现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审美情趣,把自然美和心灵美熔铸在方寸之间,尺幅之内,云不掩其光泽,雨不隔其异彩,点缀人生,焕发生命活力。

壮锦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萌芽于汉,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汉代壮族地区的织物主要是麻布,罗泊湾七号墓的黑地橘红回纹锦残片与一般葛布不同,它以染黑的麻线作底,红线丝线作纹,初具壮锦的特征,即经纬用不同原料,染不同颜色,交织出花纹。但它与明清时的壮锦还差得远,而且从发掘物来看,除贵港外,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而贵港是当时广西的政治经济中心,文化较发达,首先发明锦理所当然,至于要将这门技艺延及乡村,需要时间,因为锦上的花纹要求很高的技艺。到了南北朝时期,壮族地区出现了棉织锦,“其厚实、牢实、耐用,引起西北畜牧民族的喜好”《壮族百科辞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大都被“多取富焉”的中原商贾贩卖到西北去了。此时的壮锦的两个质料系统——麻和棉各自发展,尚未合流,但都各具特色。壮人女性的“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灿然,与缂丝无异,可为裀褥。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清)沈日霖:《粤西琐记》。。其时的状况是“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清)王锦总修,吴光升纂辑:《柳州府志》。。古籍载:“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清)颜嗣徽:《归顺直隶州志》。

织锦比织布要复杂得多,首先要根据用途绘制锦纹,有经验的女性则用剪刀直接剪纸做样。比如做背带用的小型长形锦,通常中间为一枝牡丹,绕以枝叶,四角有飞鸟、蝴蝶各两只,两两相对,象征生命的旺盛繁荣,祝福婴儿如春花之灿烂。做被面的大块壮锦,大抵由云雷纹斜织成方格或菱形,格子中间是方胜纹,大小相套。做镶边用的条锦则用菱形作连续纹样,用剪子剪好,编排在花笼(以竹篾编成)上,便可以依样织花。有的地方则不用花笼,甚至不用剪花,而凭巧手的女性之娴熟经验根据需要直接以线缕编织,分毫不差。所用织机,与一般织布机没有差别。因为壮锦要织出花纹,因而五彩大缕纬线需要依图案一缕一缕地织上去。壮锦在历史上曾经风光一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中被额定为贡品。20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纺织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壮锦一度衰落。进入80年代以后,引入了现代工艺,建立了现代化织锦厂,产量日增,品种及质量今非昔比。壮锦不仅重新回到壮人的生活中,而且功能扩大,由原来的花边、腰带、背带、头巾、被面、围巾发展到台布、几垫、沙发套、挎包、提包、床罩、窗帘、壁挂及锦屏,成为送礼的佳品,并且漂洋过海,远销欧美及东南亚,为中国带来了荣誉和经济效益,成了壮族地区繁荣经济的一个生长点。

三、水产及海产

(一)水产

壮人善于利用岭南多雨高温的条件繁衍水族,发展淡水养殖,利用江河、溪流、沟渠、潜流、水潭、湖泊等养殖鱼虾螺蚌。岭南盛产各种淡水鱼类,在桂西和桂北深山密林的溪流中,常有娃娃鱼出没,“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山海经》。,故名。这种生活于清凉湍急石缝或溶洞流水中的名贵动物,今世界各地少有踪迹,为桂西稀有特产,早在唐代即有记载。《岭表异录》云:“全义岭之西南有盘龙山,山有乳洞,斜贯一溪,号为录水溪。溪内有鱼,皆修尾、四足,丹其腹,游泳自若。渔人不敢捕之。”这就是鲵,俗称“娃娃鱼”,《尔雅》说因其“声如小儿”,故名。

广西武鸣灵水为恒温泉水,鱼虾竞相生长,岸边多有垂钓者,水面多有撒网扁舟,不时传来壮歌,是观光、钓鱼、休闲的好去处。广西靖西鹅泉,每当上巳祀杨媪日,泉湖四周人山人海,笑语频传,人们争相把五色饭撒入水中,五颜六色的鲤鱼翻腾争跃,故有“鹅泉跃鲤三层浪”之叹。其盛产的鱼虾,向为靖西壮人盘中佳肴。

