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早期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亚欧民族大迁徙

匈奴是中国漠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战国时期,秦汉时强盛起来,人口约为200万。秦汉时期,匈奴多次入侵中国的河套、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对中国北部边疆构成了严重威胁。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骑兵。

西汉初年,匈奴又不断南下,骚扰汉王朝的北部边境。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多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结果匈奴大败,势力渐衰。公元前54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在汉朝军队的打击下瓦解。东汉初,匈奴再度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与汉朝友好,后逐渐与汉人融合;北匈奴对南匈奴和东汉政权则持敌视态度。公元91年,北匈奴在东汉和南匈奴的联合打击下败亡,北匈奴的一部分由单于率领离开漠北向西迁移。著名的匈奴西迁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西迁的匈奴人大约有20余万,他们首先在大漠西北乌孙所辖的悦般地区停留下来。公元105年至106年,北匈奴曾遣使来到汉朝,请求和亲,汉帝没有同意,从此北匈奴失去了与汉朝的联系。公元2世纪中叶,因不堪忍受鲜卑人的压迫,北匈奴离开居住了70余年的悦般而西迁康居。因前往康居的道路极为艰险,所以只能挑选勇敢善战者前往,剩下的老弱妇幼仍留在悦般。留下来的这些人后来逐渐与柔然(阿瓦尔人)部融合。

康居位于中亚锡尔河流域,与占据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大月氏人)为邻,北匈奴在此停留了近百年。公元3世纪中叶,因受到贵霜帝国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北匈奴再次被迫离开康居迁往粟特。公元4世纪中叶,北匈奴人又离开生活了一个世纪的粟特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进入欧洲的匈奴人,首先与阿兰人发生冲突。结果,阿兰人大败。不久,匈奴又乘胜进犯东哥特,这次进犯的结果是引发了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

匈奴西迁历时280年,长途跋涉6000余千米,不仅跨越了整个中亚,而且深入欧洲腹地。在匈奴西迁的推动下,亚欧大陆众多游牧民族纷纷卷入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

在匈奴西迁的推动下,欧洲的斯拉夫和日耳曼等游牧民族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迁徙。

公元5世纪至6世纪,斯拉夫人开始南迁,他们越过多瑙河,不断进攻罗马边境。公元578年,约10万斯拉夫人进占色雷斯、马其顿和帖撒利等地。到7世纪初,斯拉夫人已遍布巴尔干半岛北部各地,后来又经过几个世纪的大迁徙,斯拉夫人各地居民经过长期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东欧的各个民族国家。

日耳曼人早在公元1世纪就从北欧南下,成为罗马帝国北部的强邻。不过,当时罗马军团十分强大,稳守边境毫不费力。随着帝国的衰微,罗马对边境的控制也频频告急。公元1世纪,日耳曼人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达多瑙河,北抵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罗马人把这片广袤的大地称为日耳曼尼亚。

公元4世纪后期,由于受到来自匈奴的攻击,日耳曼人开始像潮水般涌入罗马帝国境内,由此形成了日耳曼部落大迁徙的浪潮。最先进入帝国的是西哥特人,但罗马政府对他们特别残暴,强迫他们种地、服兵役,甚至将他们卖为奴隶。西哥特人不甘屈辱,发动起义,罗马的奴隶、隶农、矿工也纷纷加入了起义队伍。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同罗马帝国在阿德里亚堡决战,罗马被击败,皇帝瓦林斯被打死。公元5世纪初,西哥特人再次对罗马发动进攻,汪达尔人也由北方入侵。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410年,罗马城被攻陷。西哥特人在洗劫罗马城和意大利半岛之后,又向西进军,最后定居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公元419年,建立西哥特王国,这是罗马帝国版图内的第一个日耳曼人国家。汪达尔人则进入北非,建立了独立的汪达尔王国,结束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统治。伦巴第人则占领了北部意大利的波河平原,建立了伦巴第王国。其他日耳曼部落也纷纷冲进西罗马帝国。另外,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则从原先居住的威悉河、易北河流域出发,登上不列颠岛,征服了原有居民凯尔特人,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盎格鲁-萨克逊人从此成为英格兰的主要民族。公元5世纪初,西罗马帝国的土地已大部丧失,帝国名存实亡。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的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民族大迁徙至此结束。日耳曼人成了西欧的重要民族,他们与当地人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西欧各个民族国家。

由匈奴西迁引发的这场历时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不仅打破了亚欧大陆南耕北牧的传统格局,突破了地域间的封闭,而且还加强了亚欧大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奠定了现代亚欧大陆主要民族和国家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世界历史的新格局和新版图。

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

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中,日耳曼人一直生活在欧洲的北部,罗马人称其为“蛮族”。公元375年,匈奴向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发动进攻,促成了日耳曼诸部落向西方的大迁徙。日耳曼人潮水般地向帝国境内涌来,开始了用武力征服罗马帝国的过程。

公元376年,西哥特人渡过了多瑙河,定居于罗马帝国北部,起兵反抗罗马官吏的压迫。公元378年,西哥特人于亚得里亚堡大败罗马军队,并将率兵亲征的罗马皇帝瓦伦斯杀死。之后,西哥特人于希腊定居,转而进攻意大利。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率众将罗马城攻陷,整个欧洲为之震惊。公元476年,罗马末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出身的罗马将军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罗马的废墟上建起了一系列的封建国家。这些国家主要有:西哥特人在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建立的西哥特王国(公元419年),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的汪达尔王国(公元439年),勃艮第人在高卢东南部建立的勃艮第王国(公元440年),法兰克人在高卢北部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公元486年),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建立的东哥特王国(公元493年),伦巴德人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建立的伦巴德王国(公元568年)。但是,这些国家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先后将汪达尔和东哥特灭亡;公元6世纪中叶和公元8世纪晚期,勃艮第和伦巴德分别被法兰克王国灭亡;公元8世纪初期,阿拉伯帝国将西哥特王国征服。其中,唯有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影响亦最大。

日耳曼人将西罗马帝国征服,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阶级和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西欧封建制,从而掀开了西欧历史的新篇章。

阿拉伯帝国兴起

自从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帝国的继任者都被称为“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最初的四任哈里发,都由阿拉伯军事团体从穆罕默德的近亲和密友中选出。第一任哈里发叫艾布·伯克尔(公元632~634年在位),在他短暂的统治期内,平息了半岛各部落的叛乱,调和了穆斯林各派别之间的关系,使政权得到巩固,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公元633年秋,组织三支阿拉伯军队,每支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经叙利亚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迅速降服了这些国家,并命令这些国家的居民改信伊斯兰教。阿拉伯强大了起来,要想实现扩张野心,对东面的波斯、西面的拜占庭两大帝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于是,阿拉伯人首先把矛头指向了拜占庭。

拜占庭皇帝相信沙漠中的基督教徒可以阻止伊斯兰教徒的前进,并不放在心上。很快阿拉伯人就攻占了巴勒斯坦南部地区,这使拜占庭人提高了警惕。皇帝希拉克略命令他的兄弟狄奥多拉斯率领相当的兵力集中在大马士革以南,准备阻击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听到消息后,有“安拉之剑”之称的哈立德亲率一支突击队,利用骆驼在沙漠的优势,闪电般地出现在敌人的后方,从背后猛攻拜占庭军队。猝不及防的拜占庭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只好退守大马士革城。哈立德趁势围攻,但几次都没攻破。于是,他又采取封锁的策略,6个月后,拜占庭军不得不开城投降。

公元636年春天,不甘心的希拉克略派一支新兵约5万人直扑大马士革城。哈立德为消减敌人的气势,立即带兵撤出大马士革城,将全部的2.5万人兵力集中在耶尔穆克谷地的东南面。然后派小股部队攻城诱敌,对拜占庭军队进行各个击破,慢慢消灭。几次交战,拜占庭军队伤亡惨重,不得不坚守城池。哈立德仍以封锁策略,切断进出大马士革的所有交通线。公元636年8月20日,拜占庭军队被迫在耶尔穆克谷地与阿拉伯人展开会战。这时的拜占庭军队士气低落,虽然人数占优,但大多是抓来的奴隶,根本就无心打仗。而阿拉伯信徒们精神振作,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的阵地。在阿拉伯人的猛攻下,拜占庭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希拉克略的弟弟狄奥多拉斯被杀死。阿拉伯人占领了整个叙利亚地区。

阿拉伯勇士举着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帜向西进军,传播他们的信仰。穆斯林圣战从本质上来说,是维护伊斯兰教教义的斗争,特别是在伊斯兰理想面临障碍的地区斗争。穆罕默德的信徒坚信保卫伊斯兰教免受敌人伤害是他们的责任。

阿拉伯人取得西线胜利后,开始对因连年战争而变得外强内空的波斯发动进攻,公元637年6月,阿拉伯人轻松攻占了首都泰西封,波斯也成为阿拉伯人的一部分。

第二任哈里发叫欧麦尔(公元634~644年在位),他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征服战争,在“圣战”的旗帜下,对内部危机四伏、国力削弱的拜占庭以及伊朗等中亚国家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进攻。公元635年,在约旦河支流的雅姆克河谷,他率军打败了拜占庭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公元638年,进攻耶路撒冷,征服了巴勒斯坦。不久,又攻占了伊拉克,深入波斯腹地。公元642年,灭亡萨珊波斯帝国。与此同时,西路大军占领开罗,将埃及纳入哈里发国家的版图。

第三任哈里发鄂斯曼统治时期(公元644~656年在位),阿拉伯贵族和牧民之间地位和贫富的差别日益明显,国家政权开始具有贵族专政性质。鄂斯曼的亲信及其家族——倭马亚家族,掌握了国家和军队的高级职位。以阿里为代表的反对派创立了“什叶派”,反对鄂斯曼政权,伊斯兰世界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宗教纠纷和政治内讧。

