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儒学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文质彬彬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解读】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注解说:“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朝刘宝楠《论语正义》解读云:“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中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即礼与仁的关系,此句不仅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同时也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最好。孔子进一步解释说:“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意思是说虞夏时期的质朴和殷周两代的文化发展都达到了极致,虞夏时期的文化发展并没有消灭其质朴的本真,而殷周的质朴,也掩盖不了其文化发展的光芒。文化发展和传统保留如此和谐,怎么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呢?

这段话其实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一方面,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现代人就很形象地把那些外表光鲜却没有真知识真本事的叫作“绣花枕头烂稻草”。 “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中国的六大古都因为开发、因为改造变得雷同,名胜可以再造,古迹却不可能恢复了。所以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要“文质彬彬”。另一方面,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有些人日常生活中文质彬彬,可是一上微博一吵架就什么国骂都出来了。“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最有名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他落魄到没钱喝酒还要跟掌柜摆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办公室里不乏这样的人: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溜须拍马动口不动手,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所以“文质彬彬”,要求知识分子既要有文化修养,外在形象谦恭有礼,又要不迷失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