油鱼产于广西巴马和环江,巴马油鱼产于一泉眼中,虽然仅几两重,但自身油脂丰富,入锅煎焖即出油,不需另外加油,故名。环江油鱼产于龙岩乡龙桥河。此河沿岸多有溶洞泉流注入,鱼即来自泉中,一般也仅5~10克,但身圆肉细,多含油脂。油鱼鲜美可口,不腥不咸,为待客佳品。

没六鱼产于平果县马头镇没六鱼洞。该洞中20多米处岩缝中有泉水流出,声如雷鸣,泻入潭中。潭中之没六鱼体圆鳞细,肉嫩刺少,一般重50~150克,味道鲜美。因不能易地养殖,甚为名贵。

壮族地区多暗河,生活于其中的鱼类,长期不见光,眼睛退化,变为盲鱼。武鸣无眼鱼长于起凤山大极洞中,半透明,虽属鳅科,但腹鳍仅4条分鳍,尾鳍分支12叉,触觉嗅觉特别灵敏。桂西北花坪自然保护区大罗河中的半边鱼也是少有的鱼类,它一面平滑,成对生活,两鱼平滑面紧贴,共同挥鳍上滩,颇为奇特。

在《岭表异录》中,记载有岭南的多种淡水鱼。“嘉鱼,形如鳟,出梧州戎城县江水口,甚肥美。众鱼莫可与比,最宜为。每炙,以芭蕉叶隔火,盖虑脂滴火灭耳。”“黄腊鱼,即江湖之横鱼。头嘴长而鳞皆金色。南人脔为炙,虽美而毒。或煎煿干,夜即有光如烛笼。”“竹鱼,产江溪间。形如鳢鱼,大而少骨……肥而美。”“鱼,如白鱼而身稍短,尾不偃。清远江多此鱼,盖不产于海也。广人得之,多为脍。不腥而美,诸鱼无以过也。”“鱼,形似鳊鱼,而脑上突起,连背而圆身,肉甚厚。肉白如凝脂,止有一脊骨。治之以姜葱,缹之粳米,其骨白软,食者无所弃。”俚人“谓之狗瞌睡鱼”。明代《赤雅》中所记岭西奇特鱼类,有“藤江鲭鱼,形像草鲩。色青黑,大者百余斤,取用钓筒”。其胆可制黄藤膏,为名贵中药。明时渔人得鲭鱼,须到县亲剖,“官税其胆”,“私开者杖”。又传大荒山池中有鱼,每游必一先二后,故名为“向妾鱼……一名婢妾”。又横州乌蛮滩有“印鱼,方额有印文,类竹叶符,鸣如钟纽”。其他古籍记载的还有桂江霜鲫、漓江竹鱼、柳江玉钩鱼、象州香草鱼、柳州捍鱼、邕宁鲂鱼、迁江钩鱼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壮人开发江河湖溪的水产,种类甚多,四季皆得。

淡水养殖的还可在水田养殖。壮族地区有一种烂泥田,终年积水,从不排干。渠流绕田而过,灌注保持水位。收割之后,依然田草如茵。农民就着田块放养鱼虾田螺,水面还可放鸭,鱼吃田草及鸭粪,鸭吃野草及稻虫,鱼稻鸭共生,三利俱得。所放鱼类,以鲤为优。这种养殖方法在《岭表异录》中早有记载:“新泷等州山田,拣荒平处锄锹开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渔利,及种稻且无稗草,乃齐民之上术也。”实为越人之上术。这种放水养鱼的稻田,过去几乎村村皆有,峒峒不缺。唯近年有的地方山林几尽,溪水断流,水田龟裂稻田养鱼受到影响。

