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与上司说话讲究分寸,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让你的顶头上司了解和喜欢你

你的顶头上司是你工作生涯里最重要的人物。他手握生杀大权,可以使你工作起来顺利无比,也可以使你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可以使工作气氛融洽,也可以使工作变得令人无法忍受。所幸的是,你可以让你老板看起来是个好经理还是个差劲的经理。

有些老板喜欢把他们的主管卡得死死的;有些老板则放任自流,放手让主管们去干。因此,你要找出你老板的风格来。什么让你感到最为舒畅?这其中并不存在什么是与非的问题,这只是为了要把你的工作和你老板的管理风格更好地统一起来。知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对你来说,先入为主地设定好你喜欢的老板的类型是件很自然的事。人们对权威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对别人合适,在你却不见得有用,反之,对你有用的,在别人身上则不一定行得通。

如果你是男的,而老板也是男性的话,你要记住,他是否一开始就对你满意,有赖于你和他的熟悉程度。你们有什么共同爱好吗?是不是喜欢同一种运动?还是有相同的教育背景?有些老板相对喜欢那些和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下属;而有些,则喜欢他们的下属有异于他们本人,以便互补。比如说,如果一个老总认为他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不注意细节,那么,他也许会希望有个在小节上绝不马虎的人来为他工作。

如果你是个男的,而你老板是个女的,你最好了解一下对那些掌权女性的所有偏见,如果你自己心存偏见的话,这也许会在你和她的接触当中表现出来。谈一谈这些看法,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的老板是女的,你也是女的,那么,你是不是希望她对你好一些?但如果她不是,你也不必对她感到愤怒。你可以通过加倍的努力工作,为女同胞增光,让她也觉得“有面子”。

如果你是个女的,你上司是男的,你可千万不要卖弄风情,注意和老板保持工作关系,保持你工作的高水准,尽可能地自己处理问题,不要动不动就要他帮助,扮演个可怜巴巴的无能角色。在他问你什么的时候,则要果断些。别和你老板谈论你的私事。如果你想知道上面的意思,告诉你的上司,并确定你知道上头的意思,如果你有意升职,说出来让你老板知道,这样,可以使他更好地了解你。

与上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上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任何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个问题,人们往往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认为,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这是上级的事,我是他的下属,应该由他来赏识我、器重我,调动我的积极性,我只要尽职工作就行了,不用去操这份心。谁知,到头来自己工作干得不少,却“吃力不讨好”,只能慨叹“工作好做,人事难处”了。另一种认为,与上级搞好关系,是培养庸俗的好感,于是奉承、讨好、拍马溜须,既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也于工作无补,对两者都无益处。

其实,与上级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有一些体面的、正直的、光明磊落的行为原则。

1.学会听,充分领会上级的命令

与上级交谈,是与上级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听上级谈话时,我们往往或非常紧张地注意发现话语中对自己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抑贬还是褒扬的种种信息,或忙碌地思考着自己应对的话语,因此,往往没听清上级正在说的东西。正确的应该是不仅听清上级所谈一切,而且要听清他所意指的隐意。这样,就意味着你能概括他谈话的所有要意,并作出聪慧的应对。

要做到这一点,你应该忘却所有的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上级的谈话上来。当你的上级讲完后可以稍作静思,以示你对他的讲话的记忆和思索。然后,向他提一、两个用以澄清他谈话要点的问题,不一定是故作复杂的问题,即使是答案很明确的是非题也可,意在强调你注意并把握了他的谈话要点。或者用核对理解的措辞,把他的谈话概括地说一下。

2.学会简明扼要地汇报

向上级汇报情况,简短是必要的。简短并不意味着将一大堆信息用连珠炮式的话语口若悬河地说完。简短意味着有选择的、简洁、清晰的。

将一份备忘录压缩在一页之内,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如果你一定要写一个详细的报告给上级,那么你最好用一页篇幅将整个报告的内容概括一下,将其置于全文之首。一篇好文章反映的不是善于写作的能力,而是长于思考的能力。想得透彻,才能写得明了。因此,在你无论写什么呈文时,都要把问题想透彻,然后再动笔。这是使呈文简洁明了,使上级爱看你的呈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3.掌握提建议的要诀

