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值链数字化管理工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数字铁路系统组成

数字铁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位于普度模型的下三层,参见图3-1。

图3-1 数字铁路应用架构

最底层L1层为基础设备层,包括各种服务于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智能感知和识别设备,不含软件成分。

L2层为控制监控层,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主要包括行车控制系统和设备状态监测维护系统,其中行车控制系统即分散自律集中系统的底层控制部分。底层控制部分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是铁路领域内经过严密测试和多方实践验证的系统,数字铁路可以直接复用既有产品,而不宜对其进行改造。设备状态监测维护系统是安全监测与防灾的底层控制部分,它用来收集L1层采集的数据,经清理、转换、集成后,通过良好定义的接口提供给L3层,由L3层进行进一步的逻辑处理。

L3生产执行层通过统一的铁路运输综合管理平台,集成了五个领域、十六套应用系统的运行。L2控制层主要包括铁路设备控制及监测系统,计算机联锁、分散自律机等各控制系统受控于生产执行应用系统,4T、LAIS、ATIS等监测系统则为生产执行应用各系统提供设备状态及安全信息,目前分布于各铁路公司各专业工种,最终建立统一的综合监控平台,实现对铁路安全监控、监测信息的整合。

具体而言,数字铁路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台、三级应用、五个领域、十六套应用系统”的框架结构,实现高度集成,充分共享信息和服务。

一个平台:指建设基于SOA的一体化铁路运输综合管理平台,作为应用运行的支撑,提供应用间的信息和服务共享。

三级应用:指应用范围覆盖集团、子分公司、站段(含班组/工队)三级组织机构。

五个领域:根据业务性质和行业特点,将神华铁路运输应用系统划分为运输组织管理、客货管理、运力资源管理、运输安全管理和信息共享管理五个领域,以便分类组织设计、研发、实施、运维等管理活动。

十六套应用系统:是综合五个应用领域的业务活动和铁路信息行业特点所确定的应用系统建设蓝图(参见图3-2)。

图3-2 铁路运输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功能结构

下面将对铁路运输综合管理平台中五个应用领域的十六套应用系统功能进行逐一说明。

一、运输组织管理

(一)运输技术管理

主要实现列车运行图管理、列车编组计划、技术计划管理、车流预测、规章制度管理功能。

1.列车运行图

(1)提取基本图、分号图运行线。

(2)提取制定区段的编组要求和限制。

(3)根据选择的运行线生成实际运行图。

(4)根据给定运行图生成实际机车周转图。

2.列车编组计划

根据订单信息形成货源,根据径路信息形成货流,根据当前和历史的货源货流,预测月度的货源货流。根据货源货流推算月度货物运输方案和技术计划。

根据货源货流信息形成编组计划所需要的OD流资料,缩短编组计划的编制和调整周期,根据OD流计算最优编组计划,并通过收集编组站车流数据,验证调整的合理性。

(1)它把全公司复杂的重、空车流,分别按到站和去向的不同,组织到不同种类的列车之中,有节奏地组织运输生产。

(2)它规定了各站的作业任务、作业方法和运用车站技术设备的办法,对车站工作组织起着决定性作用。

(3)它规定了各站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合动作,是全集团车站分工的战略部署。

(4)列车编组计划与列车运行图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础。没有列车编组计划的行车量和列车分类,则运行图将难以铺画。同时,列车编组计划又有赖于列车运行图来体现。两者密切结合,成为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技术文件。

3.技术计划管理

(1)根据货运计划的卸车计划,确定卸空车数量。

(2)根据货运计划的品类装车计划,确定各装车站各类型车辆的需求数量和时间范围。

(3)通过算法,生成并优化空车调整方案,生成空车调整计划。

(4)根据装卸计划和空车调整方案,生成列车开行计划。

(5)生成分界站货车、列车出入计划。

(6)生成货车运用质量、保有量指标计划。

(7)生成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8)提供技术计划各子表的编辑界面,提供计划调整和辅助计算、校验功能。

4.车流预测

(1)收集某一时刻推算区域车流情况(含列车、车辆、机车)及相关作业计划。

(2)根据相关计划,以号码制形式推算计划截止时刻的车流情况(短期推算)。

(3)根据月、日货运计划,确定推算期间装车情况,根据图定旅速,推算预测期内各技术站到达车流情况。

(4)根据所预测的到达车流情况,推算目标时间的车流分布情况(中长期推算)。

5.规章制度管理

方便各级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铁路技规,调规及集团运规、运行图技术资料及各铁路公司站细等相关资料的管理、查询和借阅,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接,从而简化管理人员工作。

