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崛起西北
一 从“刀客”到革命
发动西安事变的另一“主角”,是爱国将军杨虎城。
杨虎城的出身和经历,与张学良很不一样。1893年11月26日,他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父杨怀福靠务农兼做木工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杨幼年时因家境贫寒,只念了两年私塾,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为了养家糊口,他13岁就到一家小饭铺当童工。15岁时,其父因参加反满秘密会社被当局绞死于西安。年轻的杨虎城,只身一人用借来的手推车将父亲的尸体推回故乡,行程200余里。后在穷苦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他受此事启发,不久发起成立了“孝义会”,提倡和发动乡亲们互帮互助,纾难解困。
清末的陕西,官府盘剥,灾荒连年,人民负担沉重,生活苦不堪言,农民反抗捐税的斗争此起彼伏。同盟会会员井勿幕1907年在蒲城建立革命组织,宣传民主思想,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卖国行为。蒲城县知事李体仁以“图谋不轨”罪名,逮捕与审讯革命师生,引起全省教育界的愤慨。在井勿幕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学堂纷纷举行罢课,要求巡抚衙门严惩镇压学生运动的蒲城县知事。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撤销了李体仁的职务。
群众反清斗争的胜利,鼓舞了杨虎城的反抗斗志。他在“孝义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以“打富济贫、抑强扶弱”为宗旨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于农历八月十五,故取名“中秋会”。他们袭击催粮催款的衙门差役,夺取枪支,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辛亥革命爆发后,陕西的革命党人首先起来响应,他们组建“秦陇复汉军”,参加反对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杨虎城带领“中秋会”的几十名弟兄加入“秦陇复汉军”,编入哥老会头目向紫山的“向”字营,在西线乾州、永寿一带与清军作战,获得胜利。清王朝被推翻后,“向”字营解散,杨虎城退伍回乡,继续参加并主持“中秋会”的活动。阴历除夕,他手持手枪,闯进勾结官府、横行乡里的李桢家,打死了这个恶贯满盈的恶霸。当他们得知官府要把大批税银从澄县运往西安,途经蒲城时,杨带领弟兄们在大路上劫走官车。“中秋会”的这些行动,震动了蒲城。官府下令通缉杨虎城。杨同一些青年农民结成一支抗暴武装,活动于大荔、朝邑、合阳一带,劫富济贫。杨成为当地“刀客”的头目之一。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复辟帝制后,全国各地掀起讨袁浪潮。杨虎城在陕西革命党人策动下,率部在华阴一带截击袁世凯在陕西的爪牙陆建章的军队。反袁战争胜利后,杨部被改编为陕西护国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驻大荔县。杨的正规军旅生涯由此开始。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旗帜,成立军政府,坚持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陕西革命党人于右任、井勿幕号召陕西人民拿起枪杆子反抗军阀。他们组建靖国军,与皖系军阀陕西督军陈树藩的统治进行斗争。当时陕西的靖国军兵分六路,杨虎城率部加入靖国军,被编入第三路第一支队,杨任支队长。1918年4月,陈树藩为巩固他在陕西的统治,率部由渭南西进,企图冲破关山、相桥一线,直捣设在三原的靖国军总司令部。杨虎城奉命率第一支队在关山东北的界方阻击敌军,双方激战6昼夜,杨部不足千人的队伍伤亡过半。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夸奖杨部的英勇战斗精神,说:这次战斗,打出了靖国军的军威;赢得了时间,使总司令部得以调动部队,从容布防。井勿幕指出,第一支队不畏强敌,打出了榜样,号召各支队都要学习第一支队不畏强敌的精神。
