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也流行:不可思议的潮流风尚(图说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残忍血腥的“战争大片”

古罗马角斗

英国诗人爱伦·坡曾经写下过“荣耀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的诗句,古罗马是一个尚武的国度,它的版图曾经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也曾经是这个帝国的内湖。正是这种尚武、嗜血的精神,使得斗兽场里的角斗成了罗马人最爱的竞技运动。

风靡古罗马的恐怖“娱乐”

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娱乐便成为生活中更高的追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天的我们终于不用再为缺少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而发愁了,想来如果古代人“穿越”到现代的话,一定会在如此多的娱乐项目中挑花眼,因为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可供选择的娱乐项目实在是少之又少。

比如在古代文明还算发达的古希腊,虽然也已经有了“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但是却要等四年才有一次,所以平时依旧没有太多的大型娱乐项目。为了防止公民们无处发泄多余的精力而生出事端,同时也为了支持古希腊文化中最为发达的戏剧事业的发展,古希腊各城邦统治者们大力鼓励人们去剧场看戏。“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希腊前列的雅典,政府不仅出资修建剧场,同时还给公民发看戏补贴,所以看戏就成了古希腊人最重要的娱乐项目。

后来古罗马崛起,富裕起来的古罗马人也有了大把时间用来娱乐了。尽管后人常将古希腊、古罗马并列,但是在温文尔雅的古希腊人面前,古罗马则显得尚武而粗野,所以戏剧在古罗马人那里并不流行,这群“纯爷们”最爱看的是“战争片”——竞技场角斗。

角斗最早起源于古罗马人的葬礼仪式,在罗马帝国东征西讨的征战过程中,自身的伤亡自然也是难以避免。战争结束后,人们在为战死的勇士举行火葬仪式的时候,往往会强迫那些战争中获得的奴隶和战俘在火葬堆旁互相打斗。

这种告慰战死英灵的血腥仪式诞生之后便立即赢得了嗜血尚武的罗马人的喜爱,火葬堆边的小规模格斗最终演变为圆形大剧场里上演的大众娱乐表演。

一开始,决斗仅仅是奴隶之间赤手空拳的拳击搏斗,后来嫌不过瘾的罗马人开始让奴隶和狮子、老虎等猛兽搏斗,再后来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表演也不再受欢迎,于是古罗马人让角斗士拿起武器穿上盔甲,进行战技和智慧之间的高水平对决。

罗马角斗场

公元72年至公元79年,古罗马人在罗马城里修建了一座能容纳9万名观众的角斗场,它就是今天的罗马角斗场。如今,这座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的著名古建筑被视为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在古罗马人看来,由于角斗士都是奴隶或者战俘,这些人的死活没人关心,所以他们也并不觉得角斗有多么血腥,这种心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罗马人性格中残忍的一面。

为了让决斗运动能够蓬勃发展,古罗马人还专门制定了角斗士的训练和比赛制度,每一年古罗马人都会将那些健壮、勇武的奴隶挑选出来,送到专门的角斗士训练学校进行培训。角斗士的训练方式与现代运动员的训练十分相似,他们不仅要接受各种搏击技巧的严酷培训,同时为了保持强壮、优美的体型,还引入了十分科学的饮食规定。

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要比普通奴隶高得多,一些出色的角斗士更是凭借高超的搏杀技巧在竞技场上成为“超级明星”。从古罗马庞贝古城中遗留下来的墙壁涂鸦中,人们发现一位名叫塞拉迪斯的色雷斯角斗士受到无数人的崇拜,他的名气堪比今天超级球星贝克汉姆,不仅是无数男人的偶像,更是无数女人的梦中情人。

在一段时期里,角斗成了古罗马帝国的第一娱乐项目。最初,角斗是人与人之间的拳斗,后来发展成人与老虎、狮子等猛兽的搏斗。最后成了角斗士之间的殊死拼杀,两个角斗士手里拿着剑、三叉戟、盾牌或网套相互刺杀。

不过能够在角斗场名利双收的角斗士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角斗士的命运都是喋血角斗场,用自己的鲜血供罗马奴隶主们取乐。