公元656年,什叶派刺杀了鄂斯曼,阿里任第四任哈里发(公元656~661年在位)。以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为首的倭马亚家族不承认阿里政权,还有一部分不满阿里的人,也脱离了什叶派,另组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

公元661年,阿里被军事民主派刺杀,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趁机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开始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时期(公元661~750年)。

倭马亚王朝初期,将镇压反对派、巩固统治作为头等大事。而后在“圣战”的口号下,继续进行大规模扩张。阿拉伯军队几乎同时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出击。在西方,新月旗横扫北非,占领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马格里布,将领土扩张到大西洋沿岸。又于公元714年征服了西哥特王国,占领比利牛斯半岛,深入到欧洲腹地。直到公元732年,才被法兰克军队打败,其入侵西欧内陆的势头受阻。在北方,阿拉伯军队曾三次进攻君士坦丁堡,由于受到顽强抵抗而终未得手。在东方,向伊朗和中亚地区进攻。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与当时的唐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查理曼帝国为邻,并世称雄。倭马亚帝国的各项管理机构和制度逐渐完善,阿拉伯社会封建生产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阿拉伯语从此成为帝国官方语言。

倭马亚王朝统治后期,宗教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尖锐激烈,各教派和各民族的反抗斗争愈演愈烈。公元747年,奴隶出身的伊朗人阿布·穆苏里姆在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发动起义,提出减轻赋税、取消劳役的主张,得到广泛响应。公元750年,起义军占领了大马士革,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然而,胜利果实却被伊拉克大贵族阿布·阿拔斯夺取,他自称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迁都巴格达。

法兰克王国

公元1世纪,法兰克人居住在莱茵河的下游。公元406年,法兰克人随同西哥特人、勃艮第人一起进入罗马帝国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境内)。公元481年,克洛维成为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经过多年征战,法兰克开始走向强大。到公元511年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已将罗马高卢的大部分地区征服。

在征服的过程中,占领罗马皇室领地的法兰克国王将其作为奖赏,赐予他的廷臣、将军、亲信、教会和修道院。这些新兴法兰克贵族的地主与被保留下来的高卢罗马大地主一起,构成了法兰克国家的地主阶级。

法兰克地主阶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自由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依附农民的历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统治者将封建化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这就构成了法兰克封建化的一条主线。这一过程可分如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内战时期(公元511~714年)。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王权衰弱,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争破坏使较脆弱的自由农民只好投身于大地主的门下,法兰克的封建生产关系也由此产生,其结果是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和自由农民逐渐沦为依附农民。

第二阶段是宫相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时期(公元714~741年)。他下令将土地作为“采邑”进行分封,但受封者必须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且不得世袭。这一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力量,促进了法兰克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加洛林王朝时期(公元751~987年)。公元751年,宫相丕平发动政变并登上了王位,建立了加洛林王朝。这个王朝在查理曼统治时期(公元768~814年),通过开疆拓土,形成了一个版图广大、民族众多的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又被称为查理,他从小在宗教环境下长大,对基督教极为虔诚,但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的父亲矮子丕平在公元751年创建加罗林王国时,他才9岁。公元768年,他的父亲患水肿病死于巴黎,留下了查理曼和卡洛曼两个儿子,法兰克人召开民众大会,选举这两兄弟为国王,平分全部国土。但卡洛曼放弃了对王国的监管,进修道院当了僧侣,3年后去世。公元771年,经全体法兰克人同意,查理曼被拥戴为唯一的国王。

查理曼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行动。他一生共发动了50多次远征,并亲自参加了30次远征。其中最长的一次战争,是对北方撒克逊人的征服。他以传播基督教为借口,从公元772年起,先后发动8次进攻,时间长达33年,最终征服了撒克逊人,使他们成为法兰克王国的臣民。通过几十年的征战,法兰克王国扩大到了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空前强大的国家。公元800年,查理曼进军罗马,援救被罗马贵族驱逐的教皇利奥三世,并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国王则成为“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国当做古代罗马帝国的继续,查理曼的加冕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它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诞生。

查理曼对基督教极为热诚和虔信,在他统治时期,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在宫中成立学院,广泛招聘僧侣学者前来讲学。他还从中等人家和低微门弟人家中挑选子弟,与富贵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贫穷,学习优异的青年教士为主教。在定都阿亨后,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随着建筑的兴盛,绘画、雕刻等艺术也有所发展。查理曼还派人搜集和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虽然他对抄本内容一无所知,但却为后代保留了许多古典作家的著作。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终年70岁。其子路易即位后,力图继续维护统一。但是随着地方封建主独立地位的加强,王权逐渐衰弱,中央政权已无力控制局面。公元817年,路易将帝国疆土分给自己三个儿子:罗退尔、丕平、路易。后来在疆土分配问题上,父子反目,父子、兄弟之间展开了骨肉相残的斗争,法兰克王国陷入内乱之中。在战争中,国王路易和其次子相继死去,形成了罗退尔、路易、查理兄弟三人争夺疆土的局面。

查理曼大帝崇尚武力,8世纪,他曾向南征服伦巴德武士,向北打败了萨克逊人。查理曼大帝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不仅通过征战来维系中央集团的组织,还颁布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法规,这一切使他的王国成为当时的大帝国。

法兰克王国经过长期分裂组合,不同部落组成的地区大体成为不同的系统。当时,罗退尔的势力最强,统治着中部地区;东部日耳曼人地区被路易统治;查理统治着西部地区。兄弟之间相互攻击,战乱不断。公元843年,兄弟三人开始和谈,三方正式签订《凡尔登条约》,将帝国分为三部分:今日的德国西部分给路易,称日耳曼;今日的德国属查理,称法兰西;路易和查理之间加上意大利中、北部留给了罗退尔。条约还规定,罗退尔沿袭皇帝称号。至此,兄弟相残的局面才告结束。

罗退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瓜分了他的领土,长子统治意大利,次子统治洛林,小儿子得到普罗旺斯。公元870年,小儿子去世,日耳曼路易和法兰西查理在墨尔森签订条约,将其侄的领土瓜分。此后,三个王国在外邦势力的入侵下,疆域有所改变,但不大。查理曼帝国的三分,奠定了后来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1066年,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占领英格兰,登上英格兰王位,将法国的封建制度带到了英格兰。

英格兰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

公元前5世纪,英国被称为“不列颠”。公元前1世纪,不列颠被罗马征服,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之后,又遭到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日耳曼人进入不列颠后分成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3支。到公元5世纪,不列颠被称为“英吉利”或“英格兰”,其意为“盎格鲁人的土地”。

公元7世纪初,英格兰在内战中分裂成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盎格利亚、威赛克斯、肯特、苏塞克斯、威赛克斯等7个国家。这时,英国的历史进入七国时代,也是英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封建化时期。

七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最终形成了诺森伯利亚(公元7世纪)、麦西亚(公元8世纪)和威塞克斯(公元9世纪)三大权力中心。此时,丹麦人开始进攻英国,并先后将诺森伯里亚和东盎格利亚占领,引起了英国统治者的一片恐慌。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烈德(公元871~899年),使丹麦人被迫求和,双方签订了《威德摩尔和约》,把英国一分为二。公元886年,阿尔弗烈德将伦敦收复,将其影响扩展到整个英格兰。在阿特尔斯坦统治期间(公元924~941年),继续北进,逐步将丹麦人所占领的土地收复。威塞克斯国王开始自称“全不列颠之王”,英国得到初步统一。但是很快又受到克努特大王(1016~1035年)的入侵,导致英国再次屈服。这位强大的征服者将丹麦、挪威和英格兰3个王国集中在他的权力之下,并遵照当地的惯例进行统治。他死后,局面又趋于混乱。1042年,属于威塞克斯血统的忏悔者爱德华取得了英格兰的王位。

忏悔者爱德华将全国分成若干郡,并建立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教堂。1066年10月14日,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将对手击败,争夺到继承权。圣诞节时,他在伦敦被立为国王,称为威廉一世,建立起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1066~1154年)。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征服。

威廉一世将法国的封建制度引进了这个“自由人”国家,并使之成为他进行统治的权力基础。诺曼封建主得到分散在整个王国的零星封地,这样分散的封地不能形成大的领地,永远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管理各郡的郡长也是同样的情况,因为他们在郡内不占有任何私人领地。

在博学的教士兰弗朗克的帮助下,威廉重新组织了英国教会,他任命兰弗朗克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他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就主教职权问题发生冲突,但还没有发展到决裂的地步。他还建立了许多修道院,引进了希腊和拉丁文学。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急剧败落,走向灭亡,在其废墟上建立起许多新的欧洲国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抵抗住风风雨雨,前后维持了千年之久。

拜占庭帝国建国时,版图包括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西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以及地中海各个岛屿,地垮欧、亚、非三大洲。拜占庭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经济较为发达,社会环境比西部相对安定,保持了国家机器的完整性,并逐步走向封建社会。

拜占庭封建化的背景是频繁的对外战争。查士丁尼当政时期(公元527~565年),拜占庭疯狂向西扩张,倾力举兵西进。公元533年,拜占庭帝国的铁蹄踏进汪达尔王国。公元535年,又移兵意大利,向东哥特王国进攻,受到东哥特人民的奋力抵抗。拜占庭军队在意大利艰难作战20年,终将东哥特王国消灭,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东哥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拜占庭大军又踏上远征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的征程,并将西班牙东南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里鲜岛占领。至此,查士丁尼的西征才算结束。查士丁尼在对外扩张的同时,还大兴土木,修造了许多大型建筑,其中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最为著名,成为东正教的宗教中心。查士丁尼所有的辉煌战绩都以国库耗尽、劳民伤财为代价。他死后,不仅他的扩张事业难以为继,就是现有的局面也难以维持。公元568年,拜占庭军队被赶到意大利南部。

