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2] 夏雨清:一定,去台北
我第一次去台北,到酒店住下,已是傍晚,舒国治让朋友开车来接。在大堂等了一会儿,舒国治来电了,说朋友到了酒店附近,让我绕过一个街角,去找。
理由是:这家酒店,他不便进来。
这家酒店叫薇阁。
在台湾的几天,别人问住哪儿,我一报薇阁,大家都惊呼:真的?
还没等我转过街角,舒国治的朋友已经迎上来了。
他叫林文义。
他忙不迭地解释,酒店附近可能有狗仔,他不便出现。为了避嫌,他甚至带了夫人一起来。
这会儿,他夫人正在车边向我挥手。
林文义是台湾有名的散文家,出过四十多本散文集,今年1月号的《联合文学》就做了他的散文专辑,封面是一张大大的照片,他斜靠着,特别有型。
他怕狗仔,不是因为作家的身份,而是几年前做电视评论员,搞得家喻户晓。尽管金盆洗手多年了,走在街上或坐出租车,依然不时被人认出。
他夫人曾郁雯,是个诗人,也是珠宝设计师。杭州大厦就有她的设计品牌。
我们拐过街角,林文义扫了一眼薇阁,仿佛在寻找潜伏的狗仔。
这是一家汽车精品旅馆,也就是情人旅馆。
我后来才知道,很多台湾名流都栽在这家酒店——被狗仔拍到和人开房,或者干脆猝死床上。
难怪当我说住在薇阁,会引起一片诧异。
其实,我只是来体验酒店的。
台北并无风景,城市也旧。很多人一下飞机,看到台北陈旧的街景,不免失望:不就一个大县城吗?
其实,台北的诱人,也就在此。
这是一个淡泊的城市,不像香港、上海,总是行色匆匆。或者北京,单堵车就让人心浮气躁了。
那一种淡然,也许台北才会有。
无论人,还是城。
台北虽小虽旧,却藏龙卧虎,大街小巷,不经意处就有高人,尤其是那些貌似平常的餐馆和小吃店,可能都有着米其林的水准。
就像民生东路上的史记正宗牛肉面。
店开在骑楼里,不大,清爽。是舒国治带我去吃的,记得那是个雨天,饭点已过,人不多。老板在,见到熟人,乐呵呵地来招呼。
这家店是舒国治和室内设计大师关传雍偶然吃到的。舒国治推崇他家的清炖牛肉面,觉得台北第一。我不喜面,不像他那么惊艳,当时只觉得清淡而有韵味,值得回味。
后来听说韩良忆回台北,总要约人在史记吃一碗牛肉面才过瘾。又看到焦桐在《台湾牛肉面评鉴》里,把史记评为八家五星之一,值得专程去吃,一下子觉得这碗面吃得值了。
这样的去处太多,也不显眼,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因此,在台北,你依然需要一个引路人。
尽管,你听得懂每一句话。
我两次去台北,都恰好碰上舒国治有空。写《台北小吃札记》和《水城台北》的舒国治,闲来无事,逛破了台北,又好小吃,又会讲故事,是最好的台北引路人。
记得初到台北,舒国治叫了辆出租车,带我绕城一圈:“六七百台币,就可以了解台北了。”他一路讲解,直听得出租车司机连连感慨:在台北,枉活了几十年。
出租车逛了一圈,在永康街停下。
这条近些年大名远扬的小街周边,餐厅、咖啡馆、旧书店云集,成了大陆小资朝圣之地。舒国治带我穿过小巷,来到一家叫“琴为何物”的日式庭院。
这是台湾古琴学会的道场。
那个有雨的夏日午后,我品着岩茶,聆听了古琴大家袁中平的一曲《高山流水》。他是这里的主人,台湾古琴学会会长,一身道士装束,平日远游在外,难得在这里操缦一曲。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在台北,你太需要一个引路人了。
于是,我和同事们就有了做一本台北自由行私家指南书的想法。为此,我们一次次地飞往台北,并请台北达人做向导,一路带你发现台北不为人知的秘密去处,有餐厅,有咖啡馆,也有各色小店和跳蚤市场。
这些台北人,都热爱这座慢生活之城,乐意和人分享。就像《艋舺》导演钮承泽,听说要谈台北,二话不说,就约次日到他工作室慢慢聊。
舒国治、焦桐、陈升、钮承泽、张国立、张辉诚、王文华……就来听听这些当地达人怎么说台北吧,一起来分享他们的私房台北。
有时候,我心里很矛盾,都不想告诉你这么多台北的秘密。
想留着,自己慢慢享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