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篇 筹备建军

第一章 对德技术争夺

第一节 夺取波兰试验场

随着战争胜利的天平向苏联倾斜,苏方对于远程火箭的研发工作从1944年正式开始。1944年6月13日,英国首次遭到V-1导弹袭击。1个月之后的7月1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秘密求援电报,告知德国已在登比察(Debica)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火箭飞行试验,而这个地区正处在苏军进军的道路上,丘吉尔希望苏军能够占领此地,并在占领过程中保护这一地区的仪器和设备。同时,丘吉尔还希望斯大林能够允许英国专家前往该地,了解火箭武器的工作原理。

斯大林在接到电报时,正值苏军即将发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因此斯大林一方面将电报转给总参谋部,命令搜查登比察地区;另一方面令航空工业部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沙胡林(Шахурин)组织一批专家赴波兰考察,希望在英国专家到来之前找到德国新型火箭武器的技术资料和实物。

德国将位于波兰的火箭试验场选在布列兹纳(Blizna)炮兵靶场,地处登比察东北部,热舒夫(Rzeszów)以西50千米,临近布列兹纳村。这里实际是个测试与培训基地,用于继续有关V-2的试验,研究其空中损毁的原因。

8月5日,首批8位苏联专家(其中5位来自航空工业部人民委员会)随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入被解放的布利兹纳地区,其中波别多诺斯采夫和季洪拉沃夫来自航空工业部第1研究所,他们都曾是喷气科学研究所的重要成员。

苏方考察组在波兰工作了一周之后,英国专家才与他们会合,并带来了登比察地区的详细地图,地图上标注出火箭发射点和大量火箭武器弹着点的坐标,这些信息对考察工作起了重要作用。随后,专家们仔细搜索了试验场、计划生产武器的地区,以及弹着点区域。尽管德国人转移运走了大部分设备,但专家们还是找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如火箭发动机残骸、燃料箱碎片、蒸汽气体发生器、惯性装置重要部件、保存完好的涡轮泵组等。

根据得到的第一批火箭残骸,苏联专家确认找到的零件属于德国的“新型喷气弹”(注:此时苏方还不清楚它的编号是V-2),并对德国已经掌握的技术感到震惊!德国所掌握的火箭发动机推力比苏方火箭发动机的大8~10倍;苏联当时还在采用硝酸和煤油作燃料,而德国已经采用乙醇和液氧;苏联最优秀的火箭炮M-13的射程只有11.8千米,而德国V-2导弹的飞行距离却已超过其25倍,达到约300千米;当时苏联重型火箭弹M-31所携带的弹头质量只有13千克,而V-2导弹所携带的弹头质量达1000千克,因此其攻击力比M-31火箭弹大125倍,弹着点坑深达15米,直径达25~30米。

9月4日,苏联专家小组和英国专家小组结束第一次考察,一起离开波兰试验场,前往莫斯科。英国专家所收集的无线电设备和仪器仪表控制系统,首先被运到莫斯科再转运往英国。9月19日,沙胡林主持召开了关于德国火箭武器的初步总结专题会议,会后成立了专门的筹划仿造小组。

季洪拉沃夫

沙胡林

登比察火箭试验场弹着点示意图

第二节 争夺德国境内基地

在1944年8月苏军解放布列兹纳地区后,德军继续在本土研制和生产V-2导弹,并在9月用导弹攻击了英国和比利时等地,这使得苏方更加关注导弹的实战效果。

当时,德国在诺德豪森附近的V-2地下火箭工厂实现了V-2导弹的批量生产。工厂利用山区地形的优势,开凿出四条长约3千米的通道,并通过44条横向巷道连接起来。每条通道都是一个独立的装配车间,V-2只占用了其中一条通道。整个工厂拥有9000名熟练工人,另有来自集中营的3万名囚犯来这里劳动,平均每昼夜可以生产30枚。

1945年1月,波兰游击队在登比察地区又发现新的V-2组件,第1研究所所长菲奥多罗夫(П.И.Федоров)决定带队去波兰考察。但不幸的是,菲奥多罗夫乘坐的飞机在1945年2月7日失事,他和无线电技术系统专家波波夫(Р.И.Попов)等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此时,苏联在火箭、发动机、控制和航空等领域的技术专家急于了解德国本土的火箭试验基地、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可控技术、弹头构造与实际参数、发动机控制电路、无线电控制等方面详情。

为了占得先机,切尔托克、斯米尔诺夫、奇斯佳科夫等火箭专家利用与航空部门一些研究所的良好关系,在4月23日从莫斯科飞往柏林,成为第一批前往德国的航空和火箭技术专业队伍。苏军攻克柏林后,在其他部委尚对火箭导弹技术存有怀疑态度之时,总军械部近卫火箭炮兵部队最先表现出对它的热心,派出了秋林将军的调查小组,而航空工业部人民委员会也派出了由伊萨列夫等10人组成的发动机小组。苏方专家在柏林先后考察了30多个仪器和无线电企业,它们都有比苏联更先进的产品和工艺。同年5月末,盖杜科夫来到柏林,在听取了秋林的工作汇报后,指示还有大量工作,不要急于回国。

1945年4月,苏联已经得知德国火箭武器的主要研制中心在佩内明德。而此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部队正向那里开进。从这个时候开始,佩内明德成为两个大国争夺火箭技术的主要目标之一。切尔托克回忆当时飞临佩内明德时写道:“飞到波罗的海这个位置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发射场在历史上会成为20世纪伟大的火箭竞赛的开端。这场竞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世纪末之前几乎世界上所有军队都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获得了火箭武器……那些日子,我们并没有想象到这样历史转折性武器技术的前景,纯粹是职业工程师的好奇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驱使着我们……”

佩内明德在1945年2月14日发射了最后一枚V-2导弹后,此时已将所有重要档案和设备装箱,随后在多恩伯格和冯·布劳恩带领下,几百位专家与档案和设备乘火车前往图林根地区,在德国中部诺德豪森、桑格豪森(Sangerhausen)、莱厄斯滕(Lehesten)、维岑豪森(Witzenhausen)、沃尔比斯(Worbis)和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继续从事研制工作。代表着德国13年来的火箭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档案和制成品,则藏在米特尔维克山洞和哈尔茨山区废弃矿井中。4月,冯·布劳恩等火箭专家乘火车转移到巴伐利亚州慕尼黑附近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奥博阿梅尔高(Oberammergau)。5月2日,他们向赶到此地的美军步兵第44师投降。

在得到准确情报后,美国不惜违反美苏两国的秘密协议,于1945年4月12日抢先进占本应是苏军占领区的图林根部分地区,将492名德国专家及其664名家属、所有技术文献、100多枚准备运往前线的V-2导弹成品、大量半成品、基础材料等紧急运往美国本土。由于具有较高起点,美国很快就在1946年4月16日于白沙基地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从德国运回的V-2导弹。

5月2日,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终于攻入佩内明德,德军在这里还遗留下大型试验台、燃料和氧化器贮存车、发电站、部分火箭零件及2个完整的大型氧气工厂。6月1日,苏联专家们赶到了这里。根据遗留下来的设施、火箭零件及对工作人员的审讯记录,苏联专家得到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如火箭的燃料、氧化剂、飞行控制系统等,还得知了诺德豪森存在的一座地下火箭工厂。

