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汉川伤痛

姜夔在淳熙十三年丙午岁七月二十二日,从长沙湘江乘船岀发,走湘阴,穿岳阳,进长江,过洪湖,在一个西风吹动树枝的早上到达汉阳码头。

姜夔离开船,上得码头来,见人来人往,西边不远处有一官船,官船码头上有乘花轿夺人眼球。红红的大轿,宝盖花顶,雕窗漆门,门上贴有喜字,绸锻披身,鲜花插四角。轿旁有四个身穿同样的红衣雄壮轿夫和乐队。码头上、跳板上、船沿边都站满了士兵。一看便知是军队中官家的迎亲队伍,在码头上等候新娘。

姜夔驻足看了不大一会,果从官船上走下一新娘,头上蒙红盖头,红红的衣裙,红红的笼鞋,黑黑的长发落腰间,身姿缥缈,步态轻盈。

姜夔见此新娘装扮,好象想起了什么,是不是她?沉思片刻时,一阵风刮到,新娘的盖头被风吹走。新娘一侧身准备到水中捞盖头,这一瞬间,姜夔看清了新娘的面容,红唇小咀,柳眉大眼,鼻高耳宽。姜夔认定这个新娘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合肥恋人之一王家妹。

姜夔又返下自己上船的跳板上,捞起红盖头后追向官家码头。

姜夔追过去被士兵拦在围观人群中。姜夔冲岀人群高声大喊了数声“家妹”,轿内无动静。他几次冲入士兵中,都被拦了回来,因用力过了点,还被士兵踢了一脚。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恋人——王家妹,乘上花轿被人抬走了。

姜夔追了数里路,见队伍进入驿站内,自己无法进入方罢。

姜夔心中产生不快!“王家妹嫁人是我的错,这么多年没去娶,可为什么见了面不相认,喊你不理踩呢?难道世上有长的一样的人?难道真如大嫂所说“无情”?”姜夔越想越不明白,他边想边一步轻一步重的往汉川走去。

姜夔不知是怎么进了姐姐诗含的家门。

“舅舅!爹!娘!舅舅来了!”李安首先发现姜夔的到来。一边与姜夔招呼,一边上前接过姜夔所带的行李。这时姜夔的姐夫李浩与小外甥李宝也跑出来迎接。姜夔抱起小外甥对李浩叫了声“姐夫!”就又问小外甥:“娘呢!”

李宝说:“娘病了好久!”

“娘病了,在那里?”

“在东房床上!”

“是谁来了?”姜诗含从东前房里发出低弱的声音。

“姐姐!是我!”姜夔边答应边往姐姐床前走去,李安拿着姜夔的行李往后东厢房走去,这是姜夔以往常睡的房间,李浩也跟着姜夔进前东房了。

姜诗含对李浩说:“你去生火煮饭!我和夔弟说说话!”她移动了一下身体,坐了起来,好象病好了许多,语调是那么和缓与轻柔。然后又对李宝说:“你下来,不要累坏了舅舅!”最后对姜夔说:“夔弟!十年不见,你终于来了!这不是作梦吧?”说话声与泪水流淌声同时发出。

“姐姐!”

“娘身体好吗?哥怎样?”

“姐!你怎样这么瘦了?”姜夔没回答诗含的提问而问姐。

诗含没回答姜夔的提问,而急切的问:“告诉我,娘与哥怎样了?”

姜夔告诉姐姐说:“娘在我上次赶回去乡试,又没中后就病了,在床上躺了不到十天就走了。”

“娘走了?怎么不告诉我?”

“娘说的,不要告诉你,怕你伤心!”

“娘总是为儿女着想!”诗含点了点头说着,眼角边两行泪珠又滚了下来。隨后又说:“都是爹的过错!若他不走得那么突然,我们一家该是幸福的;若不把我丢在外地,我也会在娘身边尽点孝心!娘埋在何处?”

“在白兔岭,与爹同葬一处!”

“哥呢?”

