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于1996年作为地方战略提出,2006年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15年又跨越发展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自创区”与“双创特区”联动发展是滨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起了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新区正在成为一个产业创新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立体式”创新型城区。雄安新区的主要职能则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这对滨海新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滨海新区要积极利用战略变局,优化发展方向,推进资源要素流转和对接,利用建设雄安新机遇实现共赢发展。
第一节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实施“三步走”战略和抓实体、强功能、树标志、惠民生、优环境“五大战略举措”,扎实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重要领域改革创新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生态宜居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7个方面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并将努力建设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领航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谐社会首善区,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滨海新区经济保持健康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年均増长17.9%。2016年,滨海新区完成GDP10002.31亿元,同比增长10.8%,成为全国首个迈进万亿俱乐部的国家级新区。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滨海新区对天津市经济的引擎作用愈发突出,各项主要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持续上升。2009年,滨海新区的GDP占全市的一半以上,2015年已经达到56.10%。2016年,滨海新区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27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71.1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额为1165.08亿元,同比增长16.4%。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高端、高质、高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2016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597.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609.00亿元;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八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完成14115.1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0.5%。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金融、航运物流、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生产性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046.74亿元,增长10.1%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0.5%,首次突破四成,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基金等形成特色优势。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滨海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出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区和863计划伙伴城区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双创特区”顺利挂牌运营。2016年,滨海新区89个项目冲进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占全市拟授奖项目的44.5%,创新项目“质”“量”双提升。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基因科技等前沿领域,形成拳头产品123个。
四、功能区和街镇竞相发展,空间格局显著优化
滨海新区在“一城双港、九区支撑”的总体规划布局下,坚持产业集群化、功能集成化、资源集约化,基本形成“东港口、南重工、西高新、北生态、中服务”五大产业板块。“一城”就是滨海新区核心城区,“双港”就是南部港区和北部港区,“九区”就是9个产业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集中力量发展3~4个主导产业,使产业聚集能力和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东部集中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自由港。西部集中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自主创新领航区。南部聚集重化重装工业群,以建成世界级重化产业和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北部为生态旅游基地,着力发展海滨旅游、总部经济、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以及高科技生态型现代服务业产业。中部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建设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金融服务区。
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完善
以“两港、两高、三快”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架构基本形成。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通过验收,临港港区、南港港区航道分别达到10万吨级和5万吨级。滨海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投入使用,旅客年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人次。津秦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高铁站投入使用,海滨大道、唐津高速改造等全线贯通,西外环高速、津汉高速等工程加快实施,滨海新区通达三北、辐射腹地能力得到拓展。2016年,天津港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货物吞吐量再迈上一个千万吨级台阶。
六、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深入,发展活力显著释放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滨海新区在金融改革、涉外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国有企业等10个方面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先后实施了3个三年计划。探索开展了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期货保税交割、保税展示交易、意愿结汇、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船舶登记等业务创新和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成功经验,新区内部正在形成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改革创新文化。近年来,滨海新区以行政审批制度为突破口,先后启动实施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改革,提高了服务效能。
七、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服务辐射功能显著提升
从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到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再到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已成为国家多层次开放的试验田,使北方对外开放服务的门户功能不断增强。2015年,在中国北方唯一的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滨海新区,以建设自贸试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平行进口汽车、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等管理方式,推动投资贸易和生活服务两个便利化。围绕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东疆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为载体,在国际船舶登记、航运税收、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领域创新探索,政策优势不断转变为区域优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落实,实行“7×24”通关制度和“三个一”的通关模式,实现了京津冀一体化通关。
八、美丽滨海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围绕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建设,在盐碱荒地上探索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三和三能”(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理念。深入实施“美丽滨海·一号工程”,全面开展“四清一绿”专项行动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滩涂、湿地、盐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一批主干道路、重点地区和居民小区的环境得到提升,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和大港地区异味治理等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节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滨海新区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变化:由2003年的0.7∶66.7∶32.6和2011年的0.1∶68.9∶31.0变化为2016年的0.1∶59.4∶40.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降至0.1%,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为59.4%和40.5%,这样的产业结构并没有按照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的理论要求进行调整,多年来只发生了微量的变化,仍由第二产业占据着三大产业的主体地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第二产业进行改进与升级,不能体现出产业的带动作用,限制了滨海新区进一步释放“滨海速度”的能力。