1920年的直皖战争,直胜皖败,直系势力进入陕西。在北洋军阀的威逼利诱下,靖国军内部发生分化,有的队伍改旗易号,接受直军改编。第三路司令曹世英也准备降敌。杨虎城此时驻防临潼栎阳,兵力不过千余人,地形上无险据守,不得不撤离此地,率部向西发展。他攻占了武功,部队扩编成5个营。杨保持气节,顶住诱降,前往淳化方里镇,迎接于右任来武功,重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设在凤翔,设行营于武功,兵分三路,杨虎城被于右任委任为第三路司令。1922年3月,杨部得知吴佩孚拨给甘军的一批军火,要由西安运往甘肃。杨虎城率部在乾县铁佛寺袭击护送和接应的甘军,缴获千余支枪械,数十万发子弹。直系军阀感到杨部是个巨大威胁,于是出动3万兵力进攻武功。靖国军第三路孤军无援,被迫于5月西走凤翔,与靖国军第一路靠拢。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于右任和杨虎城研究决定:于右任绕路前往上海,进行联络;杨率领主力放弃武功撤往三边,依附于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井岳秀与井勿幕是同胞兄弟,也是杨虎城的同乡,因此关系,杨部被允许进入他的防地,其所部名称被改为“陕北镇守使署暂编第二团”,分别住在三边各地,归井岳秀指挥。杨本人因目标过大,则住在榆林。1922年冬,杨派代表到上海,经于右任引荐会见了孙中山。孙中山赞许杨的革命精神,希望杨能来上海会面。杨认为当时的形势不宜他离开陕北,于是派代表第二次去沪向孙中山报告部队情况。孙同意杨对部队的安排。
杨虎城蛰居榆林期间,经杜斌丞介绍,结识了陕西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时任榆林中学校长的魏野畴。杨从魏那里开始接触革命理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救国主张。魏敬重杨坚持靖国军旗帜,向杨解释了辛亥革命果实为什么被军阀篡夺和靖国军失败的原因,向杨指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干革命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道理。这就为杨虎城后来同共产党人合作打下了思想基础。
杨虎城派代表去广州出席了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接见了杨的代表,并介绍杨虎城正式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组织国民军。井岳秀在各方推动下,将所部改编为陕北国民军,任命杨虎城为前敌总指挥,下辖两个支队:第一支队是井岳秀的基本队伍,第二支队是杨虎城带到陕北的部队。1924年11月,杨虎城率部从榆林南下,回师关中,打败了驻扎大荔、澄县一带的麻振武部,在渭北站住了脚。
1925年夏,杨虎城参加驱逐北洋军阀陕西军务督办吴新田的运动。吴新田7月15日西逃后,杨率部向岐山、宝鸡方向追击,歼灭吴部一个主力团。国民军第三军顺利进入陕西,杨部被编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被任命为第三师师长。
1926年7月,在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扫荡直系、奉系等北洋军阀势力。直系军阀吴佩孚为解除后顾之忧,派刘镇华率10万“镇嵩军”进军陕西,古城西安受到威胁。杨虎城4月15日在三原召集将领开会,决定抗击“镇嵩军”、保卫西安,以策应广东革命军北伐。刚从广州返陕的魏野畴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留部分兵力防守三原、泾阳,5000名主力部队驰援西安。4月18日,杨虎城率直属部队进入西安。当时,西安守城部队分三个系统:一是国民二军十师李虎臣部,二是陕军四师卫定一部,三是国民三军三师杨虎城部。为加强守城部队间的团结,在杨虎城倡议下,守城部队统改称陕西陆军,下辖三个师,李虎臣任一师师长,卫定一任二师师长,杨虎城任三师师长。杨推李虎臣任总司令,自任副总司令。各师分区把守,杨部承担敌军重点进攻的东部和北部的防守任务。