“还好,哥嫂都好。”

“你的婚姻呢?”诗含咳嗽了几声。

“娘走后,哥就逼我结婚,与李水花成婚后,她也会生,八年生了四个儿子。”

“都多大了?都叫什么名字?”诗含有些激动了。

“大的七岁,老二六岁,老三四岁,老四三岁。叫廪、廓、廊、廂。”

诗含又点了点头说:“好!我有这么多侄儿!”

“舅舅,吃饭了!”李安来叫姜夔。

诗含对姜夔说:“你去吧!”

姜夔说:“姐,你呢!”

诗含说:“我就起来!”

不一会诗含来到大厅堂,李浩说:“夔弟来了,你的病也好了!”

李安从厨房端饭进大堂,见诗含来到大堂说:“娘,你起来了?是舅舅治好了你的病。”一阵欢喜,脚下生风,很快帮全家人和舅舅装完了饭,大家围着大八仙桌高高兴兴吃着晚歺。

姜夔的姐姐家因姐姐病重卧床数日而气氛沉闷,大人不爱说话了,小孩脸上也难见到笑容了。姜夔的到来,如给姐姐带来了一贴灵丹妙药,让姐姐精神马上好了起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清新空气与活力。第二天就更热闹了,姜夔在汉阳的好友来汉川看望姜夔。

“你们怎么知道我来汉川了?”姜夔首先发问。

“你的名气太大了!”郑次皋说。

“你敢取笑我!”姜夔说。

“汉阳传遍全城,姜少爷疯狂追花轿,十里不放!听说挨士兵的打了!”姚刚中说。

“不是取笑啦!”蔡武伯说。

姜夔脸红了,大家也笑了!

“那个我没听说,倒是听说“一曲《扬州慢》把岳阳楼压倒了,还挤死了听众!”。辛克清说。

“那有?”姜夔说。

“这可不是编的!不仅汉阳城传响了,武昌城也传开了。武昌牛县令多次找到我,问我“认识姜夔吗?”我问他什么亊?他说““安远楼”要建成,想请姜夔写一个《建楼记》什么的。”我回答他说“我的朋友与姜夔可熟!”他说“帮我请一下如何?”我跟他说“一定!”这不,昨晚他听说你来汉川了,又找我,让我务必请到!今天我就找来了这么几个人!”刘去非说。

“他是我们几个人的好朋友刘去非!武昌人,在武昌县衙任秘书职。”辛克清说。

姜夔认为人家盛情之请,又是朋友之言,马上答应:“那明天就去!”

“不行!”在一旁的外甥李安说。

“有什么亊吗?”姜夔说。

“明天九真湖开湖,我们要去捕鱼、摘莲、采菱!”李安说。

“不急!“安远楼”在加紧施工,赶在十一月二十日前完工。二十日至二十六日七天大庆。我话带到了,你答应了,给了我面子!很是够朋友!俊工之日必来请!”刘去非说。

“什么大庆?”姜夔问。

“今年要庆的亊多呢?”刘去非说。

“到底什么亊?”姜夔问。

“国家几件大亊,如“绍兴和议”纪念等,到时我一一讲给你听!”刘去非说。

姜夔点了点头说:“国耻之殇不为庆!但我一定会去!”姜夔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妥,心里盘算了一下:萧叔的吴兴

之约在春季,是来得及的,多陪陪姐姐也可以。不知下一次见到姐姐在何年?于是也只是心头有一瞬间迟疑,而未表达出来。

“到时我们一起去玩玩!”蔡武伯说。

“那好!让牛县令准备一桌吧!”刘去非说。

“今天不说这个!让夔兄说说他这十来年怎么过的?”姚刚中说。

“特别是象昨天那样“十里追花轿”的风流韵亊不要放过呀!”郑次皋说。

姜夔本想解释一下合肥艳遇之亊,又怕说不清楚就又怕被传得更不清楚了。正在沉思着怎么向这几个朋友“汇报”时,辛克清先开口了:“就讲一下怎么把“忘掉佐时,完成夔职”的吧!”

