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UML案例解析(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版前言


FOREWORD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软件的规模及社会需求量在迅速增大,软件工程化方法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这从客观上迫切需要众多既具有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又掌握软件工程实际应用技能的人才。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更需要一本注重软件工程实际应用技术的教材。本书正是在“理论够用、实战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特为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软件工程应用技术而编写的。

为培养软件开发实用型专门人才,本书在介绍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基础上,以实际的软件项目“客户服务系统”的建模过程为主线,按照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及流程,重点阐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及UML全程建模。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书中内容按“问题引入—解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设计情境,打破了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模式,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

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 概述。主要介绍软件缺陷现状、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UML及UML建模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和基本概念,并对作为全书案例的软件项目做了简要描述。

第2章 软件项目管理。主要介绍项目管理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工期的计算公式、WBS等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项目管理范围、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等概念,项目的时间、资源和成本计划的编制与监控管理,以及用MS 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来管理与跟踪这些计划。

第3章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主要介绍软件生命周期及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传统软件开发方法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敏捷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及基本概念。

第4章 建立用例模型。主要介绍建立用例模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包括需求获取、分析需求、用例在需求分析中的使用、识别参与者、确定用例、用例的粒度、用例间的关系、用例描述和客户服务系统用例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第5章 建立分析模型。主要介绍建立分析模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包括对象、类和对象、类的UML表示、确定关键抽象、类之间的关系及其UML表示、建立领域模型、分布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构建分析类、职责分配、定义类属性,以及构建客户服务系统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知识。

第6章 数据库建模。主要介绍建立数据库模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包括从业务需求创建数据模型的流程、定义数据需求、定义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物理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优化与发布等方面的内容。

第7章 系统架构设计。本章主要介绍系统架构的设计过程及相关知识,包括活动图、状态图、业务架构及业务架构的分析、软件架构及软件架构的设计、软件架构与框架的区别、软件架构的“4+1”视图模型、组件图和部署图等方面的内容。

第8章 建立设计模型。主要介绍建立系统设计模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包括设计模式的选择与应用、设计类的包结构、定义设计类、设计类间的关系、客户服务系统的设计模型,以及自动生成程序代码等方面的内容。

第9章 软件测试。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

本书由何晓蓉任主编,车书、罗佳、张婵、陈建潮任副主编,李洛主审。参加修订的有何晓蓉(第1章、第3章、第7章、第8章),张婵和罗佳(第4章、第5章、第6章),车书(第2章),陈建潮(第9章)。本书由何晓蓉拟定大纲,并进行统稿和定稿。在编写过程中,软件企业通力配作,软件企业开发人员余颖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并提供了真实的软件开发案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编者电子邮箱:xrhe@163.com。

编者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