“镇嵩军”从四面八方将西安城团团围住,切断了守军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战,特别是东北城角的反围攻战、小雁塔争夺战和西北城外的大白杨突围战最为惨烈。敌军从陆路攻城未能得逞,便挖掘地道,企图用这种办法攻入城内,结果被守军察觉,也未成功。7月中旬,敌军在离城几百米的午门村,垒起高过城墙的土台子,架起大炮猛烈轰击东门城楼。入夜后,敌军敢死队接连架云梯攻城,并悬赏登城者第一名大洋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500元。守军奋力抗击,双方短兵相接,敌人纷纷滚下云梯。后来,杨虎城命令炮兵排长孔从周用两门野炮、一门山炮将敌军搭起的土台子轰倒。杨又抽调部分兵力出击,歼灭躲在东城壕和北城壕里顽抗的敌人。这天,是西安守城史上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从拂晓打到傍晚,杨在城墙上亲自参加抗击敌人的战斗,杨军第二支队司令孙蔚如负伤,几名军官和数十名士兵阵亡。
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不足万人的守城部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抗击着7万敌军的围攻,使敌人不得越雷池一步。杨虎城后来总结说,西安守城战的胜利,靠的是守城军民抱定与反动军阀势不相存的决心,靠的是坚信三民主义,因为有了共信共守的主义,而后才能发生必死团结的力量。主义的信仰越坚,团结的力量越大。
当杨虎城等与“镇嵩军”鏖战西安时,在广东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与吴佩孚、孙传芳部在湘、鄂、赣地区进行激战。西安守城战牵制了数万直军,有力地策应和支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冯玉祥和于右任自苏联归国后,1926年9月17日在绥远省五原誓师,组织国民联军,策应北伐战争。冯部经宁夏入甘肃,派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率孙连仲、吉鸿昌、马鸿逵部经平凉东下,10月初到达兴平。于右任亦于10月12日随军到达三原,组织国民联军第二、三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国民军作战。
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和国民军的进攻与威慑下,刘镇华于1926年11月27日从西安撤围,率部逃窜。历时8个月的西安守城战,于11月28日宣告胜利结束。
二 参加北伐
西安解围后,杨虎城隆重地安葬和祭奠了守城期间死难的近五万军民,之后便于12月初不辞而别,悄悄地离开西安。师长杨虎城的突然离队,左右均感愕然。参谋长蒙浚僧派人四处寻找,始知杨避居在富平、三原一带友人家中。
冯玉祥到西安后,任命于右任为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邓宝珊为副总司令,统管陕西的军政事务。冯得知守城主将杨虎城出走,感到惊异。从靖国军时代即与杨建立了患难友谊的于右任、邓宝珊更加着急。
1926年12月26日,于右任给杨虎城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周诚送去。信中诚恳地说:“请弟回省、望即日命驾,共商一切。如弟不归,我即前来,此时非碰死在你面前不可。陕民痛苦极矣,此千载一时之机会,教我伶仃老弱之人做去,如何能改良,能进行。弟如是爱我者,弟应当速归。”[17]1927年1月15日,冯玉祥派姚维藩持函前往渭北,促杨回省。冯在信中称赞杨在守城中的功劳,指出“目今匪众虽溃”,但“元气已伤”,请杨“担任联军第十路总司令,以期早日削平逆贼,完成革命大业”。望杨“继续努力,协同右任、宝珊诸同志一致奋斗”。[18]
2月4日,于右任又给杨虎城写了一封极其诚恳的信,派人送往三原,催杨虎城回省。于还手抄了一份“总理遗嘱”送给杨虎城,用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来敦促他出山。
此后,冯玉祥、于右任又派张之江和史可轩等人去三原催促,杨虎城乃于1926年2月9日回到西安。
杨虎城和冯玉祥在西安第一次见面,杨向冯报告自己参加守城的经过,解释了解围后出走的原因,大意是:“当吴佩孚指挥刘镇华率嵩匪入陕之日,西安岌岌可危,国民二军新遭挫折,无力支持,在一发千钧之际,虽自知能力薄弱,力量有限,而且部队连年作战,缺乏训练,但既没有其他部队担任保卫西安之任务,只有不顾一切,使自己所率之部队,发生废物利用之作用,遂断然进入危城,团结友军,勉力支撑。时经八月,对外隔绝,军需民食不能不取之于城内,因之军纪废弛,军民伤亡过多。兹幸总司令(指冯)万里驰援,使强敌溃退,坚守取得胜利。回忆坚守期间情况,不仅对不起部下,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总司令。现在总司令已莅西安,大计主持有人,希望准我解甲归田,以谢部属和西安人民,所有部队,酌予改编,使他们仍能为国民革命效力。”[19]