如果你想提出一个能让上级接受的观点或建议,你应该将你的论据认真整理,按最有利于阐明你的观点的方法逐一呈示出来,并尽一切可能让他来表达你的主张。

一个好的方法是向你的上级提供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并分别说明各个方案的长短利弊,让你的上级去权衡选择。这种提供建议的方法可以让领导做出最终决定,同时也迫使你对问题想得更透彻,结果对两者都有好处。

绝不要直接反对你的上级所提出的提议。他也许只看到了它的长处,或者他嫌麻烦事先没听听你的反应。不管怎么,如果你最终认为他的提议不合适,你应将你的意见变通成问题提出来,让他斟酌。如果你有上级没掌握的数据来说明你的反对意见,那就更好了。

4.为你的上级创造良好形象

及时向你的上级提供信息,使他保持不断的信息更新;尽量在会前向他提供所需的事实,以便他与人谈论时引用。无私地向他贡献你的主意和设想,从长远来说,你是不会损失什么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乐意无私奉献、让别人享用他的成果的人,就能产生出很多有利于这个世界的点子和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你的上级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时,你的形象也就好了。

5.独立解决你的问题

记住:你能为上级所干的最好的事是做好你的工作。一个有能力的上级通常是乐观主义者,他也希望他的下属有相同的素质。积极进取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内在素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姿态。一个富有经验的下属,在他的语言中很少用到“困惑、危机、挫折”一类词,而会把困难的情势看成“挑战”,并设计出迎接挑战的计划。独立地排除你面临的困难,不仅培养有效工作的能力,发展有效工作所需要的门路,而且能提高你在上级眼中的价值。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某项工作时,应及时地向你上级说明情况。这种情况下他产生的烦恼会比以后才知道要少得多。

6.了解你的上级

对于上级的工作习惯、职业目标、爱好与厌恶等等,你都应该了解。如果你的上级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那么你就不应该在他的队赛败后第二天早晨,即去请示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一个精明老练有见识的上级是很欣赏深刻了解他、并能预见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级的。

对某些上司一定要避而远之

职业对一个人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不要以为仅仅有个好单位就足够了,同样重要的是你的上司。他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左右你的命运,在这个谋求发展的年代里,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怀才不遇”的人了。所以,一定要投奔到明智的决策者麾下。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有着很多优点,被大家认为会成功的人,却出乎意料地失败了,并永无再翻身的机会。这不奇怪,因为只要有一个致命缺点,它就会像毒瘤一样无限期地拖延你的成功。我们要纠正自己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同时也要对直接上司的缺点了如指掌。

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江联系到了一个正在大规模招聘的单位,老总倒是和气得很,很客气地把大家请进去,茶水伺候,接下来就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他激情盎然,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不是在畅想,就是在重复,然后分别询问求职者能做什么,不等对方回答完毕,又是一番豪言壮语地演讲。被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并被以怀疑的目光打量了几个来回之后,小江不得不随着一些人假借去洗手间之机离开。如此长的时间,都不能判定前来的人员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的要求,如此低的效率,你耗得起吗?小江觉得,一个说话时间多过做事时间的人,实在是不怎么可信。

现在,小江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那个单位一直在招聘,需要的职位还是那么几个。看来,那位老总还在继续演讲着,只是苦了那些不知所求的求职人。

一年多前,小江还在一位好色的上司手下工作过。她曾经想,在单位里他不能怎样,也不敢怎样,何必惧怕这股恶势力?实际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后来,她才发现,当上司来到你身边,你不知道他是要把手放在你的头上还是肩上,要说出些什么话来,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神经也紧绷起来,表面上是在工作,内心想的全是怎么应付他。这样一来,不但工作频频出错,人也频频出丑。时时刻刻得警惕对方,把精力消耗在这上面,真是得不偿失。很多女同事就是不愿意如此提心吊胆下去才毅然离去。所以,一旦发现上司有这方面的“癖好”,最好敬而远之!

