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学常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74/26188374/b_26188374.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什么是“行知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说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即“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