在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等恳切劝说下,杨虎城始允就任国民联军第十路军总司令,不久又改称第十军,杨任军长,李子高任副军长,孙蔚如任参谋长。5月初,集结渭南。杨受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受东路军前敌总司令鹿钟麟节制,东出潼关,出师北伐。杨除指挥第十路军部队外,还节制庞炳勋、王鸿恩、吕秀文等三个军部队。
东路军先头部队沿陇海路东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灵宝、陕县、渑县、新安。5月27日,协同西路军攻克豫西重镇洛阳,歼灭奉系万福麟部。由武汉北上的北伐军唐生智、张发奎部在豫南打败奉军张学良、韩麟春部的主力,6月1日进入郑州和开封。同一天,杨虎城也率部进入开封,并继续东进,参加豫东战役。
北洋军阀直鲁联军纠集褚玉璞、徐源泉、张敬尧、刘志强、方永昌、袁家骥、王栋、潘鸿钧8个军,7月上旬由陇海路东段向西进犯。杨虎城一面率部节节抵抗,一面急忙向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求援,但援军迟迟不到,便撤至马牧集。马牧集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又退到归德(今商丘)。
杨虎城在归德与孙蔚如、魏野畴等研究认为,几次向冯求援,不见援军前来,东路军总部已经撤往兰村,驻柳林的十一军姜明玉部叛变,十军处于孤立无援的窘境,而归德四面环水,给养缺乏,长期困守,于大局无补。此时,战争正在津浦线和陇海线进行,皖北一带空虚,于是杨率部于1927年10月经柘城、鹿邑撤往皖北太和县,退出战争。
三 离冯附蒋
杨虎城1927年10月下旬率部到达太和,4个月后他把军务交给冯钦哉、孙蔚如代理,自己离开部队,化名呼尘,前往日本休养治疗。
杨此时离开部队出走,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他的处境有关。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实行白色恐怖政策,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6月,冯玉祥参加郑州会议、徐州会议后,与蒋合流,也开始反共、“清党”。冯撤换了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共产党员)的职务,把苏联顾问押送回国,并下令逮捕共产党人乃至一般进步人士。西北局面顿时变色,中国大地被血雨腥风所笼罩。
杨虎城到太和后,仍坚持与共产党人合作。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魏野畴、南汉宸、蒋听松等一批共产党人来到杨虎城军中,杨与他们研讨中国革命形势,给他们安排工作。杨任命蒋听松为军部秘书长,魏野畴为军部政治处处长,寇子严为第一师冯钦哉部参谋长,曹力如为第二师孙蔚如部政治处处长。此时,杨创办了一所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任命南汉宸为校长。此时聚集在杨虎城军中的共产党员多达200来人。他们组建了以魏野畴、南汉宸、蒋听松、刘子华为领导人的中共皖北特委,在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下,以杨的部队为中心开展活动。杨虎城曾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未被上级批准。当时,被“左”倾错误领导所统治的中共中央不顾主客观条件,指示各地盲动地发动起义。中共皖北特委确定以杨部队中的革命力量为核心,在皖北发动起义,在大别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特委几名领导人多次与杨商量此事,促杨率部参加起义。杨不赞成此举。他认为皖北地处平原,太和处于蒋、冯两大军事集团包围之中,敌我力量悬殊;而部队基层骨干少,一时抓不起来,上层大多数思想保守,不可能跟着走,少数人贸然起事,最后必然招致失败。杨主张不急于暴动,应先发展组织,积蓄力量。可是,杨的意见未被采纳。他获知皖北起义计划已得到上级批准,势在必行时,觉得他既不参加起义,再继续留在军中,处境会更为尴尬。恰在此时,南京政府派韩振声来皖北,一是挑拨杨与冯的关系,促使杨叛冯附蒋;二是以劳军为名,侦察情况。韩过去就知道南汉宸、寇子严的政治身份,现在他极力鼓动杨将南汉宸等逮捕解往南京,向蒋邀功,并说他保证,杨如能这样做,杨军队的编制、经费问题,都可以解决。杨断然拒绝,他对韩说:我与南汉宸是老朋友,尽管政治见解不同,但首先要顾及朋友间的道义,不能那样做!
