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修辞方法
一、常用修辞方法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4.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 ”等;形式:甲是乙。
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二)比拟
1.概念: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的修辞方法。
2.作用:启发想象,利于抒情,富有感染力。
3.类型:拟人、拟物。
(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
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例如:他甘当人民的老黄牛。(把人比作物)
火山发出一声咆哮。(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三)借代
1.概念: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2.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练,引发联想。
3.类型: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特征代本体:即用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其本体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4)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四)夸张
1.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性质、作用、程度等进行故意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修辞方法。
2.作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
3.类型: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象、特征、性质、作用、程度等加以扩大。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特征、性质、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如: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如:我还没有端起酒杯,就先醉了。
(五)对偶
1.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这种修辞方法叫对偶。
2.作用:使表达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感。
3.类型: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排比
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修辞方法。
2.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1.概念:故意先提出问题,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2.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语言富有变化。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八)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1.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中的修辞方法。
2.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感情,增强说服力,引起思考,求得共鸣。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九)引用
1.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
2.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
3.类型: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1)直接引用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间接引用
例如: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十)对比
1.概念: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
2.作用:能把好坏、善恶、美丑等对立面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有突出、强调、鲜明等效果。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十一)反复
1.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一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2.作用: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方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3.类型: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如: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十二)衬托(映衬)
1.概念:为了突出主要事物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
2.作用: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类型:正衬、反衬。
(1)正衬: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
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反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例如: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二、其他修辞方法
(一)反语
1.概念: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方式来表达并产生特殊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常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2.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3.类型:讽刺反语、风趣反语。
(1)讽刺反语
例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2)风趣反语
例如: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
(二)双关
1.概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法叫作双关。
2.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3.类型:谐音双关、语意双关。
(1)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或音近)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语意双关:有意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歇后语中常用此法。
例如: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三)顶真(顶针、连珠)
1.概念:用前一句的末尾词语做下一句的开头词语,首尾相连两次以上的修辞方法。用符号表示就是“AB-BC-CD”。
2.作用: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声韵流畅,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四)通感(移觉)
1.概念: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2.作用: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五)互文(互辞)
1.概念:指诗文相邻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2.作用:互为渗透,互为补充,使内容更充实、丰富、饱满。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的意思。实际上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六)回环
1.概念:指用相同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的修辞方法。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
2.作用: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例如: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七)仿词
1.概念: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创造出新意的修辞方法。
2.作用:富有新鲜感。
3.类型:谐音仿、相类仿、反义仿等。
(1)谐音仿
例如:草木皆冰—草木皆兵 我不会跳舞—我会跳六
(2)相类仿
例如:“铡”掉了一个“盛世美”,但他才发现这上海滩上竟还有许多“李世美”“张世美”“王世美”。
(3)反义仿
例如: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说:“我们开小差跑出来。”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
(八)层递
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九)析字
1.概念:以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相契合、相连带的关系,随即借来代替或推衍一种意思,来曲折表意的修辞方法。
2.类型:化形、借音、衍义。
(1)化形
例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里把孙绍祖的“孙”字离合为“子”和“系”两个字,既有“你是”之意,又有暗指孙绍祖之意。)
(2)借音
例如:这菜一定是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鱼”即“余”。)
(3)衍义
例如: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的“霁月”意为雨后出月,演化出“晴”字;“彩云”则是成花纹的云彩,演化出“雯”字;这即是点明此为晴雯判词,揭示她的悲惨命运。)
三、几种易混修辞方法的辨析
(一)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比喻句中常用“像、好像、好似”等喻词,我们也常用这些词来判断比喻句,但并非出现这些词就都是比喻句。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根本区别有二:第一,必须是有着质的差别的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第二,两个事物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以下几种情况为非比喻句。
1.同类相比。例如:晓风长得像他爸爸。
2.表示猜度。例如:校园里静悄悄的,好像已经上课了。
3.表示想象。例如:这块大石头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一样,高大突兀,人们把它叫作“飞来石”。
4.列举例子。例如:在和平年代,同样涌现出了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英雄。
5.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例如: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
(二)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1.比喻是把甲比作乙,重在“喻”;比拟是把甲模拟作乙(多为把人拟作物,或把物拟作人),重在拟。
2.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例如:
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比喻)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拟人)
3.若以人或人体的某一部分为喻体,不可误以为拟人。
例如:狗的舌头热乎乎的,好似一个温柔的手掌。(比喻)
(三)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1.共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1)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替代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
(2)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与本体有某种关系。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例如: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借代,用船的一部分“帆”来代替船。不可以换成“孤帆像船”。)
(四)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属于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