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抗战胜利至全面内战爆发

胡宗南决定保荐我去美国留学

1945年9月22日,胡宗南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在郑州举行受降典礼,接受豫北、豫西日军代表第十二军司令官鹰森孝投降。参加典礼的除他的一些高级将领外,还有专司训练胡部使用美式装备的美国军官包瑞德少将等人。典礼完成后,胡宗南向来宾、记者发表讲话。他说,郑州、洛阳、开封、新乡日军今天正式接受本长官的命令,开始缴械。由于最高领袖的英明领导,由于美国盟邦的巨大援助,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这光辉的一天,我向最高领袖和美国朋友致以崇高敬意。讲毕,译成英文。

事后,胡宗南接见了受他改编、由他指挥进攻解放军的伪军头目孙殿英等。

胡宗南回西安不久,蒋介石晋升他为上将,颁给胜利勋章。他兴高采烈,对我说,决定保荐我去美国留学,我不必陪他去重庆参加“复员整军会议”,要我做准备,洽办留美手续。他还说,他在考虑再选几人赴美深造,多几个留美的博士、硕士,对他今后的事业有助益。

我函告未婚妻谌筱华。她是同济大学医科学生,和我志同道合。日本投降后,该校由四川迁回上海,停课半年。她先到西安,再回老家南京。陈忠经见了她,王石坚同她长谈,让她参加我们的工作。

经胡宗南推荐,我的哥哥已在蚌埠担任收入较丰的职务,常去南京,在南京找到住处,我的父母将由西安搬此。我决定送父母和谌筱华去南京。我的哥哥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我要他索取中央大学的正式英文证明信和他所学课程成绩单,以便我借用报考美国的大学研究院。当时我已26岁,只在大学念过一年半,为了早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只好采用冒名顶替的办法。

王石坚传达中央指示

我于1945年11月到南京,得知中央大学虽已决定由重庆迁回南京,但因军运繁忙,档案及大部员工滞留重庆,半年后才能取得我所需的证件。我不能等候那样久,却想借机休息一些时,过了春节再回西安。

我探望筱华的寡母。她的众多亲戚和我的一些故旧把我看成国民党的“要人”,邀我餐叙,希我设法制止国民党“接收”人员的“劫收”。不少人谈到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谈到10月10日签署的《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一些人问我:《纪要》里规定,“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避免内战”,为什么战火不休,不让老百姓过和平生活?我虚与委蛇,但心里明白,《纪要》签署第三天,蒋介石即密令胡宗南印发他1933年制定的《剿匪手本》,决心“剿共”。而王石坚则告我,我党坚决保卫和扩大解放区,不让蒋介石“摘桃子”。

在南京,我从报上看到一些出乎我意外的新闻,特别是1945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五星上将马歇尔作为特使来华调处国共纠纷;1946年1月10日蒋介石和毛泽东分别代表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1月31日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提出“全国力量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团结一致,建设统一、自由、民主之新中国”;2月25日,国共代表和马歇尔签署《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规定在12个月终了时,西北驻5个政府军,而没有中共军。这些都使我迷惑不解。

3月初,我返回西安,王石坚向陈忠经和我传达中共中央有关指示。他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同我党争夺胜利果实,我军坚决回击蒋军进攻,取得上党大捷、邯郸大捷,教训了国民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全国人民渴望和平,苏联不希望中国内战,美国更要求中国安定,蒋介石被迫接受民主改革。王石坚还向我们传达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指出政治协商会议已获重大成果,中国已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今后同国民党的斗争,主要是群众斗争和议会斗争;我党将参加国民政府;我军将进行整编,实行党军分立,党将停止对军队的直接领导;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中共中央将移驻江苏淮阴廖盖隆。全国解放战争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87-188.田为本。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曾拟南迁问题[J].党史通讯1987(8):41-42.。王石坚还说,中央主管负责人要陈忠经、申健申健(1915—1992),原名申振民,河北大城人,1937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抗战开始后合并为西北联大)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入美国西储大学研究生院,1949年6月回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驻印度大使馆参赞,首任驻古巴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和我继续隐匿党员面目,先去美国留学,回国后的任务届时再说。他说他到上海时,将向申健传达。

