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曾经的梦想未来的路(5)

喜欢不是简单的喜好,它需要三个要点:第一,它要与你的梦想紧密相连;第二,它是你的长板;第三,对他人有价值。我的建议是,如果基本符合了这三点,不妨现在就开始考虑,找到你认为可以达到的平台。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用担心拒绝,不用畏惧曲折,也不用计较付出,请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想得太多等于没有去想,关键是行动。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生总有一些不确定,这也正是我们的惊喜所在,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可能就错过了另一条路的风景,这就是人生。只要找到你心中的答案,自然柳暗花明。我知道,今天的人们都渴望成功,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

那么,怎样才算是成功?或者说怎样才能达到成功?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第一,你所选择的路径必须是符合潮流的,是有想象空间的;第二,这条路应该与你的内心和所喜欢的相吻合,只有吻合了,我们才会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难以持久的;第三,就是全心投入,真情付出,遇到什么阻力都应该抱着天然的自信去实践,说到底,这是你和内心的事情,不是你和他人的事。

请原谅,我无法为你提供确切的答案,实际上,也没有人可以替你作答,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你完全具备足够的心智去开启发现的力量。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知道该如何思考了,那么就去做吧!

(青岛啤酒前全球营销总裁)

俞敏洪

出国正当时

人是群居动物,害怕被孤立,可是为了出国,我被逐渐边缘化,失去朋友、没有恋人、没空逛街,这些出国的机会成本,真的值得吗?

俞敏洪老师:

我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通过写信的方式,和您谈谈处于出国进行时的大学生的一些思考,向您咨询并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我,一个有着出国目标并正为其努力着,却又有些迷茫、有些不确定的大二学生。刚进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体验了一下潇洒自如的大学生活:社团、学生工作、各种联谊游玩,逃课成了常态,被高考这个指挥棒禁锢很久的我,第一次远离了学习。这也许是一种洒脱,抑或是一种放纵,总之,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对自身的要求。将近期末的时候,我跟很多同学一样,临时抱了佛脚,还好多年的学习能力还在,成绩没有很差。不过,相对出国的高要求来说,这样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定下出国这个方向是在大一寒假的时候。我读的是金融学,但在中国这个金融领域刚刚起步的国家里,每天接受着以外国原版教科书为本、却采用着中国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作为学生的我着实有些无奈,所以我想出国,去金融领域已步入青年期(即使它偶尔还是会摔跤)的美国看看。我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有来自父母的原因,他们和我探讨过个中利弊,向我灌输了很多他们的思想观念(例如,他们之所以没让我大学出国,首先因为怕我年龄太小,在他们眼中18岁仍然是个孩子,在外生活不便,而且大学的人脉对于将来的社会工作也很重要,既然我有能力进入一个还不错的大学,那就先在国内读好本科,等研究生阶段再出国,相信也有很多出国学子因此选择了相同的路径),而我,也逐渐地接受并顺从了他们的意愿。

于是,根据申请美国研究生条条框框的各种要求——GT成绩、GPA、社团工作经历、学术成就等,为满足这些要求我开始为自己量身定做一系列学习计划。首先开始着手准备TOEFL,GMAT也即将起步,抱着一本单词书变成了一种习惯。我进入了一种有点儿封闭的学习状态,只为在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国度里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有机会的话我就和学校里面的老外们聊聊天,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此外,美国的大学在招留学生的时候很注重申请者的社区服务经验,他们看重一种服务社会的精神。而我自身就很喜欢志愿者工作,这个工作圈子不像社会,少了份功利,多了份真诚。心很纯、目标简单的人能走在一起,是件很让人快乐的事情。

