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内房家具绘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7/26297747/b_26297747.jpg)
一、民间绘画
内房家具绘画的传承源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岩画,经历汉唐壁画,是与年画、瓷画、木板印刷画等并行的民间绘画门类,也是江南沿海地区美化家具的手段,更是丰富居家生活的形式。
远古的岩画,运用色线和色块画成人物和景物,画面虽然简单,但在隐隐约约的深色画迹中,仍可见天然矿物晶体,是用天然矿物色料画成的绘画。
在河姆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七千年前的象牙浅雕“丹凤朝阳”图,构图结构准确,浅刻线条细腻流畅,其雕刻技艺水平似乎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一千多年前的汉代墓葬壁画中,运用天然矿物色料绘成的人物和景物,线条粗放有力,色彩鲜艳浓烈。比较汉代的壁画与清代内房家具绘画,家具中的块状施彩方法,与壁画中的白粉底色和纯色施彩,两者在技艺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白粉彩画砖,描绘的是日常生活和劳作场面,其流畅的线条勾勒和简约的用色表现形式,在清代晚期的内房衣橱门面的绘画中也依稀可见。虽然相隔千年时空,虽然是不同族群,人类在绘画技艺上,千年后仍然有相同的表现形式,也有一致的审美意趣,相信不会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一个民族绘画技艺和审美记忆的传承。
出土于江苏南京西善桥的东晋壁画“竹林七贤”图,画面有优美匀称的线条和细致的枝叶描绘,写实中仍见意象的人物形态和神情。而清代内房婚床前帐上的勾漆描金画,勾勒的线条与“竹林七贤”图有着一致的表现形式。自晋朝到清代历一千多年,尽管外来文化不断融入,民间绘画仍然保持着民族的审美特色和艺术基因,如同民族种族的面孔一样顽强地传承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3.jpg?sign=1738766306-5d428XtKvRlGZZVpQBxCb63m64bTTGky-0-5085f4627f50bba38e45a3679bd7c29a)
汉代墓葬壁画
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距本书涉及的清代内房家具绘画,相差一千多年,且远离江南沿海地区数千里。但在壁画中所看到的,无论是矿物质的颜料,还是大面积朱红色的背景底色,以及线条的运用,在内房家具绘画中同样可见。
在绘画题材上,壁画多是奇妙的神仙故事和佛道题材,内房家具绘画则是喜庆吉祥的生活故事和社会生活主题。在敦煌壁画中,唐代白粉底色的彩绘墙壁上,也有舞女和乐女的平民形象,从剥落的色彩中仍能见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生动情景。唐宋时期民俗题材的绘画,仍然是以写实为主的,有色彩缤纷的视觉效果。欣赏色彩是当时的主流,也是民俗绘画的主要表现方法和追求目标。
宋代描绘贵族士人生活的绘画作品,人物注重贵气的服装和衣饰,强调高贵雅士的精神风貌。画面着色深浅得当,有些绘画似乎摆脱了古人描绘仙佛的神秘情境,体现了世俗之家寻常的生活方式。
文人墨客创作的绘画以描绘意境为主,这是明清文人士大夫主要的绘画追求。这五百年来,文人画家门派林立,创造了极其辉煌的美术成就,留下了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在另一方面,有历史传承的民间绘画,在宗教界和普通社会阶层中,仍然广泛传播和大力应用着,自然而然地传播着以色彩绚丽为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表达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宗教活动的场面,始终有着乡土气息和人间真情的意趣。
内房家具绘画的论述,有必要与年画和瓷画等其他民间绘画比较。
年画是迎新年时,粘贴在门窗上和房间里,祈祷幸福和避邪驱祸的招贴,主要有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及河南朱仙镇年画、四川绵阳年画等。南北年画在风格上有些不同,一般来说北方年画风格粗犷,南方年画相对细腻。由于内房家具绘画地理上属于江南,同样是民间绘画,从题材和风格上,与南方年画相比,画风上互相影响,也是自然的事情。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4.jpg?sign=1738766306-QnYydaa6PleQRi4b4kqXQmJ6ZAiyw1C7-0-0d0bf0fc2521823bead8871631676cab)