12世纪末,塞尔柱突厥人入侵,拜占庭无力抵抗,向罗马教皇发出求援信,于是西方国家发动了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引狼入室,元气大伤。此后,拜占庭帝国虽然恢复了帝位,但仅剩了海峡弹丸之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最终将君士坦丁堡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意大利城市共和国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意大利被罗退尔所统治。公元855年罗退尔去世之后,意大利从此便陷入了长达10个世纪之久的政治纷争之中,在1861年之前,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甚至连名义上的中央政权都没有产生过。

公元7~8世纪时,意大利的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就已开始了。到公元9~10世纪,许多地方出现了定期集市。罗马时代的旧城也非常活跃,逐渐成为工商业的中心。在伦巴底和托斯坎纳出现的一系列新兴城市,开始与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展贸易往来,从而得到东方贵重的货币资本,并将这些资金及时地投入到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中。手工业生产因此日趋发达,分工也日趋细密。银行业的发达,使意大利一些城市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流通。

富裕起来的意大利城市为捍卫自身的利益、取消封建义务、铲除发展工商业的障碍,与统治它们的教俗封建主展开了的激烈斗争。通过斗争,它们不仅获得了对城市的统治权,而且逐渐控制了周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些城市国家。城市国家统治权所达到的地方,那里的封建贵族和农民也都随之变成了城市国家的公民。城市国家所辖地区,甚至包括许多小市镇和众多农村。

意大利城市国家在政体上与欧洲其他封建国家截然不同。欧洲大陆当时盛行君主政体,而意大利城市国家却实行共和政体。国家行政机构起初是全体成员大会和地方执政官会议,后来由选举产生的委员组成议会取代了原来庞大的全体成员大会,由其决定立法、宣战、媾和等城市国家的重大事项。执政官虽由市民选举产生,但一般为显贵家族所垄断。在执政官之下设立各种委员会,各个城市所设有所不同,各城市的统治权大多为贵族和富商所掌握。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城市共和国有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和比萨等,它们都是意大利从事航海和工商业的城市共和国,威尼斯更为突出。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在长约3.2千米、宽约1.6千米的群岛和泥滩上逐渐形成最初的城市,公元9世纪40年代,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至15世纪时,威尼斯发展成一个包括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爱琴海众多岛屿在内的广阔的海上大帝国,显赫一时。15世纪末年,欧洲新航线开辟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商业重心,威尼斯城市共和国逐渐走向衰落。

比萨是意大利著名的城市共和国,著名的比萨教堂与斜塔建立时,比萨城贸易兴隆,与近东地区交往密切,因此建筑也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王权与教权之争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利用封臣制建立起一套封建隶属关系,来实施对全国的统治,而国王一般很难对全国实行直接控制。这就为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的势力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引发了王权与教权之间的争斗。

公元568年,伦巴德人大举南下进逼意大利,严重威胁着罗马的安全,教皇在法兰克人的帮助下,打败了伦巴德人,这大大地提高了教皇的威望。罗马教皇不仅是教皇国的实际统治者,而且还成了西欧各国教会的最高领袖。

王权与教权之争,就这样开始了。

在西欧早期封建社会里,王权与教权之争因各国具体情况不同,表现出的激烈程度也不一样。

公元919年,康拉德被迫推举当时德国势力最为强大的萨克森公爵亨利为王,即亨利一世。德国历史从此跨进了萨克森王朝(公元919~1024年)。亨利一世执政后,通过兼并士瓦本、吞并洛林和巴伐利亚,将自己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亨利死后,其子奥托一世继位。不仅将五大公国牢牢控制,而且还发动征服意大利的战争,取得了“伦巴德”国王的称号。公元926年,奥托一世亲率大军将伦巴德王国征服。公元927年,教皇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奥托一世成为罗马帝国合法的王位继承人。此时,萨克森王朝各王依靠武力建起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各部落公国依然独立,各自为政,仍是在帝国名义下的独立国家。

于是国王便借助教会来加强他的封建统治,各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大多是国王或皇帝的封臣或附庸,要向国王或皇帝宣誓效忠,并接受国王或皇帝的任免。为此,德国国王或皇帝授予他们广泛的特权,即“奥托特权”。后来,教皇对德国的主教任免权又提出要求,认为教会权力不应由国王授予,即使皇帝也无权插手主教的遴选和续任。从教皇尼古拉二世(1058~1061年在位)到亚历山大二世(1061~1073年在位),历任教皇都不断提出对德国主教的续任权,到教皇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时,两者之间的矛盾达到白热化。1075年,格列高利通谕废除世俗君主对教职的续任权。德国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针锋相对,于1076年1月在沃姆斯召集德国主教开会,严厉谴责教皇。同年2月初,教皇宣布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并要求亨利四世逊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亨利四世被迫于1077年1月翻越阿尔卑斯山到教皇住地卡诺莎城堡请求教皇的宽恕。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事件”。亨利四世的悔过表现只不过是一种策略,恢复权力之后,亨利四世立即回国镇压了反对派,并将格列高利七世拉下教皇宝座。

王权与教权双方如此大打出手,绝不是因为表面上的主教续任权之争,而实际上是对物质利益的争夺。在当时,主教、修道院院长等神职是获利颇丰的职位,教会可以利用宗教的名义征收各种名目的租税、罚金、捐赠等。这就意味着,谁册封这些神职,谁就可以把教会或修道院的收入据为己有,国王和教皇自然都不肯放过如此诱人的获利机会。因此,双方的这种利益争夺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

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取得最终的结果。王权与教权的斗争在双方的后继者中间继续展开,直到1122年双方才相互妥协,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将主教、修道院院长的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一分为二,由教会和国王分别授予。德国的主教续任权之争,至此告一段落,但还远远没有结束。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是西欧封建王权衰弱的表现,也是罗马教皇势力发展的结果。在双方斗争的过程中,教权虽然一开始占了上风,但随着各国王权的不断加强,教权逐渐从属于王权。最终,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王权在民族教会的旗帜下实现了全面的统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3年,其年号是贞观。唐太宗非常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他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既而认识到历史上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统治者本身所实行的政策,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素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于是,他就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励精图治,走上富国强民的道路。

唐太宗认为,首先应解决百姓的问题。解决百姓的问题,主要是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洛阳乾元殿,并且表示:“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为了不误农时,他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由二月推迟至十月。当时有人提出“用二月为胜”,太宗明确地表示反对说:“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另外,他还尽量减轻百姓负担,反对竭泽而渔。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山东大旱,太宗下令减免当年租赋。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关中出现旱灾,老百姓有卖子为生者,他命御府出金帛帮他们赎回儿女。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免关中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此外,他颁布诏书,释放宫女、纵放鹰犬、提倡节俭、淳厚民风、轻徭薄赋,从而缓和了各种社会矛盾,创造一种安全的社会环境,发展了生产,巩固了政权。

唐太宗是一个善于采纳大家意见,明辨是非,择善而从的君主,而且他还能举贤任能,量材适用。只要是有才干,不论贵贱,不论从前跟随的是何人,均为其所用。谋臣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人,李建成死后,魏徵被唐太宗视为左膀右臂。魏徵直言敢谏,即使引起太宗大怒也毫不退让。魏徵病逝后,太宗痛哭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死去,我就失去一面镜子了。”

在对外关系上,唐太宗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以抵抗北方突厥族的不断侵扰。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率军十几万,分道出击,消灭了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遣大军进攻吐谷浑,大获全胜,解除了对河西各州的威胁。平定东突厥之后,唐太宗采取广设羁縻州府、安置降众的政策,不仅消除了边患,而且缓和了民族矛盾。唐太宗还派遣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此外,他还审察建立新的法令,反对严刑峻法,要求它相对的稳定,认为“法令数变,则吏得为奸”,这样就给了贪官污吏以可乘之机。

唐太宗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各方面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安定,民族关系的改善,从而使社会出现了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史称“贞观之治”。

朝鲜半岛的统一

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朝鲜北部就出现过一个古朝鲜。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灭古朝鲜建立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在该地区设置了东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并派驻太守进行统治。公元3世纪初期,东汉王朝灭亡,朝鲜北部的高句丽趁机兴起,并于公元4世纪初灭了东浪郡,在其北与中国展开领土之争,在其南与百济、新罗长期争战不休,形成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在这个时期,当高句丽和百济争雄时,地处朝鲜半岛东南一隅的新罗乘机与隋、唐王朝媾和。因此当高句丽与百济发现新罗已构成对他们的威胁时,便联合向其展开进攻。新罗于是求助于当时的唐朝,在唐朝的协助下,公元676年新罗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朝鲜半岛统一后,类似于中国的封建制度便很快建立起来。他们首先形成了土地国有制,公元687年又颁布实寿禄邑制,由国家对文武官员授予一定数量的收租地作为禄邑。这一制度的实行,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公元722年,朝鲜开始推行丁田制,对1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一律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前者限于本人终身享用,不得买卖或转让;后者可以世袭。农民因此而被附着于土地上,成为缴纳田租、贡品和担负各种徭役的国家依附民。封建土地制度在全国确立起来后,为适应封建制度的需要,朝鲜还参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新罗末年,国势衰微,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方封建势力割据。公元918年后高句丽武将王建夺得政权,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定都开京。公元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公元976年,实行田柴科制,即按不同等级分赐土地,以加强中央集权。并设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中央掌握着一支强大常备军。10世纪末和11世纪末3次击退契丹入侵,捍卫了国家独立。12世纪为高丽最强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12世纪后期起土地兼并重新盛行,田柴科制被废除,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1258年投降蒙古,蒙古于1280年在高丽设立征东行省。1368年明朝推翻蒙古贵族统治,有力地支援了高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废高丽末王,改国号为朝鲜,建立李姓王朝(1392~1910年)。16世纪末,日本进犯朝鲜,中朝军民联手将日本击败,但朝鲜国力因此变得衰弱。