池塘养鱼是壮人的拿手好戏。在壮乡,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鱼塘。清代壮族诗人张鹏展在《留仙村杂咏六首》中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壮家村寨干栏倒映在塘中的胜景:“众流环一村,陂塘湛清泚。胜地如莲花,古寺居其蕊。居人数百家,柎萼相因倚。缘檐互映带,照影明镜里。”按壮族习俗,池塘一般开在村边房前屋后,往往与家门仅有一路之隔,既便于喂鱼,又能清爽空气,因而形成“照影明镜里”的景色。具体地说,乡村一般是前塘后屋,圩镇反之,前屋后塘,前街后屋。塘一般长宽20~30米,深仅过腰,以石砌岸。一溜渔塘一字排开,岸边绕以垂柳或竹丛,间种豆菜,形成绿荫绕塘之景。塘中常种青萍、菱角或荷花,以便为鱼虾遮阴戏水和果腹。塘中所养的鱼,以鲤鱼、鲢鱼、草鱼、土鲮为多,外加鳝鱼、塘角鱼、泥鳅和田螺,形成从浅层泥到水面的立体鱼群。塘鱼之喂养,“各乡村以池塘畜鱼,常放菱草、牛粪或胡麻养之”《郁林州志》。。圩场壮人常在屋后塘上建棚屋,内建猪槽放鸡鸭笼,以禽畜粪饲鱼。池中鱼以鲤为优,这种鱼能自育自繁,性温驯,可耐污水及高温,生长迅速,肉鲜美而少刺。红鲤外表美观,壮人十分喜爱,民间尝有刘三姐骑鲤上天成仙的传说。然“唐律禁食鲤,违者杖六十。岂非李鲤同音。彼自以为后裔出老君,不敢斥言之,至号鲤为赤公”(宋)方勺:《泊宅编》。。壮人虽受影响,但山村里照食不误。

其他鱼多不能就地自育,而另采鱼苗。西江流域有广泛的鱼苗分布,“西南方南宁左江,其水多土(或称雪鲮、土鲮);正西为柳江、右江,其水多鲢;西江为桂林,其水多草鱼”。“浮者鳙……中者鲢,在下者鲩,最下者则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但最优为浔江一段,渔民沿江设渔埠,以“密网装成箩式来采捕”,“至浔江一带,自苍梧县长洲而丹竹、白马、平南、桂平、石冲、官江、下湾、东津、贵县、横县、永淳、邕宁以至石埠、左江等处”,“农民都在江边设置多重渔埠”,以采鱼苗。“在长洲、桂平、永淳、邕宁等处,均开设有鱼苗铺”李炳东、弋德华:《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337~338页。,达200多处。20世纪30年代,年产鱼苗达864154万尾,远销东南亚。浔江一带的壮民,因长久采鱼苗而形成了鱼花节,时间在农历三月二十日和七月二十日。节日来临,人们以肥鱼做成鱼生、烘鱼、溜鱼片、炸鱼、清炖鱼、鱼丸、鱼汤等佳肴,祭江后开“鱼花宴”。白天推杯换盏,晚上篝火齐明,锣鼓喧天,男女青年对歌连情,如鱼得水。之后,鱼苗贩挑一对密实的、外层涂上防水油层的竹箩,加半筐水,放上鱼苗,赶快挑入乡间销售。旧时在土路上,总见鱼苗贩一面走一面晃荡竹箩,以免鱼苗缺氧死亡。现在竹箩或大塑料桶,插上氧气管放在汽车上运输。

壮族捕鱼用具 摄影:李桐

壮族打鱼之法叫一钓、二捞、三抓、四叼、五堵。钓,即垂钓,多以蚯蚓为饵。捞用大小网、渔捞,渔捞像长柄勺,“勺”以小网为之,通常呈橄榄形,长不到1米,宽0.5米,多用于捞虾。抓即用手摸,在浅水塘及水田里,多以渔笱为辅助工具。渔笱高约1米,像座无纽钟,底径70厘米左右,以竹片绑成,上端有一直径约20厘米的圆口。手抓圆口将鱼虾罩住,即可将手从圆口伸下去摸鱼。渔笱则放于田埂或溪堤水口,守口待鱼。叼即以鱼鹰捕鱼,是壮人常用的方法,至今漓江上常见。堵即竭泽而渔,偶尔为之。此外也偶尔有以黄花草、茶麸等毒鱼的办法,因易造成鱼虾绝迹,乡约多加严禁。

