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宁夏水利(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夏水利

卢焕章

一、水利建设成就与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引黄灌区通过整修旧渠、旧沟和建设新的水利工程,现有干渠15条。总长1158公里,年引水量70亿~80亿立方米;有干沟28条,总长805公里,年排水量30亿立方米以上,控制排水面积,改变了过去有灌少排、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重的状况,灌溉面积达到约550万亩,比1949年时的192万亩扩大了1.85倍。南部山区通过打井、挖掘地下水、修渠、打坝、建水库以及兴建扬黄灌溉工程,现有大、中、小型水库193座,总库容9亿立方米。其中,配套机电井2490余眼,装机3.12万千瓦,固海扬水工程扬水25立方米/秒。这些工程灌溉面积百万亩,比1949年增加了83.3倍。固原、彭阳、西吉、隆德、海原、同心等昔日缺水干旱的南部山区各县,如今已有万亩灌区20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水利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7年)

此时期,宁夏水利建设在“积极兴办农田水利,以逐步减少各种水旱灾害,保证农业增产”的方针指导下,引黄灌溉以整修旧渠沟、建设新渠沟和新排水系统为主。1950年,宁夏首先整修河东山水沟,将原由灵武县城西北漫流入黄河的山水沟下段改道由张口堰流入黄河,为成立国营灵武农场创造了条件。1951年春,扩整秦渠渠口至郭家桥段30公里,增加了引水量,并在郭家桥新建第一农场渠分水闸。该渠于1951年4月开工,11月建成通水冬灌,渠长31.6公里,设计引水18立方米/秒(实为22立方米/秒),计划灌地约17万亩,已灌地20万亩。1951年9月~1952年10月,政府调集青铜峡灌区8县(市)的民工、军工等2万余人,对唐徕渠口至银川西门桥104公里的渠道进行裁弯、疏浚、加,改建桥闸与合并斗口,完成16处裁弯及疏浚,加土方418万立方米,建筑物55座,共用122万工日。经过这次整修扩建,改变了唐徕渠西门桥以上渠道的残破面貌,并取得了改造旧渠的成功经验。1953年6月,在满达桥新建第二农场渠分水闸,1954年8月完成工程2/3时开始放水灌溉,1955年全部建成。渠长83公里,引水36立方米/秒,计划灌地约46万亩,已灌地28万亩,为开发西大滩和建立国营潮湖、简泉、前进等农场创造了条件。青铜峡河西灌区还新开了4个四排水沟及其支沟。河东灌区整修了清水沟,新开了清水支沟8条和灵武东、西两排水沟。卫宁灌区建成单、双阴洞沟及红柳沟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三座,解除了历史上对七星渠危害严重的山洪危害。南部山区以发展小型水利为主,新建了固原县城阳渠、清惠渠、乃河渠,西吉县葫芦河渠、永丰渠,隆德县屯丰渠、清凉渠,海原县园子河东、西干渠,泾源县香水河渠等无坝自流引水渠道,还打了一批沿河井,安装水车提灌,当年即见成效。

这一时期的宁夏水利建设,按急需先办的原则,坚持先勘测设计再施工的基建程序,施工中重视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

2.“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水利建设在1958年“大跃进”形势下,兴建了一批骨干工程。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从引黄灌溉各县市抽调民工2万余人,配合水利部第三工程局(后改为青铜峡水利工程局)施工。1960年2月24日截流,开始发挥灌溉效益。该枢纽工程的兴建,结束了青铜峡灌区各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枢纽抬高水位18米,为在高部位增开新渠创造了条件。

中宁跃进渠于1958年4月开工,组织中宁、中卫、宁朔、永宁、银川等地劳力2.4万人,突击60天,完成全长85公里、土方443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94座的渠道工程,当年通水灌地。其干劲之大,进度之快,实属罕见。

西干渠于1959年10月开工,调集引黄灌区10县(市)民工5万余人,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于1960年4月完成,渠长113公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当年灌溉土地约5万亩。西干渠的建成,开创了引黄灌溉冬季大规模施工的先例,堪称宁夏水利史上一大成就。

南部山区从1958年年初至1960年年底,先后开工并建成同心县张家湾,固原县沈家河、海子峡、寺口子,海原县石峡口,西吉县黄家川、马莲川,隆德县三里店,中宁县长山头,盐池县李家大湾,泾源县西峡,灵武县边沟等大、中、小型水库20座,总库容4.36亿立方米,共做土方1504万立方米,混凝土8990立方米,使用劳力1696.4万工日,投资3441.4万元(包括退赔费)。工程规模之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之多,在南部山区水利史上均属空前。