日本的幕府统治

日本是个群岛国家,位于太平洋西侧,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数百个小岛组成,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面积大约有37万多平方千米。

大约五六千年以前,日本出现新石器文化,因其代表性文物为手制的带有绳形纹饰的黑色陶器,故又被称为“绳纹文化”。公元前1世纪,日本的西部发展出一种称作“弥生文化”的新文化,其代表性文物为轮制的褐色陶器。公元2世纪时,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在九州北部出现。至公元3世纪时,日本进入小国并立的割据时代。

日本的封建制度是在中国唐朝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又表现出许多类似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走上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

公元5世纪时,兴起于本州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了日本。大和在与中国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封建制度。起初,大和通过朝鲜与中国保持着间接的接触。后来,推古女皇(公元592~628年在位)于公元593年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即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在位),随之将国家管理大权交给他,于是太子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了与中国隋王朝的直接联系,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这为日本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645年,深受留唐学生影响的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发动政变,消灭了专横跋扈的苏我氏势力,推举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正式颁布改革诏书。因这场改革开始于大化年间,所以史称“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政治上将贵族的官职世袭特权废除,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第二,在经济上废除部民制,实行国民户籍制和土地国有制。第三,实行班田收授法,推行租庸调制。大化革新确立了以封建土地国有制为基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这种改革虽然使日本走向富强,但也留下了瓦解这一制度的因素。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班田农民负担过重,不堪忍受。其二,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土地私有制。到公元8世纪末,班田制便近废弛,日本就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和武士阶层,走上了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模式的发展道路。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在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的基础上,将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武装起来,成为武士。公元11世纪,无数分散的武士逐渐形成地域性的武士集团,其中最强大的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集团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1185年,源氏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立幕府(1192~1333年),表面上尊重天皇统治,实际上已是天皇之外的新政府。从此,日本进入军事封建贵族专政时期(1192~1868年)。

镰仓幕府建立了以幕府将军为首的中央集权统治体制。幕府在中央设政所、侍所和问注所,分管全国的政治、军事和司法大权。而在地方上,幕府将军派武士担任守护和地头。1336年,足利尊氏自任“征夷大将军”,建立起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1336~1573年),室町幕府时期战乱不断。战国时期(1467~1573年),各守护大名之间更是混战不休,一些在地方上拥有实权的幕府中下级武士和国人领主,趁机扩充各自的武装力量,形成了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大封建主(即战国大名)。战国大名采取“富国强民”的政策,励精图治,积极发展经济,渐渐发展成一股统一的力量。1573年,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战败36个战国大名后进入京都,推翻了室町幕府的统治。1590年,织田信长的部将丰臣秀吉完成了全国的政治统一。1603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日本东京)设幕府,这便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1603~1868年)。

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不是从过去的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主要是新建的。9世纪前后,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产品开始有了剩余。封建主的领地内,出现了一批手艺熟练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织呢匠以及陶工等。他们脱离对封建主的依附,离开原领地,在不属于原来主人的土地上形成了集市,由集市扩大为城市。西欧的城市完全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欧洲中世纪的土地大多由领主占有,当时许多封建主都想方设法招徕那些从其他封建主领地上出走的手艺人,吸引他们到自己的领地上从事手工业生产。西欧的部分封建主甚至还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了城市的兴建。德意志的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公爵狮子亨利,在伊萨河畔建造了慕尼黑城,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梁。他还重建了律伯克城,修筑了城墙,设立了市场和造币厂。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流域的42座城市中,有12座城市是在维尔茨堡主教们的规划下兴建的。犹太人是中世纪时期的富有者,许多封建主为了自己领地上城市的发展,总是想方设法吸引他们。德意志施佩耶城主教鲁迪格就曾用现金和一部分谷地换取城郊的一块山坡地,用以安置犹太人。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最先在地中海沿岸兴起。较早兴起的地中海城市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一时期欧洲其他地区兴起的著名城市,有法国的马赛、巴黎,英国的伦敦,德意志的科伦,捷克的布拉格。这些城市的兴起是西欧封建社会进入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欧洲新兴城市大多隶属于教俗封建主,封建主派家臣对他的城市进行统治。封建主们像对待庄园里的农民一样,向城市的居民征收捐税,摊派劳役和兵役。随着封建主们对城市的勒索日益加重,受到生存威胁的手工业者,为了争取自由而展开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这些斗争开始于11世纪,至13世纪时已遍及西欧各地。最早的是康布雷城,1077年市民举行起义,宣布成立公社。1108年,琅城人民用巨额金钱向主教戈德里赎买了自治权,成立了公社。但戈德里挥霍尽赎金后却背弃诺言,又取消了城市自治权。1112年,琅城公社举行起义,冲进主教住宅,杀死了戈德里。起义遭镇压后城市又恢复了封建主的统治,但琅城市民坚持斗争,并最终于1128年赢得了争取自治权利斗争的完全胜利。

这幅15世纪的微型画,记录了弗兰德尔公社接到城市特许状时的情景。

经过斗争,西欧城市大多摆脱了封建主的直接控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国北部的一些城市,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自治权。在法国,康布雷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城市公社;在德意志,出现了律伯克、纽伦堡等一批帝国自由城市。

并非所有西欧城市都获得了上述自治权利,有些城市只拥有有限的自治权利。如法国的奥尔良、南特、里昂及英国的许多城市,但即使是在这些城市中,居民也大都摆脱了封建依附,他们的人身是自由的。

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在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庄园中,法国的庄园最有代表性。那时,国王、各级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都划分为许多庄园,遍布全国各地。庄园大小不等,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庄组成,庄园的生产目的主要是为领主及其侍从提供生活资料,同时为农奴制农民提供生活必需品。

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自由农民大量破产,农村公社基本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封建庄园。庄园的全部土地属于封建主,而耕地通常分成两种:一种是封建主的自营地,由封建主的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另一种是农奴的份地,由封建主派给各个农奴家庭使用。农奴死后其儿孙如果继续耕种,则必须向封建主缴纳继承金。庄园里有教堂、堡垒、仓库以及封建主和农奴的住房。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需要购买的东西不多,只有盐、铁和少量香料。

英国的封建庄园制度,形成于10~11世纪之间。教俗贵族的侵夺、丹麦人的袭扰和贡税负担的加重,造成了大批自由农民的破产。为了筹集对丹麦人作战的军费,从阿尔弗烈德时期开始偶尔征收的丹麦金,到其后继者时期几乎变成了常税。沉重的负担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土地并入封建主之手,封建庄园在英国各地就这样出现了。

在西欧庄园制度下,农奴的生活比较有保障。以英国为例,13~14世纪时,全国每户农奴大约平均拥有22到26只羊。此外,农奴已不同于奴隶,他们在政治上已具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

在庄园内,农奴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外,领主还要求农奴履行季节性极强的劳役即布恩工,但这要在领主或其总官向农奴发出“邀请”并按规定提供酒饭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因为原则上农奴向领主提供布恩工是出于友爱,如同当农活吃紧时他们也要相互帮助一样。按毕晓普斯托恩、诺顿和登顿的惯例,佃农如果使用自己的犁履行两个犁地布恩工,在这两天中一天吃肉,另一天吃鱼,另外还有足量的啤酒。犁队中凡使用自己耕牛的人甚至可在领主家中用餐。所有承担割麦布恩工的人其午餐有汤、小麦面包、牛肉和奶酪,晚餐有面包、奶酪和啤酒。次日,他们将有汤、小麦面包、鱼、奶酪和啤酒。在午餐时,面包不限量,晚餐每人限用一条。

西欧农奴制度伴随庄园制度的确立而产生,但它的瓦解时间要早于庄园制度的瓦解。在英国,农奴制度在14世纪末期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农奴制度在英国的瓦解与14世纪末瓦特·泰勒农民起义有关,慑于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起义后英国许多封建主废除了劳役制度。英国农奴制瓦解的又一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侵蚀和最终摧毁封建农奴制度。

西欧各国农奴制度瓦解的时间不尽相同,法国农奴制度15世纪已基本上废除,而西班牙、德意志等地农奴制度存在时间较长,一直延续到资产阶级革命前夕。

十字军东征

西欧各国的教俗封建主企图到富裕先进的东方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是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原因。

十字军东征的第二个原因,是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1071年,由东方而来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半壁江山几乎全部落入这群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手中。拜占庭帝国无力抵抗,只好向信奉同一宗教的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求援,这正好为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利用。

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历任罗马教皇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以罗马教皇为首领,重新统一两派。对乌尔班二世来说,拜占庭帝国的求援真是天赐良机,他可以乘机把西欧社会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转化成为击败东正教,夺取东方财富的强大力量。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发表了蛊惑人心的演说,抨击东方伊斯兰教徒的残暴,号召各国领主、骑士和普通人拿起武器,夺回主的坟墓。于是,西方国家发动了向地中海东部伊斯兰地区入侵的战争,因东征队伍佩戴红十字标记,故史称“十字军东征”。

另外,意大利各商业共和国出于利益的考虑,也对十字军东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意大利商人企图利用西欧的军事力量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以便独占东西方贸易,因此支持十字军向东方扩张。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春开始,到1291年结束,先后进行了8次,时间长达200年,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影响最大。

第一次十字军分为农民和骑士两支队伍。原本规定东侵出发的时间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这一年的2月份,就已经有一支穷人队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8万人的队伍只是怀着对信仰的热忱和对财富的追求,就出发了。在东侵过程中因为补给出现了问题,十字军开始烧杀抢掠。然而,当地人民的抵抗也使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十字军在战斗中损失近半。