(二)海洋渔业

南海盛产海产珍品,为我国水族府库,有石斑、海马、嘉鱼、蚝、海参、跳、马鲛、红鳍、对虾、鳝肚、笛鲷、鱼翅、鲳、鱿鱼、鲎、大蚝、墨鱼、海龟、海螺、海蚌等,达到500多种。壮族祖先开发海产,历尽艰辛。在海上打鱼,不仅要防风浪、鳄鱼、鲨鱼,还要时刻提防陷入跳阵。“跳,乃海味之小鱼也。”“捕者以仲春于高处卓望,鱼儿来如阵云,阔二三百步,厚亦相似者。既见,报鱼师,遂将船争前而迎之。船冲鱼阵,不施罟网,但鱼儿自惊跳入船,逡巡而满,以此为,故名之‘跳’。”捕捞虽易,但稍一不慎,船不是蹭边就是闯入鱼阵中央,跳争跃腾空,纷纷落入船上,顷刻沉船,人船俱亡。故老人往往叮嘱出海者“船去之时,不可入鱼阵之中恐鱼多压沉故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这是从许多血的教训中得来的经验。

合浦珍珠是闻名中外的南珠,世传“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西珠即洋珠,东珠即日珠”。珠子久放,起化学反应而发黄,失去光泽和价值,“人老珠黄”成语源于此。而南珠不易发黄,光泽耐久,故而最为名贵。日本人宁弃琼花异宝,但求南珠。南珠生于合浦近海杨梅池等一溜珠池中,有说五池八池不等。“珠池: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刺史修贡,自监珠户入池,采以充贡。”“采珠皆采老蚌,剖而到珠。如豌豆大者,常珠也;如弹丸者,亦时有得;径寸照室之珠,但有其说,卒不可遇也。”“肉中往往有细珠如粟梁。乃知珠池之蚌,随其大小,悉胎中有珠矣。”(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然采珠充满危险和艰辛,珠池旁常有鱼窟、鼋鳌窟,采珠人稍一不慎,即葬身鳄腹。昔壮族祖先入海,必全家同舟出动。采珠人腰缠长绳,一头紧攥于家人手上。家人目不转睛紧盯水面,一有异动即刻抽绳救人。有时抽绳不及,水冒血花,采珠人已尸身不全。每次朝廷逼壮民大规模采珠,死伤数百,诚如《采珠行》所记:“诏书南下大征珠,岁发金钱三百万。渤澥横天尾舢舻,倏然狂飙吹浪起。”“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死生。耆者长葬鱼腹间,生者无语摧心肝。群驱争赴鼋鳌窟,那顾安流与急澜。蛟龙厉齿骄相向,积血化为海中舟。千村万落尽蒿藜,白日无光鬼夜啼。”谭绍鹏:《古代诗人咏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86页。真是惨不忍睹。壮族民间有“合浦珠还”传说,说的是东汉时贪官为向朝廷献珠,迫珠民滥采,致使群珠逃到交趾。故“耆旧传云:太守贪,珠即逃去”(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后孟尝任合浦太守,克除前弊,廉政爱民,珠又回到合浦。人民感念他,不仅建亭立庙,还将合浦珠城称为廉州。明代甘泽有“孟太守祠”为证:“为官合浦去珠还,万古流芳天地间。富贵心轻如敝履,贞廉名重并高山。来时岭外神明惧,去是辕前父老攀。自是仁民恩到骨,至今祠屋祀天南。”又传明代朝廷复滥采珠,但运去中原总过不了五岭,一到岭南麓,珠即破箧而出,像流星一样飞回合浦。采珠大员无奈,切股藏珠,然到岭下照样破肉飞还。传说虽不可信,但壮族祖先为采珠拾蚌所付出的代价,可见一斑。壮族祖先也由此了解了海的性格、海的财富,对海产的种类、性质、功用都有独到的见解。早期自珠江口以南以西的阳江经高州、雷州半岛、廉州直到钦州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均为壮族祖先分布地区,水事重,因而《岭表录异》等众古籍所记南海捕捞经验,主要是壮族先人的经验。如珠除当装饰品、贡品或入药,“又取小蚌肉,贯之以篾,暴干,谓之珠母。容桂人率将烧之,以荐酒也”。该书又云:“玳瑁形状如龟一枚,以献连帅嗣薛王。王令生取背甲小者二片,带于左臂上以辟毒。龟被生揭其甲,甚极苦楚。后养于使宅后北池,俟其揭处渐生,复遣卢亭送于海畔。或云,玳瑁若生,带之有验。凡饮馔中有蛊毒,玳瑁甲自摇动。