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当今世界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孟建柱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这一表述,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在政法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金盾工程”、公安信息化、“四项建设”等重大公安科技战略的深入推进,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先进科技的标志性产物,与我国警务工作发生了深刻的融合,被广泛运用到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监所管理等警务场景中。随着“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大型安防工程的建设,利用视频图像为侦查工作所服务已经成为现实。广大一线侦查人员倾心倾力,深入探索与挖掘视频信息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方面的应用与价值,逐渐搭建起一个崭新的公安视频化侦查知识体系。视频图像分析技术也已经成为继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侦技术之后的又一重要支撑技术,在刑事侦查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至今,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历经十余载,一路可谓风雨兼程,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投入视频侦查工作实践,从活跃于前线的各类技战法,到运筹帷幄的运行保障机制,涌现出众多可圈可点的应用范例,值得总结、提炼、推广,进而为我国视频侦查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视频侦查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视频监控软硬件系统的建设,还包括视频侦查工作组织机构的划分,工作流程的设计、交流与联动机制的完善以及专业视频图像研判力量的建设等内容。视频侦查规范化研究正是将视频侦查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理论成果,使视频侦查工作的启动与推进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随着2011年公安部五局组织视频侦查技术标准的编制,2015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视频图像信息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快速检索等应用”。视频侦查工作已经在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驶入快车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范化的意义,并非在于千篇一律、守一而终,而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从我第一部专著《犯罪现场勘查新探》完成的欣喜,到第二部专著《犯罪情报分析》及《刑事案件侦查教程》、《信息化侦查教程》等教材编写中所经历的磨练,从没有像《视频侦查规范化指引》的完成让我如释重负。对于视频侦查的研究,起源于2009年对于浙江杭州地区的调研,限于实战案例的缺乏和视频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几次动笔均未果。2010年我承担了公安部软科学计划项目“视频图像侦查工作规范化研究”,历经2年才结项。为了更好地体现该项目的价值,我开始筹划本书的写作,并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题调研。从南疆的反恐一线喀什,到沿海开放的排头兵深圳,足迹遍布24个省、市和地区,调研70余家一线实战部门和科研单位。续磊作为我的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了“视频图像侦查工作规范化研究”项目的研究并在项目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毕业后曾在派出所、分局、市局工作过,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写作提纲的确定、材料的收集,到初稿的完成和不断地修改,经过近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书稿,其中充满了我与续磊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此著作立足我国视频侦查工作的发展经历与现实情况,力争从诸多范例中探寻与揭示视频侦查工作的内在之规律,相应之规范,以飨诸位同仁。当然,由于我与续磊同志的学术素养、相关的实践技能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请诸位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若此书能博得共鸣、启发思考,也算是不负初心,为我国视频侦查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是为序。
2017年4月27日于公安大学励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