1096年秋,十字军抵达君士坦丁堡,此时只剩下3万人左右。拜占庭皇帝拒绝让他们进城,并且很快就送他们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让他们到小亚细亚去攻打塞尔柱土耳其人。长途跋涉之后的十字军已疲惫不堪。经过两场如同屠杀游戏的战斗,十字军被土耳其人击溃,侥幸保住性命的,返回欧洲。

就在穷人十字军溃败的同时,由西欧封建贵族统领的队伍也出发远征。1097年春,以法国贵族为主的骑士十字军分兵四路东侵。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疯狂的十字军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并以该城为中心,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

虽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但十字军国家在近东却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为确保十字军占领的土地,教皇于1119年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神殿骑士团。神殿骑士团是一宗教性军事组织,随后成立的宗教性军事组织还有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摩苏尔总督赞古攻占爱德萨,教皇为此组织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结果大败而归。1187年,埃及苏丹、库尔德人萨拉丁夺取耶路撒冷,于是又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次虽然有英、法、德三国国王参加,但由于同盟内部矛盾重重,战略目标不一,未能夺回耶路撒冷。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不久,刚上任的教皇英诺森三世便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的进攻目标是埃及,但运送大军去埃及需要大量船只,于是只好请求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威尼斯给予帮助。威尼斯与埃及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因此不希望埃及受到战争破坏,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只得放弃埃及,转而去进攻同一宗教的拜占庭帝国。1204年,十字军攻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在被征服的拜占庭土地上建立了拉丁帝国。拉丁帝国于1261年被残存的拜占庭统治势力摧毁。此后,十字军又进行了四次东侵,但均遭失败。1291年,十字军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被攻陷,十字军东征至此彻底失败。

近2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使地中海东部各国生灵涂炭,大量财富被毁,许多文明古迹化为灰烬,几十万人死于非命,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但战争也在无形中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十字军东侵运动后,东西方的往来更加频繁,从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一客观结果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另外,西欧封建主到东方后也开阔了眼界,领略了海外诸国较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十字军东征的另一重要成果是削弱了拜占庭、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从而加强了西欧商人在地中海贸易中的势力。

成吉思汗的大漠帝国

蒙古原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最初在贝加尔湖东部和黑龙江上游一带,唐时称“蒙古室韦”,分为很多部落。到了12世纪时,以战争、掠夺为荣的蒙古人占据了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当时蒙古的版图,东起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沿岸,西至额尔齐斯河和叶尼塞河上游,南抵万里长城,北达西伯利亚。蒙古的大多数部落住在草原地带,从事游牧;少数部落住在林区和河畔,以原始的渔猎为生。

12世纪后期,蒙古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开始经营农业,生产铁制工具,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氏族社会解体。一家一户的个体游牧取代了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游牧方式。部落首领(汗)和贵族(那颜)拥有大量的牲畜和牧场。与此同时,各部落间的掠夺战争日趋频繁。无休止的战争、仇杀,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遭到了严重破坏,上百个分散部落,在聚散兴衰中结为几个大的部落集团。

13世纪初,出生于乞颜孛儿只斤部的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1227年),开始了统一蒙古草原的战争。从1200年到1207年的8年之中,他先后征服了塔塔儿、克烈、乃蛮和蔑儿乞部落,实现了蒙古各主要部落的统一。

1206年春,蒙古草原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会上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为“海洋”、“强盛”之意。这个新生的国家使世代饱受战乱之苦的蒙古草原各部落,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并逐渐融合为一个民族。

成吉思汗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统治制度,将行政、军事和生产合为一体。他将全国居民分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分别由成吉思汗的亲属和开国功臣担任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统一管辖。分封制打破了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人口,巩固了蒙古的统一,也使封建关系逐步建立起来。

成吉思汗还组建了一支直接归他指挥的常备军——护卫军,这是一支职守明确、制度严格、装备精良的队伍。全蒙古的青壮年男子,一律为兵,由各级长官统领,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平时生产,战时作战。

1205年、1207年、1209年,蒙古3次向西夏进攻,西夏战败求和,向蒙古纳贡称臣。1218年蒙古灭掉西辽。随后,又进行了3次大规模西征。1219~1225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当时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国内部矛盾重重,封建主各据一方,不能协同作战。蒙古军队势如破竹,1222年便灭掉了花剌子模,占领整个中亚。然后挥师北上,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的草原地带,一举击败了当时的突厥人和俄罗斯王公联军,但在进攻伏尔加时,被保加利亚人打败。1225年,成吉思汗率兵经里海回到阔别近6年的故乡。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西夏病死,但蒙古秘不发丧,待西夏国王投降被处死后,才发丧北归,而立国近200年的西夏,也至此灭亡了。

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跨入四大哈里发时期。此时的阿拉伯国家只是一个宗教社团性的民族国家,直至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发动军事政变,继承了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半个世纪以来创下的基业后,才将阿拉伯推向了帝国模式的发展轨道。

阿拉伯帝国经历了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两个时期。中国史书上称定都大马士革的倭马亚王朝为“白衣大食”,称定都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为“黑衣大食”。在两个王朝不断的军事扩张中,阿拉伯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陆,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帝国。

倭马亚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90年。公元750年,奴隶出身的伊朗人阿布·穆苏里姆带领起义军占领了大马士革,将倭马亚王朝灭亡。但是,起义的胜利果实落在伊拉克大贵族阿布·阿拔斯手中,他自称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国(公元750~1258年),迁都巴格达。

阿拔斯王朝时期,帝国中心向东转移。最初的近百年内,由于停止了对外的征服战争,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政局也日趋稳定,文化繁荣昌盛,这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同时,封建生产关系确立起来,生产力也得到发展。农业作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不断改善和扩大水利灌溉系统,减轻农民负担。美索不达米亚、大马士革地区、波斯湾东岸、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阿拔斯王朝的四大粮仓,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农产富饶。手工业在许多地区也蓬勃发展起来,大马士革的绸缎、叙利亚的玻璃,以及布哈拉的毛织品、香水、珠宝等都行销远方。首都巴格达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发达的都市。此外还有许多大城市,如巴士拉、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国际贸易也异常活跃,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经阿拉伯商人远销世界各地。

阿拔斯王朝后期,帝国内部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人民起义、教派斗争层出不穷。为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人数众多的军队,统治阶级不断加重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9世纪中叶以后,人民起义遍及全国。公元776~783年,中亚地区发生粟特农民起义,这次起义长达7年之久,终遭哈里发镇压。公元816~837年,阿塞拜疆发生了著名的巴贝克起义,公元891年爆发了卡尔马特教派大起义,虽相继失败,但都给帝国以沉重的打击。在这之后,各地封建主纷纷割据,称霸一方,各自为政。西班牙、马格里布、埃及、叙利亚等地先后独立。到10世纪时,帝国已支离破碎,徒有虚名。11世纪时,其统治区只剩下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两河流域。

1055年,塞尔柱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仅作为伊斯兰主存在。1258年,蒙古军攻陷巴格达,杀了哈里发,阿拉伯帝国寿终正寝。

蒙古帝国

1235年夏,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定遵从成吉思汗遗训,扩展疆土。他命令由各族宗王长子或长孙率兵西征,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出征。窝阔台又以大将速不台为先锋,长子术赤拔都为统帅,率领全军西征。

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蒙古军进至伏尔加河(旧称也的里河)中游,将钦察诸部征服,钦察酋长八赤蛮被蒙哥擒获。次年冬,西征军沿伏尔加河北上,先后征服了斡罗思本土和基辅。至此,蒙古远征军统治了斡罗思全境。随着,蒙古军又开始征伐波兰,攻打捷克(旧名波希米亚)、匈牙利(旧名马札儿),直至奥地利与德国边境。在侵略了亚得里亚海东岸、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领土后,国内传来窝阔台去世的消息,蒙古军东返钦察草原。1243年,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钦察汗国(1243~1480年),又称“金帐汗国”。

1252~1259年,成吉思汗的另一孙子旭烈兀率兵,进行了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的目的是征服波斯。诸王从所属军队中每10人签调2人组成西征军。西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据有一些坚固要塞的“木剌夷”;另一个是以报达(巴格达)为都城的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

多瑙河上的战斗

图中戴头盔的匈牙利人试图阻挡轻装上阵、以强弓为武器的蒙古军过河,1241~1242年间,成吉思汗的子孙已将帝国疆域拓展到了欧洲的中部。

蒙哥汗六年(1256年),旭烈兀领西征军渡阿姆河,进入波斯境内。十一月,将木剌夷平定。接着,蒙军开始攻打报达,至蒙哥汗八年(1258年)二月,报达城破,哈里发及其长子被杀害,阿拔斯朝第三十七代至此亡国。1260年,旭烈兀率蒙古军队继续西进时,在攻下大马士革之后,被埃及、苏丹军队挫败,西进中止。1264年,大汗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儿汗,旭烈兀遂在其征服的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中亚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了伊儿汗国。

蒙古通过三次西征,占领了中亚细亚、西南亚及东欧大片土地,并在征服地区建立起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合称“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名义上均臣属于帝国本部的大汗政权。