1928年2月,杨虎城偕夫人谢葆贞、秘书米暂沉等离开太和,前往南京。到南京后,他到处游山玩水,还去了上海、杭州,并到普陀住了月余。在南京期间,经随员刘子潜(黄埔军校毕业生)介绍,避开随身秘书米暂沉(当时是共产党员)秘密地会见了蒋介石。这是杨第一次同蒋见面。蒋询问杨对冯玉祥的看法,杨如实地谈了自己对冯的不满,如强迫陕军出关、包揽陕西军队大权、杀害陕军将领等。蒋夸奖杨对冯了解深刻,谈得好,并问杨是愿意继续受冯指挥,还是另有打算,归顺中央。杨说:谁革命,我就跟谁!蒋表示现在是共同北伐时期,他不便改编冯的部队,嘱杨可找个合适的人暂时带领部队,杨可出国到日本访问,考察军事,伺机再电召杨归国,继续带领部队。蒋还允诺南京可解决杨部的军费供给问题。[20]
杨虎城离开太和后,第十军内有人叛变告密,交出了共产党员名单。当时主持十军工作的参谋长孙蔚如,根据杨虎城走前的叮嘱,对所有共产党员无一伤害,而是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分发给路费,送到皖豫交界处放走。对南汉宸、曹力如也采用了同一办法。这就为日后与共产党人再次合作留下了余地。
1928年4月初,中共皖北特委领导的刘集(位于太和、阜阳之间)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有当地农民和杨部第十军的一部分以及四十九军高桂滋部教导团一部分,在刘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优势敌人的进攻包围下,起义很快失败。魏野畴带领20余人突围,后被逮捕并杀害。
1928年春,掌握了南京中央政权的蒋介石发动第二期北伐,以期用武力统一中国。此时,驻在皖北的杨虎城部与冯玉祥的关系若即若离,藕断丝连。冯把杨部划归方振武指挥。杨当时是既不愿参加所谓的第二期北伐,更不愿接受方振武指挥。那时陕军将领樊钟秀、李虎臣、高桂滋等酝酿反冯,联络杨虎城参加。杨不愿参与其事,也不便断然拒绝,苦于应付。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杨虎城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接受别人的建议,决定东渡日本接受治疗,并考察日本的军事、政治情况,待机再起。
1928年4月下旬,杨虎城偕夫人谢葆贞、秘书米暂沉由上海乘“长崎丸”轮船到日本神户,然后转赴东京,由几名在日本的陕西留学生负责接待。先住在东京近郊的大冈山,后移居东中野。
杨在日本逗留了7个月。经过休养和治疗,他的身体很快得以恢复。他全面考察了日本社会情况和各派政治势力,留心国内政局的变化,还时常到离他住所不远的代代木练兵场观察日本军队的训练情况。杨虎城来日本,主要目的并非是考察日本的政治和军事,而是想以日本为中转站,前往苏联寻找自己将来的出路。经过几个月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了赴苏的引路人——连瑞琦。这位陕西出生的青年人,1920年接受杨虎城的资助前往德国留学。在欧期间,与旅欧的一些中国反蒋人士有所接触。他就是因为策动反蒋活动失败而逃到日本东京躲避的。杨找到连后,到其在东京的住所,向他倾诉自己扔掉部队来东京就是想请连带他去苏联,找共产国际,寻求今后的出路。连不同意杨的这种选择,并向杨指出:离开中国,离开自己的部队,就等于是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他以邓演达为例,说邓离开了国内的第四军,只身到欧洲,毫无作为,成了离山的老虎,很孤单。要革命就要抓住武装,并在合适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经连劝说,杨接受了连的意见,放弃了去苏联的想法。之后两人多次探讨中国革命问题。一次在日本箱根火车站候车室长谈,两人商定一起回国,杨带部队返回西北,连到南京打入国民党政府内部。杨回国后,要脱离冯玉祥;到西北尽快建立根据地,接近苏联;团结和接纳国民党左派人士;利用反对派的内部矛盾,壮大自己;劝说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改正“左”倾错误;坚决不和共产党武装冲突。[21]