对那种心胸狭窄的上司也不要过分留恋。也许许多人想的是,只要自己不得罪上司就可以相安无事。可实际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的,你不得罪他,他身边总有人“得罪”他。一个部门的同事提了些中肯的建议,上司就可能勃然大怒,认为对方是在攻击他,一连几天上班的时间逮到机会就在办公室里痛骂对方,就会影响大家工作的情绪。

一位上司不好的个性往往决定了他很难与人合得来,人缘不好,事业上不会很顺利,把许多本来能谈好的事情谈崩,员工做的很多工作到他那里只能夭折,很多水到渠成的事情也告吹。一旦你不慎将他“冒犯”,就一辈子都不会有再翻身的机会。

也许会有人说,如果我这样挑剔,还能够找到一家合适的单位,一个不错的上司吗?我要说,能,一定能。没有实力的公司是无法生存的,好的企业必是改进又改进,克服了最细微处的缺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个做不到德才兼备的个体,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一方面,良禽择木而栖,另一方面自己要加倍地修身养性,这样总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去处的。

用平常的心态与上司交流

有些人平常说话口吐莲花、滔滔不绝,但是,一跟上司搭腔,就紧张万分,结结巴巴,连件很简单的事情都说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平时说话无所顾虑,说错了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而跟上司谈话,一旦说错就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甚至前途。

虽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上司身上,但上司对我们的印象的确会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因此,跟上司谈话时注意字斟句酌、谨慎小心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不敢跟上司说话,或者一味地拍马奉迎,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上司也是平平常常的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们所关心的话题,他们也会关心。作为下属,我们可以跟他们谈工作、谈业务,也可以谈谈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热门的话题。这样的谈话,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对工作也是有帮助的。特别是下属和上司有共同的兴趣或爱好,或者遭遇了相同的不幸和磨难时,通过心灵的沟通,会让他们一下子对对方产生好感,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工作之外建立起来的,工作之中建立起来的只是伙伴。

在上司面前,一味奉承的庸俗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上司本人,我们应该表示应有的尊重和敬仰,对于上司的主张,我们应该重视。在一般情况下,上司的确具有某种权威,我们的确应该服从,但是,如果被他们的这种权威吓倒,在他们面前只知道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以至于连上司的错误都不敢指出,只知道以上司的意志为意志,就会使自己失去人格的独立和做人的尊严。而对于这种人,很多上司是不会喜欢并重用的。

当然,也有些昏聩的上司是默许“叩头”政策的。上司默许,有些下属就这样去做,这同样也是不足取的。这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如果他是一个昏庸的人,那他就像一个喝醉酒的船长一样,你对他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也一样不能保证你的安全。”

总之,在跟上司谈话时,既要对他们表示应有的尊重,维护他们的面子和尊严,也要维持我们自己的尊严。把上司当成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我们就能与之平等而愉快地交流。

认真聆听是一种艺术的交流

泰勒在《政治家》一书中写道:“专心致志地听就是一种最安全而且最灵验的奉承形式。一个人能做出自己洗耳恭听的样子,他就具有了获得人们好感的才能。”

从这里我们知道,倾听本身就很有价值,如果你再做出适当的反应,比如适时地点头赞许、发问等,效果就会更加理想。对于这一点,泰勒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上司发表讲演,当他一坐下来你就鼓掌,他会把你的敬意当作是一般的礼节;但是,过了一会儿,你让他知道,你被他讲演中的某些动人之处所吸引。这时,你也许会以为他很快会淡忘了此事,其实不然,他会将你的赞扬长时间地铭记在心,甚至当你对他的讲演已经印象淡薄时,他还会念念不忘。”

当然,你不必等到上司做报告时方用到这种技巧,平时的交谈、“训话”中都很适用。认真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交流。

有时只要你回想一下以前上司说过的某件事情,并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再提一遍,就有助于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你不必同意这件事,只要你让上司知道对于这件事你已经做了认真的考虑,这就足够了。

即使上司谈的都是一些老调,也要认真倾听,时而给予表示共鸣或赞佩的应和,决不可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下属,很容易受到上司的重视。

出差在外时,如果有什么收获,或者原定目标有什么改变,一定要尽快向上司报告。让他们了解到最新动态。有些人可能有“回去再说”的想法,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很可能让上司觉得你这个人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虽然你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得不到上司的认可,甚至还会让他对你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对于那些能够认真聆听自己的人,每个人都会心怀好感,由于受地位和权威的影响,上司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因此,聪明的下属在听上司谈话时,要随着对方说话内容的改变而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复上司的话语,请其给予更详细的解释。

有些下属开始时可能不太习惯,会觉得挺别扭的,时间长了就会适应了。

做上司的,总希望得到下属的信赖和敬爱,身为下属,应该清楚这一点。而要向上司表示自己的信赖和尊敬,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认真聆听他的“教训”。那些不被上司责骂的下属,如果不是优秀的人才,就可能是不受上司重视的人。