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后,解除了后顾之忧,遂进一步扩大对金战争。窝阔台(1186~1241年在位)继汗位后,采取联宋灭金政策。1233年,蒙古军攻克汴京,金哀宗出逃蔡州(今河南汝县)。1234年,南宋与蒙古联合攻入蔡州,金王朝灭亡。随后,蒙古军队占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隔淮水与南宋为邻。1251年,蒙哥汗继位(1251~1258年)派他的弟忽必烈向川滇进军,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1252~1255年,忽必烈灭大理,1254年招降吐蕃诸部,控制了西藏及整个西南地区。不久,蒙古军兵分三路,向南宋进攻。1259年,蒙哥汗病死于军中,忽必烈继汗位,建元“中统”,迁都燕京,称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国号元朝。1273年,忽必烈发动了最后灭亡南宋的战争,他亲率2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南下。南宋政权无力抵抗,1276年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1279年,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幼主赵投入大海,南宋遂亡。

南宋的灭亡,使蒙古人建立了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中国的大统一,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震惊世界的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社会财富被掠夺,无数的生命惨遭杀戮,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但蒙古军西征,在客观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各国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蒙古汗国在崛起几十年后,被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创建成为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的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

蒙古分治

刚从原始社会跨入文明门槛的蒙古征服者,远远落后于被征服的先进民族和国家,不仅不可能给被征服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反而由于原始的游牧习性,以诸多落后习俗干扰了被征服地区封建社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东亚、西亚和东欧的封建社会结构差异很大,中亚与俄罗斯南部草原更以游牧宗法封建关系为主,蒙古大帝国本部与各汗国之间的社会封建结构迥然不同。散居在各地的蒙古人,一旦进入被征服的先进民族之中,很容易被其同化,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而自己的特点逐渐丧失。因此,蒙古统治阶级因地制宜,对征服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随着侵占地区的日益扩大,蒙古征服者受当地封建制农业经济的影响加深,滋长了土地观念,地域统治观念也日益膨胀起来。统治阶级的封建领地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封建王国,这样一来,便不断发生利害冲突。各封地对大汗没有明确的臣属关系,主要靠宗族关系维持大汗的君主地位。各汗国和中央大汗之间的联系也很少。加之王朝内部争夺汗位的斗争持续不断,诸汗更是拥兵自重,甚至于与中央大汗分庭抗礼。

1260年,忽必烈继任大汗后,无力统治如此庞大的帝国,于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从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汗国。

努比亚文明

努比亚是历史上对尼罗河中上游一带地域的总称。它地处南非洲与埃及、甚至北非与东、西非文化的交叉口,无论在文明传播还是战略位置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黑人文明自撒哈拉沙漠四处流徙,努比亚则是文明流徙的第一站,它的历史要比埃及久远。历史学家所称的“A族群文化”存在于公元前4000年末。努比亚人处于游牧状态,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与山羊,其文化的象征是精美而奇巧的小型陶器。它们尖底、涂有黑釉,并饰以红色的花纹,手感非常细腻。这一时期,有一幅岩画表达了努比亚受埃及侵略的情形,它位于苏来曼的山顶上。A族群文明发展到公元前3000年后被B族群文明代替了。B族群文明存在之时,努比亚已经被埃及占领、奴役,成为埃及的附属国。埃及人常用努比亚的木材结成木筏,运送黄金及其他物品,沿尼罗河而归。公元前12世纪末,努比亚人摆脱了埃及人的威胁,建立了独立国家——库什国,在尼罗河第四瀑布附近的纳帕塔建都。公元前8世纪,库什国曾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五王朝,但不久就被凶猛的亚述军队赶出埃及。

公元前530年左右,库什王国南迁,在麦罗埃(今苏丹首都喀土穆北)定都。1~3世纪是库什国奴隶制的全盛期,农业和手工业已十分发达,首都麦罗埃成为地中海以南最大的冶铁中心,被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都城内建有宏大的宫殿、金字塔和太阳寺,寺内刻有库什人自己创造的象形文字。库什与埃及、西亚、印度等地都有贸易往来。在麦罗埃遗址出土了大量古埃及、古罗马的钱币,还有一个中国式的鼎。

4世纪时,库什王国被阿克苏姆国所灭。6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入苏丹,苏丹地区形成了两个基督教国家,即北部的穆卡拉和南部的阿勒瓦。7世纪中叶至13世纪,阿拉伯人逐步蚕食、征服苏丹全境,苏丹也日益阿拉伯化。

英国议会政治

议会政治是指国会或类似的代议机构在一国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中世纪时期,英国、法国、尼德兰、卡斯提、阿拉冈以及卡斯提与阿拉冈联合后组成的西班牙,议会政治已开始存在。英国是实行封建议会政治的典型国家,它的议会政治源于《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的制定。

《自由大宪章》制定于1215年。国王约翰登上英国王位后与法国发生了战争,为了筹集战争军费,约翰向各封建主征收款项,规定不交或迟交即受罚款。这种专横的做法,引起了世俗贵族的不满。加上约翰一向专横暴戾,勒索无度,也触犯了中小贵族和市民的利益。大封建主利用人们对约翰的不满,在市民和骑士支持下组织武装,进攻伦敦,迫使约翰于1215年6月签署了《自由大宪章》。主要内容如下:保障教会教职人员的选举自由;保障贵族、骑士的领地继承权,未经“王国大会议”同意,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国王不得干预封建主法庭司法审判权;未经贵族的判决,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同时,少数条款还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保护商业自由、统一度量衡等。还规定,国王如果违背宪章,贵族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1258年,英国大贵族们又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牛津条例》。《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的制定,在英国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首次打破了法律高于王权的原则,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奠定了英国封建社会制税原则的基础,纳税主体有权决定纳税事宜。

《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签署后,国王约翰和他的继任者都没有诚意遵守,人们于是继续进行斗争。1263年,勒斯特伯爵西蒙·孟福尔联合骑士和市民打败并俘虏了国王。1265年,英国召开了由封建贵族、主教以及各郡骑士代表和各大城市市民代表参加的封建主大会。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国会,出席会议的社会成分和1265年会议完全一致。此后国会经常召开会议,并以1295年的国会为榜样。于是1295年的国会被称为“模范国会”。1297年国会正式获得了批准赋税征收的权力。14世纪初,国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成为王国的最高法庭。英国国会从1341年起,又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地方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至此,等级代表会议与国王相结合的统治形式在英国正式确立。

法国中世纪的三级会议在存在形式和开会方式上与英国国会有所区别,但对王权的制衡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

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发生冲突,为了寻求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于是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会议由高级僧侣、贵族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组成,会议召开方式是由国王召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只有一票表决权。法国三级会议的职能是国王要征收新税,事先必须要经过三级会议同意;监督赋税的开支及国家有关和战等重大问题,都要交由三级会议讨论。

与英国、法国的代议机构相类似,尼德兰、卡斯提、阿拉冈以及从斐迪南到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的西班牙的议会也有限制王权的作用。

总而言之,西欧各国大多自中世纪中期就形成了制约王权的议会政治,它们与东方集权专制国家在行政制度上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早期宗教改革

教会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极端做法,引起了教会内部中下层人士的强烈反对,异端运动与早期宗教改革就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

在欧洲的异端运动中,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尔比派的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远。他们于12世纪前后兴起,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活动中心,故称阿尔比派。该派受摩尼教善恶二元论影响,主张善神造出灵魂、恶神进入肉体,人生目的就是使自己的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而教会贪婪钱财权势,根本不能使人的灵魂得救。阿尔比派思想在人民中传播迅速,而且声势日益浩大,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1208年,教皇亲自组织十字军到法国南部镇压。

在镇压阿尔比派的过程中,教皇设立了一套侦察和审判异端分子的专门机构,即异端裁判所,又有“宗教法庭”或“异端审判法庭”等译名。审讯方式很严密,用刑手段极其残忍,使无数百姓死于非命。但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并没有因此而中止,在意大利又出现了异端教派“使徒兄弟派”。使徒兄弟派同样反对教会腐化,主张信徒财产共有、地位平等,因而吸引了大批贫苦农民和市民参加。使徒兄弟派立即遭到异端法庭的镇压,其创始人塞加烈于1300年被烧死在帕尔玛。他的继承者在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皮埃蒙特发动农民起义,坚持斗争四年多,最后也被十字军镇压。

在异端运动如火如荼之际,欧洲还开展了早期宗教改革运动。这类改革运动可分两种:一种旨在强化教皇和教会权力;另一种主张限制教会兼并土地,反对教皇过多干涉各国教会事务。后一种宗教改革运动成了后来欧洲大规模宗教改革运动的先声。

法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主要是10~12世纪的克吕尼运动,英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主要是罗拉德派运动。该教派反对天主教会,以英国为主要活动区域,在西欧其他国家的农民和城市平民中也有所传播。14世纪中叶,英国的罗拉德派多为威克里夫的信徒。威克里夫曾任牛津大学神学教授、神甫,他极力反对教皇至上,认为教皇无权从英国收取贡赋,主张教会应隶属国王,建议国王没收教会土地;另外,他否认教士有赦罪权,要求简化教会仪式,用民族语言礼拜,建立摆脱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而罗拉德运动则比威克里夫更为激进,其代表人物下级牧师约翰·保尔反对封建制度,反对教会占有土地,主张社会平等、财产平等。

在欧洲各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动影响最大。捷克王国的土地和矿山,大都集中在由德国的僧侣和教士担任的捷克主教和修道院长手中。他们控制着城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形成特殊的集团,捷克人的钱财大量流入德国人手中。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学教授,历任神学系主任、校长。1401年,他又受神父职,次年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深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他反对德意志封建主与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大肆占有土地,抨击教士的奢侈堕落行为;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认为主礼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他们在弥撒仪式中应和教徒同领象征圣体的面饼和象征圣血的葡萄酒。胡司的宗教改革得到了捷克农民、市民和下层贵族的普遍支持,但却引起了罗马教皇和德国天主教会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逮捕了胡司,并于次年7月以异端罪用火刑将其处死。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引发了长达15年之久的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英国的瓦特·泰勒农民起义爆发于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因起义领袖为瓦特·泰勒,所以史学家将这次起义称作“瓦特·泰勒起义”。