德国V-2导弹

德国火箭试验场分布示意图

7月14日,苏军终于抵达诺德豪森,但留给他们的只有状况糟糕的试验台、控制设备、机床、散落的尾翼及燃烧室等火箭零件。幸运的是,美国并没有带走全部德国专家,某些德国工程师不想离开自己的国家,美国人也没有勉强他们。苏联获得的德国专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控制与制导专家格勒特洛普(Gröttrup)。相较之下,在对德国火箭专家和技术的争夺战中,美国取得了绝对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几大部委在火箭技术的归属问题上,长期没有清晰的态度,在争论和犹豫不决中,迟迟未作出有针对性的决定和行动。这些部委的官僚们错误地将精力投入到抢运设备中,却对争夺人才漠不关心;此外,部委的官僚们在考察中也各自为政,分别派出专家,没有很好地协调工作,不同部门之间还因战利品的归属问题而发生冲突。在具体工作方面,工作组接收到的仪器设备和资料都比较零散、混乱,没有进行统一、专门的整理分类,致使有价值的实物和资料分散在各部委,无法集中、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利用,这种乱象直到1946年5月才结束。

第二章 对德技术复原

第一节 从无到有

1945年7月,在布莱谢罗德(Bleicherode)工作的苏德小组自发形成“拉贝研究所”(RABE),所长是切尔托克,第一副所长和总工程师是皮柳金。罗森普伦特是副所长,也是德国员工的负责人。尽管人才匮乏,又被美国夺了先机,研究所还是通过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得到了不少火箭技术相关或接近领域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之前提到的格勒特洛普。

另一方面,苏联自身也在努力建设本国的人才队伍。8月,盖杜科夫首次考察了拉贝研究所,对这里的工作印象深刻,表示“将倾其全力支持在德国工作的扩展,直到中央委员会和政府相应决议发布”。之后,盖杜科夫经过个人协调并“幸运地”见到了斯大林,列出了之前喷气科学研究所还健在的专家。之后,苏联各部委专家被派往德国工作,其中有无线电专家梁赞斯基和库兹涅佐夫;火箭专家波别多诺斯采夫、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等人。到1946年10月,苏联结束在德国的工作时,从事火箭技术复原的德国籍工作人员达到5870人,其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840人;苏联籍工作人员也有733人,其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490人。

根据罗森普伦特的建议,苏联充分利用了诺德豪森地区原有的火箭工厂开展技术复原工作,他们在地下工厂的一条通道中利用找到的火箭零件,尝试组装主要部分。之后,又将在小博敦根(Kleinbodungen)的火箭修理工厂作为拉贝研究所的实验工厂,将找到的所有零部件、试验台和其他设备搬运至此,从1945年9月开始装配导弹各部件和修理地面设备。与此同时,另外的几批专家开始重建发动机生产车间,同时对技术文件进行复原。

为了提高效率,盖杜科夫于1946年3月在德国佩内明德火箭中心地区组成统一的科研组织。同年5月,拉贝研究所等机构实现整合,成立了统一的诺德豪森研究所(Институт Нордхаузен)。盖杜科夫本人亲自领导这个研究所,并任命科罗廖夫为自己的副手和总工程师。整个研究所包括:位于瑟默达的是1号工厂,负责火箭尾部、仪表舱、燃料箱的制造与装配,石墨舵的机械加工以及火箭模型的制造;位于诺德豪森郊区的蒙达尼亚工厂即2号工厂,负责发动机和涡轮泵的装配和生产,位于莱厄斯滕的试验站负责发动机点火试验,两者共同承担发动机部分的工作;小博敦根附近的火箭修理工厂即3号工厂,从事火箭装配;在松德斯豪森(Sondershausen)的4号工厂专门研制仪器。此外,研究所还领导在诺德豪森米特尔维克火箭工厂和佩内明德工作的两个小组。

1945年的科罗廖夫

拉贝研究所主楼

至1946年10月,研究所结束在德国的工作时,一共装配出35枚可以发射的V-2导弹,还配套生产了可以组装10枚导弹的零部件,准备未来在苏联工厂进行导弹组装教学时使用。此外,根据对德国火箭工艺的分析,科罗廖夫得出结论,苏联完全可以借鉴德国火箭研制出性能更好的火箭。

总体来说,1945-1946年在苏联占领的德国地区,苏联专门成立了由284人组成的委员会,开展了搜集技术资料和研究德国武器生产工艺的工作,得到了在研火箭的全部图纸资料、机器设备和人员。诺德豪森附近一家V-2导弹工厂得以修复,将生产的大量V-2导弹组件运往苏联。为了更好掌握导弹制造技术,苏方专家对佩内明德靶场和试验中心、V-2导弹的诺德豪森秘密制造工厂的技术档案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甚至还去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和波尔诺的工厂进行研究。

诺德豪森研究所布局图

驻德火箭技术行政管理系统图

第二节 在德主要苏联专家介绍

为了复原德国火箭技术,苏联调动了近卫火箭炮兵及各部委的专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战略火箭军的组织者和筹备者,另一批人则成为战略火箭军装备的研制者。

1946年2月在德部分专家说明:第一排从左到右依次为皮柳金、博罗夫科、?(未知名者)、巴库林、波别多诺斯采夫、科罗廖夫、布德尼克;第二排从左到右依次为?(未知名者)、哈尔切夫、沃斯克列谢恩斯基、奇日科夫、米申

列弗·米哈伊洛维奇·盖杜科夫

Ле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Гайдуков

盖杜科夫于1911年1月14日在图拉出生, 1999年去世。1935年,盖杜科夫毕业于图拉机械学院,毕业后进入莫斯科第67工厂,先后任工艺工程师和培训室主任,1937年任航空工业部人民委员会第4管理总局干部室主任,1940年毕业于高级政治人才专修班,1941年任近卫火箭炮兵军事委员会委员,1943年3月25日晋升少将。1946年,盖杜科夫任总军械部喷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之后历任总军械部喷气武器第4管理局部门主任、副局长,炮兵特种装备副司令、国防部特种武器和火箭技术管理局副局长等职,1961年5月9日晋升中将。1963年后,盖杜科夫又历任战略火箭军副总工程师、第4研究所负责人等职,直到1971年退役。

盖杜科夫

莫斯科新处女公墓的切尔托克墓碑

鲍里斯·叶夫谢耶维奇·切尔托克

Борис Евсеевич Черток

切尔托克,1912年2月16日(俄历)出生于波兰罗兹,2011年12月14日去世。切尔托克于1930年8月进入莫斯科第22航空工厂工作,1934年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并在1940年毕业,1940-1945年在第84航空工厂工作。1945年4月,切尔托克赴德国调查火箭技术,任苏联驻德火箭技术机构-拉贝研究所所长, 1946-1966年成为科罗廖夫的助手,任第88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56年,切尔托克参与了P-5导弹的制造和试验,后来参与制造了世界首枚洲际弹道导弹P-7,见证了首批航天发射。此外,切尔托克还参与制造了首批星际站,参与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筹备工作。切尔托克先后获得四级为祖国服务勋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2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劳动红旗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此外还分别获得过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各1次。