“责骂”事实上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因此,被责骂时应该心存感激,不要辩解,只要低首倾听就行。并且,眼睛不可随意乱瞟,姿势要始终保持如一。这样即使做错事情,上司还是会觉得你是可原谅的。

下属能完全接受教训、理解上司的“苦心”,且积极地谋求改进,还对教训心存感激,这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因为在这一瞬间,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恰如其分地赞美你的上司

由于地位的关系,上司平常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恭维赞美之类的话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排斥恰如其分的赞美。

在跟上司交谈时,一定要对他们的行为多加留心,明白他们的好恶,然后,说出恰当的、符合他们性格的赞美话,他们听了势必会非常高兴,从而对你印象良好。

当然,在赞美上司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场合,区别不同的形势,否则,就会使自己的赞美适得其反。比如,当着全体同事的面,你对上司大加赞赏,就会让同事们听了不舒服,甚至会把你看成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哪怕你的赞美多贴切多中肯。在赞美上司时,态度一定要诚恳,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虽然说赞美可以博得上司的欢心,但不能将取悦上司作为自己赞美的目的,因为那样做,会使那些明眼的上司因为你的奴性而更加讨厌你。

近一段时间,约翰和经理的关系非常紧张。约翰老觉得经理不住地找自己的碴儿,而经理也总认为约翰不听自己的话,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结果,双方的关系就越搞越僵,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一天,经理因为一件事,把约翰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约翰一进去,就感觉气氛不对。经理坐在办公桌后,低头看着约翰昨天交来的材料,既不跟他说话,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就这样僵持了好长时间,约翰实在很无聊,于是,便转过头,欣赏墙上装订的一幅中国字画。只见上边的“忍”字写得笔墨饱满、酣畅淋漓,约翰忍不住赞叹道:“好深厚的功底呀!好矫健的笔势呀!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字画!”

经理正在与之较劲,听他这么一说,赶忙抬起了头。此时,约翰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字画,赞赏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于是,经理站了起来,走到他的面前,和他热烈地讨论起来。不知不觉中,两人间的敌对情绪消失了,共同爱好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两个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此后,约翰和经理相处得十分融洽,工作上也做得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中,约翰一句发自内心的、不经意的赞美之语,立马赢得了上司的好感,改善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性都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恰当的赞美,是激励上司的好方法,既可以赢得上司的好感,又可以缩短自己与上司之间的距离。

日本的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激发你的上司,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司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他们也愿意得到别人的支持与鼓励,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与夸奖。

以请教的方式给上司提建议

一个好的建议能否被上司接受,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建议的方式。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上司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上司的心理认同。

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上司接受。

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其潜在含义是尊重上司的权威,承认上司的优越性。即在提意见之前,你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上司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上司的思想的。因而,你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上司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很可能是对上司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上司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所提建议的敌意。

成就感牢固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即使是上司也不例外。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在未提出自己意见之前,先请教一下上司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考虑得不是很周到,你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有经验的说服者事先往往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把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随着共同的东西逐渐增多,双方也就逐渐熟悉起来,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请教上司,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做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这要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不是仅仅局限于方案内容本身的,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你的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对它的理性的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上司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上司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是很容易被说服,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强上司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上司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说话的动机,否则,即使你提出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这使得上司不可能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每一句话都会与你的“不良”动机联系在一起。

在上司心情愉悦放松时说事

给上司提建议,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一定要注意时机和场合,以便使上司更能用心领会你的意见,并不会导致对你的反感。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在情绪不佳、心有忧惧等低落状态下,较之平常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且惰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易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千万不要在领导情绪不佳时进言。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领导心绪高涨、比较兴奋时提出建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见识的下属,大都会在与上司随意交流,甚至是休闲娱乐时,逐步启发、诱导领导,使自己的种种想法得以实现,并使自己成为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宠幸”之人,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在娱乐活动中,一般领导的心情比较好,这时候提出建议会使领导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如果你能把所提的建议同当时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暗示、类比等心理活动的作用,则会对领导有更大的启发。还有些人善于接住领导的话茬儿,上承下转,借题发挥,巧妙地加以应用,从而很好地触动了领导,使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某地方,一个单位刚购置了一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准备修建一个机房。但就机房安装空调一事,领导却迟迟不批准,认为单位的同志们都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办公,不宜单独对机房破例。虽然有关同志据理力争,说明安装空调是出于机器保养而非个人享受的需要,但仍不能说服领导。

一次,大家一起出去参观旅游。在一个文物展览会上,领导发现一些文物有了毁坏和破损,就询问解说员。解说员解释说,这是由于文物保护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不能够使文物保存在一种恒温状况下所致,如果有一定的制冷设备,如空调,这些文物可能会保存更加完善。领导听后,不禁有些感慨。

此时,站在一旁的机房负责人老王乘机对领导低语:“局长,机房里装空调也是这个道理呀!”