(二)综合调度管理

1.计划(车流)调度

(1)推定分界口车流:由列车到达预确报,推定各分界口到达列车的车流情况。

(2)汇总分界口车流信息:汇总分界口车流信息。

(3)编制列车到达计划:分界口列车到达预确报,编制管内列车到达计划。

(4)编制列车出发计划:根据站存实际、预计到达车流,车站上报出发车流,编组计划内容,编制列车出发计划。

(5)检查列车工作计划:依据日(班)计划约束条件、编组计划规定等,进行符合性验证。

(6)生成列车工作计划:列车到达、出发和甩挂计划编制完成之后,系统生成列车工作计划标准文件。

(7)下达列车到发编组:下达列车到发编组至站段。

(8)下达命令和重点事项:下达日(班)计划调度命令和重点事项要求至站段。

(9)编制甩挂作业计划:根据站存实际、预计到达车流,车站上报出发车流,配空需求等,编制甩挂作业计划。

(10)调整列车到达计划:针对调整原则,自动或辅助调整列车到达计划,提供图形操作和统计、检查功能。

(11)调整列车出发计划:针对调整原则,自动或辅助调整列车出发计划,提供图形操作和统计、检查功能。

(12)调整甩挂作业计划:针对调整原则,自动或辅助调整甩挂作业计划,提供图形操作和统计、检查功能。

(13)检查阶段计划:按照阶段计划约束条件、编组计划规定等,进行符合性验证。

(14)生成阶段计划:完成调整工作后,生成阶段计划标准文件。

(15)维护计划基本图:维护计划台基本运行图。

(16)维护编组计划方向号:配置编组计划规定的基本车流方向号。

(17)管理计划调度命令:拟、编、发、管理计划调度命令。

2.货运调度

(1)辅助编制装车计划:根据轮廓计划、停限装命令、生产指标、运输方案、运输条件对请求车数据进行人工审批,生成次日装车计划。

(2)自动编制装车计划:根据各种限制条件,启用内部算法,自动审批请求车。

(3)统计装车计划,生成空车需求表:单位(局、站、段)别、去向别、限制口别、品类别、分界口别装车数;日(班)计划与轮廓计划、停限装命令对比;站段月度生产任务累计完成情况统计;营销计划累计完成情况对比;重点单位装车计划;根据次日承认车汇总统计各站按车种、去向、品类的空车需求。

(4)管理调度命令:拟、编、发、管理货运调度命令。

(5)上报装车计划:将次日装车日(班)计划上报上级单位。

(6)下达装车计划:将落成的装车日(班)计划下达车站、大客户、集装箱公司。

(7)推算卸车日(班)计划:分类查询卸车推算表数据,人工确认有效车,自动汇总分站别、车种别的卸车日(班)计划。

(8)上报卸车日(班)计划:将卸车日(班)计划上报上级单位。

(9)下达卸车日(班)计划:将卸车日(班)计划下达车站。

(10)汇总阶段装卸车实际:汇总统计车站上报的阶段装卸车完成实际。

(11)调整装车计划:根据调度命令、车站请求、装卸实际等调整日(班)装车计划并下达车站。

(12)上报阶段装卸车实际:将阶段装卸车完成实际上报上级单位。

(13)下达装卸车调整计划:下达装卸车调整计划至车站。

(14)生成统一货运报表:生成《调规》规定的统一格式报表。

(15)维护径路及运费计算:对径路及运费计算的算法文件及字典文件进行更新。

(16)维护货调专用字典:对货调系统管内货运站字典、综合参数字典等进行编辑、修改。

3.机车调度

(1)编制机车计划周转图,生成实际周转图,统计机车运用指标。

(2)查询机车配属、运用概况,列车开行机车适用情况,列车等线情况,单机开行、回送机车、救援列车概况,机车乘务员超劳,机车乘务员动态、安全情况,机车配属变更、应用检修等信息。

(3)接收日(班)计划、列车实际运行图、机务段机车运用和检修概况;向计划调度台及机务段发送机车周转图日班计划及乘务员运用计划。

4.施工调度

负责编制、申报、优化、审批、下达月度施工计划,由月度施工计划自动生成施工日计划,根据行车计划的安排对施工时间加以调整,生成施工调度命令,并迅速、准确、安全地将命令下达给相关单位,汇总、统计、分析各施工单位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信息,从而实现施工作业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月度施工计划编制、月度施工计划管理、施工日计划编制、施工日计划管理和施工过程管理功能。

5.车辆调度

(1)查询管内车辆运用、车辆检修、安全监控系统运用及维修情况,管内运用车数量、检修车动态及数量,临修车故障类型和数量,车辆检修中心、各列检所、站修所的作业情况等信息。

编制、下达定检到期和故障车扣修及回送计划。

(2)管理车底,发现异常情况后进行报警。

(3)管理沿途残车,提供大点车预报。

(4)监测列车进行,按照报轴标准和程序进行预报。

(5)监视红外线设备运行,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6)管理资料台账,准确填报报表,并对报表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6.供电调度

实现对管辖范围内的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供电系统的集中监控。

(1)计划管理:包括列车运行计划、供电计划、综合维修计划、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显示调整等。