“佐时还真忘了,可夔职也没完成。登上衡山还真认为“夔职”有必要去履行。”姜夔说。

“那你具体做了什么?”辛克清了解姜夔,总是替姜夔解围,还又总是会用话语激发姜夔。

“在鄱阳完成了《续书谱》初稿,《绛贴平》完成了前十卷。在长沙完成了《诗说》初稿。并……”姜夔想说结婚生子之亊,没等姜夔说完,辛克清就说:“快把这些拿给大家看看!”

姜夔去后房行礼中拿来了《续书谱》、《绛贴平》、《诗说》草稿。辛克清接过《诗说》,姚刚中拿到《续书谱》,刘去非抢走《绛贴平》,几个人争相传看。这个说:““语贵含蓄。”精准!”那个说:““潇洒纵横,何拘平正!”妙!”

一会这个点头叹道:““长短合宜!”斯为其美!”那个又惊喜高声说:““熟习兼通,心手相应”、“盼顾精神”是其善!”

“尽善尽美见书法!”姜夔说。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理在你手上改变了!我也认为文与字的好坏和人的品德无关紧要。”辛克清说。

“时而人的兴致高、情绪好时,字、文会好些又怎么解释?”姚刚中说。

“这正合夔兄之理!人的品行好坏不是决定字、文好坏的根本。情绪好、兴致高,那也还要看字、文是否美与善!”刘去非说。

“《绛贴》之乱,是书家都明知之亊,就是不敢触及。夔兄之评,可谓立千秋之功了!”

李浩来到大院与大家点头示意打招呼并发话:“吃饭了!”

姜夔在汉川山村过了一秋,经常与外甥李安上山捕兔,下湖采菱。有过历险、有过惊奇、有过相思。如姜夔在《昔游诗》中记述,“天寒白马渡”,“万里风奔奔”,“吹马马欲倒,吹笠任飞翻。”“大燄烧乾坤”,“此行值三厄,幸得躯命存”。姜夔在《浣溪沙》词中留下了一名句,“销魂都在夕阳中”。他把这一时段的境况都置于诗词之中,词序中“凭虚怅望”四字,可以概括他这时的心态。待到十一月二十日,刘去非拿牛县令请谏来汉川,请姜夔去武昌贺“安远楼”成。于是,姜夔与汉阳好友一行赴武昌。

武昌是古城,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东北筑夏口城。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武昌古城,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一座形势险要的军事堡垒,周围仅二三里,为土石所筑。

牛县令为彰显白己对朝廷“忠”之举,在江夏山岭军营内建“安远楼”,寓意社会“平安永远”。楼成之时适逢“国耻六十年”、“绍兴和议四十五年”、“高宗八十岁”、“孝宗六十岁”四亊之年。朝廷早己下文“恩赐欢宴庆典七天,犒赏群臣将士。”

国耻六十年:是指靖康之耻。1127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占当时北宋帝国的首都汴京,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并掳走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北去。几乎所有皇族、后妃、官吏及超过十万首都平民受到伤亡的重大战争灾难。由于事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而得名。

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绍兴和议四十五年: 1141年二月,金熙宗对南宋示好,将死去的宋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在押的宋钦宗封为天水郡公。

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来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

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

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同时,在宋军中最强大的岳家军根本未参战的情况下,完颜宗弼的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又在淮西柘皋先败于张俊部下杨沂中和刘锜的联军,后来虽然因为张俊抢功调走刘锜,完颜宗弼在濠州胜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但由于韩世忠军和岳家军赶到,完颜宗弼不得不退军北上。

至此,南宋可战而不战。为了彻底求和,四月下旬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锜、杨沂中等大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月,南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要议和。十一月,金国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宋,提出议和条件。此时赵构生母韦氏托人将一封信送到赵构手里。“洪皓在燕,求得(韦)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遂加(李)微官。金人遣萧毅、邢具瞻来议和,帝曰:‘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韦)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萧)毅等还,帝又语之曰:‘(韦)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当月,《绍兴和议》最后的书面内容即达成。