我原已获悉,除我以外,胡宗南增选16位30岁左右的大学生去美国学习,其中近半数是陕西名绅的子弟,其余是帮他工作多年、受他重视的干部,包括陈忠经和申健。申健曾任三青团西安分团书记、西北工合工合,全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1937年底在重庆正式成立,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爱国分子和同情支持中国革命的海外友人共同建立的专门用于提供军事物资和民用物资的组织,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宝鸡事务所主任,同我很熟。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他是秘密党员,并且是王石坚联系的情报人员。他和陈忠经帮助王石坚找到职业,建立秘密电台。陈忠经、申健二人在抗战期间分别去昆明、成都续读大学,都取得了大学文凭。他俩去美留学,不像我还需另找证件。

周恩来命我到南京面谈

不久,胡宗南参加第二次“复员整军会议”后回到西安。我得知,这次会议由蒋介石主持,决定复员军官15万、士兵100万,集团军改为整编军,军改为整编师,师改为整编旅,裁撤军事委员会,在行政院下设国防部,白崇禧任部长,陈诚任参谋总长。胡宗南主办的军校和其他军政院校停办。我以为国民党有了和平诚意。但4月11日,蒋介石密令胡宗南,决定用5天时间围歼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5月4日发起进攻,5月9日结束战斗。我迅即通知王石坚。后王石坚告我,周恩来先期向马歇尔、徐永昌徐永昌(1887—1959),山西崞县人,曾任国民党军令部部长,1946年国共谈判期间,任“军事三人小组政府代表”。揭露这一阴谋,予以制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662-663.王石坚说,过去他和周恩来相识,周恩来一向重视情报,最善于运用情报。

1946年5月18日,胡宗南向蒋介石提出《攻略陕北作战计划》,要采取“犁庭扫穴”、直捣延安的闪击行动。我照例迅告王石坚。过了几天,我又告王石坚,蒋介石命胡宗南“暂缓”。我同时告王石坚,中央大学档案已运到南京,我定于6月5日乘班机飞南京,洽办留美手续。

5月下旬,王石坚对我说:中央对胡宗南密谋偷袭陕北的计划很重视,现在到了和、战的关键时刻,来往电报讲不清楚,周副主席要在你到南京后同你面谈,要立即查告你在南京的家庭住址,要你到南京后第一个星期的上午都不要外出,有人会到你家,对你说“胡公找你”,你就跟他走。——“胡公”是周恩来的代号。

童小鹏童小鹏(1914—2007),福建长汀人,1930年6月参加红军并入党,长征到达陕北后曾任毛泽东的秘书,1936年西安事变后长期跟随周恩来负责秘书兼机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接我去梅园新村

我在南京住卫巷32号家中。我让我的哥哥向中央大学索取盖上校印的英文正式证明信,证明在该校毕业,所学课程和成绩也译成英文,证件上换成我的名字和照片。我们兄弟二人面貌相似,名字译成英文音也相近,能够蒙混过关,我可用以报考美国大学的研究院。

6月10日上午10时许,我在家里看报,来了一位小个子的陌生人。他头戴草帽,问清我的姓名后,说“胡公找你”。他让我戴草帽,我没有,只有流行的“巴拿马帽”,他说可以。他要我好像逛街似的跟他走,同他保持五步左右的距离。我跟着他穿过闹市,走到比较偏僻、人烟稀少的大石桥附近,在路旁柳荫下停住。他说他叫童小鹏,胡公不便在别处见我,他陪我去梅园新村30号——中共代表团驻地。他说,“秘密线上”的人从来不去那里。特务监视、盯梢有规律,下午5点以后到上午10点以前最严,大白天反而放松,等一下有一辆小轿车开来,他要我上车后很自然地躺卧后座,用巴拿马帽盖着脸。汽车开到代表团会客室前,东边有座高楼是特务据点,他先下车,站在东面挡住特务视线,要我下车后很自然地向西看,大大方方迈上四级台阶,走几步就进会客室。他说,胡公已安排代表团的一些同志今天上午或坐车、或步行,反复出去进来,分散特务的注意力,对安全问题已采取有效措施。