1928年秋,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名义上隶属于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的第十军杨虎城部,成为蒋冯双方拉拢争取的对象。冯玉祥把驻皖北太和的第十军以及留驻陕西的一部分队伍调到山东单县,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归冯部山东省主席孙良诚指挥。冯玉祥亲自致电杨虎城,催他回国整理部队。与此同时,蒋介石通过驻日使馆也致电杨虎城,除慰问病情外,也催他早日回国。杨所辖部队也派曹润华、王宝珊、姚丹峰到东京向他报告情况,请他回国。在上述三方敦促下,杨遂于1928年11月16日回到上海。
杨虎城去南京拜会冯玉祥。冯对杨十分客气,赞扬了杨在西安守城中的功劳;对杨部在豫东受挫,冯说责任不在前方指挥人;并说已令杨部开往山东,准备参加剿灭土匪的战斗。
杨在南京虽没直接见到蒋介石,但应邀会见了何应钦。何请杨吃饭,对杨十分恭维,临别时送给杨一本密电码,嘱杨以后多加联系。
杨虎城到泰安会见孙良诚后,便到临沂军中,正式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之职。部队经过一段整训,即参加剿匪。对出没于胶东一带的几股土匪,如刘桂堂、顾震、张黑脸等部,都给予致命打击,胶东地区暂时出现了安定局面。
1929年4月,蒋、冯关系濒于破裂。为应付突发事件,冯开始收缩防线,集结兵力。他命令杨虎城的暂编第二十一师随孙良诚转移河南。前年豫东之战,杨多次请冯援助,冯未派一兵一卒相助,杨与许多干部均记恨在心。杨又考虑,冯部撤离山东,蒋派陈调元主持山东,自己不与蒋接上关系,以后不好相处。于是杨拒绝冯命,拒不开拔。何应钦立即致电杨虎城,大意是胶东匪氛未靖,地方治安可虑,该部应即驻防原地,维持秩序,所有部队经费番号中央当负责解决,诸希来京面谈。[22]于是,杨虎城由海路前往南京,先后受到何应钦、蒋介石召见,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下辖三个师,三名师长是孙蔚如、冯钦哉和马青苑,全师共1.4万人,南京每月给军饷10万元。由此,杨虎城离开了冯玉祥,依附于蒋介石。
1929年9月蒋、冯战争爆发前,杨虎城奉蒋介石命由胶东移防河南安阳,兼任南阳守备司令。蒋介石为了让杨虎城替自己卖命,从武汉运来1万包大米、1万袋面粉、100万发枪炮弹和大量军需物资,可供杨部半年使用。冯部刘汝明军从商洛出荆紫关东进,杨派孙蔚如、马青苑率部迎击,在西峡口激战一昼夜,刘部不支,向西逃跑。12月初,唐生智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军队改称“护党救国军”。当月下旬,唐生智所部集结于驻马店,进攻确山。杨虎城率部进攻唐军,于1930年元旦攻克驻马店,促使唐部溃败。1930年3月,杨虎城的新编第十四师奉命改编为陆军第十七师,接着又改为陆军第七军,杨任第七军军长兼第十七师师长。
在1930年5月爆发的中原大战中,杨虎城也助蒋有功。7月,杨所部被改编为讨逆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任总指挥,奉命在平汉路以西地区担任攻防任务。9月,蒋命平汉路以西部队向陇海路西段挺进,追击冯军。杨虎城一直在寻机打回关中,经营西北。现在,他除留少数部队留守南阳外,率全部主力从南阳、叶县出发,经鲁山、宝丰、临汝,17日攻克洛阳附近的龙门。全军兼程西进,重返关中,10月29日进入西安,对冯玉祥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被杨部摧毁。
还在杨虎城率部西进的途中,南京政府就令其筹建陕西省政府。恰好这年的夏天南汉宸又来到杨的军中,杨把筹组省政府的任务交给他。南京政府1930年12月24日正式任命杨为陕西省政府主席,杨则任命南汉宸为省政府秘书长,代其处理日常事务。
四 蒋、杨矛盾