角斗场的镜头重现

公元70年,古罗马帝国征服了耶路撒冷,为了纪念皇帝的丰功伟绩,古罗马人准备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大角斗场。最终在8万名犹太俘虏的辛勤劳动下,一座耗时8年的角斗场终于完工了。它坐落于罗马城内台伯河东岸,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名观众,它就是如今的罗马角斗场。

根据历史记载,在这座角斗场正式开幕后的100天内,先后共有5000头狮子、老虎等猛兽和由3000名奴隶、俘虏、罪犯及受宗教迫害的基督教徒组成的角斗士,在这里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表演,整座罗马城都处在嗜血的狂欢中。

罗马角斗场的建成标志着古罗马角斗运动发展到了顶峰,无数古罗马人争相涌进角斗场观看这种血腥的表演。根据历史学家们的描述,人们还原了当年罗马角斗场内演出时的盛况:

每当角斗举行的时候,都会有大量观众来到角斗场内,他们之中既有元老院的贵族元老、军功赫赫的古罗马军团将军,也有普通的古罗马公民,有时候古罗马皇帝也会前来观看角斗表演。

角斗日程一般会安排三项内容,上午是斗兽表演,中午是公开处决罪犯,下午则是整个角斗表演的高潮——角斗士对决。

在角斗士们进行搏杀之前,所有角斗士都会伴随着乐队的演奏集体亮相。这时候,人们会高声呼喊着各自支持的角斗士的名字,当然这些角斗士们在赛场上使用的并非是自己本来的名字,而是艺名。如果看台上相邻而坐的两个人支持的角斗士各不相同的话,很有可能还会爆发一场小规模的“角斗”活动。

在接受完了观众的加油呐喊之后,角斗士会对观众说:“我们这些‘将死之人’祝你们身体健康。”随后角斗士会进行分组,他们之间开始彼此挑衅、咒骂对方,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在于激怒对手,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当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惨烈的角斗便正式开始,角斗士拿着各自的武器,或是结成整齐的战阵统一发起进攻,或是依靠出色的战技各自为战。

当有一方在战斗中受伤或者倒下之后,失败者会垂下盾牌,举起左手的一根手指表示求饶,进攻者则会停手,等待观众的判决。观众会竖起大拇指表示宽恕,或者是大拇指朝下,表示“杀”。运气好的失败者能够活着走出角斗场,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成为对手的剑下亡魂了。

当角斗场上只剩下一方的时候,角斗才算结束,胜利者会在赛场上高声呐喊,接受观众的鲜花和掌声,失败者的尸体则由专门的收尸人进行处理,伤者则会被抬上担架前往后台接受医治,重伤的角斗士往往由行刑人用铁锤重击头部处死,为其结束痛苦。

不过也有资料显示,角斗表演虽然血腥暴力,但是也并非都是你死我活的搏杀,因为每一个角斗士,尤其是那些战技高超的角斗士都是奴隶主的宝贵财富,所以很多表演往往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甚至某些“处死”失败者的表演也是假的。两个勇敢的角斗士如果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角斗,他们通常都会活着走出竞技场。

斯巴达克角斗士起义

不管怎样,角斗士在古罗马人的眼中都算不上是“人”,他们只是供人取乐的工具,不堪忍受非人待遇的角斗士往往会选择起义来反抗古罗马人的压迫。公元前72年,古罗马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角斗士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本来是一位生活在希腊北部的色雷斯人,在古罗马人进攻色雷斯的战争中,斯巴达克被古罗马军团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奴隶,他被送到了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接受残酷的训练。

角斗士学校的非人待遇令斯巴达克忍无可忍,他向自己的同伴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角斗士们拿起武器冲出了牢笼。

在路上,他们正好遇到了古罗马军团的几辆运送武器的车子,他们夺取了这些武装之后组成了一支小型军队,并且来到了几十里外的维苏威火山上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和阵地。

这支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很快便由最初的70多名角斗士发展成为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在斯巴达克的指挥下,起义队伍多次战胜古罗马军队。但是由于起义领导者内部出现分歧,最终斯巴达克的起义军被罗马军队击败,6万多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阵亡,古罗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角斗士起义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