说时迟,那时快,驶来一辆小汽车,猛然停住。我上车按童小鹏交代的做。下车时,我向西看,看见院子里有几人正在打排球,其中有一位是清华同学——宋平宋平,1917年生,山东莒县人,1935年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任南京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的政治秘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20世纪90年代,熊向晖与老同学宋平(左)合影

周恩来对“事故”的坦诚态度和周密处理

我走进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的会客室,董老迎上来,一面同我握手,一面说:真是光阴似箭,一晃就是八年半,你的模样没有变,似乎长高了些。他告诉我,恩来同志很快就回来,有件事,等他谈。

汽车声响,周恩来推门走进。他关上门,拉着我坐在沙发上。他皱皱眉头,说:我一不小心出了事故。7日,我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研究东北停战问题,忙着开会,把你在南京的住址写在小本子上。前天开了一夜的会,一直开到昨天上午去机场。天气热,我没有穿外衣,把小本子放在贴身衬衣的口袋里。我回南京还要谈判,在马歇尔的专机上躺一会儿,一睡就睡得很死,飞机在南京降落,我还不知道。同行的同志把我叫醒,下了飞机,回到梅园新村,发现小本子不见了,到处找不到,肯定是在我睡着的时候颠了出来,溜到马歇尔专机机舱里。小本子上记了几件无关重要的事,唯一重要的是你在南京的住址。按照秘密工作的做法,本来应该记在脑子里,我一时粗心,写在小本子上,还写了一个“熊”字。我原来以为放在身上衬衣口袋里很保险,可是衬衣口袋没有扣子,匆匆忙忙下飞机,也没有注意检查,造成严重事故。我已经打电报报告中央,做了初步检讨,请求处分。

我顿时感到震撼,倒不是由于他丢了小本子,而是由于他对这件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的事,毫不规避,如实报告中央,还做检讨,请求处分。更使我想象不到的是,他是中央最高领导人之一,竟向我这个普通党员和盘托出。他的真挚坦诚的态度和伟大崇高的品德深深震撼了我。我激动地说:请周副主席放心,这是一件小事,我能够应付。万一出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从宣誓入党时起就准备随时牺牲。

周恩来庄重地说: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准备随时牺牲,党组织不应该让党员平白牺牲。这个事故是我造成的,我要承担责任,要尽一切努力来挽救,不能一误再误。周恩来说,昨天下午4点多,马歇尔的侍从副官来找我,我不在,他一直等到我回来。他说,马歇尔指示他务必当面送给我一份机密文件。他把一个用厚纸包装、火漆密封的小盒子交给我。我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正是我丢掉的小本子。此处据熊向晖回忆是马歇尔副官将小本子送到八路军办事处的,而章文晋回忆是由他专程去马歇尔副官处取回的。——编者注

周恩来说,马歇尔郑重其事派人把小本子送还我,但他必然让他的亲信把小本子记的内容照了相。这样,你就暴露了。秘密党员一暴露,通常就得撤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你却不能采取通常办法。毛主席说过,你顶几个师。一下子撤掉几个师,我下不了这个决心。我和董老反复研究,马歇尔照了相,会怎么处理?一种可能是,美国现在偏向国民党,他可能送给国民党。如果他送,不会送给徐永昌、郑介民郑介民(1897—1959),海南文昌人,1946年国共谈判期间任“军调处政府代表”,同时任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这类人,那不合他的身份。要送,只会直接送给蒋介石。蒋介石架子大,见他必须事先约定,这就给我们一些缓冲时间。蒋介石一看到,一定派人抓你,这又会暴露马歇尔,使他失去“调处人”的资格。也有第二种可能,马歇尔不送给蒋介石,免得因小失大。我和董老商量了很久,一致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必须立足于最坏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第二种可能。

周恩来问:你在南京有没有非常可靠的熟人,和你家有来往,也能和王石坚通信?我说:我的未婚妻谌筱华具备这些条件。周恩来问:她和谌小岑谌小岑(1897—1992),湖南安化人,著名翻译家,20世纪初天津觉悟社成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参事。是不是一家?我说:同姓不同宗。我介绍了谌筱华的主要情况。周恩来说:好,你找了个好伴侣。