当蒋介石刚刚在南京建立起中央政府、接连遭到反对派反对的危难之际,杨虎城离冯附蒋,并在两次新军阀混战中站在蒋一边,屡立战功,帮助蒋渡过了难关。加之冯在西北的势力还没有彻底摧毁,蒋要集中兵力对付红军,无暇西顾,因此,在一段时间里,蒋允许杨扩充势力,并批准他重返关中,经营西北。可是,杨虎城毕竟不是蒋的嫡系,其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又是蒋所不情愿的。于是,杨到西安后,蒋便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杨的扩张并想方设法削弱其势力。杨与蒋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削减和瓦解杨的军事实力。杨虎城返陕时,所部有三个正规师和一些直属部队。入陕不久,南京撤销第五十八师(师长马青苑)番号,将该师改为地方部队——陕西警备师。1932年9月,该师驻甘肃天水,蒋派葛武棨前去策动马青苑叛杨,马遂离杨而投入蒋的怀抱。1934年10月,蒋介石把杨部第十七师(师长孙蔚如)四十九旅杨渠统部改编为新编第五师,开赴河南,划归刘峙节制,脱离杨的系统。
阻止杨向西北扩张。杨虎城率部返陕,蒋介石立即设立全国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负责西北军务,控制杨的发展。蒋任命顾祝同为潼关行营主任,率蒋的嫡系部队第二师黄杰部、第三师陈继承部进驻潼关、华阴、华县等地,以扼制陕西的咽喉。后因石友三在冀南叛变,蒋不得已派顾祝同率黄杰、陈调元部前往平叛,才令杨虎城接任潼关行营主任,后又允该行营迁往西安,改称西安绥靖公署。杨利用这个机会,改编马步芳、马青芳部,同青海改善关系。盘踞甘肃、自称保安司令的雷中田,拥戴失意军阀吴佩孚自川入甘,欲会同晋、川等地军阀合攻陕西。杨虎城派孙蔚如率第十七师进入甘肃,经定西、宁静激战后,于1931年12月占领兰州,吴佩孚、雷中田等经宁夏逃走。孙蔚如当上了甘肃宣慰使。至此,杨虎城除占有陕西外,又囊括了甘肃的地盘。孙蔚如扶持起来的新编第三十六师又进军新疆。杨在潼关、华阴、西安建立兵工厂,在兰州设造币厂,扩充部队。还提出“回汉一家,陕甘一体”的口号。但是,坚持独裁统治的蒋介石是不会允许杨虎城恣意经营西北,成为“西北王”的。他于1932年10月,撤销甘肃宣慰使署,命孙蔚如率部离开甘肃,移驻陕南汉中,任命邵力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又突然免去杨虎城的陕西省政府主席职务,改由邵力子接任。同年10月,蒋又撤销西安绥靖公署兰州分署,另立驻甘绥公署,笼络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阻止杨虎城西进。蒋还派胡宗南率中央军第一师进驻陇东天水,隔断陕甘联系。蒋的势力伸向西北,步步深入,杨经营西北的计划,一筹莫展。1934年10月,蒋介石第一次到西安“视察”。为了笼络杨虎城继续为他效力,支持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他执意要登门看望杨的母亲。10月15日,他偕夫人宋美龄到杨宅,向杨母行三鞠躬礼,并嘘寒问暖。临行前放下一个信封,内装一张面额不菲的银行支票。[23]
可惜,他的笼络和小恩小惠并未奏效。两年以后,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献策并与张学良一起对蒋发动“兵谏”的就是杨虎城。1935年10月,蒋更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部,派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杨在军事上要受张节制,他经营西北的计划彻底破灭。
更为毒辣的是蒋介石命令杨虎城参加“剿共”内战,以消耗杨的实力。当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地区长征到达陕南后,杨虎城奉蒋命于1935年上半年先后两次用自己的直属警备部队“围剿”红二十五军,结果是两个旅长被杀,一个旅长负伤,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直属部队几乎全被红军歼灭。杨遭此惨败后,蒋介石非但没有关心,而且还落井下石,甚至想趁机吃掉杨部。蒋、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