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反预期句式

反预期句式,顾名思义就是和预期相反的句式。语言成分中,和预期相反的表达形式很多,不仅仅只有句式。比如,词汇形式“竟然”也表达反预期意义,“你竟然骂我”,表明说话人没有想到对方会骂自己,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反预期句式在形式上是句子模式,在意义上表达反预期,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在不能根据部分预测整体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反预期构式。

一、基本性质

反预期句式基本性质有二:一是客观上超出常规,二是主观上超出意料。

(一)超出常规

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言,秩序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太阳东升西落,人兽夙兴夜寐,冬去春来,寒暑交替,都为人类的生存奠定了基本条件。有些秩序性是不能打乱的,如日月的运转、海洋的流动,这些秩序一旦失常,人类就会走向毁灭。有些秩序性可以被打乱,如暖冬的出现、地震的发生,尽管秩序失常,但不影响人类整体的生存。如果某些秩序被打乱,就超出常规,违反了社会的预期。比如,一般情况下,月亮总是比星星亮,但如果有一天出现星星比月亮还要亮的情况,就超出了常规,说话人可以说“星星竟然比月亮还要亮”,这是用“X比Y还W”这样的反预期句式来表达这种超出常规的意义的。

(二)超出意料

超出常规是就客观而言的,超出意料则是就主观而言的。其实二者常常纠缠在一起的,超出常规,也往往超出意料;超出意料,一般也是超出常规。但二者也并不总是并行的,有时和说话人的个人看法有关。比如说,有人认为男艺术家梳个辫子是超出意料的,而有人认为不然,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一个大男人,竟然梳个辫子”“艺术家嘛,当然应该梳个辫子”。说话人觉得是超出意料的,用“一个NP, VP”这样的反预期句式表达,但回应者认为是正常的。这其实是不同社会视角所导致的差异:说话人在认知中凸显“男人”的一面,“男人不应该梳个辫子”是社会固有模式,反之则是反预期的;回应者在认知中凸显“艺术家”的一面,“艺术家应该有不同于常人的习惯和行为”也是社会固有模式,那么“男人梳个辫子”就是正常的,没有超出预期。

说话人运用反预期句式表达意义,常常是一种主观性活动,是说话人在接收新信息的过程中,觉得所接收的信息出乎意料,于是优先选择一些固定的反预期句式表达。比如,“X得不能再X了”,往往不是客观对象本身达到极致,而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达到了极致,“这个馒头大得不能再大了”,难道这个馒头是世界上最大的馒头?不是的。是说话人看到这么大一个馒头,感到意外,于是用这种反预期句式表达,从而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二、研究价值

反预期句式极具研究价值。早在1942年,吕叔湘先生就在《中国文法要略》里谈及“人而无恒”的意外性质,认为“而”是表转折的,本来是“人应有恒”。按照反预期信息理论,“而”就是反预期信息标记,“人应有恒”是预期信息,“人而无恒”是反预期信息。陆俭明在《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2004)中谈到,“洗干净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目的,“挖浅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但并未达到预期目的,是对预期结果的偏离。这其实也是反预期,有几类动结式有专门的反预期意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到21世纪初,学者们在研究语法现象时常常论及转折、意外、偏离等情形,其实都和反预期有关。从21世纪初开始,学者们自觉地运用反预期信息理论处理汉语语法问题,一些反预期的词汇形式得到了研究,如袁毓林(2008)的《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武果(2009)的《副词“还”的主观性用法》,刘焱(2009)的《反预期信息标记“别看”》;一些反预期句式得到了挖掘和深化,如吴福祥(2004)的《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齐沪扬、胡建锋(2006)的《试论负预期量信息标记格式“X是X”》,郑娟曼(2009)的《“还NP呢”构式分析》。

反预期句式受到研究者们如此重视,主要在于这类句式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越是超常的事实,往往越是有价值的。正如新闻学中的一句经典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狗咬人是常规的情形,而人咬狗是超常的情形,因此具有新闻价值。语法学也是如此,越是常规的,研究价值越小;越是超常的甚至反常的,研究价值越大。反预期句式由于其自身的超常性甚至反常性,其研究价值是很大的,尤其是当句式的组成成分中没有反预期的词汇形式,但句式本身具有反预期意义,那么,这样的反预期意义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句式会表达反预期意义,都是值得研究的。比如,传统的“连”字句,学者们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果从反预期的角度着眼,“连”字句其实就是一种反预期句式,只有违背社会固有模式或个人特定习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连”字句,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比如,“连医生都治不了,你一个小护士能治得了?”这句话是建立在“医生比护士更能治病”这样的社会固有模式的基础上的,由于违背了社会固有模式,所以是可以接受的,而“连小护士都治不了,你一个医生能治得了?”是不能接受的,原因就在于这句话并没有违背社会固有模式,小护士治不了,医生治得了,完全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