后期调整阶段,在“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积极配套,重点兴建,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的水利建设方针指导下,引黄灌区与南部山区都着重搞了已建工程及其灌区的配套建设,使其及时发挥灌溉效益。引黄灌区还兴建了河西第五排水沟、四二干沟、大坝沟、吴忠南干沟、永宁四清沟等,整修了中卫北沙沟(油粮沟),中宁南、北河子沟。至此,引黄灌区自流排水体系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修建的工程之多前所未有,为扩大水浇地面积,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多处开工,勘测设计工作跟不上,施工中又求快,质量较差,造成一些损失浪费。如隆德南峰、北峰两条引水上山渠道,因水源严重不足,工程又十分艰巨,不得不半途而废;西吉县兴隆水库(中型)坝址选择不当,将滥泥河包在库内,1960年9月建成,1963年汛前库内淤积面已与溢洪道底持平,为防止溃坝灾害,于1963年汛前扒坝放弃;中卫寺口子、西吉黄家川、盐池李家大湾3座水库建成后一直蓄不上水,无灌溉效益,但增大了坝下地下水源。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在“文革”初期,因停产闹革命,各级水利机构瘫痪,工作迟滞,建设缓慢。1970年,全国北方14省(区)农业会议后情况有所好转,水利建设在“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川区中卫河北灌区将美利渠扩建为总干渠,将原来由黄河开口引水的太平、新北、旧北、复盛等渠并入作为支干渠,实现了引水一首制,并新开了北支干渠(原扶农渠)。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1968年2月13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12月8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总装机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亿度,被誉为“塞上明珠”。自治区第一条用混凝土全断面砌护的东干渠于1976年建成,全长54公里,引水54立方米/秒,最大引水70立方米/秒,可灌地54万亩,对解决河东灌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发展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排水方面,河西灌区又开挖了青铜峡反帝沟、永二干沟、银新沟,使排水系统更趋完善。同时在银北地区兴建了一批电排站和排水机井,形成沟、站、井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山区兴建了固原县二营、上店子、冬至河,西吉县夏寨、东坡、张家嘴头,隆德县桃山、张银,海原县张湾等140多座中、小型水库,还打了一批抗旱机井,发展井灌,建成多处千亩、万亩井灌区。泾源县建成龙潭水电站,装机容量1120千瓦(2台),年发电量180万~200万度。陶乐县废除岁修繁重、进水保证率低的惠民、利民二渠,改为电力提水灌溉,使灌溉面积由6.8万亩扩大到8.2万亩。

这一时期水利建设规模不小,问题也不少。如西干渠银川段24公里全断面砌护,耗资90多万元,因地下水出渗和冻融影响,几乎全部垮塌;盐池县喷灌耗资近百万元,也以失败告终。

4.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年以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各项建设讲求经济效益。在“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方针指导下,水利工作重点由建设转向建设与管理并重,重视发挥已有工程效益,同时兴建了一批扬水工程,规模较大的有中卫南山台子、吴忠扁担沟、青铜峡干城子、同心、固海、盐环定等扬水灌溉及人畜饮水工程。其中同心与固海两扬水工程(后合并为固海扬水工程)规模最大,共安装机泵107台,总装机容量7.84万千瓦,干渠长150公里,支干渠长51公里,共11级扬水,总扬程382.47米,有17个泵站,扬水25立方米/秒,计划灌溉清水河两岸川台地约50万亩,并解决沿途人畜饮水问题。该工程采用“骨干与配套同步进行,建成一段受益一片”的方法,到1986年工程全部建成时,灌溉面积已达约20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40%,受到自治区的嘉奖。盐环定扬水工程,可解决宁夏盐池、同心,甘肃环县,陕西定边4县36万人、127万头牲畜饮水问题,并可灌溉沿途约32万亩旱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装机容量6.13万千瓦(97台),扬水11立方米/秒,11级扬水,总扬程452米,总干渠全长97公里,1996年9月共用工程完成,交付使用。李鹏总理为工程纪念碑题写碑名“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

这一时期水利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灌溉面积增长较快,长期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重工程轻效益的偏向有所扭转,但也有失误。如海原县兴仁、徐套、蒿川人畜饮水工程,由“三西”建设委员会投资915万元,历时5年,于1990年2月建成,由于管道长,管理难,水价高而基本停用。

二、治理河道与防治河洪、山洪

1. 治理河道

黄河宁夏段流程397公里,除去流经深山峡谷的79公里外,流经平原的有318公里,河岸多系淤积土壤,河床游荡摆动,对两岸农田、村庄、渠口、道路的危害自古有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河道整治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塞支强干,保岸蚀滩,消除河心滩,导顺斜河横流,卫宁河段多用此法。

