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物篇(8)
先忧后乐: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十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他的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稳固了西线边防;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铁面无私: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司法、监察官吏。“以法提衡天下”是包拯以法治国思想的集中反映。他主张立法应于国有利,于民无害,治平之世不宜用重刑;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以防失信于民;必须赏罚分明,执法公正;国家应“选廉干中正之人”任司法官吏,防止冤狱。包拯一生不畏权贵,自奉清廉,执法不徇私情,堪称“清官”之范。遗著有宋人张田所编《包拯集》。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他在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北宋名相:寇准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政治家,诗人。公元980年考中进士,因敢于直谏,被宋太宗比为魏征。1004年拜相,当时辽军大举攻宋,他力主抗辽,促真宗亲征督战,订立澶渊之盟,不久罢相。1019年再次出任宰相,又罢,封莱国公,后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有《寇莱公集》。
忧国忧民: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晚年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借官谷给农民,力图减轻高利贷盘剥。1069年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政,次年拜相。他推行青苗、农田水利、市易等法,以抑制官僚、地主、富豪特权为主,以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来改变宋“积弱积贫”的局面,但遭保守顽固势力反对,新法难行。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他的文章雄健宏肆,揭露时弊,简练有力;诗歌险峭奇拔、颇多佳作;词则风格高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字说》《易言》等。今存《临川集》《唐百家诗选》及《周官新义》残卷等。
沉着机智: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英宗年间出任谏议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以儒治国: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汉化契丹贵族,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重臣。任职近30年,官至中书令,备受重用。蒙古立国之初,他制定了多种政策及典章制度,并提出《便宜一十八事》,被皇帝作为临时法律颁行全国。在政治上他主张“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开科取士,释放被俘知识分子。在法律上他主张军民分治,州郡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总管军事;慎刑恤民,秉公执法;死刑必须申报批准后方可行刑,不得生杀任情。其法律思想和实践对元朝法律制度具有重大影响。著有《谌然居士集》。
忠君爱国: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反元英雄和爱国诗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1256年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元入侵宋时,他主张抗元。被元俘后,他拒绝元将的诱降,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认为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必须一死以尽“忠”。后被元朝统治者杀害。
济时大器:刘伯温
刘伯温(1311—1375),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时人瞩目。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朱元璋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1360年,刘伯温出山辅助朱元璋,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隐居起来,但终究难以避免政治的纷争,忧愤而死。
锐意进取: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1582年6月,张居正病死,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聚集,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改革基本失败。
为民请命: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海南琼山(今海口)人,明代著名政治家。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一代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离石县)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于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此外,他在任职直隶和两江期间,曾组织编写了《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对整理和保存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资料作出了贡献。
清忠和厚: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权位之重,一时无人出其右。张廷玉身居高位达数十年之久,兢兢业业,思维严谨,头脑清晰,文思快捷。每当草拟圣旨时,当朝皇上坐在龙椅上口述旨意,张廷玉在一旁提笔记录,话到笔到。皇上话音刚落,张廷玉就能呈上刚才皇上所传达的御旨全文。而且遣词准确,条款清楚、意完神足,皇上可以不作一个字的改动,直接将御旨下发给军机处。因此,张廷玉深得三代皇上的宠信,尤其是立志改革,勤勉政事的雍正帝。张廷玉任职年久,长期处机要之地,却始终保持清、忠、和、厚的品质。
刚直清正: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山东高密)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清朝书画家、政治家。
刘墉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直到33岁,他才依靠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会试和殿试,获得进士出身,后历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在为官期间,他廉洁奉公、正直干练、雷厉风行,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顿,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因此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
禁烟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情,为民众所称颂。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并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中兴之臣: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早年得曾国藩赏识,1859年末投奔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在无人敢应的情况下,李鸿章受命筹建淮军。经过多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淮军也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之一。太平天国覆灭后,以他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组成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探索中国的自强之路。后又筹建北洋水师作为清朝的海上防御力量。在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也无奈充当着尴尬的角色。
李鸿章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之前人们将李鸿章看作是“卖国贼”,但是现在史学界更倾向于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他的一生。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幼名顺官,后为光墉,字雪岩,安徽人。初在杭州设银号,后成为浙江巡抚幕僚,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遍及大江南北。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1874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当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其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雪岩亲书“戒欺”字匾,以诚信为原则。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882年,他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遭到联合拒购。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过半。11月,各地分号倒闭,胡雪岩变卖家产,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胡雪岩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