格奥尔基·亚历山大洛维奇·秋林

Георг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Тюлин

秋林出生于1914年12月9日,1990年4月22日去世。1932年秋林毕业后在莫斯科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1933年进入莫斯科罗蒙诺夫大学学习,1938年开始在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任教。卫国战争爆发后,秋林在波多利斯克军校近卫火箭炮兵指挥专业学习,学习结束后任近卫火箭炮兵团营长,之后先后在西方面军、西北方面军、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的近卫火箭炮兵部队任职,1944年任波罗的海第3方面军近卫火箭炮兵部队负责人。1944年12月,秋林离开前线任近卫火箭炮兵部对技术部门负责人之一,1945年5月领导驻德国火箭技术委员会工作,1946年任总军械部喷气武器第4管理局部门副主任、主任,1949年任第4管理局科研部门副主任,1955年任第4管理局第一副局长, 1959年成为第88研究所所长,1961年成为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技术勤务中将,1976年底退役。秋林先后获得1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1年6月17日)、2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1枚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1枚一级和1枚二级卫国战争勋章、1枚劳动红旗勋章和3枚红星勋章等,此外还获得过1次列宁奖金。

秋林

皮柳金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皮柳金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Пилюгин

皮柳金于1908年5月5日(5月18日)出生, 1982年8月2日去世,是苏联著名的导弹与航天自动控制系统专家。1926年,皮柳金开始担任机械师,1930年进入莫斯科高等技术学院学习,1935年开始在飞行研究院工作,1944年进入航空工业部第1研究所工作,之后在1944-1946年间赴德国,参与复原德国V-2导弹技术的工作。1946年后,皮柳金成为第88研究所自主控制系统总设计师,研制了P-1导弹、P-7洲际弹道导弹、“质子”号运载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等控制系统。先后获得2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分别为1956年4月20日和1961年6月17日)、5枚列宁勋章和1枚十月革命勋章等,此外还分别获得过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各1次。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梁赞斯基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Рязанский

梁赞斯基于1909年3月23日(俄历)出生在圣彼得堡,1987年8月5日去世。梁赞斯基1931年开始在列宁格勒军事技术学院学习, 1934年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工作,之后到第20研究所工作,成为苏联П-2雷达总设计师, 1945-1946年间在德国从事V-2导弹技术复原工作,1946年10月回国后任第885研究所(即如今的俄罗斯航天仪表研究所)总设计师直至1986年。梁赞斯基曾参与了当时苏联所有导弹、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的无线电系统设计研发。梁赞斯基先后获得1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6年4月20日)、5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2枚劳动红旗勋章、1枚红星勋章等,此外还分别获得过列宁奖金和斯大林奖金各1次。

梁赞斯基

巴尔明

弗拉基米尔·巴甫洛维奇·巴尔明

Владимир Павлович Бармин

巴尔明于1909年3月4日(俄历)出生, 1993年7月17日去世。巴尔明在192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巴乌曼高等技术学校冷冻机专业,1930年毕业后分配到莫斯科“压缩机”冷冻机厂工作。1935年12月,巴尔明赴美学习5个月,卫国战争开始后,在厂内成立了特种兵器设计局,为БМ-13火箭炮设计了地面发射装置。战后其领导的“压缩机”冷冻厂特种兵器设计局改名为特种机器制造设计局,他担任了导弹系统的地面发射装置总设计师,为苏联一系列导弹和运载火箭设计了地面发射装置。巴尔明先后获得1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6年4月20日)、6枚列宁勋章、1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2枚劳动红旗勋章等,此外还获得过1次列宁奖金和4次苏联国家奖金。

维克托·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

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

库兹涅佐夫于1913年4月14日(4月27日)出生,1991年3月22日去世。库兹涅佐夫于1933年进入列宁格勒理工学院并于1938年毕业,专攻陀螺仪研究专业。1937-1940年,库兹涅佐夫在列宁格勒电器研究所任工程师,1941-1943年在第10研究所任部门主任,1943-1947年任船舶工业第1研究所总工程师,1947年任第10研究所第二分所副所长和总设计师, 1956年历任新成立的第994研究所(即后来的应用力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副所长和总设计师直至去世。库兹涅佐夫为苏联战略火箭军的主要洲际弹道导弹以及航天器研制了可靠的陀螺仪系统。库兹涅佐夫先后获得2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6年4月20日和1961年6月17日)、2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和1枚劳动红旗勋章等,并获得1次列宁奖金、二级斯大林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各2次。

库兹涅佐夫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

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Мишин

米申于1917年1月5日(1月18日)出生, 2010年10月10日去世。米申从1932年起在中央航空研究所工作,1935年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1941年毕业后进入博尔霍夫季诺夫航空设计局工作。1945年5月,米申去德国了解V-2导弹情况并结识了科罗廖夫,1946年5月-1966年1月任科罗廖夫设计局副总设计师, 1958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科罗廖夫去世后,米申在1966年1月-1974年5月期间任总设计师,1966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先后参与了首枚洲际弹道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等研究工作。1974年5月后,米申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工作。米申先后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56年4月20日)、3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劳动红旗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并获得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各1次。

米申

列宁奖金

Лауреат Ленинской премии

列宁奖金是苏联为表彰在科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苏联公民而设立的最高奖。最初设立于1925年,但1935-1956年没有颁奖,直到1957年重新颁奖,同时还设立了列宁文学奖与艺术奖。1970年又增设了儿童文学奖,1990年停办。该奖一般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1万卢布。获奖项目在列宁诞生纪念日(4月22日)由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签署命令公布。由列宁奖金委员会颁发。获奖者除获奖金外,还荣膺列宁奖金获得者称号、奖篇、徽篇和荣誉证书。任何人一生只能得到一次列宁奖金。

斯大林奖金

Сталинская премия

斯大林奖金是根据1939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决议而设立的一项奖金,旨在鼓励科学技术发明和文学艺术创作。从1941年起开始颁发,一年一次,由有关单位和各方面的著名人士组成委员会,对已提出的候选人进行评选,在十月革命节时颁发。其中一等奖10万卢布,二等奖5万卢布,三等奖2.5万卢布(旧币,相当于1961年后的1万、5000与2500新卢布)。1953年斯大林逝世,这项奖金随之停止。1966年4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做出决定,将斯大林奖金改名为苏联国家奖金。

苏联国家奖金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ремия СССР

1966年9月9日,苏共中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为表彰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有成就的人,决定设立苏联国家奖金,实施条例于1967年9月批准。原斯大林奖金(1940-1952)获得者,相应地享有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的荣誉。奖金由苏联部长会议列宁和国家奖金委员会每年在十月革命章颁发。科技方面获奖者不超过50名,文艺、建筑方面获奖者不超过10名。国家奖金获得者可以第二次获得,但需隔5年之后。奖金额为5000卢布。除发奖金外,还授予获奖者以“国家奖金获得者”荣誉称号、证书及奖状。这项奖金从1967年开始颁发直到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该奖金改称为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

列宁奖金奖章

斯大林奖金奖章

苏联国家奖金奖章

第三章 火箭部队建立

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德国法西斯的老巢柏林。5天后,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宣告结束。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原本为了对抗共同敌人德国而暂时结盟的苏联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之间的“蜜月”也就此告终,彼此之间逐步出现了裂痕。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在演说中,丘吉尔说道:“……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发表演说中的丘吉尔