为此,新区需要加快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步伐,做好如下三点:第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提高经济质量;不断改革与创新区域机制体制,强化开发区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项目为目标,吸收外国先进的产业技术;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增强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能力。第二,将第二、三产业进行功能定位,使它们能够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辅助发展。以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为主,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第三产业发展快、辐射强、效益高的特点,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迅速、积极发展。第三,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蕴含高技术、附着高价值、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创新人才缺乏
2016年滨海新区一般财政支出905.53亿元,其中,教育支出91.20亿元,科学技术支出49.59亿元,共占其份额为15.5%。教育和科技支出占比落后于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科技综合实力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降低,科技生产力因为人才市场的供给不足而减弱。滨海新区无论在专利申请总量与专利授权总量上,抑或在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上海浦东新区,处于科技进步成果的劣势地位。企业自主资金短缺,企业自身缺乏科技竞争意识,产出与科技投入比低下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内部问题制约了滨海新区企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并削弱了整体科技竞争力。高端产业人才欠缺,低端制造业人员臃肿,处于人才发展落后和人才供应不足的窘境。
强大经济实力的塑造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要想使科学技术得到进步就必须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以发展自主创新为出发点,链接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重点加强与首都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平台,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科技金融,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完善整体合作机制,促进各园区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创新链拉动人才链,形成特色产业和专业人才的双重聚集,构建普惠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大学生和境外人才来滨海新区创新创业。
三、外源性优质资源被分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河北雄安新区近期发展定位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在没有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之前,京津冀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载地,主要是河北和天津。北京周边如此众多的承载地之中,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最好的承载地,当属天津滨海新区。2015年至今,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利用区位功能禀赋,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项目,累计引进北京投资项目近2100个。现在,河北雄安变成最具魅力的集中承载地,这对天津滨海新区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时,河北雄安新区还可能被国家赋予比天津滨海新区更大、政策更优的改革创新试验区。因此,天津滨海新区所面临的改革创新开放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会与日俱增,变得巨大。
未来滨海新区要积极利用战略变局,优化发展方向,推进资源要素流转和对接,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加快自身发展。一是将滨海新区拥有较强实力的先进制造业适度向雄安新区延伸发展。既支持雄安新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也形成雄安新区与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发挥天津港口交通运输业对雄安新区建设的支持作用。雄安作为内陆地区,其在未来的对外开放发展中,必然会借助对外出海口。天津港可从战略的高度尽早谋划,可在雄安新区的适当地方设置无水港,逐步发挥对雄安新区建设的港口交通运输的支持作用,也使滨海新区自身得到发展。三是发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对雄安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撑作用,发挥滨海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对雄安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天津融资租赁业促进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排头兵作用。四是发挥天津自贸区对雄安新区建设的开放促进作用。雄安新区建立之初,乃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尚不具备建立自贸区的条件,因此,促进雄安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天津自贸区的体制机制,向雄安新区复制推广,并谋划设计逐步在雄安新区设立符合雄安新区开放发展情况的天津自贸区雄安片区,以此增强雄安新区内生的开放发展活力。
四、生态环境挑战依然严峻,污染治理仍需加强
环境污染成为滨海新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最直接、最尖锐的问题。生态环境挑战依然严峻。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第二产业中的石油、化工、冶金等高污染、高能耗的国有经济主导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碱渣、粉煤灰等废弃物造成空气和水资源污染。据天津市海洋局公报显示,北塘、大沽排污河和子牙新河入海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尚不能满足周边海洋功能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永定新河、蓟运河、潮白新河水质类别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此类环境问题给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强区、绿色惠民,加快形成与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相匹配的绿色空间布局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清新空气行动计划。实施煤、尘、汽车、工业和新建项目污染治理,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构建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热源为辅,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为补充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加快建立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第三节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创新举措
回顾十年发展之路,滨海新区按照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在区域开发、综合配套改革、对外开放、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滨海特色的创新举措。
一、创新区域开发模式
国家战略要求滨海新区探索区域开发模式。滨海新区大胆探索,创新区域开发的体制设计、策略方法与建设路径,实现了区域开发的整体推进。
体制设计。“指挥部+管委会+开发平台”这一“三位一体”的体制,是滨海新区在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区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一种开发建设组织模式。指挥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多个区域开发建设。区域间产业布局、招商项目产业链协调、基础设施和政策措施的协同,由各指挥部协调统一,通过各管委会和平台公司实施。
策略方法。在多个区域的统筹开发过程中,滨海新区创新形成了“先谋后动、动则必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平衡、综合平衡”等策略方法。“先谋后动、动则必成”是重点考量区域产业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协调利用,一旦作出决策,就快速高效推进,见到实效。“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审时度势,反复比较,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正确处理好先为与后为、多为与少为、快为与慢为的关系,使有限的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产生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积极平衡、综合平衡”是强化负债建设和经营还债意识,创新资本运作方式,建立资金“借、用、管、还”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项目实施的综合平衡,实现区域开发与金融风险防控的同步推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