若死,无此验。”鲎为海中甲壳类节肢动物,外观“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璈背,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青黑色。腹两旁为六脚。有尾长尺余,三棱如梭茎。雌常负雄而行。捕者必双得之。若摘去雄者,雌者即自止:背负之,方行。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脚,和以为酱,食之。尾中有珠如粟,色黄。雄小雌大,置之水中,即雄者浮,雌者沉”。“乌贼鱼,只有骨一片,如龙骨而轻虚,以指甲刮之,即为末。亦无鳞,而翼前有四足。”海边人将其“炸熟,以姜醋食之,极脆美。或入盐浑腌,捶如脯,亦美。”“比目鱼,南人谓之鞋底鱼……状如牛脾,细鳞,紫色。一面一目,两片相合乃行。”“鸡子鱼,口有嘴如鸡,肉翅,无鳞,尾尖而长。有风涛即乘风飞于海上船梢,类鲐鱼。”“鳄鱼,其身土黄色。有四足,修尾。形状如鼍,而举止矫疾。口森锯齿,往往害人。”“鹿子鱼,赪色。其尾鬣皆有鹿斑,赤黄色”。传说,“海中有洲。每春夏,此鱼跃出洲,化为鹿。曾有人拾得一鱼,头已化鹿,尾犹是鱼。南人云,鱼化为鹿肉腥,不堪食”。这大约是一种头略似鹿的海中动物。“海鳅鱼,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余尺。吞舟之说,固非谬矣……危沮之际,日中忽霡霂。舟子曰:此鳅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及近鱼,即鼓船而噪,倏尔而没去。交趾回人,多舍舟,取雷州缘岸而归,不惮辛苦,盖避海鳅之难也。”此外,还有“头、尾、钳、足俱全,各七八尺”的海虾;“鄙俚重之,以为异馔”的细虾;“南中呼为射踏子”的石矩;“壳中有肉,紫色满腹,广人犹重之,多烧以荐酒,俗呼为天脔炙”的浅海瓦屋子(蚶);“广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的水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珍美可尚”的赤蟹;“肉大者腌为炙,小煮炒食,肉中有滋味”的牡蛎;“广人呼为膏叶盘,两片合以成形”的海镜;“南人好食之,云性暖,治河鱼之疾……先煮椒桂或豆蔻生姜,缕切而炸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虾醋,如脍食之,最宜”的水母;壳带白色,“潮欲来皆出坎”的招潮子(蟛类);等等。《岭表录异》中所列的广人、南人、俚人、土人开发的这些海产,距今已1000多年。作者刘恂是于唐昭宗年间在广州任职的,虽说以广东为多,但都与壮族祖先有密切关系,其中所列的水产共30余种,直接提到壮族祖先(俚人、土人)开发及壮族分布地区(廉、桂、梧)开发的8种,南人、广人(包括有壮族祖先)开发的13种,这21种当与壮人有关,另有9种未注明地点及开发者,也不排除与壮族相关。明确与壮人无关的是海南黎人所开发的紫贝。另外,南海以北回归线为北界,则隋唐时从南澳岛到东兴大部分地区均有壮族祖先居住,因此,《岭表录异》所记无疑主要是壮族祖先的经验。到了宋代、明代,《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赤雅》等众多古籍有了更多的记载。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里,仅列水族十一,但他在说明中申明“录偶见闻者万一”,又说“外薄于海者,其类庸可既哉”,意思是哪能数得清呢。壮族祖先开发海产的功绩,可见一斑。

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半个世纪以来,壮族地区的水库养鱼、网箱养鱼、珠贝人工培育、机船捕捞、池塘科学养殖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餐桌上的山珍海味不乏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