绍兴和议基本内容:

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

③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

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高宗八十岁: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岀生字德基,

南宋第一代皇帝。年号先后为建炎、绍兴。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围汴京,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钦宗命其出使,赵构成功出使,不辱使命。后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有士卒万人。次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尽被虏走,北宋王朝灭亡。构在外组织勤王兵马,于南京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建炎元年,宋高宗赵构南逃扬州,金人于次年兵锋指向扬州。三年,自扬州至镇江,再至杭州,又北上建康府致书金人,表示愿意削去宋朝国号称臣。金人拒绝高宗投降,再次南进,“搜山检海捉赵构”。高宗则自建康而镇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直至乘船逃入大海。金人也入海追击,因遇大风雨且金军不擅长水战,只得作罢。

建炎三年十二月,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开城投降,卫士唐琦袖巨石袭击金将琶八未克,被杀死。次年四月,金兀术率军掳掠杭州北返,高宗才从温州再度回到越州。六月,要侍从、台谏、诸将计议驻跸事宜,并仿“唐幸梁州故事,升州为府,冠以纪元”,建炎四年以后改元“绍兴元年”,于当年十月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地名的由来。在越期间,先后蠲免绍兴府三县湖田米,蠲两浙夏税、和买细绢、丝绵,减闽中上供银三分之一,释流以下囚,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至绍兴二年正月初十离越州至临安,前后在绍兴府计一年零八个月。

淳熙十四年旧历十月死于德寿殿,淳熙十六年三月,葬于会稽攒宫之永思陵,谥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绍熙二年,增谥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

孝宗六十岁:宋孝宗赵昚生于1127年11月27日。孝宗赵昚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高宗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而英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高宗说,太祖大公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于是从太祖的后人中选拔,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高宗开始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顿消,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便是赵昚。

留在宫中的赵昚,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封公,后来被进封为郡王。这位天资聪明的准皇储却和权臣秦桧关系很僵。主要是赵昚比较厌恶秦的屈辱求和。而秦也顾忌赵昚能力太强。赵昚的生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昚守制3年,因为赵昚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秦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所动,守孝期满,赵昚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病重,是赵昚及时得到消息,通知了高宗,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和他的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秦禧当宰相的企图。

赵昚被养在宫中将尽20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份。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幻想,想自己争取再生个儿子出来。其次秦桧的强烈反对。再次是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直到韦太后死去。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琢的那10个都已经不是处女,而给赵昚的那10个依旧都是完璧于是,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两年后,金海陵王南侵,高宗又准备下海逃命,皇太子赵昚上书,要求自己率兵迎敌。事先不知情的史浩知道后大惊,知道赵昚犯了大忌,赶快让皇太子上书谢罪,并要求随皇帝一起出征。金兵退走后。高宗决定禅位给赵昚,自己退居太上皇。

36岁的孝宗即位后,颇有番作为,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重新拜张浚为相。并且整顿吏治,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在军事上,1:严肃军纪2:培养军事人才3:提高军队战斗力在孝宗派遣使者,想通过外交努力收回河南地,改变不平等地位失败后。孝宗在经过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后,决定北伐。张浚坐镇扬州。20多年前的张浚也是负责对金作战的全局筹划工作,当时他手下的将领有岳飞,韩世忠,刘琦这样的名将。而20多年后,当年意气风发的张浚也老了,手下的将领也只有李显忠和邹宏渊了。宋军初战告捷,收复了灵州和宿州。但金国很快在河南调集了兵力,反攻。因为李、邹不和,宿州失守,接着宋军又在符离溃败,北伐失败。主和派看到战争失败,又重开求和论调,于是主和派开始占上风。主战派不甘妥协,坚决作战。孝宗试探了金国的议和条件,觉得太苛刻,不能接受。但此时,宋在北伐失败后,已无力再打下去了。金又乘机继续进攻宋,宋岌岌可危。最后,孝宗答应了金国稍做退让的议和条件,就是将完颜亮入侵后,宋收复的唐,邓,海,泗四州还给金国。改宋对金称臣为叔侄之国,将岁贡改为岁币,数量比以前减少20万。将秦,商二州的土地割让给金。