局长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然后说:“回去再打个报告上来。”

后来,这位领导果真批准了机房的要求,为他们装上了空调设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老王能够不失时机地将眼前的景象同自己所提的建议联系起来,使领导产生由此及彼的类比和联想,从而很好地启发了他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娱乐中的寥寥数语竟胜过郑重其事的据理力争,这是不能不引起下属深思的,更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固然,在娱乐中,领导心情比较高兴,情绪较为放松,更容易接受下属的一些建议。但是如果不能细察当时的情形,不能选择有利的进言时机,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招致领导的不快。毕竟领导是来娱乐的,可能对于许多领导来说,这是难得的放松,他们并不想有人在这时候打搅他难得的片刻兴致,更不想去谈什么工作。

此时你最好的选择便是加入到领导的娱乐活动中去,为领导助兴,使其兴致得到满足。在此过程中,由于你和领导共同创造并分享了快乐,也容易使他接受你,为谈话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爽快而精神饱满地接受命令

接受指示和命令是工作的第一步,能否正确地接受和执行指示、命令是能否赢得上司信赖的关键。

被上司叫到时,爽快而精神饱满地回答“是!”非常重要,即使你正忙着手头的工作,也要迅速站起来做出回应。爽快利落地回应会使上司觉得你工作很积极,从而对你产生放心感和信任感。要知道,如果上司觉得把工作交给你他很不放心,那对你的前途将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不信任的人是不会器重你、提拔你的。因此,不管怎样,在接受指示、命令时你都要爽快地回答。

在接受指示和命令时,一定要听到最后。上司在交代工作时已经事先想好了交代的顺序,因此,如果你在上司交代过程中突然打断上司,提出自己的疑问,就很容易使上司忘记自己说到哪儿了。这时,上司不仅会感到尴尬,还会很生气。所以,在接受指示或命令时要先听完上司的话,然后再提出疑问或自己的看法。

此外,上司会从你的表情、动作来判断你是否清楚、明白了上司的意图。所以,在上司交代工作时,你要用点头的动作来表示你已经清楚、明白地知道了工作的内容。而当你不点头时,上司也就会知道你这个地方不太懂,需要重新说明一下。

有时,自己手头上正忙着一份工作,而上司又来吩咐另外一份工作。这时不要盲目接受上司的指示或命令。因为你正在忙的工作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如果你接了另一份工作,原来的工作就无法在规定时期内完成了,反而为自己和公司带来麻烦。

在这种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不行啊!”因为上司是认为你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才把工作交给你的。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说“不行”,上司会很生气。你最好先说声:“实在对不起……”然后再具体地说明不能接受这个指示或命令的理由。你可以说:“我正在忙着这项工作……”或“这项工作也很着急……”这样你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的内容具体说明一下,然后等候上司的指示,因为你自己是没有决定权利的。

上司在听完你的话之后会做出指示说:“你现在做的工作以后再做也可以,先把这份文件处理一下。”或“你现在做的工作比这个重要,先把你手上的工作做完再做这个也行。”这时候你要听从上司的决定。

汇报工作要干脆利索抓住关键

很多上司常把下属是否经常向他请示汇报工作,作为判断下属是否用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做下属的来说,经常请示汇报工作,让上司知道你干了什么,效果如何,这样还可以显示出你对他的尊重,让他有当领导的感觉。如果遇到困难和麻烦,上司还可在人力物力上支持你,比你闷着头苦干要强上千百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如何成功地把不利的情况汇报给上司的例子。

某公司的林风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

“情况怎样?”经理劈头就问。

林风坐定后,并不急于回答经理的问话,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他十分了解经理的脾气,如果直接地将不利的情况汇报给他,经理肯定会不高兴,搞不好还会认为自己工作不力。经理见林风的样子,已经猜出了肯定是对公司不利的情况,于是改用了另一种方式问道:“情况糟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挽救的可能?”