(2)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供电设备监控、管理、报警等。

7.综合信息展示

(1)动态运行图展示。

(2)基于线路示意图的车流动态展示。

(3)数据分层展示。

(三)列车调度指挥

1.调度监督

调度监督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调度员能够在各子分公司调度所远程监督其管辖区段内列车的实时运行状况和站场实际情况,包括股道及区间的占用状态、进路上道岔位置及信号机状态等,以便调度员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挥行车,同时系统还需提供一些辅助功能以减轻调度员的日常工作。

2.运行图管理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计划,是列车运行组织的基础,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和时间,列车在各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的时刻,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及机车交路。列车运行图同时又是与运输有关各部门工作的总计划,路局内与行车有关的调度指挥部门、运输组织和管理部门、运输生产部门均依据此运行图制订各部门的工作计划。

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来表示列车运行的一种图解形式,列车运行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并用水平线代表各个车站的中心线位置;在运行图上用右上斜线代表上行列车,用右下斜线代表下行列车,列车运行线与水平线的交点就是列车在每个车站到、发或通过的时刻。

3.车站行车管理

(1)车站分机的功能。

(2)车站值班员台功能。

4.列车自动追踪

列车自动追踪是实现列车调度指挥的基础,列车自动追踪程序中解决车次号来源方法是通过行调台阶段计划,从阶段计划取得车次号后,然后在各车站间进行跟踪传递,同时采用无线车次号校核保证车次的准确;当信号故障导致车次号丢失时,可在从计划中、无线车次号校核、人工修改这三个方面重新获取。

列车自动追踪程序可根据无线车次号校核向行调台自动提供列车的编组信息(机车号、总重、换长、辆数等信息)。

在半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自动追踪程序还可以提供闭塞按钮的请求发车和同意发车的时间信息。

5.调度命令管理

调度命令是铁路运输指挥中,上级对下级的书面命令。负责调度命令的生成、发送、签收、打印、查询等一系列操作,必须做到能够落实运行图及编组方案,保证运输秩序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所辖区段内的突发情况。

(四)站车管理

1.现车管理

(1)实时准确地掌握全站现车动态,包括位置(含顺位)、空重、运非、去向、状态(待装、装车、待取等)。

(2)货列检作业管理。包括作业通知、数据(编组内容)推送、执行报告、现车状态修改等。

(3)非作业车管理。包括扣修车、临修车、备用车、保留车等非运用车的状态转换。包括运转非和非转运两部分。

(4)调车计划执行。及时将执行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计划改变现车位置。

2.调车作业管理

(1)调车作业管理主要包括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和执行。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主要是编制解体、编组、取送、摘挂等各种计划,并在相应作业点打出调车作业计划单。

(2)调车作业计划处理也是现车管理的核心,车辆的移动必须严格按照调车作业计划的执行来完成,为了避免现场混乱,严格限制无计划调车。调车作业计划执行包括在计划场执行(预执行),在实际场执行和在计划场、实际场的回推(拟执行)。

3.列车预确报

列车预确报主要包括朔黄公司中心级、车站级二套子系统,由车站形成确报信息,并将确报信息发送给中心,由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转发。

(1)车站级确报系统

车站确报系统是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为车站货运员、统计员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车站确报系统从功能结构上划分为:收报模块、发报模块、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匹配模块。

(2)中心级确报系统

·建立车站基础字典版本标识,公司管理、考核基础字典版本应用情况,实现确报系统站名字典的统一。

·建立过口确报考核系统,通过确报和ATIS信息进行匹配,完成过口确报质量情况的统计,并将统计的情况采用Web发布形式发布在网上供各级确报质量考核人员查看。

·统一确报传输格式,增强网络接收、转发和入库功能。

·提供灵活、准确的确报查询手段。

·制定《列车确报考核办法》。

·利用确报信息和货票信息互联机制,增强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的共享性。

4.综合管理

(1)计划管理

·接收集团日班计划、铁路公司阶段列车调整计划及调度命令。

·根据班计划、阶段计划编制本站阶段作业计划,分配运力资源,安排作业顺序。

·根据现场作业进度,自动绘制技术作业图表,监控作业动态。

·编制调车计划,包括摘挂、取送等。

·编制装卸计划,准确掌握各装卸机具状态和使用计划,精确安排到作业股道和开始、结束时间。

(2)行车管理

·接发列车(列车进路办理)。

·调监及站间透明。

·列车到发报告。

·行车日志生成。

(3)装卸管理

·编制调整具体的装卸车作业计划。

·记录装卸车作业执行时间和异常状态。时间包括通知送车时间、入线时间、开始作业时间、作业完成时间、通知取车时间、出线时间。

(4)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事项登记。

·施工内容上报。

·施工命令下达。

·施工命令执行。

·解除线路封锁。

(5)数据上报管理

将车站作业动态共享到集团信息系统。

5.货车追踪

实现列车、车辆和货物的实时动态追踪,为车流推算和在途车、车辆公里、中停时、周时统计提供原始信息,为货主提供查询功能,为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提供基础数据源。

分两个阶段:

(1)实现节点式追踪,由各子分公司根据ATIS、确报、货票、运行线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列车、车辆、货物一体化数据,构造子分公司内部实时追踪库,并根据时效性将历史数据转入数据仓库。

(2)实现全集团范围内的车站实时报告。当列车、车辆在车站完成作业的时候,由车站系统自动生成供其他信息系统共享的有关实时报告。

(五)辅助决策

涵盖铁路统计各主要业务环节,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提供规定的指标计算和统计报表生成服务,以及智能查询和报表定制服务,并为上层的集团级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货运统计分析

收集、审核、汇总各子分公司的各类货票信息,生成整个集团铁路货物运输的运送量、周转量、交流量、分界口运量、各区段、各线货物运输密度、各主要干线货物运输量等指标,实现对集团铁路货物运输经营效果的分析、预测,提供货物运输管理信息及决策支持。利用国内外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和采用科学计算方法、数学模型等建立货运营销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处理模块,充实、更新、完善货运营销统计分析辅助决策信息库,编制货运营销决策统计分析报告,生成货运决策统计分析可视化图表。提供网络反馈数据和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查询;实现网络信息发布。

2.运输统计分析

(1)利用运输生产中现有各种系统与即将建成的子系统所产生的原始信息在集团、子分公司整合成二级运输统计原始信息综合关联数据库。

(2)在机务段建成综合数据库,实现司机报单自动录入。

(3)对基础信息资源进行相关性、连续性、逻辑性审核,对存在问题的数据源,提示性报警,产生审核报告,并通过管理对信息源点信息进行规范。

(4)在基层完成基础信息的审核、管理。

(5)积累完整、全面、连续的运输统计原始信息资料,形成运输统计各专业的原始信息共享平台。

3.机务统计分析

(1)按规章和各子分公司要求对基础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2)形成各子分公司货运、专业运输机车运用与非运用、内部核算、运输生产指挥所需的机车统计信息。

(3)实现从机务段,到子分公司按《铁路机车统计规则》规定的报表信息上报,实现子分公司、集团公司的全铁路板块的数据处理。

(4)集团公司、子分公司、机务段间信息交换。

(5)超级汇总(由原始信息直接汇总报表)。

(6)形成集团、子分公司、段统计分析、决策、预测预警所需信息。

(7)为相关子系统提供所需信息。

4.客运统计分析

(1)对客票信息进行分类、筛选、转换、加载、汇总处理。按照数据属性别、运类别、预定要求等进行分类处理,安全、准确、全面存储到路局旅客运输统计信息数据库。

(2)完成对国铁其他信息系统的客运统计信息的交换数据检查、整理。

(3)加工生成报表和统计分析基础数据。编制各类客运统计报表和必要的财务收入和运输生产等相关业务指标,生成统计分析图表。

(4)根据集团客运统计需求,加工反馈数据,实现网络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以及为用户提供实时查询功能。

(5)强化统计分析工作,实现统计综合分析图表化。提供节假日等特定时期或指定时期旅客运输流量、流向、密度、旅客列车运行全程上座率、客运营销经济效益分析信息。

(6)预留临时调查接口,满足各种临时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需求。

(7)在原始信息上报系统健全、完善的基础上,提前各类报表的上报时间,并逐步由月统计向日统计转化。

5.综合统计分析

从各专业子系统获取数据建立数据库,完成铁路发展状况的分析,同时完成铁路行业内部各统计专业的分析并随机生成各级领导所需分析决策信息。综合统计分析信息为下面几项决策提供了依据:

(1)生产力布局决策

利用客、货运综合数据库完成以下专项统计分析,包括:车站能力;线路、区段能力;客、货运站现状分析;客货运站布局综合分析;集装箱办理站装/卸分析;专用线布局。

根据铁路运力布局情况,充分利用铁路路网效益与效率综合评估系统成果,结合市场客货源形势和发展趋势,预测铁路未来的运力资源需求,为铁路新建、运载工具购置、设备维修改造、装卸车站的布局、路网流量分配提供参考数据。

(2)行车组织决策

调度指挥的过程,即是一系列决策的过程,调度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现时调度指挥是一种经验管理型活动,借助并通过调度工作计划(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组织规律性运输生产;通过发布调度命令,协调运输生产中突发事件。

以现代管理科学和数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决策支持型调度指挥系统,实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各类生产数据,实现信息查询数字化。根据调度指挥业务规则,自动处理各类运输基础数据,丰富综合查询内容,提高运输生产指标的时效性,以满足科学决策和智能指挥的需要,提高调度指挥的科学化水平。

(3)货运管理决策

充分利用货运综合数据库,整理、规范历史货票数据,结合现实货票信息了解货物交流特点,按照货源、货物品类、运输收入等指标综合考虑,对铁路沿线直接吸引区域或间接吸引区域进行收入分析预测,为研究更具效益、更有吸引力的运输政策,开发适合具体货物流向的运输产品提供参考数据。为货物运输开发运输新产品提供基础依据,根据货流、车流流向特点组织开行常年直达列车、临时直达列车、季节性五定班列,提高运输经济效益。

