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也流行:不可思议的潮流风尚(图说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工作也有补助拿

古希腊人看戏

在电影市场高度繁荣的今天,无论是暑期档电影还是贺岁大片,都成了不容错过的文化大餐。正如今天的人们离不开电影、电视剧一样,在古希腊时期,看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古希腊人看戏剧不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愉悦身心,更是人们提高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试想一下,在爱琴海岸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大理石建造的剧场里,伴随着悠扬的竖琴声与悦耳的歌声,神话中的神明、传说中的英雄粉墨登场,这样的场景是何等令人向往。

希腊人的看戏热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活动中的歌舞表演,由于古代既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更谈不上袁隆平杂交水稻,所以粮食产量比较低,只有丰收之年才能有余粮酿酒,于是酒神在古希腊被看作丰收之神,他的祭祀活动也便格外热闹。

在古希腊时代,看戏是公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古希腊人建立了许多露天剧场,这些规模宏大的露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

公元前534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个叫忒斯皮斯的雅典人突发奇想,在酒神祭祀典礼中穿上了戏服,跟大家讲述与酒神狄奥尼索斯有关的故事,他边讲边比画,于是古希腊最早的戏剧便诞生了。

狄奥尼索斯露天剧场

这座剧场位于雅典卫城南侧,是希腊最古老的露天剧场,依山坡而建,有两个半圆形的剧场,由门廊相连,能容纳1.7万名观众。

早期的古希腊戏剧都是一个人表演的独角戏,演员扮成剧中主角,一边讲述,一边表演。尽管这种方式有点单调,但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极为单调,除了神明祭祀活动中观看歌舞、婚礼葬礼时凑凑热闹,希腊人就只能靠晒太阳打发时间,所以当这种“独角戏”诞生之后,它一下子便成了全希腊的“最炫民族风”。

过了几十年,有着古希腊“悲剧之父”美誉的悲剧诗人(古希腊人称剧作家为戏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登上了戏剧舞台,他在戏剧中又增加一个演员,这样一来,一场戏中就有两个演员,戏剧中便有对话表演了。在今天看来,这似乎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既没吃过猪肉,又没看见猪跑的埃斯库罗斯来说,能做出这一创举实属难能可贵。

到了古希腊的第二位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一位演员,使古希腊戏剧中有了第三位演员,三位演员轮流扮演剧中的人物,戏剧的冲突就更加复杂和激烈了,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扑克只能玩“跑得快”,而三个人就能玩更加复杂和好玩的“斗地主”了。

一般古希腊的戏剧以对话或者独白为开场,向观众们简单明了地介绍剧情和背景;在介绍完故事的背景后,就是“进场歌”了。所谓进场歌,就是指演员们在歌队的陪伴下,一边唱一边跳舞,通过入口处步入歌舞池子;唱完进场歌之后就是正式的表演了,这一部分相当于现代戏的一场或者是一幕;一般在一场戏剧表演结束后,会有歌队的大合唱,合唱的内容一般是对前一场戏剧的总结,这就好比是现代影视剧中的精彩回放,有的则是下一场戏剧的“下集预告”。

德尔菲露天剧场

在距离雅典150千米的帕那索斯深山里,有一片世界闻名的古希腊遗迹,包括阿波罗太阳神庙、雅典女神庙、体育训练场、运动场和剧场。和许多其他古希腊露天剧场一样,德尔菲露天剧场依山势而建,这座剧场可容纳5000名观众。

古希腊戏剧歌唱队的音乐简单而优美,一般乐队使用的乐器只有小竖琴、双管箫和鼓三种。由于曲调简单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所以演出结束后就有不少观众学会了剧中的歌曲,随后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一首戏剧中受人欢迎的歌曲就会占据希腊各大城邦的金曲“流行榜”。

由于在古希腊戏剧诞生的年代,舞台上没有大屏幕这类高科技产品,所以演员们的表演必须要十分夸张才行。演员们要戴上华丽的面具,穿上高底靴子,这样才能突出自身的“高大全”形象。同时演员们还必须高声背诵台词,这样才能让剧场里的每一个观众都能听清楚。也正是这个原因,雅典全盛时期的统治者伯利克里曾经让自己的手下向演员们学习如何高声演讲,感染听众。

古希腊的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种,其中喜剧的题材一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插科打诨,扯扯家长里短,有的针砭时弊,顺带八卦一下贵族们的花边新闻,基本上都属于下里巴人之作,真正的阳春白雪当属古希腊的悲剧。由于雅俗有别,所以在当时悲剧和喜剧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一般悲剧诗人根本不屑于写作喜剧,而喜剧诗人即使写悲剧也不会有人去看。

古希腊人所谓的悲剧并非指的是那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的催泪剧情,古希腊人认为,悲剧重在严肃,它的动人之处并非是让人潸然泪下,而是震撼人心。

反抗命运是古希腊悲剧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例如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尽管他奋力抗争,但是最后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这样的剧情让无数人为之震撼。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人们在看悲剧的时候,可以和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在感动震撼之余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这才是悲剧的真正意义所在。

