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医案(11)
效果 将药服完一剂,呕吐已止,泻愈强半,抽掣不复作,灼热亦大轻减,遂将干姜减去,白术改用四钱,再服一剂,其泻亦止。又即原方将附子减半,再加大甘枸杞五钱,服两剂病遂全愈。
帮助 按此证若呕吐过甚者,当先用《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开其寒饮,然后能受他药,而此证呕吐原不甚剧,是以未用。
5.将成慢脾风
邻村赵姓幼男,年八岁,脾胃受伤,将成慢脾风证。
病因 本系农家,田园种瓜看守其间,至秋日瓜熟,饥恒食瓜当饭,因之脾胃受伤,显露慢脾风朕兆。
证候 食后,饮食不化恒有吐时,其大便一日三四次,多带完谷,其腿有时不能行步,恒当行走之时委坐于地,其周身偶有灼热之时,其脉左部弦细,右部虚濡,且至数兼迟。
诊断 此证之吐而且泻及偶痿废不能行步,皆慢脾风朕兆也。况其周身偶或灼热,而脉转弦细虚濡,至数且迟,此显系内有真寒外有假热之象。宜治以大剂温补脾胃之药,俾脾胃健旺自能消化饮食,不复作吐作泻,久之则中焦气化舒畅,周身血脉贯通,余病自愈。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白术(四钱炒) 熟怀地黄(四钱) 龙眼肉(四钱)干姜(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生杭芍(二钱) 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下。
复诊 将药煎服两剂,吐泻灼热皆愈,惟行走时犹偶觉腿有不利,因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多服数剂当全愈。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熟怀地黄(四钱) 龙眼肉(四钱) 胡桃仁(四钱)白术(三钱炒) 川续断(三钱) 干姜(二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生杭芍(钱半) 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
效果 将药煎服两剂,病遂全愈,因切戒其勿再食生冷之物,以防病之反复。
6.癫狂失心
都××,年三旬,得癫狂失心证。
病因 心郁生热,因热生痰,遂至癫狂失心。
证候 言语错乱,精神昏瞀,时或忿怒,时或狂歌,其心中犹似烦躁,夜不能寐,恒以手自挠其胸,盖自觉发闷也。问之亦不能答,观其身形似颇强壮,六脉滑实,两寸尤甚,一息五至。
诊断 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生理学家谓心有四支血管通脑,此即神明往来于心脑之路也。此证之脉其关前之滑实太过,系有热痰上壅将其心脑相通之路杜塞,遂至神明有所隔碍,失其常性,此癫狂失心之所由来也。治之者当投以开通重坠之剂,引其痰火下行,其四支血管为痰所瘀者,复其流通之旧,则神明之往来自无所隔碍,而复湛然长醒之旧矣。
处方 生赭石(两半轧细) 川大黄(八钱) 清半夏(五钱) 芒硝(四钱)药共四味,先将赭石半夏煎十余沸,加入大黄煎两三沸,取汤一大盅,入芒硝融化温服。
方解 方中重用赭石者,其重坠之性能引血管中之瘀痰下行也。
复诊 三日服药一次(凡降下之药不可连服,须俟其正气稍缓再服),共服三次,每次服药后通下大便两三次,似有痰涎随下,其精神较前稍明了,诊其脉仍有滑实之象,身体未见衰弱,拟再投以较重之剂,盖凡癫狂之甚者,非重剂治之不能愈也。
处方 生赭石(二两轧细) 川大黄(一两) 芒硝(四钱) 甘遂(钱半细末)药共四味,先煎赭石十余沸,入大黄煎两三沸,取汤一大盅,入芒硝融化,将服时再调入甘遂末。
三诊 将药如法煎服一剂,下大便五六次,带有痰涎若干,中隔两日又服药一次(药中有甘遂,必须三日服一次,不然必作呕吐),又下大便五六次,中多兼痰块挑之不开,此所谓顽痰也。从此精神大见明了,脉象亦不复滑实矣,拟改用平和之剂调治之。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六钱) 清半夏(四钱) 石菖蒲(三钱)生远志(二钱) 清竹沥(三钱) 镜面砂(三分研细)药共七味,将前五味煎汤一大盅,调入竹沥送服朱砂细末。
效果 将药如法煎服数剂,病遂全愈。
7.神经锗乱
天津黄××,年二十岁,得神经错乱病。
病因 因心中忿郁,久之遂致神经错乱。
证候 心中满闷发热,不思饮食,有时下焦有气上冲,并觉胃脘之气亦随之上冲,遂致精神昏瞀,言语支离,移时觉气消稍顺,或吐痰数口,精神遂复旧。其左脉弦而硬,右脉弦而长,两尺皆重按不实,一息五至。