丘吉尔发表的“铁幕”宣言使双方的敌对关系陷入激化,整个欧洲逐步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并展开了冷战。而随着冷战的爆发及美国于1946年春发射了从德国运回的导弹,强化国防成为苏联的当务之急。1946年4月29日,斯大林亲自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报告,要求加速苏联导弹武器的发展。同年5月13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第1017-419号决议,苏联建立了隶属苏联部长会议的火箭技术专门委员会。委员会全面负责监督所有火箭武器的科研、设计和实践工作。决议指出,首要任务是尽快生产类似V-2导弹的远程可控导弹和地空可控导弹。同时,决议还确定了负责火箭武器研制和生产的各个部委:装备部、农业机械制造部和航空工业部。

决议如下:

一、组建部长会议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由下列同志组成:Г.М.马林科夫同志担任主席职务;Д.Ф.乌斯季诺夫同志担任副主席职务;И.Г.祖波维奇同志担任副主席职务,同时免去其电力工业部的工作;Н.Д.雅科夫列夫同志担任委员职务;Н.И.基尔皮奇尼可夫同志担任委员职务;А.И.贝格同志担任委员职务;П.戈列梅金同志担任委员职务;И.А.谢洛夫同志担任委员职务;И.А.谢洛夫同志担任委员职务。

二、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包括:监督火箭武器的科研、设计和实施工作的发展,审核并直接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提请批准上述方面科研和实施工作的发展计划与规划,以及决定和批准用于制造火箭武器货币拨款及物质技术资料方面的每一季度的需求;监督各部和各主管部门完成苏联部长会议关于进行火箭武器的科研、设计、建造以及实施工作任务的情况;协同有关部长和主管部门领导共同采取业务措施保证按时完成上述任务。

三、特别委员会拥有自己的机构。

四、各部和各主管部门完成制造火箭武器的工作由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监督。未经部长会议特别许可,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或者询问有关火箭武器的制造情况。

五、责成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向部长会议主席提请批准1946-1948年度科研和试验工作计划,首要任务是确定采用国产材料复制V-2导弹(远程导弹)和瀑布导弹(地空导弹)。

六、研制生产火箭武器的主导部门包括:装备部——负责液体发动机火箭弹;农业机械制造部——负责固体燃料发动机火箭弹;航空工业部——负责喷气式巡航导弹。

七、确定以下各部为协作生产主要部门——委托其完成科研、设计及试验工作,同时按照委员会批准的主导部的订货进行生产:

1. 电力工业部——负责生产陆上和舰船上制导系统的无线电仪器、选择器装置和电视机件装置,建立发现和测定目标方位的雷达站。

2. 造船工业部——负责生产陀螺稳定仪、计算仪、表现和测定目标方位及到达导弹距离的舰船雷达站、舰船发射装置稳定系统、攻击水下目标火箭弹及仪表的自动制导头。

3. 化学工业部——负责生产液态燃料、氧化剂和催化剂。

4. 航空工业部——负责生产远程导弹的液体喷气式发动机,进行导弹空气动力研究及试验。

5. 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负责生产安装、发射装置,生产各种压缩机、泵及其仪表,以及其他配套装置。

6. 农业机械制造部——负责生产非触发信管、装具和各种火药。

八、为完成委派给各部的任务决定成立:在装备部、农业机械制造部和电力工业部设立火箭技术总管理局;在武装力量部设立军械总部火箭武器管理局和海军火箭武器管理局;在化学工业部、造船工业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设立火箭技术管理局;在部长会议国家计划委员会设立以国家计委副主任为首的火箭技术局。

九、在各部设立下列研究所、设计局和火箭技术试验场:

1. 装备部——在第88号工厂基地成立火箭武器研究所和设计局,取消该厂其他所有任务,将这些任务分配给装备部的其他工厂。

2. 农业机械制造部——在国家中央第1设计局基地设立固体燃料火箭弹研究所、在航空工业部第1研究所第二分所基地成立设计局,以及在索夫里斯基试验场基地建立火箭弹科研试验场。

3. 化学工业部——设立喷气式发动机化学试剂和燃料研究所。

4. 电力工业部——第20研究所和1号工厂的遥控力学实验基地成立附设制导远程及地空火箭弹无线电和电子仪器设计方案局的研究所。委托布尔加宁同志审查决定将武装力量部1号工厂转交给电力工业部的问题,以便委派电力工业部完成该厂的计划。

5. 武装力量部——设立军械总部的火箭研究所和火箭技术国家中心试验场,供所有从事火箭武器研究的部门使用。

十、责成装备部(乌斯季诺夫同志)、农业机械制造部(万尼科夫同志)、电力工业部(卡巴诺夫同志)、造船工业部(戈列格利亚德同志)、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帕尔申同志)、航空工业部(赫鲁尼切夫同志)、化学工业部(别尔乌辛同志)、武装力量部(布尔加宁同志)批准有关部的管理局、研究所和设计局的机构及编制。

十一、掌握德国火箭技术的下列工作是首要任务:

1. 完全复原V-2(苏联称之为Фау-2)远程导弹和地空导弹——瀑布导弹、莱茵女儿导弹、蝴蝶导弹的技术文件和模型。

2. 恢复对V-2导弹、瀑布导弹、莱茵女儿导弹、蝴蝶导弹及其他导弹进行研究和试验所必需的实验室和试验台,含全部设备仪器。

3. 培训能够掌握V-2导弹、地空导弹及其他导弹的设计、试验方法、生产零部件的工艺和导弹装配技术的苏联专家队伍。

十二、任命诺索夫斯基同志为在德国的火箭技术工程领导人,常驻德国。免去诺索夫斯基同志与火箭武器无关的其他工作。任命库兹涅佐夫同志(军械部)和盖杜科夫同志为诺索夫斯基同志的助手。

十三、责成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从有关部挑选出必要数量的各专业专家派往德国研制火箭武器,其目的在于把苏联专家指定给每位德国专家负责并从他们那里获得经验。

十四、禁止各部和各主管部门未经特别委员会批准召回其在德国研究德国火箭武器的工作人员。

十五、装备部、农业机械制造部、航空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以及武装力量部等各部,必须在一个月内准备就绪并提交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批准在德国的火箭武器设计、科研和试验的具体计划,包含为每个设计局确定的任务和期限。为了解在德国的火箭武器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制定目前的工作计划,派乌斯季诺夫、雅科夫列夫和卡巴诺夫同志带领专家组前往德国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考查。

十六、责成武装力量部(布尔加宁同志)在德国组建掌握训练和发射V-2导弹的特种炮兵部队。

十七、预先决定将德国设计局和专家于1946年底从德国转移到苏联的问题。责成装备部、农业机械制造部、电力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准备好安置德国设计局和专家的基地。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必须在一个月内就此问题向苏联部长会议提出建议。

十八、批准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给从事火箭技术工作的德国专家制定高于一般人员的报酬。

十九、责成武装力量部(赫鲁廖夫同志)为提供在德国从事火箭武器工作的所有苏联和德国专家的生活保障拨出:11号定额的免费口粮1000份;2号定额的补充口粮3000份;小轿车100辆;载重汽车100辆;同时还需供给燃料和配给驾驶人员。