但是毕竟和老外的交流、从事志愿者的工作只是一时的,结束后大家都得回到自己原来的圈子。在为种种目标忙碌的过程中,我放弃了很多与大学室友交流的时间,渐渐地,和室友不如大一时那样亲密了。大家的目标不同,忙的事情也不同,交集也就少了很多。回寝室,我尽量融入她们的圈子,但离开寝室,还是得按着自己的计划走。少了很多温情的成分,也缺失了一种寝室所能带给人的安心、一种归宿感。人的精力有限,至少现在的我能力有限,在我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的同时,忽视了很多感情方面的事,为什么我会变成这个样子,这难道是成熟的表现?有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我所想要的。如果哪天一个人真的功成名就了,但感觉累了,想休息一下,回过头来看看,却没有一个朋友对着他微笑,那他真的会开心吗?人是群居动物,最怕被孤立了,我却在忙自己事的过程中,逐步被边缘化,我不知道该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此外,由于想要锻炼能力、提升自我,我竞选去做项目的组织者,要做的项目是我喜欢的,我也愿意做这件事情。但还是有很多事情我并不情愿,比如为了绩点需要与某个教授有良好的关系,我不是很喜欢出于很功利的原因去接近某个人,但在这个关系主导的社会,难免有一些所谓的潜规则。这是为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可我不喜欢,我还是一定要去做吗?我一定要去顺从“朋友不叫朋友而叫人脉”这种功利的想法吗?

看着别的女生围在一起聊聊天、上上网、看看电影……感觉她们的生活很轻松、很惬意。如果我没有出国这个目标,或许我也和她们一样,过着洒脱、开心、随性的生活。我本来只是个喜欢在QQ上聊聊天、逛逛格子铺、自己动手做做三明治的单纯小女生,但自从定好目标后,我很少再做这些事情了,或者说,我已经不习惯做这些事了,这难道也是因为成熟了吗?突然感觉我已经跟不上自己成长的步伐,就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也许是我害怕成长,害怕面对这个物欲横流、戾气纵横的社会,害怕竞争,害怕失去?我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任何一个决定都是有它的机会成本的,那我为出国这个决定付出的机会成本,它到底值不值呢?

下学期我将被学校公派去美国交流一学期,这也是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我校只有我一人去那所大学,对于陌生的环境,有期待也有迷茫,感觉面前一下子充满了挑战,太多的未知,太多的不确定。也正是这些不确定,让我现在如此纠结,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我觉得人生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却没有找到自己真真正正喜欢做的事情。有的人一辈子平平淡淡,有的人一辈子跌宕起伏,有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有的人一辈子功成名就。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这些?

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大学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工作、考研、出国、创业,这是当今大学生所能选择的几条路吧。我选择了出国,既然已经决定了,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有得必有失,如何能走得更稳,走得值得,在各方面寻得一个平衡,这是我很迷惑的地方。精力有限,做值得做的事情,那什么事才是值得做的事?

陈曦同学:

你好!

首先要祝贺你能得到一个公派交流去美国的机会,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你可以出去看看世界,开阔眼界,对你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你将来的留学生涯打下基础。

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这样的机会就很少,一直到后来我做成新东方后,才有机会真正出国去看看。这说明现在中国社会在飞速前进,也认识到了开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出去看世界,增广见闻。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现在出国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是出国大军中的一员。

我一直是赞成年轻人出国留学的,现在也是个出国留学的大好时期,理由有二:一是从未来发展看,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学生会比中国学生在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的交流上更加如鱼得水,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得更好,而未来世界发展重点还是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上,因此,有留学背景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中国现在正处在上升趋势,在未来20~30年持续走上坡路是必然的,那么懂得汉语和中国文明,同时对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将来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两点。现在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只要不脱离中国的现实,再进入任何一个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系统中学习,就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我觉得现在中国正处于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大交汇点上,在这样的交汇点上产生的任何人和物一定是伟大时代的伟大人物,我敢断定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三十年内,中国将成为最伟大的地方和最繁华的地方,而伟大人物就产生在你们中间。

当然,你现在也面临自己的一些迷茫,到底该不该为了出国而放弃目前的一些安逸生活,而由此怀疑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经常在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在生命中不为自己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日子,就是在虚掷光阴、挥霍生命。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平庸,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砌起来将仍是一堆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