(4)运力资源配置分析

运力分析主要是运用其他各生产、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数据。

二、客货管理

(一)货运营销

1.货运市场预测

接受运输公司、煤矿、其他铁路公司等提报的次日运输需求报告,主要内容如下:发站(含装车作业线)、到站、车种、品类、列数、收发货人。

(1)提供对外接口,获取月度运输任务。

(2)根据月度运输任务,生成货运计划框架,并校验车站作业能力和区段运输能力能否满足计划要求。

(3)提供上述计划的编辑界面。能力超限条目在界面上应予以标出,并保持跟踪,提供平衡管理界面。

(4)提供计划发布、审阅、签收等管理功能。

2.货运计划管理

(1)根据货运计划的卸车计划,确定卸空车数量。

(2)根据货运计划的品类装车计划,确定各装车站各类型车辆的需求数量和时间范围。

(3)通过算法,生成并优化空车调整方案,生成空车调整计划。

(4)根据装卸计划和空车调整方案,生成列车开行计划。

(5)生成分界站货车、列车出入计划。

(6)生成货车运用质量、保有量指标计划。

(7)生成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8)提供技术计划各子表的编辑界面,提供计划调整和辅助计算、校验功能。

3.货运站管理

实现日班货运工作计划编制(含承运)功能,实现装卸车、交付作业管理以及货运统计功能。

(1)区段限制管理。

(2)货工计划管理。

(3)装卸车作业报告管理。

(4)装卸车作业线状态显示。

(5)货运工作计划调整。

4.货运制票管理

(1)在月度货运计划约束下,创建货运单据的初始状态。

(2)为货运单据创建关联的流程控制关系及约束。

(3)实现以货运单据为基础的货票集中管理。

5.货物运价管理

(1)运价里程维护管理。

(2)建立维护计费费率关系模型。

(3)计费费率维护管理。

(4)提供统一的运费计算接口。

6.货运安全管理

(1)事故处理管理。

(2)案卷。

(3)货运事故统计。

(4)统计分析。

(5)传输平台。

(6)车站系统数据查询。

(7)系统维护。

7.货运电子商务

(1)面向货运服务的商务门户

建立支持集团电子商务的公有云计算中心,主要功能是接收货主的服务请求,包括互联网、短信和电话请求。特别是支持大并发量的请求。

修改互联网服务请求受理界面,将原站到站的货运模式扩充为输入门到门的信息,然后,协助货主选择线路,选择运输方式,选择各种物流服务和时间的服务模式,并支持签订货运合同的电子签名。

研发货运线路选择程序,可以根据货主给出的始点和终点,根据货运条件,计算最优运输路线,为货主搜索满足需求的货运产品,可以选择时间最短、运费最少、路经最短的运输产品。并在基于地理信息的展示界面显示路线,展示沿线各点可以给货主提供的服务信息。

货主可以在网上跟踪货物的运行信息,查询各种通知和通告信息,查询货运运价、装卸站情况、货物行程计划、货物理赔过程等。

(2)为货主提供电子支付和结算方式

研究支付方式,对货运来说,除了装车收费外,运输和交付过程中还要收取一定费用,所以,支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尽量做到支付过程的透明性,做到货主满意,又要保证铁路的利益。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铁路储值卡,保证利息略高于银行活期,可以直接从卡上划账,在划账前,应通知货主,定期和货主对账。

研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支付过程的资金安全。

8.货运服务中心

(1)为货主提供主动和更加方便的服务

通过对客户关系的分析,主动追踪货主需求,根据用户需求,主动为货主申请空车、申请空箱等服务。

可以通过短信发送通知信息给货主。提供特殊服务给货主,例如视频监控、温度监控等服务。

(2)为货主提供物流和多式联运服务

为货主提供物流服务,包括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

研发多式联运系统,和企业、港口、码头、汽车运输公司以及航空公司进行对接,互相交换联运数据,制订最优联运方案。

(3)为货主提供货物的动态追踪

研究可订制的货物动态追踪系统,既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和电话查询货物的位置信息,也可以主动将货物位置信息发给货主的手机或者邮箱,不同的订制可以收取不同费用。

研究追踪,不但是大节点追踪,而且追踪到具体的位置,包括列车运行的位置,汽车运行的位置,车站中的位置和状态,货场或者箱场中的货区货位等。

(4)为货主提供网上理赔

研究网上理赔的流程:一是事故的上报过程;二是责任的认定过程;三是审批流程;四是理赔过程。货主可以在网上申请和跟踪理赔流程,发表意见和建议,查询货物理赔过程。理赔成功后,通过数字签名确认后,可将赔款转到货主的账号上。