二十、责成财政部和在德国的苏联军事行政机关为在德国的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进行的全部工作拨出经费7000万马克。

二十一、批准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以及各部在德国为研究所的实验室和火箭武器国家中心试验场,在战争赔款项目下订购各种特殊设备和仪器。委托特别委员会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外贸部共同确定订货清单和供货期限。

二十二、委托特别委员会向苏联部长会议提交建议,派遣委员会去美国安排为火箭技术研究所实验室订购设备和仪器,在这些建议中预先规定按公开许可证委员会有权购买价值2百万美元的设备仪器。

二十三、责成内务部副部长谢罗夫同志为设在德国的火箭技术设计局、研究所、实验室及工厂的正常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食品供应、住房、汽车运输等)。苏联武装力量部(赫鲁廖夫同志)和战略空军集团军总指挥索科洛夫斯基同志必须给予谢罗夫同志必要的协助。

二十四、责成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清查由各部和各部门运出的所有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火箭技术资料和模型,并根据赋予各有关部和各部门的任务对它们进行重新分配。

二十五、委托武装力量部(布尔加宁同志)向部长会议提出的关于火箭武器国家中心试验场的地点及建设的建议。

二十六、责成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提请部长会议主席批准关于奖励研究和制造火箭武器的条例,以及关于为在火箭技术方面特别熟练的工作人员提高薪金的建议。

二十七、根据人民委员会1946年3月6日第514号决定,批准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把装备部、农业机械制造部、航空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机械和仪器工业制造部、化工部和武装力量部新组建的研究所和火箭武器设计局的薪金额度及工业品与食品供应的待遇提高到苏联科学院的科研机构的水平。

二十八、责成航空工业部(赫鲁尼切夫同志)向装备部转派发动机制造专家、空气动力学家、飞机制造工人等20名。

二十九、责成高等教育部部长卡夫塔诺夫同志在高等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组织培训火箭技术工程师和科学工作者,重新培训其他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掌握火箭武器专业,保证于1946年底前具有高等技术院校学历的首批毕业生不少于200名,具有综合性大学学历的毕业生不少于100名。

三十、委托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会同高等教育部从高教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部挑选500名专家,对他们重新培训,并派遣到从事火箭武器研究的各部工作。

三十一、为保证被调到苏联的德国火箭技术专家的住房,委托沃兹涅先斯基同志于1946年10月15日前,根据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的调拨单,在分配计划中预先划出150栋可拆卸的芬兰式房子和40栋8套间的圆木住房。

三十二、必须把火箭技术的发展工作当作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并责成所有部和机构把火箭技术任务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И.В.斯大林

苏联部长会议办公厅主任 Я.恰达耶夫

根据决议,苏联先后建立了如下机构:以在莫斯科郊区的波德利波基炮兵第88工厂(原为加里宁炮兵第8工厂,后迁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为基础成立了属于装备部的第88研究所(后为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研究所所长为著名火炮生产组织者戈诺尔,总工程师为波别多诺斯采夫,三室(即弹道导弹设计室,模拟缴获的德国V-2导弹研制室)主任为科罗廖夫;以农业机械制造部国家中央第1设计局和航空工业部第1研究所的第二分所为基础建立了火药火箭弹研究所(第1研究所,1967年之后为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以航空工业部第1研究所和航空第84工厂为基础在莫斯科郊区成立了第456特殊设计局(现为动力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目的是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隶属于航空工业部,总设计师为格鲁什科;还有研究弹道导弹电子设备的第627研究所等。

决议通过后不久,装备部部长乌斯季诺夫和总军械部部长雅科夫列夫炮兵元帅带领的政府专家组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之后向斯大林提交了一份考察报告。8月,他们再次到德国考察,初步部署了专家回国后的安置,确定科罗廖夫为装备部第88研究所总设计师(注:乌斯季诺夫最先曾经考虑过炮兵专家西尼里什科夫,不过波别多诺斯采夫和米申都支持科罗廖夫),并将波别多诺斯采夫、切尔托克、米申、沃斯克列先斯基等从航空工业部调到第88研究所。

同一时间,苏联于1946年5月成立武装力量总炮兵局火箭装备局,任命杰克洛夫少将为局长。同年8月15日,苏联在德国境内成立了第一个火箭兵团——特种旅,进行德国V2导弹的研究工作。该部队原为驻德苏军近卫火箭炮兵第92团,1948年该旅番号命名为特种第92旅,1950年12月成为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特种第22旅,后来逐步发展成了近卫导弹第24师。

据后来数据显示,当年,为了加大对于导弹的研制力度,苏联军费开支达到630亿卢布,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6%以上。

在德国的ФАУ-2导弹

1946年5月13日公布的1017-419号决议

斯大林的戎装标准像

第四章 最初的装备

第一节 P-1的诞生

1946年,苏联专门成立了以沃茨纽克(В.И.Вознюк)少将为领导的勘址小组,为未来火箭试验靶场选址。小组考察了7个候选地,收集分析了气象、水文、气候、施工可行性等条件,最终决定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西北部,伏尔加-阿赫图宾斯克水泛地边缘草原上的卡普斯京亚尔村附近修建靶场。1947年6月23日,联共(布)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在卡普斯京亚尔建设靶场。7月27日,苏联部长会议公布决议,将卡普斯京亚尔村确定为第4国家中央靶场,由工程建设第2、12和14旅负责靶场的建设,靶场首任主任为沃茨纽克少将。

沃茨纽克

沃茨纽克观察导弹发射

从1946年10月开始,所有在德国组装、生产的导弹、仪器和设备等全部被运回苏联,分配到新成立的各导弹研究所。在德国制造的2列导弹专列直接开到正在建设中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用于以后的发射试验。根据1946年7月26日苏联部长会议第2643-818号决议,由火箭技术特别委员会(注:1947年5月更名为第2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变为布尔加宁)负责领导V-2导弹的试验发射工作,众多部委、科学研究所、设计局和工厂积极配合,保证试验设施配置齐备,以及飞行试验顺利进行。

卡普斯京亚尔靶场

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是苏联第一个导弹和航天器试验基地,坐落于伏尔加河下游北岸的卡普斯京亚尔村东北约30千米,是一片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和海拔约30米的半沙漠地区,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48.52度,东经45.8度。发射场距离著名工业和交通中心伏尔加格勒约90千米,离开喀山、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等主要导弹和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也不算太远。整个基地占地面积约6900平方千米,呈L形布局,建有发射台和地下井30多处。在1947-1957年的10年间,它是当时苏联唯一的弹道导弹和火箭试验地,苏联的第一枚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以及“宇宙”系列运载火箭等都在此发射。1988年后,卡普斯京亚尔靶场不再担任航天发射任务,成为单一的导弹试验发射场。

基于对德国V-2导弹的研究成果,苏联境内工厂及德国占领区工厂对导弹装配工艺的完善,苏联最终组装了几枚导弹。1947年4月14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紧急会见科罗廖夫,在详细询问了导弹研制进展状况和弹道导弹在战争中的优势后,他让科罗廖夫加快研制进程并表示“没有足够的时间了”。同去参加会见的米申回忆道,斯大林强烈地渴望拥有远程弹道导弹,他认为美国有海外军事基地,拥有原子弹和远程轰炸机,所以美国即使没有洲际导弹,也会轻易地将核弹头扔到苏联境内,而苏联当时并不具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唯一可以抱有希望的就是尽快拥有远程弹道导弹,因此非常坚定地支持苏联的弹道导弹计划。1948年3月,科罗廖夫奉命向斯大林汇报研制导弹的进展情况。斯大林要求他尽快复制德国导弹并尽快装备部队。