14世纪的英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宁、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黑死病夺走了几乎英国一半的人口,经济萧条,统治阶级又发动百年战争,英国农民已经忍无可忍。1377年,新国王查理二世刚上台,为了同法国进行战争而开征人头税,规定凡年满14岁的男女,无论贫富都必须缴纳。1380年,人头税税额倍增,激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次年5月底,埃塞克斯郡农民杀死征收人头税的税吏,由此揭开了瓦特·泰勒起义的序幕。

瓦特·泰勒起义爆发后,四方纷纷响应,起义很快席卷了英国的25个郡。各地起义农民大多在当地同贵族斗争,而埃塞克斯和肯特郡农民10万之众则在起义领袖瓦特·泰勒的率领下,分两路进军伦敦。在伦敦贫民的帮助下,起义军顺利进城,捣毁大臣官邸,杀死法官,冲进监狱,释放囚犯,国王查理二世被吓得躲进了伦敦塔。起义群众迫使国王出来谈判,首次谈判在迈尔恩德举行。起义农民要求减轻农奴义务,每亩货币地租限定在4便士,并要求确保全国贸易自由及赦免起义者。这些要求反映了一般富裕农民的要求。国王应允,并颁发敕令作为保证。部分农民相信了国王的承诺,当晚自伦敦返乡。大部分农民仍不满足,在瓦特·泰勒领导下要求与国王进行第二次谈判,谈判在斯密茨菲尔德举行。起义农民要求没收教会土地分给农民,将领主占领的土地归还给农民,废除雇工法,取消领主特权。这些要求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要求,谈判期间伦敦城贫民起来响应,捣毁商店,打死富商和高利贷者。为了控制局面,国王、贵族和伦敦富豪密谋用欺骗和暴力两手来粉碎起义。会谈时,伦敦市长刺死瓦特·泰勒,国王则用谎言欺骗农民返回家乡。农民回到家乡后,国王立即派骑士到各地进行镇压,起义最终归于失败。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英国的农奴制的消亡。

忍无可忍的农民们自发地反抗所受的压迫,图中他们正用刀剑攻击一名贵族妇女。

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英国对法国宣战,战争断断续续,直到1453年才宣告结束,史称“百年战争”。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因其没有子嗣,死后王位被瓦洛亚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查理四世是腓力四世的儿子,腓力四世外孙、英王爱德华三世想以外孙的名义继承王位,法国贵族予以拒绝。矛盾由此激化,导致战争爆发。

王位继承问题实际上只不过是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争夺领土。

另外,弗兰德尔的归属问题也一直是两国矛盾的焦点。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入侵法国。对于岛国英国来讲,制海权是入侵法国成败的关键。1340年6月,爱德华三世率领250艘战舰约1.5万人攻击斯鲁斯海里的法国舰队。法国舰队接到消息后急忙出海迎战,拥有380艘战舰和2.5万人的法国舰队向英舰队压过来。爱德华三世不敢硬碰,为诱歼敌人,英舰队开始有条不紊地佯退。见敌船要逃,法舰队急速追击,阵形开始紊乱。英军舰队突然调转船头,向法军冲去。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英国海军更擅长海战。他们弓箭齐发,投掷物向暴雨一样砸向敌船。英国的小船在法军舰船中来回穿梭,寻找时机破坏敌人船桨。法国舰船失去灵活性,企图逃跑,但未能逃脱英军的追击,几乎全军覆没。英国夺得了制海权,为陆上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

1346年,丧失海军的法王腓力六世大怒,他将自己精锐的重装骑兵派到前线。当时的英国以步兵为主,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骑兵。法王想让强硬的马蹄使英军粉身碎骨,号称6万余人的法国骑兵在克雷西与2万英军步兵相遇。爱德华三世命令部队放慢进攻速度,引诱敌人来攻。当两队尚有一定距离时,英军强弩手发出的箭雨齐向法国骑士飞去。原来,英军为对付身披铠甲的骑士,偷偷制造了一种秘密武器“大弓”,这种弓箭射程远,射速快,精确度高,能在较远处射穿骑士的铠甲。法军被箭雨打乱了阵脚,溃不成军。英国步兵抓住时机猛攻上去,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身着笨重铠甲的法军陷入了被动,很快被英军击败。英军控制了陆上进攻的主动权,一举占领了法国的门户诺曼底,不久又攻占了重要港口加莱。英国的弓箭让法军吃尽了苦头,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山以南的领土都为英国人所有。

为抵抗英国的侵略,夺回丧失的土地,法王查理五世改编军队,整顿税制,还任命迪盖克兰担任总司令。迪盖克兰指挥法军避开英军的锋芒,采用消耗、突袭和游击战术,发挥新组建的步兵、野战炮兵、新舰队的威力,使英军节节败退,陷入困境。法国趁势夺回大片领土,并恢复了骑兵。

可是,法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贵族争权夺利,农民起义不断。刚登上英国王位的亨利五世乘机重燃战火,不久法国的半壁江山又沦入到英军手中。英军继续向南推进,开始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要塞奥尔良。法国贵族却没有一个敢去解围。

农民出身的少女贞德经过一番波折,成为解救奥尔良的统帅。她以神遣的救国天使名分,手持一把剑和一面旗帜带领法军冲进英军营中。她身先士卒,把旗帜高高举起。贞德的勇气鼓舞着法军,他们顽强拼杀,一次次击败英军的进攻。为攻下英军最后一个堡垒,贞德高举旗帜第一个爬上云梯,但不幸被箭射中而掉落下来。但她顽强地站起来,又冲了上去。守城的士兵出城支援,一举击溃英军。被围困长达7个月之久的奥尔良城得救了,贞德成为法军的灵魂。1430年,在康边附近的战役中,贞德为勃艮第党人所俘,并被以4万法郎的价格卖给英国人。1431年5月24日,贞德在卢昂被宗教法庭以女巫的罪名处以火刑。

“圣女贞德”的死激起法国军民的普遍愤怒,他们奋勇打击英军,接二连三地收复北方失地。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法国随之收复了除加莱港之外的全部领土,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英法百年战争至此结束。

法国扎克雷起义

法国的扎克雷起义发生在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扎克”意为乡下佬,是法国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13世纪以后,封建贵族以货币地租和高利贷,加重对农民的榨取。1348年,黑死病又在法国蔓延,使农民生活恶化,经济萧条。百年战争初,国王和大批贵族被英军俘虏,王子查理为了筹集赎金,对农民增加捐税,且农村破坏惨重,民不聊生。1358年5月,吉尤姆·卡尔率领农民在法国北部博韦区揭竿而起。起义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了法国北部及巴黎附近地区。在农民吉约姆·卡尔领导下,起义者高喊着“消灭所有贵族,一个也不留”的口号,捣毁贵族的住宅和城堡,杀死领主,焚烧登记农民义务的账册。与此同时,巴黎的市民也举行起义。3000名手工业者在艾田·马赛的率领下冲进王宫,杀死宫内两名近臣。国王查理逃出巴黎,在北方集结军队准备反扑。1358年6月10日,起义农民队伍六七千人与封建贵族和国王组织的一支一千余人的军队在博韦地区麦罗村决战。面对如此众多的起义军,国王查理不敢轻举妄动,遂采用欺骗手法,假装和农民谈判,将起义领袖卡尔骗到军中并予以扣留。失去领袖和指挥的农民,群龙无首,顿时成了乌合之众,遂被贵族军队击败。此后,统治者又到处捕杀起义者,先后杀死农民达两万余人,卡尔也在大屠杀中丧命。至此,一场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为以后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

1235年,趁俄罗斯内战不休之际,蒙古大汗派拔都率军西征。1237年,蒙古大军进入东北俄罗斯地区,占领里亚赞公国后,又立即攻占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1243年,拔都以伏尔加河地区为中心,建立了钦察汗国。

俄罗斯西北部以基辅、莫斯科和明斯克为中心的罗斯公国势力很强。钦察汗国采取以俄制俄的方式统治它们,并选出一个最顺从自己的王公,授予其“弗拉基米尔”的称号,统治各个公国。该地区逐渐成为俄罗斯帝国。

莫斯科原是俄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的属地,蒙古人统治时期借助蒙古的力量发展起来。14世纪初,莫斯科作为公国,登上了俄罗斯地区的政治舞台。莫斯科大公为了与特维尔大公争夺全俄罗斯大公的权位,用金钱收买蒙古王公和自己的政敌,同时也采用暴力方式来消灭竞争对手。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如愿以偿,终于被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

在整个14世纪,莫斯科的力量不断增长,钦察汗国的力量却日趋衰落。钦察汗国的衰落,为莫斯科摆脱其统治提供了契机。

本来,钦察汗国想利用特维尔来对付莫斯科,但没有成功。1378年,马麦汗以别吉乞为统帅进攻莫斯科,却在奥卡河支流沃查河被莫斯科军队打败。这是蒙古人自西征以来,第一次被俄罗斯人打败。

马麦汗在沃查河战役失败后并不甘心,又积极搜罗兵马,准备与莫斯科一决雌雄。他集结了五六万军队后,准备和立陶宛大公亚盖洛结盟,联合进攻莫斯科。1380年夏,马麦汗沿顿河北上,等待与立陶宛会师。莫斯科得知情报后,一面集结军队迎击,同时打破蒙、立联盟,以闪电般的速度渡过顿河后与蒙古军在库里科沃平原交战。马麦汗匆匆应战,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马麦汗的军队被彻底打败,马麦汗只身逃走。库里科沃平原战役是莫斯科摆脱蒙古统治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战役,战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底米特里因此而获得了“顿河英雄”的光荣称号。