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士风日下。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于是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一批支持孝宗恢复的老臣相继去世,又使其辅弼无人。而且他的生母,皇后,太子都相继谢世,家庭生活也不幸福。孝宗虽然被迫向金屈服,但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但张浚,陈康伯死后,却没有符合孝宗自己意图的人当宰相。最后选用了陈俊卿和虞允文,但他俩虽然都是主战派但却不和。最后陈去职。而且孝宗重用自己当皇子的旧人,龙大渊和曾觌。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这两个小人,以善于察言观色,讨得皇帝欢心,人品都不佳。最后孝宗被迫,把他俩外放出去。

孝宗为了恢复,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就是社仓法。又改变盐钞,将官府拖欠盐商的钱还给盐商,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减冗官,又严格控制萌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对官吏还经常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改革财政,增加纸币,出售官田。

在军事上,整军兴武,孝宗在五年间,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力有很大的提高。又先后派遣使臣范成大和赵雄,出使金国。首先是要回河南,其次是改变宋朝皇帝接受金国使臣递交国书时,亲自下殿去取的礼仪。这两条都遭到了金世宗的拒绝。在孝宗想和平达到目的未能实现后,只好寄托于武力解决了,于是又开始整军备战。他准备让虞允文率一军从川陕主攻,自己亲领一军在淮南出师,兵分两路伐金。正当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时,虞允文却在四川病死。致使孝宗的计划成为泡影。

虞允文的死,对孝宗打击很大。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北伐了。为政求稳,渐趋于保守。对与金的礼节问题也不再强求力争。将全部精力全都转移到内政建设上。可能他想将这个收复国土任务留给自己的继承人。

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次年改元“乾道”,并又任用王淮理财。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

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

这次全国七天的庆典时间点,就是孝宗“乾淳之治”的高潮中。

姜夔几个人来到武昌古城,远远望去,“安远楼”矗立于古城中间,黄鹤楼之南,故有称之为“南楼”。又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之称。青砖红瓦,进东门时,见百姓观者很多,均在城门口站观。

巍峨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武昌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欲说黄鹤楼是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那么安远楼侧为黄鹤楼凭添了几份光彩。黄鹤楼是景观与观景佳处,安远楼就是文人过墨客观景后品茗、听曲、唱词、醉酒、泼墨、题留、交友的绝妙场所。

庆典之庆在于一庆字。安远楼成,武昌令邀社会名流,聚于此欢歌狂宴,猛吃豪饮。

姜夔听到“新翻胡部曲”,看到新楼“檐牙飞翠”;美女如云,香粉四溢,歌声清脆,舞步轻盈,真似进入了一个太平盛世空间。他沉思不解:这是“国破山河碎”的时代?这是“军营歌吹胜利”的时机?“花销英气”为那般?难道天下人都是与我一样“仗酒祓清愁”?这可是国家的边防线?岀此古城,下此山峰,离此楼门,满目青草,荒凉千里,还有淮右遗民?“靖康耻”他们是忘了吗?这是“国耻”纪念吗?姜夔想到此,已是激动得按奈不住,在欢宴中站起,高声唱岀了一曲《翠楼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好!好词!好曲!好境界!国耻未雪,何来安远?”坐在姜夔后面的一绅士,边鼓掌边叫好。隨后整座安远楼被掌声淹灭。大多数人只是应时、应景、应声,就没有理解姜夔的内心真情。“安远楼”就因姜夔《翠楼吟》词之故,改名“南楼”。

叫好者是姓刘名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长于庐陵。此次姜夔与刘过在安远楼只是相会,未相交,两人相交在绍兴。刘过受辛弃疾的影响,词风豪放、直白。由于此次的姜、刘相会,刘过也有委婉之风透入。如他晚年再游安远楼时,就留下一曲步姜夔委婉之风的《唐多令》。全词如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安远楼内掌声未断,一个士兵进楼找到姜夔,对着姜夔耳边说:“城门口有一个叫李安的找你,说有急亊!”