(2)裁弯取顺,消除险工,永宁东升处将6.4公里弯道险段裁顺成2.4公里河道,使为害多年的河患消除。

(3)在塌岸较长地段,用块石筑丁坝、草土筑顺堤相结合的方法,行之有效。

(4)淤临淤背,加固河堤,形成地下河道。经过多年整治,卫宁段河道系沙砾河床,现已基本形成600~800米宽的顺直河槽。青铜峡以下河道系沙土河床,河面又宽,最宽处达4公里,河中多滩,有斜河横流,治理工程量大,现正按《黄河河道整治规划》进行整治。

在治河技术上,20世纪50年代限于技术和财物,仍用传统的草土埽捆护岸抗冲,其形式因地制宜,有码头、顺水坝、挑水丁坝等多种。由于柴草易腐,年修年坏,不能持久。20世纪60年代改用块石铅丝笼戗护草土埽捆根脚和裹头,加强了抗冲击能力,其耐久性较好。但铅丝在水中易腐蚀或经冰凌撞击,丝断笼破,亦难维持久远。80年代在中卫、永宁等处试办灌冲水泥桩护岸,桩长20米,直径0.5米,每9根为一组,将桩顶部分联结为整体,其抗冲挑流效果较好,但仍不能有效地防止淘刷土岸和冰凌撞击。20世纪90年代采用木架负重四面体护岸防冲,效果较好。

2. 防治河洪

黄河流经引黄灌区为318公里(由中卫下河沿水文站至石嘴山水文站间),水流平稳,两岸地区一般高出正常水位1~3米不等,虽无决口之患,却有淹漫之灾。当流量超过4000立方米/秒时,开始淹漫两岸滩地,流量越大淹漫越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段黄河出现过两次大洪峰,第一次在1964年7月10日~8月10日,历时1月。实测青铜峡最大流量5930立方米/秒(7月29日)。当时动员了10万军民防汛抗洪。第二次在1981年9月7日~10月4日,历时28天。实测青铜峡最大流量6040立方米/秒(9月17日)。动员了近20万军民抗洪抢险。这两次大水均由于事先有所准备,修筑了顺河长堤,汛期又动员军民上堤防守,发现决口,及时堵复,并及时搬迁了受洪水威胁的群众,抢收了将被洪水淹没的庄稼,使损失大大减轻。第一次受淹面积为约3.69万亩,大部分为河滩地,堤内农田仅约740亩。第二次受淹面积为约8.72万亩,其中减产三成以上的成灾面积为3.9万亩,淹房4498间,冲坏码头300余座。1982年在中央拨款支持下,将原堤防顺直,加高培厚,并在该筑堤之处全部筑起新堤,使堤防全长达到524公里,其中主要堤防有447公里,堤顶一律高出1981年大水位1~1.2米,堤顶宽4~7米,并建有穿堤建筑物。防洪堤防御洪水能力达到青铜峡流量6000立方米/秒而不淹漫两岸农田村庄,相当于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3. 防治山洪

山洪对傍山渠道、农田、村庄和道路的危害由来已久。随着引黄灌区的扩大和高部位渠道、农田的出现,山洪的威胁越来越突出。根据地形条件,卫宁灌区多采用修建山洪渡槽或渠底涵洞等工程处理山洪,青铜峡灌区则多利用有滞蓄条件的洼地修建滞洪水库,将分散漫流的洪水引入滞洪库削峰,沉泥后再从泄洪涵洞排入河、渠、沟或者就地利用。青铜峡河西、河东两灌区建成滞洪库(区)20个,有效库容6480万立方米,对防洪拦泥,保护灌区和包兰铁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采取导、蓄、泄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滞洪削峰,减轻以至消除山洪危害。

三、结束语

1983年2月26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管理条例》。1988年6月1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又制定并公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管理办法》,以法规来保证宁夏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的水利建设事业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例如,在宁夏引黄灌区内尚有约130万亩插花盐碱荒地等待改良利用,自流灌区边缘还有扬程百米以下的干旱土地150万亩尚待提水灌溉。广大山区也需要高扬远送黄河水灌溉农田、林地和解决人畜饮水问题。黄河梯级开发之一的大柳树水利枢纽第 ——工程—宁夏扬黄扶贫灌溉工程正在继续扩建。

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团结奋进,把宁夏的水利建设事业搞得更好!

作者简介:

卢焕章(1929~),离休干部,在宁夏从事水利工作数十年,对山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和效益发挥情况比较了解,在地方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