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论丛·第九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内道

阇甄府

阇甄府见于《慕容明墓志》。志主结衔为唐押浑副使、忠武将军、右监门卫中郎将员外置同正员、检校阇甄府都督、摄左威卫将军、借紫金鱼袋乐王上柱国。《墓志》记载:“王讳明,字坦,昌黎鲜卑人也。粤以唐永隆元年岁次庚辰七月廿七日,生于灵州之南衙。年五岁,以本藩号代乐王……以大唐开元廿六年十一月十三日薨于本衙,春秋五十有九,归葬于凉州先茔。”[3]押浑使其职责为押领吐谷浑部落[4],确切地说是监管灵州界内的吐谷浑部落。关于阇甄府的性质,杜光简跋语云:“志中之阇甄府,当时羁縻府州之类。唯两《唐书·地理志》中皆无此府名。盖羁縻州经制不一,《地理志》所录者本不完全也。”[5]阇甄府应是以吐谷浑部落所置羁縻府。关于阇甄府,有人认为唐于且末、鄯善曾置“阇甄都督府”,以慕容明为都督[6]。此说无从查证,周伟洲先生采取谨慎的态度[7]。阇甄府是否存在?地点在哪里?首先要明确唐代检校官的含义。检校官在唐代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代理某官行使职权,唐前期较多;另一种是地方使职带台省官衔,称为检校官,但他们并不在台省任职。由于使职没有阶品,检校官衔仅用来表示其地位的尊崇与升迁的经历[8]。慕容明检校阇甄府都督属于前者,即其生前曾代理该府都督职事,因此阇甄府是实际存在的。至于阇甄府初置在何处,可以姑且不论,但正如上引周伟洲先生文中所说,慕容明不可能身在灵州而代理远在且末的都督府事,显然至慕容明检校都督时,阇甄府是在灵州境内,隶灵州都督府,故将其附于关内道下。

兴宁府

兴宁府见于《白敬立墓志》。《墓志》记载:“公讳敬立,字□,秦将军武安君起之后。武安君将秦军,破楚于鄢郢,退军筑守于南阳,因而号其水为白水,始称贯于南阳。武安君载有坑赵之功,为相君张禄所忌,赐死于杜邮。其后子孙沦弃。或逐扶苏,有长城之役者,多流裔于塞垣。公家自有唐洎九世,世世皆为夏州之武官。曾祖父字令光,年一百廿四载,充兴宁府都督,娶高氏。生祖父字奉林,充兴宁府都督,娶婆高氏。生父字文亮,充兴宁府都督,娶婆王氏。生公。公以祖、父箕裘继常,为故夏州节度使、朔方王信用于门下……竟以景福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薨于夏州之故里,享年卌二……公长兄承袭见任兴宁府都督元楚。”[9]夏州境内唐前期曾安置有突厥白氏部落。据《白道生碑》、《白元光传》,道生之先为突厥人,道生曾为宁朔州刺史、兼统部落[10]。白敬立族属不详,但从附会白起之后来看,无疑是出自附塞部落。白氏世仕夏州,夏州为其故里,世袭兴宁府都督,兴宁府在夏州境内,隶夏州都督府。

九姓府

九姓府《唐书·地理志》虽不载,但屡见于其他史籍。《资治通鉴》记载:“阿史那从礼说诱九姓府、六胡州诸胡数万众,聚于经略军北,将寇朔方,上命郭子仪诣天德军发兵讨之。”[11]此事司马光参考了陈翃《汾阳王家传》。《考异》引《汾阳王家传》:“禄山多谲诈,更谋河曲熟蕃以为己属,使蕃将阿史那从礼领同罗、突厥五千骑伪称叛,乃投朔方,出塞门,说九姓府、六胡州,悉已来矣,甲兵五万,部落五十万,蚁聚于经略军北。”[12]

关于九姓府的记载应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九姓府与六胡州非同一建置,九姓府所领部落非九姓胡(昭武九姓胡,中亚粟特人)。在上引《资治通鉴》“九姓府、六胡州”下胡三省注云:“时九姓胡皆居河曲,犹各带旧置府号。”[13]胡氏所说有将九姓府与六胡州混淆之嫌。唐史所记的九姓、九姓铁勒或铁勒九姓是指散处漠北地区的回纥、仆骨、同罗、拔野古、思结、浑、契苾、多览葛、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部落[14],因为曾隶属于突厥也称为“突厥九姓”[15]。九姓府则是以铁勒部落所置府州。六胡州,《新唐书》宥州宁朔郡详叙其沿革[16],它是以突厥降户的胡部(粟特人部落)所置[17]。二者居民族属不同。至德元年(756)后,九姓府、六胡州的去向也表明二者非同一建置。九姓府、六胡州经过唐军的征讨,“九蕃府还附”[18],即九姓府的铁勒部落又归顺朝廷。六胡州史书虽然不言去向,但《资治通鉴》记载:“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大将北平王李归仁及精兵曵落河、同罗、六州胡数万人皆溃归范阳,所过俘掠,人物无遗。史思明厚为之备,且遣使逆招之范阳境,曵落河、六州胡皆降,同罗不从,思明纵兵击之,同罗大败,悉夺其所掠,余众走归其国。”[19]即六胡州叛众东走,加入了叛军阵营。直至贞元二年(787),马燧至石州,“河曲六胡州皆降,迁于云、朔之间”[20]。关于九姓府、六胡州的记载史书区分也是清楚的,即九姓府与六胡州是以不同族属部落建立的府州。

