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病残学生体育教学融入生命关怀的意义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生命关怀及博爱感恩情怀。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生命关怀面对病残学生,认识和把握病残学的特殊教学方法及管理规律,更要深入挖掘病残学生的体育教学和生命关怀的融合,把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关怀贯穿于整个过程中,通过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关怀和被关怀的需要。
(一)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每个人在教育活动中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公平占有教育资源的权利。教育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现实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其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病残学生虽然心理或生理上有特殊情况,但应和正常学生一样共享教育资源,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来满足病残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体育师资水平,敦促教师依据病残学生的特征来进行教学,进而促使病残学生能公平地享有教育。
(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病残学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局限了其活动范围,同时社会上对他们的偏见也给其造成了心理的伤害,而这些身心压力若不能及时地宣泄,则对病残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体育教学是提升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塑造病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病残学生接受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病残学生的体质,还能引导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体育教学促使其增强生理机能、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同时,体育教学还能让病残学生享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等心理品质,有利于改善病残学生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三)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病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更为强烈。但是,大多数病残学生仍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小圈子中,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比正常学生有所差距。体育活动是一种精神需求,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媒介,给人们提供了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但是,高校病残学生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更要完善病残学生的体育锻炼场地、购入相关康复训练的器材,组织病残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促使病残学生通过体育这个渠道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