开发建设路径。滨海新区选择若干规模大、实力强、水平高,具有丰富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平台公司,率先投入,除基础设施配套外,建设一批标准厂房,蓝白领公寓及公共设施,作为区域开发的启动器,先期让这些区域“旺起来”,吸引外部投资不断跟进,当外部企业和资金大量进入后,这些启动器就变成了吸附器,实现区域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国家战略要求滨海新区探索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滨海新区在改革创新领域坚持顶层设计,按照国家要求,参与组织起草《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十大重点改革领域。围绕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三年一滚动,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改革事项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以抓项目的方式抓改革,有序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其中,第一个方案主要是突破经济领域的改革,第二个方案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兼顾社会领域的改革,第三个方案强调全面深化“五位一体”为代表的全方位改革。
三、坚持对外开放引领
滨海新区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坚持内外资并举,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建设开放平台。聚焦东疆保税港区,高水平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依托中新天津生态城,引进新加坡城市发展理念。建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平行进口汽车、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发展无水港,服务内陆城市。
拓展开放领域。在要素层面,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升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领域对外开放的层次。在产业层面,借助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开放更多领域。在企业层面,鼓励企业通过“一带一路”等各种形式走出去,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引进来,实现国际国内产业的深度融合。
完善营商环境。培育与国际接轨的商务环境,营造符合投资者需求的教育医疗、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生活环境,打造廉洁、守法、诚信的营商氛围。
四、推进美丽滨海建设
国家战略提出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十年来,滨海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四清一绿”为重点,实施资源集约利用、河道水系净化、整体绿化提升工、空气环境治理工、美丽城镇示范等五项工程,建设美丽滨海,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态文化,打造沿海都市形象之美和城市气质之美。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打造“大气洋气、清新靓丽”的城市风格。
五、实施民心民生工程
滨海新区在开发开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拥有更多获得感。为了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滨海新区连续多年推出“二十项民心工程”。以普惠性、统筹性为重点,启动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
六、创新城市空间模式
新区在创新城市空间模式上,注重总结其他城市区域经验教训,在“一城双港三片区”(一城为滨海新区核心区,三片区为南部石化片区、北部宜居旅游片区、西部临空高新片区)空间发展基础上,提出新区“多中心、多组团、网络化海湾城市区域”的空间布局结构。组团之间以生态廊道相隔离,通过完善的交通体系实现各组团间的便捷联系,形成整体城市区域,该模式将优于蔓延式和大城市加卫星城模式,符合当今城市区域发展潮流。
第四节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主要经验
“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事”。按照中央和天津市委的决策部署,滨海新区落实执行层面,坚持高起点、宽视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出发展特色,努力探索区域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一、引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
十年来,滨海新区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思路,以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及上市公司,紧盯“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重点区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招商,确保洽谈的成功率。按照“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完善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不断形成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科技小巨人是年工业产值或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是滨海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抓手之一。滨海新区通过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小升高”工程、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着力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能力升级;通过实施“小壮大”工程、并购“双百”工程、企业上市融资工程等着力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规模升级;通过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优化技术平台服务、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优化园区服务着力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服务升级。
三、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滨海新区摸索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的经验,围绕企业需求,从投资洽谈到项目投达产,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一是从投资洽谈到项目落地的服务。政府负责建设配套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体系,提供配套的优惠政策与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二是从项目落地到投达产的服务。政府提供注册、规划、审批等各个环节全程代办服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率。三是为企业运营提供配套服务。政府通过配套建设者之家、蓝白领公寓等设施,为企业项目配套,落实“人才工程”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建设者提供就业配套服务以及相关的落户、入学、入托、就医、社保等一系列保障政策。
四、实施社会事业“高位嫁接”
实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高位嫁接”,一是教育资源对接,滨海新区与北京市、天津市有效对接,推动北京、天津名校与滨海新区学校合作办学、开办分校、建立校际联盟,同时将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带到新区,有效辐射和带动了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医疗资源对接,滨海新区通过与北京市、天津市大医院、医疗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共建,布局高端医疗资源,提升现有医院整体水平。
五、“启动器”与“吸附器”
“启动器”是区域开发过程中能够对项目落地发挥促进作用的软硬件设施。“吸附器”是通过政策、基础设施等条件形成对项目、资金、人才等有强大吸引力的“大磁场”。“启动器”与“吸附器”是耦合关联的,相互作用,放大“能量”,实现“输出”效应最大化。滨海新区在开发开放过程中,先期建设“启动器”,然后将“启动器”有效转化为“吸附器”,有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种子企业落户,促进了产业链的培育。
“启动器”有多种类型,既有政策、项目启动器,又有公共技术平台、通用生活设施、基础设施启动器。政府先期在“启动器”建设中“垫支”,并通过融资租赁、BT、BOT等模式进行市场化经营,然后吸引种子企业落地、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和延伸,借助有形资产的固化、固定资产转卖、优良资产直接参与经营等方式,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完成成本回收,最终实现“启动器”到“吸附器”的转化。
六、功能区与街镇融合发展
滨海新区先后发布了一批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功能区与街镇融合发展。区委、区政府出台街镇发展意见,高水平制定街镇全域发展规划,推进街镇经济发展,实行“核定基数、三年不变、超收归己、歉收不补”的财政体制,提高了街镇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出台措施,通过全融合、半融合和帮扶三种方式,支持街镇借势发展和错位发展,鼓励街镇利用自贸区优势加快发展。借助挂职、交流等多种方式,鼓励机关干部和青年人才到街镇工作,充实街镇人才队伍。建立了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为街镇服务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十年来,滨海新区践行五大举措,形成六个经验,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滨海之路,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明显提升。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占天津市的55%以上,在全国大中城市(除直辖市外)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前十,位列国家级新区之首。行政审批改革、中新生态城绿色城市建设等经验推广至全国部分地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辐射作用已经在京津冀乃至北方地区初步显现,综保区、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东北亚和中亚地区能力逐步增强。
