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心灵教育的意义

一百年前,曾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蒙台梭利女士,在《发现孩子》一书中这样谈到家庭中的儿童教育:

到目前为止,家长对孩子的主要教育方法,无外乎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教孩子分辨对与错。然而能够率先示范、以身作则的家长少之又少,他们大多以道德劝说和口头训诫为主,一旦这些都无效,便采用责骂和鞭打的劣行。诚然,在这个热爱和平、自由与平等的社会,除了父母亲以外,没有人更有权力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但是这个体罚的权力,也让家长背负着双重的责任:一是在没有抵抗能力的孩子面前,家长必须展现他们的权威和说一不二的威严;二是家长必须在行为举止方面作为孩子的典范。家长非常了解,自己在孩子未来发展中正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掌握着整个世界的未来。”

然而,一个童年时只需靠练习和耐心便可顺利学会简单工作的母亲,是无法将那套办法应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上的。而一个少年得志的父亲,也可能懒得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也不会留心观察孩子。结果,无论是疏忽还是已经竭尽全力了,甚至由于过去的经验太空洞而缺乏生趣,父母亲往往放弃自己的重责大任。

而到了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降临时,爸爸妈妈便开始相互指责对方的缺点。现在突然一下子要他们成为孩子的榜样,当然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他们突然要面对一项新的义务——十全十美。教育子女,改正孩子的缺点,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改正错误、取得进步,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父母自己的优良典范来教导孩子,这些都是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

——玛丽亚·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了解和爱孩子的新方法》,中国发展出版社,P208209

1994年,蒙台梭利的教育来到中国,绝大多数教育者将目光仅仅聚焦在了蒙台梭利的教具操作上,致使这个盛行于西方精英阶层的经典教育难以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它如同一阵旋风来了又去了,许多幼儿园都有那么几套蒙氏教具,但蒙台梭利女士在书中描述的正常化的儿童特质却并未真正在孩子们身上出现。

而“爱和自由”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成长,恰恰是把握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经典哲学,教具只是供孩子们自我工作的道具,而非教育的本质。若想让孩子们呈现出书中所描述的正常儿童的品质:自律、独立、安静、拥有意志力、顺从于自然法则等,那么成人必须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不再是权威者,而是观察者与引导者,以此为基础,然后再加上充满美感的教室与完整有序的教具,孩子就拥有了一个有内有外的完整的成长环境,这是保证孩子们正常成长的条件。

这对成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20年的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达到这一要求无疑是困难的。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面临着一种巨大的挑战——对于养育孩子,除了努力满足他们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以外,如何去观察一个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内在发展的规律呢?

于是,蒙台梭利为老师们写了《教师的精神准备》一文,同时也为父母们留下了上文(绪论开篇的引文)。从这两篇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今天的我们同样经历着一场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的革命。从体罚到惩罚,看似充满权威性的暴力教育正在得以改善,并被一种补偿式的宠爱教育替代,但这两者都是教育中的“毒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此,孩子们也如同从流水线下来的极度听话的一端,走向了另一个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充满叛逆与对抗的一端。

怎么办?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能再把改变的聚焦点放在孩子们身上,也不能再把所有的错误全部归结于孩子。想想他们刚出生的时候,没有任何习气。而如今,无论是失去自我的过度顺从,还是过度自我的叛逆与对抗,这一切又源于什么呢?

如此,改变就要发生。从孩子那里吗?不,一定是从成人开始。成人是孩子的背景,也是其模仿的对象。同时,儿童需要引领才能够成熟。加拿大心理学家约翰·贝曼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这样写道:

儿童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够成熟的新生命,这种成熟包括许多方面的需要:

孩子有身体发展的需要。孩子需要别人适当的身体照料才能够成长得健康强壮,孩子也需要获得关于如何照料自己身体方面的知识。

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心理上的激发。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开启孩子的心智,并且使它变得丰富而深刻。

孩子有情感的需要。孩子需要学会区别、管理和利用情感,以便形成健康而丰富的自我。

孩子有社会化发展的需求。社会经验的积累需要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一起丰富自己的生活,如何与不同性别的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孩子有感觉方面发展的需求。感觉的发展需要孩子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包括歌曲、舞蹈、香味、颜色和世界的质感等。

孩子有精神发展的需求。孩子在精神方面需要体验他自己的生命力,了解到我们所有人都与一种普遍的生命力相连结。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发展和整合上述的各个方面,这样孩子才可以在这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具有高自尊的个体。同时,父母还需要帮助孩子去发展寻求和依靠自己内在智慧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抚养孩子的父母来说,帮助一个孩子在以上所有方面成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那些自己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父母来说,这尤其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父母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必须要教授和指导孩子那些自己还未掌握的知识。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处于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去寻求帮助,不管是家庭成员、相关团体或专业咨询机构都可以为你提供所需要的指导。在任何家庭形式中,成人都面临着这种挑战。

——约翰·贝曼,《当我遇见一个人》,世界图书出版社,P62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成人所要面临的改变已经无法逃避。面对孩子的教育,成人必须学会放下简单的头脑教育,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正如上文所说,儿童除了身体与认知的成长需求之外,还有感觉、情感、精神、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要知道,满足这些需求,不能依靠来自头脑的道理,而是有赖于心灵的体验。

晚上一进门,文丁就跑下楼说:“妈妈,今天的家庭作业基本上都需要家长一起完成。”我听到了他背后的需要,于是笑着说:“好的,先让妈妈抱一会儿。”五分钟的连结,他像个小宝宝一样玩我的头发。

