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数码时代的写与读

1935—1936年,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从此,我们有了“机械复制”的概念“机械复制”(technische Reproduzierbarkeit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技术复制”,但由于已约定俗成,这里姑且用之。参见方维规:《本雅明“光晕”概念考释》,《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9期。,我们也意识到人类已进入机械复制的时代。但是,也就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机械复制”已然落伍,因为我们已拥有了“数码技术”(digital technique,一译“数字技术”),“数码复制”则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类又开始进入一个数码复制的时代。

如同在机械复制时代电子媒介是其媒介基础一样,数码复制时代则以数字媒介(digital media)作为其媒介武器。而所谓数字媒介,是指通过数字语言来编码和处理信息的媒介。主要包括电脑、互联网、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电视、数码音响、手机等。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分析,理解数码技术的关键在于“比特”(bit)。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却能以光速传播。它就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开或关,真或伪,上或下,入或出,黑或白。出于实用目的,我们可以把比特想象成1和0。数字语言依靠二进制的计算系统,而不是现代社会普遍采用的十进制系统。比如,当你数数的时候,跳过所有不含1和0的数字,得出的结果会是:1,10,11,100, 101,110,111,等等。这些数字在二进制中代表了1,2,3,4,5,6,7等数字。在数字语言中,成串的比特根据限定的规则或标准集合,以组成名为字节、可被计算机轻易读取的“字词”。而在数字媒介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声音影像,都可以被数字化,也就是说都可以被简化为同样的1和0。参见〔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7页。

1997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曾在中国风靡一时,图为该书作者。

与电子媒介相比,数字媒介显然具有更便捷、更迅速等诸多特点,它标志着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真正诞生,人类因此从工业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人们也从原来对信息的被动消费而变为与信息的双向交流。尼葛洛庞帝指出: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 来”(pull),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因此,“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同上书,第15页。。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则把这个时代看做是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软件指挥硬件和外部世界,硬件按照软件的要求而存在”,在这个时代里,“铁制的机器将会永远存在,但它们必须服从那些没有重量的信息单位”〔意〕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见《卡尔维诺文集》,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显然,这个时代的来临是令人振奋的,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比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问题、主体与客体的重新定位问题,人机同一问题,甚至网恋和裸聊问题,等等。

本章关注的是数码时代的最基本问题:写作和阅读。主要思考电子书写怎样改变了作家和学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和治学方式,以至于使著作文章发生了诸多变化;近年来,博客写作风生水起,方兴未艾,我们究竟该从何处确认其价值;在新媒介的冲击下,文学阅读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有无化解危机的方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构成了本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