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族(之二)(怪哉第1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上帝之鞭”阿提拉:匈人就是匈奴人吗?(2)

匈人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

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认为,阿提拉所在的这支匈人部落,是从中国西行的北匈奴残部。匈奴对于中国人而言,大概不算是太陌生。这个北方草原古族,在西周时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只不过名字不叫匈奴,而是荤粥、猃狁。

和匈人一样,匈奴人也是彪悍善战的草原部族,有着高效的战争机器,主要是兵器和骑兵。匈奴人很早就能铸造适合骑兵使用的长剑,而匈奴角弓的巨大威力,更使得匈奴人拥有巨大的远程作战优势。

此外,匈奴铁扎甲也被大量装备于匈奴骑兵,在内蒙古甚至出土了一件青铜板甲,其工艺和防护效果令汉帝国的工匠们也望尘莫及。

匈奴军队则由机动灵活的骑兵构成,《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兵“尽为甲骑”、“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在围困了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冒顿单于亲征的队伍为四十多万骑兵。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他们常常采取迂回包抄、马背转身放箭、车轮箭阵、佯装撤退而诱敌深入等战法和战术作战,使得在建国初期缺乏骑兵的汉帝国难以与之对抗。

早在战国时期,彪悍的匈奴人就已经是华夏诸国的北方边疆大患,秦赵等国甚至分别修建了长城,并派驻几十万精兵常年驻守北方边境,秦有蒙恬,赵有李牧,都是战国时期的不世名将。

西汉建国之初,国力孱弱,难以抵御强大的匈奴。公元200年,刘邦亲征匈奴,结果被围于大同白登山,幸亏靠吕雉派人贿赂匈奴贵族,才得以全身而退。刘邦之后,吕后掌权之时,依然无力对抗匈奴,只能答应匈奴人的和亲要求——把一位皇族女子嫁给匈奴单于。

汉帝国对匈奴的守势、和亲政策,直到汉武帝时才出现根本性的改变。经历汉初到文景之治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之后,汉帝国国力积蓄空前强大,于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匈奴边患问题。

这一次,匈奴人遇到了强悍的对手:卫青和霍去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主动率兵出击,击溃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占领了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之后几百年间,汉军持续和匈奴作战,匈奴人不支,节节北退。一部分匈奴人内附定居,也就是南匈奴。另一部分继续在北方草原抵抗,成为北匈奴。

而后,汉军偕同南匈奴继续追击北匈奴。155年,北匈奴更遭另一北方民族鲜卑沉重打击,最终于158年被丁零击败之后西迁,从此在中国史书上渐渐消失。

北匈奴在中国消失的同时,南匈奴的驻地继续向南前移,他们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到了3世纪,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颖手下当将军,当时西晋正在经历八王之乱。刘渊担任了匈奴族的大单于,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史称汉赵。

匈奴的一支族群,称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篡汉,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后被氐人苻氏前秦所灭。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举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现宁夏)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后来宇文氏在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经过南征北战后,创立隋朝,再次统一中原地区。

以上是十六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的最后一场演出。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逐渐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匈奴后裔融入汉族以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大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

匈奴在中国史书里消失百多年后,匈人部族出现在了东欧平原上。

此间,北匈奴残部于公元160年左右进入锡尔河流域,匈人在同一地区崛起于公元290年左右。大约在同一时期,南匈奴崛起,刘渊于308年攻入中原称帝,其间120余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们之间有传承关系。

考古显示,除了名字的发音,匈人的文化、军事、政治制度基本与匈奴没有相近之处。北匈奴残部仅仅可能是最初被匈人融合的十余个部落之一。

匈奴的族属,至今也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从语言上讲,日本历史学家白鸟库吉是第一个借中国历史记载中的零星资料,企图将匈奴语言归类的学者,但是他自己也游移于突厥和蒙古两种可能之间。白鸟的结论早已被后来的阿尔泰语专家否定,他的研究无非表明,突厥和蒙古等阿尔泰语曾经从匈奴语中继承和吸收了不少词汇,但不能证明匈奴语属于两者之一。

欧洲历史学家蒲立本更用中国史料证明,匈奴语和阿尔泰语互不相容的几项特征,因此提出匈奴语甚至不属于阿尔泰语系,而可能与叶尼塞区域的几种语言有关。

另一方面,前苏联和俄国的语言学者作了不少比较研究,初步表明叶尼塞区域和高加索区域的语言和汉藏语系有某种亲属关系。所以到头来匈奴语和汉藏语可能还会变成“亲戚”。其他不说,有人提出匈奴-鲜卑语的“祁连”(义为“天”——祁连山和天山均由此得名)和汉语的“天”或“昊天”同源。

从人种上讲,匈奴的成分也很复杂,决不能以“蒙古人”概之。例如外蒙古发掘的匈奴古墓中曾发现匈奴人像,其眼睛被绣成蓝色。被认为是匈奴汉主(高祖光文皇帝)刘渊“苗裔”的稽胡,到隋唐时还被谚语说成是“胡头汉舌”。

现代学者公认匈奴部落联盟中肯定包括许多高加索白种人。至于匈奴帝国的“领导部族”究竟属于什么人种,现代人类学研究的结果,倾向于认为,他们可能是北亚黄种人,更具体地说,是高频的黄种芬兰-乌戈尔语系民族基因。

2012年9月,一篇题为《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博士论文,涉及了古匈奴人骨的基因鉴定成果。

研究人员在新疆东天山哈密地区墓地的古代人骨标本中,测到了比例不低的男性Y染色体Q1b类型,这个基因类型被认为是高加索白种人类型,且在印度、西亚、中亚、欧洲(特别是德系犹太人)中普遍存在,尤为重要的是,它高频出现于西伯利亚的孤立语族叶尼塞民族,这与有些专家推测匈奴为叶尼塞语族的论点吻合。

而黑沟梁遗址通常被认为与西匈奴有关。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也即相当于中原夏商周时期的东天山地区古代遗存,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目前确定的土著文化,包括天山北路文化和其后的焉不拉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