诊断 此乃肝火屡动,牵引冲气胃气相并上冲,更挟痰涎上冲以滞塞于喉间并冲激其脑部,是以其神经错乱而精神言语皆失其常也。其左脉弦硬者,肝血虚而火炽盛也。右脉弦长者,冲气挟胃气上冲之现象也。方书论脉有直上直下冲脉昭昭之语,所谓直上直下者,即脉弦且长之形状也。其两尺不实者,下焦之气化不固也,因下焦有虚脱之象,是以冲气易挟胃气上冲也。此当治以降胃、敛冲、镇肝之剂,更兼用凉润滋阴之品,以养肝血,清肝热,庶能治愈。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 灵磁石(五钱轧细) 生怀山药(八钱) 生龙骨(八钱捣碎)生杭芍(六钱) 玄参(五钱) 柏子仁(五钱) 云苓片(三钱)清半夏(三钱) 石菖蒲(三钱) 生远志(二钱) 镜面砂(三分研细)药共十二味,将前十一味煎汤一大盅,送服朱砂细末。
复诊 将药连服四剂,满闷发热皆大见愈,能进饮食,有时气复上冲而不复上干神经至于错乱,左右之脉皆较前平和,而尺部仍然欠实,拟兼用培补下元之品以除病根。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 熟怀地黄(八钱) 生怀山药(八钱) 大甘枸杞(六钱)净萸肉(五钱) 生杭芍(四钱) 玄参(四钱) 云苓片(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六剂,诸病皆愈,脉亦复常。
或问 地黄之性粘腻生痰,胃脘胀满,有痰者多不敢用,今重用之何以能诸病皆愈?答曰:用药如用兵,此医界之恒言也,如宋八字军最弱,刘 将之即为劲卒,遂能大败金人奏顺昌之捷,以斯知兵无强弱,在用之者何如耳。至用药亦何独不然,忆曾治一李姓媪,胃口满闷有痰,其脉上盛下虚,投以肾气丸作汤服,为加生赭石八钱,服后觉药有推荡之力,须臾胸次豁然,肾气丸非重用地黄者乎?然如此用药非前无师承而能有然也。《金匮》云: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夫饮即痰也,气短亦近于满闷,而仲师竟谓可治以肾气丸,愚为于《金匮》曾熟读深思,故临证偶有会心耳。
(十四)伤寒门
1.伤寒兼脑膜炎
盐山李××,年六旬,于季冬患伤寒兼脑膜生炎。
病因 素有头昏证,每逢上焦有热,精神即不清爽,腊底偶冒风寒病传阳明,邪热内炽,则脑膜生炎,累及神明失其知觉。
证候 从前医者治不如法,初得时未能解表,遂致伤寒传里,阳明腑实,舌苔黄而带黑,其干如错,不能外伸,谵语不休,分毫不省人事,两目直视不瞬。诊其脉两手筋惕不安,脉象似有力而不实,一息五至,大便四日未行,小便则溺时不知。
诊断 此乃病实脉虚之证,其气血亏损难抗外邪,是以有种种危险之象。其舌苔黑而干者,阳明热实津液不上潮也;其两目直视不瞬者,肝火上冲而目发胀也;其两手筋惕不安者,肝热血耗而内风将动也;其谵语不省人事者,固有外感之邪热过盛,昏其神明,实亦由外感之邪热上蒸,致脑膜生炎,累及脑髓神经也。拟用白虎加人参汤,更辅以滋补真阴之品,庶可治愈。
处方 生石膏(五两捣细) 生怀地黄(二两) 野台参(八钱) 天花粉(八钱)北沙参(八钱) 知母(六钱) 生杭芍(六钱) 生怀山药(六钱)甘草(四钱) 荷叶边(一钱)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每服一盅调入生鸡子黄两枚。方中不用粳米者,以生山药可代粳米和胃也;用生鸡子黄者,以其善熄肝风之内动也;用荷叶者,以善引诸凉药之力直达脑中以清脑膜之炎也。
再诊 将药如法煎服,翌晨下大便一次,舌苔干较愈,而仍无津液,精神较前明了而仍有谵语之时,其目已不直视而能瞬,诊其脉筋惕已愈强半,至数较前稍缓,其浮分不若从前有力,而重按却比从前有根底,此皆佳兆也。拟即前方略为加减,清其余热即以复其真阴,庶可全愈。
处方 生石膏(四两捣细) 生怀地黄(二钱) 野台参(八钱) 大甘枸杞(一两)生怀山药(一两) 天花粉(八钱) 北沙参(八钱) 知母(六钱)生杭芍(六钱) 甘草(四钱)共煎汤三盅。为其大便已通,俾分多次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大口。
效果 阅十点钟将药服完,精神清爽,诸病皆愈。
帮助 按治脑膜炎证,羚羊角最佳,而以治筋惕不安亦羚羊角最效,以其上可清头脑下可熄肝风之萌动也。然此药价太昂,僻处药局又鲜真者,是以方中未用,且此证虽兼有脑膜炎病,实因脏腑之邪热上蒸,清其邪热则脑膜炎自愈,原不必注重于清脑也。
2.伤寒脉闭
天津张××,年三十八岁,于季冬得伤寒证,且无脉。
病因 旬日前曾感冒风寒,经医治愈,继出门作事,又感风寒遂得斯病。
证候 内外俱觉寒凉,头疼,气息微喘,身体微形寒战,六脉皆无。
诊断 盖其身体素弱,又在重感之余,风寒深入阻塞经络,是以脉闭。拟治以麻黄汤,再重加补气之药,补其正气以逐邪外出,当可奏效。
