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搞定上市公司财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报表的基础:会计的工作方法

在许多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中,都有其相应的专业语言,就像不同国度用不同的语言那样。要入行交流,就必须学会和理解这些语言。常见的专业语言,如医学、物理和数学等专业学科的语言等。会计语言,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的专业语言。

说明 会计语言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标准的叫法,在会计学科中,也没有相应的词条。

而所谓的会计语言,就是指会计工作和文献中,为了表达的清楚和方便,而约定俗成的一些专业术语。所以会计语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

2.1.1 会计的工作循环

会计工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每月一次的大循环过程,还有每周或每天进行的小循环过程。会计的工作循环包括:

●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循环:此循环在每次得到原始凭证时开始,制作完记账凭证后结束。

●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的循环:此循环是上一个循环的延续,根据记账凭证记账后,又可以返回原始凭证收集环节。

●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循环:此循环是会计工作的完整循环,每月进行一次,以出报表和财务报告等为循环结束。

多学一手 会计工作的每个步骤还有相应的工作流程,这些流程同样形成了一个个微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工作是重复动作构成的简单工作。但由于会计工作的每个循环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和审核程序,所以会计工作又是非常繁琐而细致的。

会计的工作循环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会计工作循环示意图

2.1.2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通俗地说,就是将会计部门要管理的经济要素,按其共通性,分成若干个类别,每个类别被命名后,就成为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分为两个级次,即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部门可以使用的会计总分类科目,并对每个科目进行了编号。总分类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其名称和编号可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自行编制。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标准会计科目表,如表2-1所示。

表2-1 标准会计科目表

续表

续表

在实际账务工作中,并不一定要把所有科目都设置账簿,并使用于账务处理中,只需要根据本单位的情况,选择适用的科目即可。

多学一手 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将一些偶尔发生的经济活动合并到同类科目中。

2.1.3 认识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是为了更好地对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而在账簿中开设的账户。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做的科学的分类,其主要内容包括:

● 账户名称,会计账户一般以会计科目为名;

● 会计账户的结构,其结构一般由借方和贷方组成,形成一个T形,T形的左边记录账户的借方内容,右边则为贷方内容。

图2-2 会计账户T形示意图

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样式,如图2-2所示。

说明 会计账户的T形结构一般只用在试算平衡的手工草稿计算时,绝大部分情况下,会计账户的结构是账页模式。

2.1.4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则是将同一笔经济业务,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相对的账户中。这样在期末时,相对的两个方向的余额应该相等,如果不相等,那就说明账目出现了问题,需要查明原因。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复式记账。

某公司银行账户中有存款10万元,为股东初期投入。买了两批货物,总价为5万元,又销售了一批货物,收入3万元。假定货物的进货和销售价格相等,且这几笔业务都未产生其他收支,那么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进行如下记录:

● 股东投入的10万元,在银行存款中记录增加10万元,在实收资本中记录反方增加10万元;

● 买了5万元货物,在存货中记录增加5万元,在银行存款中记录减少5万元;

● 销售货物时,在银行存款中记录增加3万元,在存货中记录减少3万元。

用T形图表示,则如图2-3所示。

图2-3 复式记账后的T形图

从图2-3中可以看到,最终各账户的余额合计,T形的左右两边都为10万元,而且从货物的变化可以推算出银行存款的变化,从银行存款的变动中又能印证存货的出入。

相关会计法律规定,我国企业必须使用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因其记账符号名为“借”和“贷”而得名。

2.1.5 会计假设

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人为地将较复杂的现实经济环境,整理成为可计量的环境,这就是会计假设的由来。

会计假设,也常被称为会计基本前提,实际上就是账务处理环境的几项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会计才有可能为经营管理提供可信的、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和信息。

会计假设有以下几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用一个简单的图例来说明这四个会计假设在进行财务核算前所起到的作用。会计假设的现实意义示意图,如图2-4所示。

图2-4 会计假设的现实意义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