“有!”这回林风回答得倒是十分的干脆。

“那谈谈你的看法吧!”

林风这才把他考察到的情况汇报给经理:“我这次下去了解到,这个客户之所以不用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答应从另一个乡镇企业进货。”

“竟有这样的事!那你怎么看呢?”

“我想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产品应该比乡镇企业的产品有优势,我们的产品不但质量好而且价格还很公道,在该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就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怎么能和我们相比呢?”经理打断了林风的汇报。

“所以说,我们肯定能变不利为有利。最重要的是,当地的很多公司,多年来一直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该客户近来从那个乡镇企业订货,主要是因为那个乡镇企业距离他们较近,而且可以送货上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如那家乡镇企业,我们可以直接到每个乡镇去走访,在每个乡镇找一个代理商,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小林,你想得真周到,不但找到了症结所在,还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要是公司里的员工都像你这样有责任心就好了。”

“经理过奖了,为公司分忧,是我的责任。经理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不久,林风被调到了销售科,专门从事产品营销。公司产品的销量节节上升,林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快成了公司的骨干。

总的来说,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态度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语气要平缓、不卑不亢。汇报之前,先动手拟好汇报的主要内容,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啰嗦,关键的是要说到点子上。没有哪个上司会喜欢啰哩啰嗦而又政绩平平的汇报者。

无论采用书面汇报还是口头汇报,汇报的门面材料一定要准备好。即使是口头汇报,在汇报过后,将一份书面报告交给他,他也会感到你这个人工作认真,有条理性。

有的上司喜欢在你汇报工作时向你提问。这时你应停下来,耐心地回答上司的提问,不要认为工作没汇报完,失去表现的机会。要知道,上司插问,也是对你重视的一种表现。耐心地回答了上司的提问之后,再巧妙地接上未汇报完的部分。

挺直腰杆多说顺耳话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晚辈怪长辈偏心;下属怪上司只心疼心腹;业务员怪老板只看重主管……一味地认定是对方不能一碗水端平,似乎很少有人会检讨一下,为什么那些人会更讨人喜欢?

腰杆子一向颇直的刘罗锅就是一个例子,他能力强、有原则,与皇帝沟通起来也机灵得很,让乾隆皇帝不宠爱他都不行。

有一回宰相刘罗锅陪乾隆皇帝聊天,乾隆很感慨地说:“唉!时光过得真快,就快成了老人家喽!”

刘罗锅看看皇帝一脸的感伤,于是说:“皇上您还年轻哩!”

“我今年45岁,属马的,不年轻啦!”乾隆摇摇头,接着看了一眼刘罗锅问,“你今年多大岁数啦?”

刘罗锅毕恭毕敬地回答:“回皇上,我今年45岁,是属驴的。”

乾隆听了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我45岁属马,你45岁怎么会属驴呢?”

“回皇上,皇上属了马,为臣怎敢也属马呢?只好属驴喽!”刘罗锅似笑非笑地回答。

“好个伶牙俐齿的刘罗锅!”皇上抚掌大笑,一脸的阴霾尽失。

擅于说顺耳话的人,往往善解人意,机灵乖巧,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能了解对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这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能很轻易地看出别人的情绪反应。拥有这种知己知彼的能力,做起事情来就容易百战百胜。所以这是一种沟通上的优势,有了这种优势,与上司沟通时就轻松多了。

通过观察,可以洞察先机,知道上司的想法,就算觉察对方有不同意见,心里也有数,可以在心里有所准备,事先化解。也可以针对上司的反应,妥善安排自己的进退应对,比如依照对方的反应,适时给予鼓励赞美,把话说进对方的心坎里;发现对方不悦,临时刹车,避免沟通恶化。这样的沟通,一切都可掌控在自己手中。

说顺耳话虽是一种天赋,但也是可以学习的。比如和上司说话的时候,要慢半拍,仔细看看对方的表情,判断一下自己的这句话会引起什么反应。

当你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出了问题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等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

听到上司传唤时,最好冷静、迅速地做出回答:“我马上处理。”这样会令上司直觉地认为你是办事有效率、听话的好部属。

当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作答时,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 你可以闪避:“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三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