(5)为货主提供紧急事件处理

研究紧急事件的处理办法,如由于铁路责任或者自然灾害,不能按计划运输;研究由于装载的问题,货物发生变故的处理办法;研究货物损坏的处理办法。

研究货主由于自己的问题,变更行程,例如变更到站,相应费用、服务都需要变化的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9.对外信息服务

(1)客户建议;

(2)客户投诉;

(3)客户咨询;

(4)通知查询;

(5)问卷回复。

(二)客运营销

1.为旅客服务的主动引导系统

在旅客出行前一天,主动发短信,提示旅客旅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天气信息、城市交通信息、待乘车次信息等。

研发旅客定位和引导系统,根据旅客当前所在位置,通过短信、地理信息系统为旅客提供到目的地的路线指导。

研发紧急事件旅客引导系统,当列车晚点后,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为旅客提供旅行接续方案。

2.不断完善服务内容

不断完善旅客服务内容,包括站内服务、个性化服务、应急服务、娱乐服务、多式联运服务等。

三、运力资源管理

(一)机务管理

机务管理包括机车及关键部件技术履历管理、机车检修计划自动编制、材料与工具管理、检修作业工单管理、检修作业报告管理、机车运用管理、机务安全管理、机务综合管理八个部分。

1.机车及关键部件技术履历管理

记录机车及关键部件的装配及运行履历。

2.机车检修计划自动编制

根据运行图、机车机车交路、技术计划、检修能力、修程参数与机车技术状况推算检修与保留计划。

3.材料与工具管理

建立基本检修作业的材料、工具模板,同时作为作业工单的一项重要内容。

4.检修作业工单管理

作业工单管理依据维修及保养内容规定人力、材料及工具(维修设备)、作业地点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应规定该项作业所要填写的作业报告。

5.检修作业报告管理

检修作业报告管理依据检修作业工单的作业流程对工单规定的报告内容进行管理,其管理关键点包括时间、完成程度、安全检查、修后检测数据(含损坏件)等。

6.机车运用管理

机车运用管理对机车进出段、检修计划与机车整备、乘务员出退乘、机车动态等方面进行管理。

7.机车安全管理

实现机务工作票管理及安全教育、检查、评比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建立集团、子分公司、基层段各级事故档案库、事故分析模型,实现计算机辅助分析,为安全分析、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8.机务综合管理

实现机车技术资料和质量信息在集团子、分公司、机务段及机车新造、大修厂等之间的交互传递,掌握机车质量关键点,为各级机车质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对机车质量全面控制。实现叫班自动化以及乘务员睡眠安全卡控,乘务计划等信息自动发布,住宿、食堂购餐等综合质量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二)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包括车辆及关键部件技术履历管理、车辆检修作业报告管理、车辆材料与工具管理、车辆检修计划自动编制、货车车底管理、货车追踪管理、交接车管理、车辆综合管理八个部分。

1.车辆及关键部件技术履历管理

采集、统计、分析轮对轴承、摇枕、侧架等重要零部件造修过程中技术、生产、质量信息,加强造修质量控制,实现重要零部件的履历管理、质量追踪、寿命管理,控制生命周期全过程。

2.车辆材料与工具管理

建立相关材料、配件的供、求信息网络,进行订货、配送、调拨、退货、召回、储备等管理,实施重要材料配件准入卡控,为实现不合格材料配件质量责任追溯和重要配件寿命跟踪提供技术支持。

3.车辆检修作业报告管理

车辆检修作业报告管理依据检修作业工单的作业流程对工单规定的报告内容进行管理,其管理关键点包括时间、完成程度、安全检查、修后检测数据(含损坏件)等内容。

4.车辆检修计划自动编制

车辆检修计划根据运行图、技术计划、检修能力、修程参数、站/线能力与推算车辆检修与保留计划。

5.货车车底管理

将固定列数的车辆编为一个车次,若少于固定列数,视为欠轴;若非同种车型,视为混编。当固定编组列数欠轴时,应在合适的车站寻找同车型的为编组车辆进行补轴。

6.货车追踪管理

综合利用车号自动识别、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进行车辆实时位置、重空情况、货物装载等进行动态追踪;结合车辆检修信息,进行修程别、重,空车辆走行公里计算,为运输生产组织、车辆修制改革提供信息支持。

7.交接车管理

对国铁分界站列车出入以及国铁相关交接作业进行管理(请求车、承认车、货票等)。

8.车辆综合管理

(1)安全方面:综合利用行车安全监控信息和车辆安全管理相关信息,建立铁道部车辆系统安全信息档案库、车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事故分析模型,为全路车辆系统安全分析、考核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2)资产生命周期:通过对全集团货车资产台账管理、资产分布与构成分析和客货运输统计数据及相关运输指标要求等,评估全集团各车种车型车辆资源的综合能力,实现车辆从购置、检修、技改、报废全寿命成本管理,并为其在全路的调配及购置、更新、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3)生产能力与资源匹配:建立车辆设备技术履历与设备布局、人力资源结构和安全质量历史档案的部级动态库;进行厂段生产资质管理、生产能力的智能分析与调整,为招标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综合分析行车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评估安全保障能力、生产能力及管理水平,提供可参照的量化指标,为优化全集团生产力布局、修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三)工务管理