如今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沃茨纽克

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Вознюк

1906年12月20日(俄历)出生在乌克兰文尼察州盖辛市,1976年9月12日去世。1925年参军,之后在列宁格勒第1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毕业后历任哈尔科夫军区步兵第30师炮兵第30团排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38-1939年在奔萨炮兵学院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西方面军反坦克炮兵第7旅参谋长、第13集团军炮兵作战处长,1942年7月12日晋升炮兵少将,1943年9月25日晋升中将,1944年任乌克兰第3方面军炮兵副主任。战后任卡普斯京亚尔靶场第一任主任并一直到1973年退役,20世纪60年代晋升上将。先后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1年6月17日)、5枚列宁勋章、5枚红旗勋章、1枚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枚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枚一级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枚二级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2枚红星勋章等。

卡普斯京亚尔靶场配置示意图

根据安排,装备部第88研究所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担任导弹试验发射技术总负责人,航空工业部第456特殊设计局总设计师格鲁什科、通信器材工业部第885研究所总设计师梁赞斯基、造船工业部第10研究所总设计师库兹涅佐夫、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部国家专业设计局总设计师巴尔明担任试验发射分系统负责人,分别领导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陀螺仪系统地面设备和燃料加注设备相关工作。

之后不久的1947年10月18日,苏联在该靶场成功发射了苏联自己的弹道导弹P-1 (8A11),火箭升入86千米高空,坠落于距离发射点274千米区域。它是总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的第88研究所三室以德国V-2导弹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导弹射程270千米,发动机由第456特殊设计局研制,惯性导航系统由第885研究所研制,发射和注入设备由“专用机械”专业设计局研制,指挥仪由第10研究所研制。导弹飞行了206.7千米,向右偏离目标30千米。虽然这远不是一个出色的型号,但重要的是苏联的导弹第一次飞了起来!之后,苏联又利用组装的10枚V-2导弹进行发射,其中5枚命中了目标。导弹飞了274千米,最大发射质量12.7吨,最大飞行高度86千米。

专家们对导弹的试验发射做了精心安排。他们一共准备了两批导弹,每批10枚,一批称为T系列,使用德国运来的零部件在苏联装配的;另一批称为H系列,是在德国已经装配好的成品。在这次发射的11枚导弹分别来自于T和H系列,并安装了不同的遥测系统。整体来看,试验成功发射的导弹射程基本保持在260~275千米,偏离目标在5千米左右,飞行高度保持在72~86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M5。

通过分析试验结果,苏联专家认为对德国导弹技术文件的复原以及对于导弹本身的复原、加工和装配都是正确的;发动机在试车和飞行过程中表现良好;自动控制系统、无线电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工作结果令人满意,地面发射和加注设备也保证了导弹的试验发射顺利进行。当然,试验也表明V-2导弹某些技术设备在使用中显得复杂而笨重;部分控制仪器可靠性较低;发射前的控制系统调试非常复杂等。正是基于这次试验的结果,专家们确定了1947-1948年苏联导弹的项目计划,它们是射程为250~270千米的P-1导弹、射程为600千米的P-2导弹和射程为3000千米的P-3导弹。

1948年10月10日,真正的苏联国产P-1导弹在卡普斯京亚尔进行了第一次发射,随后的1年时间里又进行了20次发射。该型导弹与V-2导弹一样,也有不可分离的弹头和悬挂的燃料箱。由于弹头不可分离,因此要求导弹不仅在起飞和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姿态,而且在重入大气层时也要保持稳定姿态,所以在导弹尾部装了4个气动稳定面(尾翼)。

P-1导弹安装了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推力27吨力,导弹最大飞行距离270千米,最大发射质量13.4吨,弹头内含常规装药785千克。弹长14.6米,弹体最大直径1.65米,射击精度1.5千米。

1947年10月18日在卡普斯京亚尔试射苏联第一枚导弹后,相关人员合影

Р-1导弹第一次发射时的图像记录

Р-1导弹在卡普斯京亚尔准备发射

Р-1导弹准备发射

确切地说,苏联的第一款导弹很不完善。整个导弹系统由包括20个车辆、机组和地面设备等的子系统组成。导弹发射前向过氧化氢箱加注催化剂,反应后生成蒸汽,蒸汽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发动机涡轮泵。涡轮泵转动,将酒精和液氧送入燃烧室,再借助点火装置点燃推进剂。

由于导弹不能在已加注状态下保存,所以必须在阵地附近设置装盛液体易燃物质的容器。整个导弹发射准备时间需要6小时,其中技术阵地需准备2小时,发射阵地需准备4小时。导弹命中城市建筑物后,其破坏半径不大于25米。如果将这个数据与导弹射击精度相比较,就会明白这种武器的作战效能是多么的低下。当时来试验场的一位将军就说:“你们在干什么,把4吨多酒精注入导弹里?如果把这些酒精送给我的师,我们会很快把一座城市拿下。而你们的导弹甚至命中不了这座城市,谁要这个东西……”

实际上当时的导弹设计师和技术人员都很清楚这种武器的缺点——低下的作战效能和高昂的维护成本。将它作为装备列装部队,无非是出于如下考虑:操练使用新武器的方法;训练部队使用导弹系统作战;研究导弹在部队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特点。而正是这型导弹为苏联今后的导弹事业蓬勃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1950年10月,在P-1导弹顺利试验后,该型导弹开始装备部队。11月28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特勤第22旅正式装备该导弹,该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荣获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红旗勋章,并获得戈梅利荣誉称号。

就在导弹还在试验的过程中,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战败后的德国一直是美苏两大阵营争夺的焦点,按照雅尔塔会议上的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德国首都柏林市也被进行了相应的划分,柏林西部由美、英、法三国占领,东部则由苏联占领。

P-1导弹结构示意图

1 弹头;2 燃料箱;3 带燃料输送管的隧道管;4 氧化剂箱;5 仪器舱;6 尾段;7 气动稳定尾翼;8 燃气舵

在卡普斯京亚尔博物馆展出的Р-1导弹涡轮发动机

从1947年起,美国提出旨在控制整个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发起了一系列冷战攻势。苏联则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强烈的反击,在东欧各地部署了大批军队。1948年初,双方在柏林市逐步实施针对对方的局部性封锁措施,范围越来越广,程度愈演愈烈。同年6月24日,苏联突然关闭了从汉诺威至柏林高速公路上,位于占领区边界的赫尔姆施泰特(Helmstedt)检查站,并切断了美、英管辖的西柏林地区所有的水陆交通,使依赖西方世界物质支援的西柏林变成了一块死地。与此同时,苏联驻扎在东部德国地区的30多万军队摆出了强烈的战争姿态。美、英等国对此产生强烈反应,立即向西部德国紧急调动兵力,准备全面迎战。一时间,整个欧洲再度陷入危机,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就是震惊全世界的“柏林危机”。