第二,九姓府不是以九姓铁勒部落所置府州的总称[21],而为一府州。据《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记载,以九姓铁勒部落所置羁縻府州在灵州、夏州境内,其中灵州境内的铁勒府州仍带漠北时的府号,夏州境内铁勒府州确知只有仆固州都督府。阿史那从礼是从夏州境内抵达经略军,招诱对象不及灵州南境的铁勒府州。若只是夏州境内由经略军管理的仆固州行文无须以九姓府来概称。九姓府五代时尚存。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奏:“臣昨据熟吐浑节度使白承福、赫连公德等,各领本族三万余帐,自应州地界奔归王化。续准生吐浑并浑、契苾两突厥三部落,南北将沙陀、安庆、九府等,各领部族老小,并牛羊、车帐、甲马,七、八路慕化归奔,俱至五台及当府地界已来安泊。”[22]此“九府”当为“九姓府”脱文所致。奏文中将浑、契苾部落与九姓府分别表示,可知九姓府并非铁勒府州的总称,而是一铁勒府州。

九姓府《唐代羁縻府州研究》未补录,今据诸书记载补入。从其至德元年(756)时活动范围看,应隶属夏州都督府。

索葛府 安庆府

索葛、安庆二府《唐书·地理志》不载,二府部落频繁地活动于晚唐时期。“开成中,党项杂虏大扰河西,(刘)沔率吐浑、契苾、沙陀三部落等族万人,马三千骑,径至银、夏讨袭,大破俘获万计。”[23]沙陀三部落即“沙陀、萨葛、安庆为三部”[24]。史书记载往往三部并列,如懿宗乾符四年(877)十月,唐昭义节度使李钧、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吐浑赫连铎白义诚、沙陀安庆薛葛部落合兵讨李国昌父子于蔚州[25]。僖宗广明元年(880)六月,李琢与吐浑等讨沙陀,李克用将高文集降唐,并执克用将傅文达,与沙陀酋长李友金、萨葛都督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皆降于琢[26]。张广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萨葛、薛葛、索葛都是粟特的同音异译,索葛、安庆二府均为昭武九姓部落[27]

沙陀三部落的昭武九姓胡在晚唐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很活跃[28],索葛、安庆二府的建制在五代依然存在。安庆府已见于上揭后晋安重荣的奏疏,而索葛府见于五代《安万金墓志》。《墓志》记载:“公讳万金,字宝山……昔从武皇(李克用),破黄巢而定紫塞……明皇念以夙勋,除授严州刺史……未许归于本郡,再承宠渥,除授贝州刺史……清泰二年除受均州刺史……曾讳德昇,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故振武马军指挥使、索葛府刺史……祖讳重胤,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静塞军管内都游弈使、索葛府刺史……皇讳进通,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守应州别驾、索葛府刺史,长兴二年赠司空……妣曹氏,长兴二年赠鹿邑县太君……初索葛府刺史,迁马军左第二军使……次室米氏,生子一人元审,前索葛府刺史……公于天福二年……善终于私第。”[29]通过安氏的婚姻状况可知,安氏是典型的昭武九姓家族,后晋时索葛府刺史仍由安氏世袭。

索葛、安庆二府是以六胡州残部所置都督府。贞元二年(787)马燧迁六胡州于云、朔后,元和三年(808)沙陀不堪忍受吐蕃的驱使,举部东迁归唐。太和四年(830),柳公绰镇太原,陉北沙陀因英勇善战而为九姓回鹘、六胡州所畏服,公绰召沙陀酋长朱耶执宜直抵云、朔塞下,治废栅(府)十一所,押六胡州,并防御漠北回鹘,号代北行营,授执宜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讨使,隶河东节度使。[30]《资治通鉴》记“塞下旧有废府十一”,胡三省认为“《旧书》作‘废栅’,当从之。盖考《唐志》,云、朔塞下无十一府也”[31]。胡三省的注说是有问题的,《唐书·地理志》虽未记云、朔塞下羁縻都督府,但并不是没有都督府。在开元六年(718)的诏书中,安置于大武军北的拔曳固、同罗、回纥、仆固部落首领都带有都督衔[32],是置有都督府的。《资治通鉴》作“府”是正确的)。从此沙陀部酋长成为六胡州的押使,而六胡州也属云、朔塞下十一府之列,即索葛、安庆二府。晚唐,沙陀、索葛、安庆既称沙陀三部落,又称“沙陀六州部落”[33]。称索葛、安庆为六胡州,实则是沿袭了唐前期的旧称,而索葛、安庆二府则是对唐前期的六胡州残部整合后的建置。

索葛、安庆二府设置时间应是开元二十六年(738)。《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记载:

宥州宁朔郡,上。调露元年,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十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二十六年还所迁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其后侨治经略军。至德二载更郡曰怀德。乾元元年复故名。宝应后废。

开元二十六年(738)以胡户置宥州及延恩、长泽二县时,是否在胡户中置府,《新唐书》没有明确记载,而之前管理六胡州的兰池都督府已经成为党项羁縻府[34],管理党项部落。至德元年(756)残存胡户附逆叛乱时,胡户虽已是宥州正州县的民户,但仍称为六胡州是正州之下领有羁縻府州建置的缘故。即宥州虽是正州额,但所领户却是羁縻州百姓,六胡州只不过是沿袭旧称。索葛、安庆二府是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宥州时,唐整合六州残胡为其重新设置的都督府。《新唐书》只记述了以六胡州置兰池都督府,而漏载以六州残户置宥州时新置的二府。至于其中的索葛府唐末仍为关内道府州,这一点胡三省说得很清楚:“索葛部居振武。宋白曰:安从进,本贯振武军索葛府索葛村。”[35]索葛、安庆二府部落虽然唐后期活动于代北地区,但初置时仍在关内道,隶属宥州,因此姑且将二府补录于关内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