1.集团层面

建立全集团的资产管理系统,组织对局内所有工务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建设开始,建立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对重要设备,通过安装RFID或者通过距离计算对设备进行自动识别。为每类设备制订自动监测或者人工检测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监视各工务段将检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建立全集团工务地理信息系统,直观显示铁路上的资产运行情况,以及铁路沿线的景观、地形地貌、高危地带、环境监测点等信息,可以平面显示,也可以三维立体显示。系统具有工务段、工区、线路、桥梁和隧道、地基、边坡、轨枕、铁轨、沿线监测点等多个图层。

对更新改造的设备,组织通过采购网进行招标,组织合同签订,将新设备信息和成本存入数据库。

追踪各线路发生的突发性问题和风险,落实解决方案,反馈解决结果。对监测传感网上高风险信息进行监视,组织工务段立即降低风险。

建立集团设备病害数据库,追踪各种设备的病害信息,落实各工务段对病害进行整治。

建立集团数据仓库,对各线路、工务段、工区情况从计划、成本、质量、工作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各段科学的考核体系。

2.子分公司层

维护各子分公司内的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录入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落实每类设备自动监测或者人工检测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负责维护子分公司工务地理信息系统本工务段部分,包括线路、桥梁、隧道,以及铁路沿线的景观、地形地貌、高危地带、环境监测点等信息。

建立维修辅助决策系统,根据运行图、确报和检测等信息,对设备的运用状态、可靠性变化、病害趋势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线路规律,制订科学优化的维修计划,包括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并报上级单位。

对本段的病害数据库进行维护,落实集团的整治计划。维护大型维修设备数据库,并将设备履历、变化信息录入数据库。

追踪各线路发生的突发性问题,并上报集团,落实解决方案,反馈解决结果。对监测传感网上(水害、地质、冻害、大风、火灾等)信息进行监视,对风险进行预测,组织制订各种预案和降低风险的工作,并上报集团。

3.检测部门

设立多种检测方式,包括空对地、车对地、地对地、人对地的检测,科学地制订检测计划,根据上级批准的计划定期对每类设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自动存入设备对应的集团数据库并上报。为每类设备建立检测数学模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对本段的病害数据库进行维护,研究病害的自动检测设备,监视病害的变化,将监视结果和变化信息上报集团。

检测线路发生的突发性问题,检测自然灾害信息和安全隐患,对风险进行预测,并上报集团。

4.修理部门

包括设备修理计划编制管理,施工计划管理和修理天窗管理部分。对设备修理,需要建立故障对策库,制定故障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修理计划。对设备更新改造,制定更新改造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更新计划。

修理计划批准后,形成工单,落实经费、设备、材料和工程队伍。制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合理利用维修天窗,经批准后,组织施工,并监督施工安全,采用GPS系统自动记录施工进度,并记录数据库。

建立子分公司大型维修设备的数据库,对大型维修设备的运用、维修、更新、报废过程进行监管。建立材料数据库,对维修材料出入库和成本进行管理。对各工区的计划完成情况、工作量等进行统计分析。

(四)电务管理

1.集团层面

建立集体电务资产管理系统,组织对集团内所有电务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建设开始,建立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对重要设备,通过安装RFID或者通过距离计算对设备进行自动识别。为每类设备制订自动监测或者人工检测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监视各电务段将检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建立全集团电务地理信息系统,直观显示线路上的信号设备、联锁设备、列控设备、驼峰设备,直观显示各线路设备运行情况,不同设备状态显示不同颜色,快速定位设备故障。

对更新改造的设备,组织通过采购网进行招标,组织合同签订,将新设备信息和成本存入数据库。

追踪各线路发生的突发性问题,落实解决方案,反馈解决结果。对调监和TDCS高风险信息进行监视,组织电务段立即降低风险。

建立全集团设备隐患数据库,追踪各种设备的隐患信息,落实各电务段对隐患进行整治。

建立全集团数据仓库,对各线路、电务段、工区情况从计划、成本、质量、工作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各段科学的考核体系。

2.子分公司层

维护各子分公司的电务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录入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落实每类设备自动检测或者人工检测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负责维护各子分公司电务地理信息系统本电务段部分,包括线路上的信号设备、联锁设备、列控设备、驼峰设备,以及铁路沿线的景观、地形地貌、高危地带等信息。

建立维修辅助决策系统,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模型,对设备的运用状态、可靠性变化、设备故障趋势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线路电务运行规律,制订科学优化的维修计划,包括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并报上级单位。

设立多种检测方式,包括车对地、地对地、人对地的检测,根据路局制订的计划定期对每类设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自动存入设备对应的集团数据库。制定每个设备的检修标准,系统提供相关算法自动分析判断设备的安全状况,通过分析归纳设备使用的安全、质量状况,可以为生产管理提供设备运用状况和维修工作重点,并且提供危险设备的报警功能。