194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驻欧洲空军投入所有能够使用的飞机实施空中补给,搭建一条通往西柏林的“空中走廊”。美国空军最高指挥部当即从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加勒比海等地调集了大批运输机执行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任务。同日,美国空军第1批C-47型运输机满载着生活必需品飞抵西柏林,一场被视为世界航空史上空前壮举的大规模空运行动——“柏林空运”由此揭开了序幕。

P-1导弹发射部署示意图

1 装甲指挥车;2 双联装压缩空气瓶;3 射击方向;4 发射台上的导弹;5 过氧化氢加温加注车;6 空气加温器;7 氧气罐;8 配电单元;9 汽油加注单元;10 电缆车;11 消防车;12 电源车;13 备品车

危机过程中,面对只有当面苏方常规武装力量一半实力的劣势,美国在7月17日-8月8日间先后派出3个B-29轰炸机大队(共60架)抵达英国,故意对外透露具有运载核武器的能力,以便对苏联实施核威慑。美方还制定了相应的“烤肉机”计划,准备第一批对苏联24个城市投掷34枚原子弹。

当然,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向苏联挥舞核大棒,早在2年前的伊朗北部撤军问题上,美国就曾对苏联进行过威胁,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从伊朗北部撤军,就会考虑对苏联进行原子弹突袭。

1949年2月,美、苏两国开始就解决“柏林危机”进行秘密磋商。5月11日午夜,苏联解除了对西柏林的全部封锁。12日凌晨,从西柏林出发的无数汽车和火车驶向苏联占领区,“柏林危机”至此宣告结束。这次事件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第一次较量,而之后的斗争绝未就此平息。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通称“西德”)宣告成立。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通称“东德”)宣告成立。德国由此开始了长达40年之久的分裂,全世界由此陷入了漫长而激烈的冷战,爆发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危机。

1948年柏林机场上列队的C-47运输机

第二节 由1到2

1949年9月,在P-1导弹基础上改进的P-2 (8Ж38)导弹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射程达到了600千米,以这一射程当时可以打击到一些美国在欧洲的海空军基地。该型导弹采用了分离式弹头、承重燃料箱,并且在其制导系统中增加了用来改善射击精度的侧向雷达补偿机制。导弹安装了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推力37吨力,导弹最大飞行距离600千米,最大发射质量20.4吨,弹头内含常规装药1008千克。弹长17.7米,弹体最大直径1.65米,射击精度1.25千米。

与之前的P-1导弹相比,科罗廖夫在P-2导弹上首次采用了推进剂燃尽后与第一级分离的头部,抛掉无用的载荷,使弹头可以飞得更远。另一新产品——采用轻铝合金制作的承压燃烧剂箱也使质量降低。为了增大发动机推力,格鲁什科增加了涡轮转数,提高了酒精浓度和燃烧室压力。为了提高远距离下的射击精度,包利申柯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横偏校正系统,即纵向惯性、横向无线电的组合制导。该系统的使用缩小了弹头的散布,但却使导弹的维护和使用更加复杂化。导弹系统有两个地面雷达站,作用是监视飞行和使用控制指令修正横偏。而TNT装药的质量增加,则使其在爆炸时能够造成面积达950平方米的破坏区域。不过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与之前一样,仍然需要6小时。

P-2结构示意图

1 弹头;2 燃料箱;3 带燃料输送管的隧道管;4 氧化剂箱;5 仪器舱;6 环形过氧化氢箱;7 涡轮泵组;8发动机燃烧室;9 尾段;10气动稳定尾翼;11 燃气舵

虽然苏联导弹部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导弹,但射程毕竟只有600千米,这远远不能达到斯大林的要求。1949年7月,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一个月,斯大林再次在克里姆林宫召见原子弹和导弹设计师,对核武器研制进度表示出极大不满:“我们想要长期的稳固的和平,但是头号战争狂人丘吉尔、杜鲁门把苏联看成魔鬼,他们用原子弹威胁我们,不过我们不是日本。这就是你,库查托夫同志、乌斯季诺夫同志,还有科罗廖夫必须要加快速度的原因。”

相对苏联的倾全国之力优先发展导弹,美国在冷战伊始并没有启动任何具有优先发展权的弹道导弹计划,因为此时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且在海外先后建立了40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战略空军和海军的绝对优势,而苏联所拥有的力量大体局限在东欧。因此,美国自身导弹的研制项目计划从1945年7月的40个减少到1950年3月的16个,同时还有另加上的8个研究计划。在导弹的研发地位中,地地导弹被放在最后一类,位于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之后,而在地地导弹的13个子类别中,远程导弹仅排在第8位。

1950年4月25日,以科罗廖夫领导的第88研究所三室为基础,第1试验设计部——弹道导弹试验设计部成立,之后又改组成为第1特殊设计局,由科罗廖夫本人担任局长。1956年8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做出第4912号决议,将第1特殊设计局从第88研究所划出,成为独立机构,由科罗廖夫任局长兼总设计师。该局拥有1939名技术人员,加上试制工人等合计1万人。

同年12月,苏联在国家中央靶场成立了第二支导弹部队——特勤第23旅,隶属顿河军区司令部。1951年开始,该部队隶属第4国家中央靶场,部署于伏尔加格勒州卡梅申。1951年11月27日,P-2导弹完成了定型。1952年,特种第22旅与特种第23旅开始换装,并开始掌握该型导弹的使用方法。

苏联与我国的导弹事业

1956年9月,苏联向我国提供了2枚P-1导弹。1957年12月,苏军1个缩编的导弹营连同2枚P-2导弹和1套地面设备秘密抵达北京,从此我国的导弹事业开始逐步发展。1959年秋,苏联派出了萨维列夫上校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总顾问,此外曾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工作过的测试工程师苏霍多尔斯基少校也作为在北京的导弹小组组长对导弹试验基地等提出了建议。苏联专家们建议我国以导弹团为基本建制单位,并就部队建制、驻地选择等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1960年9月10日,我国使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1枚苏制P-2导弹。1960年11月5日,我国在此基础上仿制的“东风”-1号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为了组织P-1和P-2导弹的批量生产,1951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做出将原先属于汽车和拖拉机工业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汽车厂转交给装备部的决议,以及关于组织导弹批量生产的决议,成立了国家第586工厂,首任厂长由格里高利担任,1952年后改由斯米尔诺夫担任。在批量生产P-1、P-2和P-5等型号导弹过程中,该厂的工程师们接触了大量有关导弹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并与不少导弹设计人员合作,为不久之后该厂独立进行导弹设计打下了基础。

如今陈列着的Р-2导弹

1952年,随着导弹的批量生产,苏联又在国家中央靶场成立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特种第54旅和特种第56旅。1953年3月,在国家中央靶场又成立了新的导弹部队——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第77旅和工程第80旅。而原先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特种第22旅、第23旅、第54旅和第56旅番号也依次改编为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第72旅、第73旅、第85旅和第90旅。1955年之前,这些部队都装备了P-1和P-2导弹,1957年开始换装为P-5M和P-12中程导弹。

Р-2导弹准备发射

第三节 中程导弹的出现

1947年,苏联根据国家导弹制造发展计划,开始进行P-3(8A67)导弹的研制。1949年6月完成设计,同年12月7日完成了对方案的评审。然而在1950-1951年间,由于煤油-液氧发动机研制出现困难,以及让位于P-7洲际弹道导弹的情势需要,该方案不得不被取消,并以P-3A导弹结构布局方案作为研制P-5导弹的基础。它也成为苏联一代导弹大师科罗廖夫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有变成实物的弹道导弹设计。

