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实验室安全及事故预防
进行药物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原料、试剂种类繁多,而且经常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若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等事故。同时,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有玻璃仪器、电热套、电磁炉、恒温搅拌设备等,上述设备处理不当也会发生事故,增加潜在的危险性。但是,只要掌握实验基本常识及正确的基本操作,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掌握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也能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1.眼睛安全防护
在实验室中,眼睛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有化学药品或酸、碱液溅入眼睛,应赶快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和脸部,并尽快就近治疗。若有固体颗粒或碎玻璃渣进入眼睛内,请切记不要揉眼睛,应立即诊治。为安全起见,必要时,实验中宜戴防护目镜。
2.火灾预防与处理
在药物化学实验室中,容易发生的危险就是火灾。因此,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预防火灾的发生。
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使火源远离易燃溶剂。不用开口容器盛放易燃溶剂,用完后应及时加盖存放在阴凉处。回流或蒸馏溶剂时,应加沸石防止暴沸,若在加热时发现未放沸石,则应待反应体系稍冷后再补加;同时冷凝水要保持循环畅通。使用有机溶剂的反应不能用明火加热,宜根据温度要求分别使用水浴、油浴或电热套等加热。在使用或反应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低沸点、易挥发的液体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防止一切可导致火星发生的举动。
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如切断电源,熄灭火源,迅速移开易燃物;若容器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布盖灭;桌面、地面小火可使用湿布或黄沙盖灭;油浴或有机溶剂着火,切勿用水扑灭,否则会使火焰蔓延,无异于“火上浇油”。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灭火器,灭火时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并把灭火器对准火焰的底部。若衣服着火,切勿乱跑;对于小火可以将衣服脱下把火熄灭,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较严重时,应躺在地上打滚或用防火毯紧紧裹住使火闷灭。若被火烧伤,轻者在伤处涂以烫伤膏,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发现着火或在灭火的同时,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或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3.爆炸预防与处理
药物合成实验中,一定要预判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必须注意:所有反应装置常压操作时,不要形成密闭体系进行加热;同时,要时常关注反应装置各部分有无堵塞现象。减压蒸馏时,应使用耐压容器(如圆底烧瓶)作接收器,不可使用锥形瓶,以免发生炸裂;减压蒸馏结束后,不能放气太快,以防压力计冲破。高压操作时应经常注意反应釜内压力有无超过安全负荷。使用陌生试剂或药品前,全面了解其理化性质。不准随意将氧化剂加到无关的药品中,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有机药品和氧化剂应分开存放。对易爆固体切不可重压或敲击,其残渣不准随意丢弃。
4.中毒预防与处理
药物合成中应该预防有机物中毒。对于有毒的药品,实验中要安排专人负责收发,应认真操作,妥善保管,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及时按要求处理,不应乱放及随意丢弃。为预防中毒,操作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有毒物质沾染五官或伤口。对于挥发性有毒药品,使用时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用完药品后应随时盖上瓶盖;实验时如有头昏、恶心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到空气新鲜的地方透气休息,严重者到医院治疗。
5.割伤预防与处理
割伤是实验室中经常发生的事故,在安装玻璃仪器时更易发生。如将玻璃管插入胶塞,应该用布裹住,并缓慢旋转进入,防止折断而割伤。当割伤时,首先将伤口处玻璃碎屑及其他固体物质取出,用水洗净伤口,涂以碘酒或贴上创可贴;大伤口则先按住出血部位,并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6.电伤预防及处理
使用搅拌器、电热套、电炉等电器,应先插上插头,接通电源,再开启仪器开关;实验完毕先切断电源,然后再将仪器插头拔下。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连接地线;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源插头。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不得擅离职守,使用后应该立即切断电源,防止因电器短路而发生事故。万一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使触电者与电源隔离,然后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往医院。
7.烫伤、试剂灼烧的预防与处理
轻度小范围烫伤、烧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浸入冷水或冰水中约5min以减轻疼痛。重度大范围烫伤或烧伤应立即去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对于不同的化学试剂灼伤,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酸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淋洗,最后水洗10~15min。严重者将灼伤部位拭干包扎好,到医院治疗。
(2)碱灼伤:不慎将碱液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2%硼酸或1%~2%醋酸洗,最后涂上油膏包好。若眼睛被碱灼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洗,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衣服上被碱污染,先用水冲洗,再用1%醋酸溶液洗涤,然后用稀氨水中和,最后用水冲洗。
(3)溴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淋洗或用湿的硫代硫酸钠纱布覆盖灼伤处,至少3h。
(4)有机物:先用酒精擦洗除去大部分有机物,再用肥皂和温水洗涤即可。如果皮肤被酸等有机物灼伤,将灼伤处浸在水中至少3h,然后请医生处置。
(5)取用挥发性液体时,应预先充分冷却后开启瓶塞(开启安瓿时需用布包裹),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防液体喷溅而致人伤害;遇瓶塞不易开启时,必须注意瓶内贮物的性质,切不可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