对各子分公司的设备隐患数据库进行维护,落实集团的整治计划,并将整治结果上报集团。

追踪各线路发生的突发性问题,并上报集团,落实解决方案,反馈解决结果。对调监和TDCS信息进行监视,对风险进行预测,组织降低风险的工作,并上报集团。

包括设备维修计划编制管理,施工计划管理和修理天窗管理部分。对设备修理,需要建立故障对策库,制定故障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修理计划。对设备更新改造,制定更新改造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更新计划。

修理计划批准后,形成工单,落实经费、设备、材料和工程队伍。制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合理利用维修天窗,经批准后,组织施工,并监督施工安全,采用GPS系统自动记录施工进度,并记入数据库。建立材料数据库,对维修材料出入库和成本进行管理。对各工区的计划完成情况、工作量等进行统计分析。

(五)供电管理

1.集团层面

建立全集团的供电资产管理系统,组织对局内所有供电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建设开始,建立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对重要设备,通过安装RFID或者通过距离计算对设备进行自动识别。为每类设备制订自动监测或者人工巡检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监视各供电段将检测结果记入数据库。建立全集团供电地理信息系统,直观显示线路上的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自耦变压器所、调度所、接触网等,直观显示各线路设备运行情况,不同设备状态显示不同颜色,可快速定位故障和缺陷设备。

对更新改造的设备,组织通过采购网进行招标,组织合同签订,将新设备信息和成本存入数据库。

建立全集团设备缺陷数据库,追踪各种设备的缺陷信息,落实各供电段对缺陷进行整治。

建立全集团数据仓库,对各线路、电务段、工区情况从计划、成本、质量、工作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各段科学的考核体系。

2.子分公司层

维护子分公司本段的供电设备编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录入所有设备的数据库档案,落实每类设备自动检测或者人工检测的方案,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巡检、秋检。负责维护本公司供电地理信息系统本供电段部分,包括线路上的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自耦变压器所、调度所、接触网等,以不同颜色显示设备的状态信息。

建立抢修辅助体系,实现设备图纸、设备履历、抢修预案、现场视频、现场照片电子化。为各级领导在事故情况下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事故现场情况、事故抢修预案以及备件备料情况等提供技术支持,为事故抢修的快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设立多种检测方式,包括车对地、地对地、人对地的检测,根据段制订的计划定期对每类设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自动存入设备对应的本公司数据库,并上报集团数据库。制定每个设备的检修标准,系统提供相关算法自动分析判断设备的安全状况,通过分析归纳设备的可靠性及质量状况,可以为生产管理提供设备运用状况和维修工作重点,并且提供危险设备的报警功能。

对本段的设备缺陷数据库进行维护,落实集团的整治计划,并将整治结果上报集团数据库。

追踪各线路发生的突发性故障,并上报集团,落实解决方案,反馈解决结果。

维修计划包括设备维修计划编制管理、施工计划管理和修理天窗管理。对设备修理,需要建立故障对策库,制定故障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修理计划。对设备更新改造,制定更新改造的处理流程,自动编制设备更新计划。

修理计划批准后,形成工单,落实经费、设备、材料和工程队伍。制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合理利用维修天窗,经批准后,组织施工,并监督施工安全,记录施工进度,并记入数据库。建立材料数据库,对维修材料出入库和成本进行管理。对各工区的计划完成情况、工作量等进行统计分析。

四、运输安全管理

(一)综合智能监测分析

综合监测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安全监控采集服务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实现运输安全数据的集中管理,并通过智能分析、数据挖掘、GIS等技术,实现完整的运输安全数据存储、查询、分析、评估和预测。

(1)GIS综合展示。

(2)故障趋势分析。

(3)智能挖掘。

(4)监测数据管理。

(二)运输安全管理

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安全法规管理、安全体系管理、安全事务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事故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六项功能。

五、信息共享管理

(一)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工具软件应用,为所有应用提供公用基础数据。通过该应用,可以统一基础编码,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维护体系,提高数据一致性和代码复用度,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和编码效率。

1.基础数据版本管理

管理基础数据的版本,包括各版本的保存、提取以及数据生效时间、失效时间管理等。

2.基础数据编辑

提供基础数据的修改编辑界面。界面中应具备基本的逻辑校验和完整性校验功能。对复杂数据,应提供相应的图形界面。

3.基础数据审核

提供基础数据的审核校验功能。按照管理要求,必须是经过审核后的基础数据才能予以发布。

4.基础数据发布

以服务的方式对授权应用发布基础数据,通过数据实体实现数据访问,以提高代码重用度,提高编码效率。对需要自定义属性的应用,可以通过定义公用基础数据实体的派生类的方式实现个性化需求。

(二)主数据管理

管理企业主数据的获取、集成(通过运输动态管理实现)、保存、发布服务,保证系统协调和重用正确一致的业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