第五节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雄安新区的启示
一、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年均增长10%左右,进入到6%至7%左右的区间。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再主要是依靠投资、要素驱动,而是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简单套用原有的依靠投资拉动、粗放扩张模式已经不现实,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既是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雄安新区持续快速发展、未来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将雄安新区建设成全国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建立顺畅的创新资源流动通道。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为雄安新区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北京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型要素和资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天津有较强的先进制造能力,河北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京津冀也是全国人才资源和资金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质增效的引擎,而创新平台则是引擎得以运作的核心载体。截至2016年4月,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家高新区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9个,备案众创空间103家,这些双创平台初步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业服务链条,有效支持了区域就业和经济发展,也为雄安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条件。
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载体。在打造雄安新区“增长极”过程中,政府除了要加大财力集中进行经济投资,还应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采用政策性诱导为主的干预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搭建一定的平台,营造相对有利的吸引创新资源和创业投资的环境,逐步吸引科技成果和创新主体进入这些区域,在促进新区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河北整个区域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构建一批创新园区,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孵化转化科技成果,培育创新增长新动能。
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虽然雄安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总体来说目前新区区位基础条件较差、规模经济效益较差,很难完全符合创新创业的生态条件,即足够多的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良好的政策环境。所以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必须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上下功夫,包括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政策软环境。
二、以生态文明引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探索宜居城市发展新路径
中央明确雄安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且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雄安新区的优势所在。此外,雄安新区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水系,未来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须始终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目标进行;另一方面,作为中央决策重大部署,雄安新区无疑是国家新区的升级版,应承担起为其他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经验、提供示范的重任。
在雄安新区开发建设中,要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作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主体相关决策的依据与行为规范。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制度供给为重点,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探索宜居城市发展新路径,将资源利用与城市开发有机结合,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三、公共文化建设中重视创新文化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
雄安新区要发展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必须要构建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文化氛围的配合,只有培养创新文化才能不断涌现创新者。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有科学知识,而且有文化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对于创新思维产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基石,雄安新区公共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文化的培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公共文化建设中始终要坚持“以文化人”的原则,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和理念。
雄安新区要借鉴天津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经验,积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雄安新区文化发展的活力。一是通过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打破按照传统行政划分和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模式,推动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交互式利用。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之间要打破传统业务界限,加强业务沟通,将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新区科技发展规划中,同时还要适当消除技术壁垒,使一些共性技术在不同的文化企业之间实现共享,以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二是文化产业业态和形式上的创新。要重视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发展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形式,是通过现代科技创新促进新区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三是加强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增强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支撑能力,如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监管、文化诚信评价等文化管理技术创新,开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化等行业关键设备与集成系统研发和创新。
四、创新城市发展形态,探索建立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机制
“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雄安新区要学习借鉴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探索建立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机制。一是创新信息化管理体系。搞好区域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信息化推进机制。二是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机制。加快基础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全区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满足全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共性需求,推动应用集群化、综合化、服务化发展。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推进机制。建设政府统一数据开放平台,优先推动交通、地理、医疗、旅游、农业、统计、气象、教育、科技等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合理开放,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京津冀信息畅通工程,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合作长效机制。四是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建立新区公共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能建筑、智慧管网等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五是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建设网络信用体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和安全通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