晋代砖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5.jpg?sign=1738766306-w5Otr08shG1XhlyubDzb3ZfZZTl86S1C-0-951f7c907614e7b5d6718602928be81d)
敦煌壁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6.png?sign=1738766306-uFZqZSuCrSBxAUNOVOb6iCUk5LkwbVwv-0-d5a97a9120ffb209b21a602bbdfde497)
勾漆描金人物盘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7.jpg?sign=1738766306-De6lFDeIAJyzixh9V4Ge11Aygqtv2MIF-0-8b563bbbf5503e7d24cd8a85169f19e1)
瓷画和合二仙
陶瓷器绘画的历史直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唐、宋时期的青瓷刻划以线条勾勒图案为主,到元、明、清则以色料彩绘。由于瓷画数百年不变色,有完整丰富的实物资料,目前也有系统的研究成果,为比较研究内房家具绘画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景德镇瓷器在清代中晚期出现了大量五彩、斗彩和素彩的花鸟人物题材的器皿,瓷器的行销和传播无疑也会在内房家具绘画创作中得到借鉴和学习。虽然瓷器上的绘画和木板漆面上的绘画有不同的色料和手工技法,但在线条勾描、画面布局,以及人物形态、神情把握上,仍有相互影响的必然性。尤其是粉彩瓷器中硬彩色釉,同内房家具绘画上的生漆线条一样起凸,瓷器上稠厚的釉上彩料和朱底描金画上稠厚的生漆,都要用硬笔起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8.jpg?sign=1738766306-f71IMhioMiu0J5H5KvKju8wJMRqETGEq-0-ffc1af2bd148c68cc70429a7e5b30c2e)
古籍插图
内房家具绘画在创作题材和画面构图上也受木刻版画的影响。目前能够看到的木刻版画,无非就是所谓的“绣像”,绣像插图在书籍中把历史事件和小说故事形象化。从木刻印刷的线装古籍和石印图版中可以看到,清代晚期内房绘画中的题材、人物情景,直接受书籍木板雕刻和石印图版印刷的影响。无疑,当时现成的书籍是内房家具绘画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匠师直接在家具板面上绘画,要比先画稿又刻版再印刷,或者套色印刷,更加容易自由发挥,更加有灵动的线条和自然的色彩,也必然更加传神。但是,有一千多年时间可考的木刻版画的历史积淀,成熟而且丰富的版画题材和表现的艺术手法,无疑直接为内房家具绘画提供了借鉴。
明代是木刻版画印刷繁荣的时代,如《忠义水浒传》《绣像三国演义》《金瓶梅》等刊行流传广泛,这些人物故事本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同时,戏剧方面,大量戏剧剧本刊行,如《西厢记》《牡丹亭》《荆钗记》等等,戏剧图书中丰富的插图自然是内房家具绘画的画师们现成的参考资料。同时,清代《芥子园画谱》《杂剧新编》《红楼梦》等书籍中的木刻版画插图,以及清末受西方影响的绘画,也会让匠师在内房家具绘画中有所体现。工艺美术在技艺上互相学习,在历史中世代传承,人类文明形式的自然传承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要大得多。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A15C/14737437105555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1_0009.jpg?sign=1738766306-dso0kMGWsjAUQv8k81crwCpKH1t3Vrfn-0-b446931b2507ca4d7080e79e7403ad59)
五色粉彩床屏人物画
尽管内房家具绘画在创作时间上只能追溯到清代中期(见勾漆描金人物盘),多数是清晚期,而且遗存分布地域也以江南沿海一带为主,但从绘画流传上仍然有远古的根,这条根脉在民间乡土里从未中断过。从这些绘画的代表作品中可以知道,民间绘画始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平实的世俗祈求,有着千年不变的浓重色彩、自由奔放的表现手法,以及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