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侦查规范化指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视频技术的基本特点

视频技术的使用者借助电视等设备系统,获取目标现实活动画面,从而达到对目标进行观察与监视的目的。从实质上讲,视频技术是一种远程获取现实景物活动信息的技术,是对人通过视觉获取外界信息这一能力的技术延伸,这种信息获取手段依靠的是按使用者需求构建的视频设备系统。因此,可以说视频技术是一种信息工具,一方面呈现出信息属性,另一方面呈现出工具属性。

一、视频技术的信息性

信息化是当代世界乃至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200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对“信息化”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正式的界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随着我国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公安机关运用传统工作手段获取信息难度越来越高,效果也越来越有限,迫切需要发展新方法填补信息工作方面存在的空白。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公安信息化体现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公安部党委于1998年9月决定在全国开展公安信息化工程,即“金盾工程”一期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作为强化社会面信息采集与利用的重要举措,以“平安城市”等形式在各地公安机关迅速展开。经近些年的实践检验,公安工作的信息需求与视频技术的信息优势相互结合,有效提高了公安机关对重点目标的信息监测与管控能力,促进了自身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美国数学家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其所创立的信息理论中,将“信息”定义为消息中所包含的新内容和新知识,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信息可谓无处不在,无论是古战场上燃起的狼烟烽火,还是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交通信号灯,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基本特点,作为信息发出方的信源,利用一定的载体和途径,将信息传递给接收方,视频技术的工作原理充分体现了这一过程。它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前端摄像机、同轴线缆、后台终端等设备,对特定区域景物活动图像进行拍摄、传递、显示,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对前端摄像机架设点位的视觉信息加以采集、转化、传输、加工、存储、输出等工序的一条动态信息流水线。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获取技术,视频技术具备的信息属性体现在:

(一)光电转换技术是科学的信息传递手段

光电转换技术是视频技术所运用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利用光电发射作用或光电导作用,将摄像机镜头所拍摄景物的光影像转换为相应的点位分布图,这一过程涉及的电流强弱变化与几何位置分布,均是严格按照被拍摄景物的光影像特征进行处理的,在信息传递的客观性和还原性上较传统手段更强。正是基于视频技术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得视频技术成为人们所公认的、能够客观中立反映事件经过的可靠手段,也使得视频图像成为具有较强说服力与证明力的信息载体。

(二)信息需求是视频技术运用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因

需求是人们理性地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基于理性思维、出于特定目的去使用某项技术手段。管理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重点目标安全均是公安工作的分内职责,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获取充足的信息为决策和行动提供支撑与依据。视频技术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工作手段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短板”。

人们使用电视技术远程传递信息

(三)视频图像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

视频图像是视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产品。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本身并非实体,但它具有载体依附性,要依靠某种载体进行传递与表现。图像是视频技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形式,通过显示器上的图像,使用者可以直接获得目标的活动信息,对其现实状态做到一目了然。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图像是利用视频技术获取信息的特定形式与途径,它承载的信息才是应用该技术的最终目的,信息只有通过图像得到传递,图像才具有价值。

二、视频技术的工具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对人类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工具的本质是生产主体对自身功能的延伸,是人类借助外部条件提升改造自然能力的结果,工具的演变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经历了以石器为标志的渔猎社会,以青铜器与铁器为标志的农业社会,以能量转换工具为标志的工业社会之后,人们走入了一个以智能工具为标志的信息社会。大量新型技术的出现,不仅缓解了体力劳动带来的负担,还延展了人们的感觉和思维,使得人们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各种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智能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视频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智能工具,它主要对人的视觉感知能力进行延伸,使我们能够凭借视觉等感官系统更快、更多、更广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从工具层面来看,视频技术的特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视频技术作为工具具有被动性

技术工具的被动性与使用者的主动性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视频技术虽然是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智能性,但它的应用终究要受到使用者主观选择与操作的支配。使用者对视频技术的认识程度,使用视频技术的目的与方法,以及对视频技术的调整与改进,是决定视频技术能够如何发挥作用的根本因素。

(二)视频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内外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视频技术软硬件设备的品质水平及运行状况,是决定这一技术能否发挥功能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实践中,视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与深入的视频监控系统,它的更新换代与维护保养十分重要。其次,使用者使用视频技术的方式方法及水平高低,会对应用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如果视频技术应用的外部环境不同,包括物理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等,同样会使应用效果出现较大的差异。

(三)视频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视频技术是一种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智能工具,它能够按照使用者不同的目的需求,被应用到不同的行业领域之中,具备较强的兼容性与可拓展性。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主要产品应用电视走入了各行各业,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分支体系。目前,应用电视已经发展出视频监控、教学电视、医用电视、测量电视、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等分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消防、军事、医疗、引航、交通、工矿、水下作业等各种社会与经济活动之中。

视频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