由于戏剧可以教化百姓、提高民众的文化修养,所以当时希腊各个城邦都十分重视戏剧的作用。那个时候无论是书籍还是笔墨纸张都是极少数贵族才用得起的奢侈品,所以即使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当时世界前列的古希腊,绝大多数人也都是文盲,戏剧之于人们不仅仅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为了提高人民素质,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看上戏,雅典城邦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每逢公共节日演戏的时候都会给公民们发放看戏津贴,每次津贴相当于一位公民一天的生活费。这样一来,雅典人便更加热衷看戏了。

神的代言人

由于戏剧受到了政府重视和人民的普遍欢迎,所以那个时候,戏剧诗人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职业,他们为了满足观众们的需求,总是苦心孤诣地去揣摩每一句台词,细心构思每一个故事情节,这使得古希腊的戏剧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在戏剧诗人备受尊敬的同时,戏剧演员更是被普通民众视为神的代言人,即使是两国交战期间,演员们都可以自由来往。到了公元前4世纪,雅典还成立了演员公会,与今天的文艺组织不同的是,这个组织有极大的影响力,它可以为演员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哪位演员的生活陷入困境,演员公会便会给予其生活上的帮助,这使得演员们在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为艺术终生奋斗了,所以那个年代的演员敬业程度也是非常高。

在古希腊的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部名叫《酒神的伴侣》的戏剧,剧中的女主角是一名酒神的祭司,在一次祭祀酒神的狂欢活动中她喝得酩酊大醉,酒醉中误把自己的儿子看成了狮子并失手将其杀死,酒醒以后痛哭流涕。有一位女演员恰好自己的儿子早夭身亡,为了表达真切的丧子之痛,她每次演出这部戏的时候都要抱着自己儿子的头盖骨上台,以求达到假戏真做的效果,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在古希腊戏剧中心雅典,统治者为了扩大戏剧的影响,每年都会在雅典城内举行戏剧节。古希腊的戏剧节又被称为酒神大节,每年雅典地区都会推出三位悲剧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赛。比赛由来自雅典十个区的评选人打分,得分最高者为胜。正如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导演纷纷以奥斯卡奖为最大理想一样,那时候的戏剧诗人则以酒神大节上的诗人桂冠为终身奋斗目标。

戏剧节期间,全雅典乃至整个希腊地区的人都涌向雅典城内的剧场看戏,就连政府部门都全部停止办公,前去看戏。更令人觉得夸张的是,连监狱里服刑的犯人都要被押着去看戏,戏剧在古希腊究竟有多流行,看看剧场上那些戴着镣铐的特殊观众,我们就会心中有数了。

希腊戏剧与露天剧场

提起古希腊的戏剧,就不得不说希腊的露天剧场,现在“驴友”圈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希腊有三宝,阳光、海水和石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希腊多晴天少阴雨;通透的天空让这里的阳光格外明媚,爱琴海的湛蓝海水更是世界上少有的美景之一;古希腊的石头则代表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路边不起眼的废墟说不准就是哪个著名神话传说上演的舞台,脚下其貌不扬的一条小路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阿喀琉斯出征时走过的地方。

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希腊人自然不舍得在室内看戏剧,早期的古希腊戏剧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随便找个地方搭个戏台便能演出。后来戏剧受到古希腊人的广泛欢迎,又得到了当时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支持,因此身价倍增,政府开始出资兴建大型剧场,例如公元前340年所完成的狄奥尼索斯剧场就可以容纳1.7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戏剧。

希腊的剧场一般都是建在山坡上,修建的时候先是在山坡上挖出一个扇子一样的坡面作为观众席,观众席下面的圆形舞台是演员们的表演场,圆形舞台后面的建筑是供演员换戏服、休息所用,同时还能起到隔音的效果。

古代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希腊剧场当属埃皮道夫罗斯剧场,这个剧场能够容纳将近两万名观众,要知道当时整个雅典城邦人口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十万人,这里能够容纳全雅典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同时看戏。

令人称奇的是,剧场在修建的时候,建造者充分利用了声学原理,即使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都能清楚地听到舞台上硬币掉落发出的声音。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埃皮道夫罗斯剧场直到现在仍然功能完好,1979年希腊作家协会主席、雅典科学院院士沙那西斯·瓦尔蒂诺思所改编的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女人》在这里上演,1980年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三部曲》再次被搬上这座圆形舞台。要知道这两部戏剧在2000多年前就是这座剧场里的热门剧目,历史在这里不可思议地发生了“重合”。

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古迹,现在埃皮道夫罗斯剧场已经不再举办戏剧表演,而是作为古迹供人们参观,不过在希腊仍旧有许多古老的剧场发挥着它们应有的作用,为2000多年后的人们服务。例如建于公元前165年的奥狄翁剧场,至今每年仍有数场戏剧在此上演。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之一,他已知剧名的作品共80部,其中只有7部传世,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等。作为古希腊戏剧的第一位大师,埃斯库罗斯对整个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他在27岁首次参加悲剧竞赛,即战胜了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称赞他“生前完满,身后无憾”。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一百余部戏剧,却只有7部传世,成就最高的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是雅典奴隶制民主国家危机时代的悲剧作家。他一生从未参与过任何政治活动,而是醉心于哲学思考。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神性与人性、战争与和平、民主、妇女问题等。他一生共创作了八十余部悲剧,有18部传世。其中最优秀的包括《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雕像

埃 斯 库 罗 斯(左)、索福克勒 斯(中)和欧里庇得斯(右)的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