周恩来又问:你在上海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不引人注意,找个借口住几天?我讲了几处地方,包括著名书法家马公愚的宅邸。周恩来说:住在马公愚的家里比较妥当,他在上海地位高,特务不敢轻易打扰他。

问清上述情况后,周恩来说,他已让延安通过密台告知王石坚,要他提高警惕,注意敌情,准备应变。如马歇尔把照的相送给蒋介石,蒋介石一定会交中统或军统查办,交军统查办的可能性更大。中统、军统都沉不住气,军统更沉不住气,急于求成,一定会很快采取行动。既不敢拖延,也没有耐心放长线。按照他们的规律,从发现线索到捕获目标,不会超过半个月。他们惯于搞突击,突击也会有点前兆。周恩来让我将上述情况告诉谌筱华,然后立即到上海住半个月,找个借口不出门,由谌筱华注意我家中动静,并用暗语写信给王石坚。如发现我家或王石坚处有异常情况,即用暗语快信通知我,我即到上海马思南路107号找王炳南,王炳南已做了准备,届时会把我安全地送到苏北解放区。将来再设法送谌筱华去。周恩来要我吸取他这次的教训,对王炳南的姓名住址不要写在纸上,必须记在脑子里,记住九个字“马思南—107—王炳南”。过了半个月,如一切正常,就说明马歇尔未把照的相送给蒋介石,我就可回南京办留美手续。“失踪”太久不利,会使人生疑。办完手续后,还应去西安见胡宗南。

董老补充说:恩来同志做了各种设想,同我商量了一个多钟头,最后想出这个办法,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恩来还不放心,问我这会不会有风险?我说他知己知彼,考虑周到,符合实际。恩来说,保险系数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我说,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

周恩来说:既然找你来,就要问你几个问题。马歇尔、蒋介石会给我们留下缓冲时间,你再留一个钟头,在这里吃便饭,我们边吃边谈,像西方说的那样进行“工作午餐”。

同周恩来、董必武共进“工作午餐”

餐桌上摆了一个冷盘,四菜一汤,一小杯葡萄酒。董老说:你来一趟不容易,喝一杯酒,慰劳慰劳你,也慰劳慰劳恩来。周恩来为我夹菜,最好吃的是“狮子头”。

周恩来问我:胡宗南要进攻陕北,为什么蒋介石要他暂缓?

我说:胡宗南在抗战期间没有多少战功,想攻占陕北,提高声望。蒋介石认为目前攻占陕北,军事上意义不大,政治上不到火候,命他暂缓。

周恩来又问:日本投降以来,局部战争不断,你看蒋介石会不会发动全面内战?

我列举所知的情况,指出蒋介石早就策划全面内战,“复员整军”只是汰弱留强、汰疏留亲,“战区”将改成“绥靖公署”,就是适应全面内战的体制,全面内战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蒋介石已判明苏联不会干预,他已确知美国将给予支持。蒋介石抢东北,夺华北,还都南京后,为巩固中枢,要向苏北、中原开刀,发动全面内战为期不远,胡宗南进攻陕北将是最后一招。

周恩来说,他从其他方面也获得蒋介石将发动全面内战的消息,听到我的介绍,更加清楚。他说,我党同蒋介石斗争了许多年,经验很丰富,蒋介石的任何阴谋诡计都骗不了我们。日本一投降,毛主席、党中央就做了应付全面内战的准备。蒋介石邀毛主席去重庆会谈,你和其他一些同志提供了蒋介石毫无诚意的情报,这和毛主席、党中央的判断相符。毛主席本来不想去,蒋介石再三邀请,考虑到国内国际的情况,毛主席接受邀请,目的是揭穿蒋介石的和谈骗局。签订《双十协定》前后,没有摸清美国的底。我们很了解蒋介石,很不了解美国,我们缺少同美国打交道的经验,以为美国愿做“和事佬”,以为马歇尔来调处,当初态度还算公正。当然,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美国内部也有过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对美国本质的认识,远远不如对蒋介石、国民党本质的认识那样清楚。现在看来,美国从抗战期间的“扶蒋拥共”,转到日本投降以后的“扶蒋压共”,又逐渐转到“扶蒋灭共”。美蒋利用和谈掩盖内战。我们不主动放弃和谈旗帜,同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已有准备。现在要进一步准备蒋介石在美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以后怎样打垮他。