根据设计,该型导弹采用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质量71吨,最大射程30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4500米/秒,战斗部装3吨TNT,导弹长27.1米,弹体最大直径2.8米。

1951年,苏联在P-3A导弹方案基础上开始研制P-5中程导弹方案。导弹弹头采用常规装药,由以科罗廖夫为总设计师的第88研究所第1特殊设计局研制。1953年2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在国家中央靶场把导弹飞行试验分成三个阶段。1953年3-5月进行了第一阶段,共发射了8枚,其中6枚命中目标。其中4月19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导弹全程发射。10-12月进行了第二阶段导弹飞行试验,共发射了7枚,只有1枚没有成功。1954年8月开始了第三阶段导弹飞行试验,共进行了19次发射。之后,P-5导弹由第586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于1955年装备部队,1961年退役,它是苏联的第一种中程地地弹道导弹。

P-5导弹安装了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推力41吨力,导弹最大飞行距离1200千米,最大发射质量26吨,弹头内含常规装药1008千克。弹长20.75米,尾翼翼展3.45米,弹体最大直径1.65米,最大飞行速度M9,射击精度6千米,导弹发射准备时间2小时。

同时,苏联还专门在第88研究所第1特殊设计局成立了第一分局,主要由从德国俘虏的德国专家组成导弹技术小组。从1946到1953年,第一分局进行了一系列导弹设计方案,其中包括Г-1(Р-10)、Г-2(Р-12)和Г-4(Р-14)弹道导弹和Г-5(Р-15)巡航导弹等。不过德国专家设计的导弹方案没有一个得以生产,他们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都被释放并回到民主德国。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苏联的制造工艺只相当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初的水平,因此,德国的一些设计方案使得苏方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不过一些设计理念还是在日后被用在了P-2和P-5导弹的设计中,如整体推进箱、无线控制开关以及前置液态氧油箱。

Р-5导弹发射

P-5导弹结构示意图

1 弹头;2 弹头分离用的气动顶推系统;3 氧化剂箱;4 仪器舱;5 带氧化剂输送管的隧道管;6 燃料箱;7 过氧化氢箱;8 涡轮泵组;9 带液体推进剂主发动机燃烧室;10 尾段;11 带空气舵的塔体;12燃气舵

P-5导弹发射部署示意图

1 装甲指挥车;2 通信车;3 配电单元;4 食品拖车;5 导弹发射场;6 射击方向;7 发射台上的导弹;8 液氧加注槽车;9 空气加温器;10 起竖车;11 制导装置;12 过氧化氢加热单元;13 酒精加注槽车;14 四联装压缩空气瓶;15 空气压缩机车;16 过氧化氢加注车;17 塔架车;18 备品车;19 电缆车;20 水源车

Г-2(Р-12)设计射程2500千米,战斗部质量1吨;Г-4(Р-14)设计射程3000千米,战斗部质量3吨,发射质量73吨;Г-5(Р-15)设计射程3000千米,战斗部质量为3吨,飞行速度M2。

第四节 扬格利的首个作品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虽然已经装备了P-1与P-2导弹,不过由于使用的推进剂都是容易挥发的液氧,所以在实战中很难长时间处于高戒备状态。同时,导弹的发射保障设施、设备,尤其是推进剂的运输、加注和贮存设备等规模庞大,严重制约了导弹的机动性和作战应用灵活性。

1950年12月,苏联政府命令科罗廖夫的第1特殊设计局研制新的导弹,设计代号P-11。在借鉴德国带燃料压送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地空导弹的基础上,设计出少量的、在加注状态下能长期保存的P-11型导弹。P-11导弹可以说是苏联另一位导弹大师扬格利(М.К.Янгель)的第一个作品,他本人是高沸点推进剂硝酸的拥护者。这种推进剂中的氧化剂在高温下沸腾,能够长时间让导弹处于战备状态,大大缩短了战斗准备时间。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硝酸的腐蚀性极强,而且燃烧剂有时还会出现自燃现象,安全性较低。

而科罗廖夫是低沸点推进剂的拥护者,因为液氧不会腐蚀容器且容易生产。但是冷却到低温的液氧变化无常,即便是在零下50度低温条件下加注,液氧与导弹接触也会沸腾。这是这一缺点造成了导弹储存时间有限和战斗准备时间较长。

由于两位天才大师观点无法统一,经常展开激烈争论,最终,扬格利,这位科罗廖夫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另行组建了第586特殊设计局。

1953年3月,P-11导弹第一次成功试飞。1953年4月2日,P-11(8A61)近程导弹在第4国家中央靶场进行了试验。同年11月,导弹开始试生产。1955年6月,导弹开始批量生产并在同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P-11导弹射程为270千米,射击精度750~1500米,发射质量5.5吨,最大速度M5,导弹长11.1米,弹径0.88米。导弹首次采用了高沸点推进剂,在加注后可以贮存1个月,大大增强了实战能力。

此后,可以携带核弹头的P-11M研制成功,于1958年4月装备部队。这两型导弹西方代号分别为SS-1A和SS-1B,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飞毛腿”(Scud)导弹。

1955年5月,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第233旅以沃罗涅日军区炮兵旅为基础成立,并装备P-11战术弹道导弹。1958年,装备有战术弹道导弹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第77、90和第233旅归属陆军。负责专用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国防部副部长只掌管装备有射程1000千米以上导弹的部队,它成为日后战略导弹部队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该型导弹开始装备苏联陆军,编为导弹旅,每旅3个导弹营,装备导弹48~72枚,编入集团军和方面军。按照编制,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有1个独立战术导弹营,集团军有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方面军有2~3个导弹旅。

20世纪60年代,苏联陆军共有8个导弹旅。与此同时,华约国家共有13个装备该型导弹的导弹旅。在之后的岁月中,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也门、越南、阿富汗等国家通过购买和接受军援的方式,也拥有了带常规弹头的P-11导弹。

作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装备过的战术弹道导弹,P-11导弹多次被实战使用,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等都有它的身影,即便在1999-2001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它的改进型P-17导弹依然获得了不错的使用效果。

为了更广泛地协调国防部核武器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与生产工作,1953年4月23日,以炮兵总局火箭装备局为基础的第二炮兵专用技术局成立。1954年4月10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在第586工厂总设计师室基础上组建第586特殊设计局(1966年后称南方设计局),任命原第88研究所所长扬格利为总设计师和局长。1955年3月,专管专用装备和火箭技术的国防部副部长一职设立,由炮兵元帅涅捷林(1953年8月4日晋升)担任。1955年7月,苏联成立了火箭部队司令部。

Р-11导弹发射

P-11导弹结构示意图

1 弹头;2 环形燃料箱;3 环形氧化剂箱;4 氧化剂箱液体蓄压器;5 氧化剂箱;6仪器舱;7 燃料箱液体蓄压器;8 燃料箱;9 环形压缩空气气瓶;10 液体推进剂主发动机燃烧室;11 稳定尾翼;12 燃气舵

Р-11导弹

Р-17系列战术导弹外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