晚饭后,他要我陪他写作业,期间不断说话问问题。我感受到他内在的焦虑和不安,突然意识到他有可能缺乏能量。于是我叫停了他的作业,让他坐在我的腿上。他调整了几次坐姿后,拿起一本书,靠在了我的怀里。我以为他要我读书,但接下来的时间却是一片寂静,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看书。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静静地安住在这个当下。

十分钟过去了,又一个十分钟过去了。房间里充满着静谧。他的呼吸开始渐渐地变得缓慢,那种焦躁的情绪不在了,祥和安宁开始延展,房间里只剩下翻书的声音。我再次意识到,他的能量被一天的学习使用完了,回家后的作业时间就变得焦躁不安,他必须重新补充能量,而我是那个能量的源泉。于是我说:“妈妈很享受此刻,妈妈爱你。”

他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吃”下了这些养分。再接下来,他便困乏了,我知道放松之后的身体都想睡觉,以此来补充更多的能量。这个心理历程意味着一场内在的疗愈和修补。

如此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心灵的力量。当成人的意识更靠近自己心灵的时候,就拥有了同感共振的能力,这时候心中会自然而然流淌出正确的做法。我们不需要去讲一大堆的道理,也不需要去惩罚孩子,我们只需要与自己的心连结,然后与孩子的心连结,一种同感共振的能力就出现了。也许我们突然之间就明白了孩子的内在怎么了,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知道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这种能力就是内在的智慧。

我在《透析童年》一书的开篇,记录了一个男孩用这样的智慧连结并唤醒了老师的案例,这种与心灵智慧连结的能力,孩子们与生俱来,只是需要成人与之对接。

但这个对接并不容易,由于成人大多数时间处在无意识的恐惧和焦虑中,常常把心门紧紧关闭。打开心门,对成人来说,意味着不安全。所以,一个时刻都敞开心门的孩子,与一群紧闭心门的成人生活在一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孩子依然在无条件地全然地爱着成人。

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只有当成人重新带着觉知醒来,才会意识到孩子们生存的严峻性。成人开始尝试打开心门,用最真实的情感与孩子连结,而这个连结绝不是单一的给予,而是一种彼此滋养的能量流动。成人安静了下来,在这个当下保持着一份临在,然后心打开了。孩子们也安静了下来,打开了心门,就在这个当下体验着与成人之间爱的流动。心灵的教育自然开始了。

一旦有过一次体验,你就拥有了一次经验,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重复练习。你开始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发现,每一次的连结都在不经意中满足着孩子的内心需求。他在那一刻感到安全,体验着你那温暖的怀抱。你并不需要用怎样刻意的语言去赞美和认可孩子,也许就是那么一句从心灵中自然流动的话“有你真好”或者“遇到你真是妈妈的幸运”,就足够让你的孩子得以满足,因为那是来自于心灵的表达,是最真实的爱。这样的体验,会使孩子心灵的细胞如同喝下了甘露一般饱满光亮。

超个人心理学家阿玛斯提出“坑洞理论”。他说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比如:爱、价值感、与人连结的能力、内在的心灵力量等。成人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忙碌,却从未觉察它们。成人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更多的钱……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显现了。

而这些坑洞来自哪里呢?童年!

也许是某些你未知的创伤,也许是与环境发生的冲突,而更多则源于你的父母对你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没有欣赏,没有认可,没有价值感,没有被看见,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

这样说并不是让我们把问题都归咎于父母。他们无意识的养育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伤害,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初衷。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这个大背景。我们童年时需要依赖于父母的养育,成年之后,便可以经由自己的成熟而完成再一次的自我创造,这正如生命开始创造并养育另一个新生命一般。从这个角度回头看那对早已年迈的父母时,我们就能看见那竭尽所能却又无能为力的他们。于是,我们开始真正理解和接受父母,不再如同六七岁的孩子一样,怀抱对父母的期待不放。

这就是生命中进化的力量——成长。它让我们懂得,如何能够重新创造自己,以养育我们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真正长大,并爱上自己,开始能够为自己负责,而非一直生活在指责父母然后又内疚自责的冲突之中。一旦我们深爱上自己,就能体验和了悟到:我们最想对父母做的,就是深深的感谢,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而今天,作为父母与教育者,也许你也是满身的“坑洞”,一旦发现了这一切,你一定不想让你的孩子再一次如你一般活在坑洞中。这本书将详尽地告诉你,如何做才能避免“坑洞”的形成,以及如何填补已经形成的“坑洞”。

本书将从“儿童为何有那么多心理需求”开始,透过对两个重要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阐述,进而引出满足这两种重要需求的必备条件:被欣赏、被接纳……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之后,自然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需求:自由的选择和审美的需求。

这之后,我们将会发现,这一切的满足都要基于万物唯一的法则——爱!而这一切的完成又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这就是你我要做的事情!

在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再一次借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大家清晰地看到:曾经那个为吃穿发愁、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物质丰盛,人心浮动,这恰恰映射出了人们在物质满足后的心理匮乏,以及对更高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渴望。

同样的,我们的孩子在物质丰盛的环境中快速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感到压力,而开始对安全感、归属感、尊重产生了需要。当他们吃饱穿暖之后,自然专注于安全、归属、尊重等需求的满足,再之后他们开始渴望透过精神需求(自由选择、自我界限)去进行自我建构。这个更完整的自我建构,就如同成人渴望通过自由选择与自我认知去完成的自我实现一样。

于是,我们不难看出: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这座金字塔以三个层次呈现——基本生理需求、内在心理需求与精神发展需求、自我实现。

一个真正完成了自我建构,并用那个更完整的自我建构去进行自我实现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这正如人生的一座金字塔,而在塔尖,闪现着人性中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