主要问题谈完。我说,遵照周副主席和董老的指示,我先去上海躲半个月。如果不发生意外,我想直接回西安,不去美国留学。全面内战就要开始,胡宗南进攻陕北只是迟早的问题,我留下来还可以继续起点作用,对党有利。

周恩来说,胡宗南保荐你去美国留学,中央也同意,你怎么好说不去?去美国留学,许多人都求之不得,你不求而得,自愿放弃,不合常情,只会使别人感到奇怪,可能还会引起胡宗南的怀疑。我刚才讲,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胡宗南代我们“培养”你,得益的是我们。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结局肯定是惨败。如果战争时间长,你回国以后在国民党可以提高地位,更有利于做情报工作。如果战争时间短,你回国以后可以做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如果胡宗南主动留下你,你就继续做现在的工作,但你自己绝不要提出不去美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671.当前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怎样解决我丢了小本子可能带来的问题,闯过这一关。

临别时,周恩来说,1943年我在西安同你说过,胜利以后再见。今天我重复一遍,胜利以后再见。董老说,我看不是重复,那次说的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说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我也说一句:胜利以后再见。

照周恩来的指示做

童小鹏领我上汽车,已不是来时坐的车。驶到明孝陵荒僻处,我下车,车飞快开走。我步行很长一段路,找到公共汽车站。

我把有关情况告诉谌筱华,并说,一旦我出事,请你另找对象。她说,别废话,你马上收拾一下去上海,这里的事由我办。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你到苏北解放区,不要忘了想法把我接去。

照周恩来指示,我在上海躲了十来天,接到谌筱华的信,内写“王兄康泰,阁府安祥”。这表明一切如常。

照周恩来指示,我回南京办留美手续,先把中央大学的英文证件寄给在美国的一位友人,请他同美国的大学接洽。我看望胡宗南驻南京办事处徐处长,告以我必须在南京等一段时间。他为我办好所需费用的美元汇单。

从《新华日报》上,我看到蒋军6月下旬大举进攻鄂、豫边境,李先念率部突围的消息;我看到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助长中国内战;我还看到7月中旬周恩来向记者发表谈话,指出现在的情况是由局部内战向全面内战发展。

8月中旬,我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的入学许可证,入学日期是翌年2月。我据此向外交部申请护照,向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申请签证,拖到9月底才办完。

周恩来曾面示,如那个“事故”未产生问题,在留美手续办好后,应该看看胡宗南。我于10月初飞到西安。胡宗南对我态度未变,但他的境况大变。一方面,李先念率部突围后,7月初进入陕西,胡宗南派兵堵截围剿,历时两月,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蒋介石命胡宗南于7月上旬派主力部队整编第一军渡河到山西打通同蒲路北段,遭到解放军痛击。9月下旬,胡宗南赖以起家的第一师改成的整编第一旅中伏被歼,旅长黄正成被俘,使胡宗南大大丢脸。

我回西安后,胡宗南正焦思苦虑,力图摆脱困境。10月中旬,他借口解放军有进攻榆林意图,再次向蒋介石提出突袭延安、侵占陕北的作战计划,要求从山西调回整编第一军,会同他在陕甘的残存部队,于11月初开始行动。蒋介石又复电暂缓,命他继续打通同蒲路,攻取长治,与阎锡山的晋军夹击刘伯承率领的解放军,消灭其主力。

我将这一情况告知王石坚。不久,王石坚对我说,中央对此很重视,延安将进行疏散(11月17日南京《新华日报》发表《周恩来答记者问》,谈及“延安附近地区军事情况”时,指出“胡宗南在南线集中十个旅”,“据我估计,国民党政府将作试探性进攻”)。

11月下旬,胡宗南为我饯行,希望我在美国早点获得学位。我又回到南京。我以为周恩来给我的“特殊任务”至此告一段落,想不到没过多久又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