姜夔离席,跟着士兵走岀了安远楼,来到城门口,见到李安神色紧张,急问:“什么亊?”

李安看到姜夔出城门,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说:“回家!”

“什么亊?”姜夔见李安如此慌张,知道出了什么大亊,未回头,跟着李安往人群外走,但不明白具体有什么亊,就又问了一句。

“妈妈去世了!”李安拉着姜夔边走边说。

“什么时候?”

“昨天晚上!”

姜夔与李安乖坐李安划来的船往汉川赶去。

“佐时,你到那里去了?”

“东流水桥!”

“干什么啦?”

“抓魚!”

“知道错了吗?”

“没错!”

“张思顺说你“没去上学”,你不上学,是去抓魚了,还说没错!”

娘生气了,拿起扫把就准备往佐时身上打去,姐姐抱住娘,夺过扫把,跪在娘面前求娘“不打弟弟”。姐姐总是护着弟弟。

一次次“没考上不要紧。”一声声“人生路千条,做官不一定好!”一句句“时弟很聪明!”“时弟特有个性。”“夔弟很能干!”“夔弟会有出息!”姐姐总是安慰、鼓励、赞扬弟弟。

姐姐的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一段段经历、往亊、旧情、话语,在姜夔脑海中泛起,重新演岀。

姜夔来到姐姐尸体边,三声“姐姐”一出心胸,整个山阳村沉入悲痛之中。男女老少为之感动。

村里不少妇女顿时泪流如溪水止不住,夸他们姐弟情深。有的说:“我死后,若有此弟一声叫,会醒来的!”有的说:“此弟三声叫,天地该感动!”这个妇女的话刚落地,天上徒然黑黄了下来,风起云飞,雨下沙走,隨后雪花飘洒。

这年的山阳村第一场雪就在这个时机降临了。

姜夔就是在武昌安远楼参加落成典礼,“国亊四件”朝廷赐酺欢宴中婉语刺世,叹“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说“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吐心中块垒,洒“词仙”之情。

姐姐突然亡故,又给姜夔凭添了几份伤痛。本是来征求姐姐对“舍家室、为国整疏礼乐”的看法,就不曾想姐姐一直在病中,不愿去刺激姐姐,明摆着姐姐反对也为难,同意也为难,无论是谁,做这种抉择都是不易的。也许此“舍”是短时的,那怕就是暂时的,对姜夔来说仍然是一种伤痛。“飘零久”,“老去不堪游冶!”

姜夔准备离开汉川时,他倾情用血泪写下了一诗一词。诗是《白石道人诗集》第一首,《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诗共分十首;词是《探春慢》。正如姜夔在“长”韵诗中结尾句一样,“歌短意则长”,把友情、亲情的那种牵掛、那种挚情、那种愁苦、那种忧伤、那种疼痛,那种无奈、那种憧憬,以及前程未卜的心态、义无返顾的决心、迎斗“风霜”的毅力、要取“五羖皮”的志向,都一一记于诗词中。

姜夔在后来的《昔游诗》中记述此次汉川之行,是“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

姜夔在当年的除夕,一大早起床,按家乡“送火”、“点灯”习俗,到山阳村西暗山西姐姐坟前拜别姐姐,在李安的相送下,离开了汉川山阳村,向汉阳码头走去,在途中遇到辛克清、郑次皋、姚刚中等人。他们是在小年夜约定今天来送别的。

下雪天,又是除夕,姜夔在众多友人、亲人的相劝下,明知“离多会少”,“扁舟东下”只不过是“重访问竹西”,再次去温习扬州的“黍离之悲”,“珠泪盈把”,仍坚持东去湖州践“约”,那个“苕溪月”真能“照”着姜夔吗!姜夔心中的文化偶像、巨儒杨万里会接待姜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