15世纪,伊凡三世驱逐了蒙古人,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国家。此图反映了莫斯科早期建立时的样子。

马麦汗失败后,1382年,脱脱迷失汗又反扑莫斯科,重新恢复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

1471年7月,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进攻诺夫哥罗德。诺夫哥罗德失败后,被迫接受伊凡三世为自己的最高立法者和审判者。1478年,伊凡三世吞并诺夫哥罗德。1485年,伊凡三世以特维尔王公勾结波兰为由,又率军包围特维尔,特维尔王公逃到立陶宛,贵族们开城投降。此后,其他小国纷纷成为莫斯科的附庸,或者直接并入莫斯科的版图。

1480年,莫斯科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1480年夏,阿合马汗再次远征莫斯科。阿合马汗这次本指望得到波兰、立陶宛的援助,但因有莫斯科军队的堵截和受到克里米亚汗的进攻,加之波、立军队未予以响应,阿合马汗不得不撤兵,伊凡三世因此赢得胜利。至此,蒙古贵族对俄罗斯人两百余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统一俄罗斯地区后,莫斯科政权成了全国性的管理机构。至16世纪初,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莫斯科终于建立起来。于是,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北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上游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1547年1月,根据总主教马卡利的建议,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称沙皇。通过沙皇时代的疯狂拓展,俄罗斯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张,成为一个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原来在今蒙古西部直至中亚的广大草原地区生活。13世纪初,为躲避蒙古强大的军事进攻,而迁至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人的罗姆苏丹国,接受伊斯兰教,其酋长埃尔托格鲁尔从罗姆苏丹国接受了位于萨卡里亚河流域靠近拜占庭边境的一块很小的封地。其后,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攻战中解体,埃尔托格鲁尔的儿子奥斯曼(1282~1326年)继承首领职位,趁机扩大势力,打败了邻近的拜占庭军队,宣告奥斯曼土耳其人独立并建国。

奥斯曼独立后,仿效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军事采邑制,分封土地,使封建关系逐渐建立,同时也刺激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对外扩张。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统治时期(1326~1359年)建立了常备军,并依靠这支军事力量,吞并了原来罗姆苏丹国的土地,继而又把矛头指向海峡对岸的欧洲,首当其冲的是东罗马帝国。

1326年,奥斯曼土耳其人轻取布鲁萨城,并将都城迁到这里。1331年攻克尼西亚城,1337年又占领尼科米底亚,从而征服了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土,奠定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基础。1345年,东罗马帝国内部因王位之争发生内乱,乌尔汗利用其矛盾与东罗马皇帝结盟,取得了掠夺巴尔干半岛的特权。1354年,土耳其人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里,并以此为阵地,大举向东南欧地区进攻。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1359~1389年)对外扩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362年占领亚得里亚堡,不久在此地建都,遂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欧洲大陆的陆上通道,使之变成了一座孤岛。接着转向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地进攻。巴叶齐德时期(1389~1403年),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战役中打败了巴尔干各国联军,吞并了塞尔维亚,之后又征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震动了整个欧洲。1396年,奥斯曼军队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几乎使欧洲天主教诸国组成的十字军全军覆没。到14世纪末,巴尔干半岛绝大部分土地被纳入土耳其帝国统治之下。

15世纪,帖木儿帝国的扩张对奥斯曼在亚洲的统治构成直接威胁。1402年安卡拉一役,土耳其军队一败涂地,苏丹巴叶齐德被俘后受辱而死,帝国进入内乱时期。

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时,奥斯曼土耳其人又掀起新的扩张高潮。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地势险要,东、南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北面金角湾入口处有铁链封锁,西面是陆地,筑有城墙和壕沟。城内军民据险防守,誓死抵抗,土耳其军队一时难以取胜。后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配置火炮,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5月29日,城堡最后被攻陷。存在了千年之久的东罗马帝国灭亡了,君士坦丁堡变成了穆斯林世界新的政治中心,奥斯曼帝国从此进入了更加兴旺与强盛的时期。

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发源于今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一带。公元前10世纪,玛雅人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从野生植物中培育出马铃薯、玉米、南瓜、番茄、棉花、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多种农作物,学会了养蜂取蜜、饲养家畜,并能制造各种石制工具和金银饰品。

公元元年前后,在尤卡坦半岛南端贝登·伊查湖(今危地马拉的贝登省)的东北部,玛雅人的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到9世纪末,仅有文字记载的城邦就有110多个。城邦的首领称为哈拉奇·维尼克(意为“大人”)。他独揽国家大权,职位采取世袭制。贵族与僧侣占有大量土地和奴隶,奴隶可以买卖。农民要负担许多徭役和贡赋。9世纪末,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城邦突然不明原因地衰落了。

10世纪,一些新的城邦又相继建立,考古学家将这些城邦称为“新国”。10世纪,奇琴伊察南部兴起了新城邦玛雅班。两个世纪以后,玛雅班强盛起来,1194年击败奇琴伊察等城邦,在尤卡坦半岛取得霸主地位。后来奇琴伊察人占领了马雅班,两种人混合形成玛雅人。1441年,依附于马雅班的乌希马尔等城邦起义,使玛雅班大为削弱。1485年,玛雅班在都鲁姆建立最后一块石柱碑,玛雅人历时1200多年的立碑纪年法至此中断。15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入侵尤卡坦半岛,玛雅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玛雅文化的卓越成就在天文历法、数学、文字、建筑等方面都有所表现。由于种植的需要,玛雅人很早就注意观测天象,能推算出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周期,以及日食、月食的时间。他们创造的太阳历,得出一年为365.2420天的精确数据,比现在的365.2422天相差只有万分之二。玛雅人在数学上创造了20进位制。各种数目只用三种符号表示:黑点是1,短线是5,贝壳图形是0。玛雅人对“0”的概念比欧洲人早800年。

玛雅人早在公元初就创造了自己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既表音又表意,每个字都用方格式环形花纹围起来。玛雅人还用毛发制笔,用榕树皮做纸,写下了大量书籍,内容有诗歌、历史、神话、戏剧、天文历法等,后大多被西班牙殖民者焚毁。玛雅人还有立碑记事的传统,各邦每隔20年竖一块石碑,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刻记下来。已发现的记年碑刻表明,玛雅人这一传统保持了1200多年,直到西班牙人入侵才中止。

玛雅人的代表性城市建筑有蒂卡尔、奇琴伊察、乌斯马尔等。位于危地马拉东北的蒂卡尔是最早的玛雅文明遗迹。它建造于公元前6世纪,其文明持续了1500余年。中心广场诸多的金字塔表现了玛雅奴隶制统治的严厉与庄严。其中,有一座75米高的金字塔,是美洲印第安人古代最高的建筑。

玛雅文明的表征是金字塔建筑。位于墨西哥城东南的帕伦克的金字塔,是神庙与陵墓合一的,与附近的王宫和神庙体现着一种庄重而威严的神采。有趣的是,金字塔顶的神庙有点像中国的宫殿。

阿兹特克文化

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正当玛雅文化转向衰落时,托尔特克族印第安人征服了墨西哥盆地,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托尔特克文化,后起的阿兹特克人又吸收了托尔特克人的文化成分。

阿兹特克人原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岛上居住,据传说战神辉齐波罗齐特利曾给他们这样的启示:如果看到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他们定居的地方。后来,祭司按照神意带领族人定居在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西岸,阿兹特克人称该地为“墨西哥”,意为战神指定的地方。现今,鹰吃蛇的图案成为墨西哥国徽。

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湖中的小岛上建立了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城)。至孟特祖玛一世(1440~1469年在位)时期,阿兹特克人已经控制了整个墨西哥盆地,形成了早期奴隶制国家。阿兹特克国家的权力机关是“最高会议”,由20名氏族首领组成,从中选出两名执政,一个管民事,一个管军事,后者权力较大,被视为神的化身。土地仍为村社公有,但土地私有和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战俘和负债人沦为奴隶的现象普遍存在。阿兹特克人的文化受到玛雅文化的影响。农业是主要的经济形式,他们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法—“浮园耕作法”,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园圃。同时也利用湖边的土地种植玉米、豆类、南瓜、西红柿、甘薯、龙舌兰、无花果、可可、棉花、烟草和仙人掌等。狗是他们唯一的家畜,家禽主要是火鸡。

他们能冶炼金、银、铜、锡和青铜。阿兹特克人的制陶技术也很高明,他们制造的陶器是褐地黑纹,纹样多用复杂的几何图案和花鸟鱼虫等题材,质地精良,形状优美。在纺织和织品的图案艺术方面,尤其出色。阿兹特克人的羽绣是用羽毛镶嵌制成的羽毛饰物,精美异常。保存下来的几件作品,虽经数百年,但仍然光泽鲜艳,质地坚固,足见制作技术之精良。

阿兹特克人的历法和象形文字同玛雅人相似。他们将一年定为365.06天,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每周5天。每天都有特定的名称,如猴日、雨日、海兽日等。阿兹特克人的象形文字书籍与玛雅人几乎遭受同样的命运,多被西班牙殖民者焚毁,保存下来的只有两部“贡赋册”,它是了解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集中体现了阿兹特克人的建筑艺术。城市建在两个小岛上,有3条宽阔的长堤与湖岸相连,其中一条长达11.2千米,长堤上架有可以阻敌的吊桥。城内街道整齐,花园遍布,供水系统完备,居民超过10万人,比当时的伦敦、巴黎还要大。全城共建有金字塔神庙40座,位于中心广场的最大一座高达35米,有144级台阶。富人住宅都涂成白色或红色,极为富丽壮观。西班牙殖民者科泰斯率军来侵,各部落不能团结一致,又加上国王孟特祖玛动摇不定和叛徒内奸的叛卖活动,阿兹特克终于1521年被西班牙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