处方 麻黄(三钱) 生箭 (一两) 桂枝尖(二钱) 杏仁(二钱去皮) 甘草(二钱)先煎麻黄数沸,吹去浮沫,再入余药同煎汤一大盅,温服,被复取微汗。
效果 服药后周身得汗,其脉即出,诸病皆愈。
帮助 按此证或疑系少阴伤寒,因少阴伤寒脉原微细,微细之至可至于无也。而愚从太阳治者,因其头疼、微喘、寒战,皆为太阳经之现象,而无少阴证蜷卧、但欲寐之现象也。是以于麻黄汤中,重加生黄 一两,以助麻、桂成功,此扶正即以逐邪也。
3.伤寒脉闭
天津李姓童子,年十四岁,得伤寒脉闭证。
病因 其左肋下素有郁气,发动时辄作疼,一日发动疼剧,头上汗出,其汗未解,出冒风寒,遂得斯证。
证候 头疼、身冷、恶寒、无汗、心中发热,六脉皆闭。
诊断 因其素有肋下作疼之病,身形羸弱;又当汗出之时感冒风寒,则风寒之入者必深,是以脉闭身寒;又肋下素有郁气,其肝胆之火必然郁滞,因外感所束激动其素郁之火,所以心中觉热。法当以发表之药为主,而以清热理郁兼补正之药佐之。
处方 麻黄(二钱) 玄参(六钱) 生怀山药(六钱) 野台参(二钱)生鸡内金(二钱) 天花粉(五钱) 甘草(钱半)先煎麻黄数沸,吹去浮沫,再入诸药同煎一大盅,温服取汗,若不出汗时,宜再服西药阿斯匹林一瓦以助其汗。
效果 服药两点钟,周身微发热,汗欲出不出,遂将阿斯匹林服下,须臾汗出遍体,翌日复诊,其脉已出,五至无力,已不恶寒,心中仍觉发热,遂去麻黄,将玄参、山药皆改用一两,服至三剂后;心中已不发热,遂将玄参、天花粉各减半,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4.少阴伤寒
天津李××,年三十二岁,于夏季得伤寒证。
病因 午间恣食瓜果,因夜间失眠,遂食余酣睡,值东风骤至天气忽变寒凉,因而冻醒,其未醒之时又复梦中遗精,醒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又复隐隐作疼,惧甚,遂急延为诊视。
证候 迨愚至为诊视时,其寒战腹疼益甚,其脉六部皆微细欲无,知其已成直中少阴之伤寒也。
诊断 按直中少阴伤寒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因在梦遗之后,腹中作疼,则寒凉之内侵者益深入也,是宜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再加温暖补益之品。
处方 麻黄(二钱) 乌附子(三钱) 细辛(一钱) 熟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五钱) 净萸肉(五钱) 干姜(三钱) 公丁香(十粒)煎汤一大盅,温服,温复取汗,勿令过度。
效果 将药服后,过一点钟,周身微汗,寒战与腹疼皆愈。
或问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伤寒始得发热脉沉也,今斯证寒战脉沉细,夫寒战与发热迥异矣,何以亦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乎?答曰: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由太阳传少阴也,为其病传少阴是以脉沉,为其自太阳传少阴是以太阳有响应之力而发热。此证昼眠冻醒,是自太阳传少阴,又因恣食寒凉继而昼寝梦遗,其寒凉又直中少阴,内外寒凉夹攻,是以外寒战而内腹疼,太阳虽为表阳亦无响应之力也。方中用麻黄以逐表寒,用附子以解里寒,用细辛以通融表里,使表里之寒尽化;又因其少阴新虚,加熟地黄、萸肉、山药以补之,养正即以除邪也,又因其腹疼知寒侵太深,又加干姜、丁香助附子、细辛以除之,寒邪自无遁藏也。方中用意周匝,是以服之即效。至于麻黄发汗止二钱者,因当夏令也,若当冬令则此证必须用四钱方能出汗,此用药因时令而有异也。至若在南方虽当冬令用麻黄二钱亦能发汗,且南方又有麻黄不过钱之说,此又用药因地点而有异也。
5.伤寒兼有伏热证
辽宁马××,年五十一岁,得伤寒兼有伏热证。
病因 因买卖赔钱,家计顿窘,懊悔不已,致生内热;孟冬时因受风,咳嗽有痰微喘,小便不利,周身漫肿。愚为治愈,旬日之外,又重受外感,因得斯证。
证候 表里大热,烦躁不安,脑中胀疼,大便数日一行甚干燥,舌苔白浓,中心微黄,脉极洪实,左右皆然,此乃阳明腑实之证。凡阳明腑实之脉,多偏见于右手,此脉左右皆洪实者,因其时常懊悔,心肝积有内热也,其脑中胀疼者,因心与肝胆之热挟阳明之热上攻也。当用大剂寒凉微带表散,清其阳明胃腑之热,兼以清其心肝之热。
处方 生石膏(四两捣细) 知母(一两) 甘草(四钱) 粳米(六钱) 青连翘(三钱)共作汤煎至米熟,取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病愈勿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