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精神扶贫:河北省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扶贫攻坚中一直坚持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工作,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特别是河北省印发的《关于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 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5],决定通过思想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倡导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诚实劳动脱贫,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动力和能力,激发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在推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认真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河北发展,包括河北扶贫攻坚工作。2012年11月8日到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委员会。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第二次到地方调研,就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到农家、察民情,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详细询问他们一年能有多少收入,收的粮食够不够吃,有无过冬棉被,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用,孩子上学的路远不远,看病是否方便。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八新年贺词》中指出:“三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6]。对于精神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发表了许多深刻论述,诸如“治贫先治愚”“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等金句[7],为我们的精准扶贫、精神扶贫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河北省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论述。比如,2016年,河北省就曾于国家“扶贫日”[8],在保定市阜平县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研讨会,各市和省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基层代表等参加,广泛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学习体会,展示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引导,改善贫困区域文化特质
纵观宋代以来的中国千年经济版图,变化极小。苏浙沪经济发达,河北整体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山、海、坝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已相当长的时间了。这都是长期区域文化作用的结果。国家从来没有提出过振兴浙江、苏南,这些地方早就富庶天下,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和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也一直领跑全国,而那些多次被“振兴”“大开发”之地,经济发展至今仍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为了改善贫困区域文化,阻断贫困文化基因,河北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和新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报纸杂志,及微信、小视频等手机媒体,在乡村公共场所、中小学校园、交通要道、贫困群众集中居住区,通过悬挂条幅、刷印墙体宣传语和图画、书写黑板报和广告牌等形式,介绍扶贫政策,宣传表彰当地脱贫致富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倡导自强致富光荣、有能力而“等、靠、要”可耻,崇尚勤劳上进、鄙视懒惰消极,整天盼着“天上掉馅饼”的社会风尚,引导贫困群众远离精神贫困,激发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靠自身双手努力改变命运的积极性。
同时,河北省还注意通过各种表彰奖励形式,为精神扶贫助力。如河北省和各设区市及有关县乡都利用每年的“扶贫日”,召开脱贫攻坚电视电话表彰大会,对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等,起到了动员各界参与扶贫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应有的社会氛围。如今,这些先进帮扶典型,已成为河北脱贫攻坚的中坚;脱贫致富个人,已成为一方致富的榜样和贫困群众的学习标杆,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
(三)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扶出群众脱贫精气神
最深度的贫困,是心灵的绝望。从2016年起,国家和省财政共投入资金3.6639亿元,在河北671个贫困村分批实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并在围场、丰宁、青龙3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922个村实施了覆盖工程。村村建起了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室、阅报栏和体育设施,搭建了“扶贫、扶志、扶智”平台,改善了贫困群众“没知识、没技术、没志气”的精神贫困面貌,改变了他们“习惯贫、安于穷、等着扶”的精神状态。
最彻底的脱贫,是能力的提升。河北把技能培训作为文化脱贫的重点工作,本着贫困群众“致富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因户施策、量身定做、按需开展,努力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掌握至少一门致富技能。驻村干部和地方政府,还注意收集致富项目、适用技术、病虫害防治、劳务外出、就业招聘等有用信息,利用村中大喇叭、黑板报、微信群及广播电视等媒介工具,及时将信息发布给贫困群众。同时加强科技下乡服务,结合节气、地域特点等,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农业技术培训。
(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搞好贫困地区思想建设
区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灵魂,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精神支柱。河北省坚持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互看互比奔小康”、公开帮教、“群众说、乡贤论”道德评议等活动,组织贫困群众就近走出去,看看产业发展、比比村容村貌、找找思想差距、谈谈致富体会,想想本地脱贫办法。
文艺的作用是巨大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也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思想观念。近年来,河北省先后创作了电影《李保国》、电视剧《太行赤子》、河北梆子《李保国》、报告文学《大山教授》等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品力作,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精准扶贫、精神扶贫,“扶”起了群众的脱贫志气。各帮扶单位,也重视扶贫演出对人的精神影响力。如河北高速公路张承承德管理处,就曾于2018年8月8日赴隆化县唐三营镇羊圈子村进行扶贫演出,通过歌曲、舞蹈、三句半等形式,结合实际,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高质量的文化大餐。这一切,都对鼓励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精神支持和引领作用。
(五)强化政策扶持,搞好物质扶贫
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结果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人的致富能力。同时,精神扶贫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处理好和物质扶贫的关系,打好思想观念转变的现实基础。贫穷的生活限制人的视野,制约想象力,“人穷志短”就是这个意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北省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技能扶贫、教育扶贫在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上的积极作用,把好贫困对象的确定、帮扶和退出关,树立起了扶贫不扶懒的鲜明导向。
在改进帮扶方式上,河北鼓励创新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路径,他们结合各地实际和贫困户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贴等方式,吸引贫困人口参与帮扶项目。河北还注意优化爱心帮扶手段,大力推广“爱心公益超市”,实施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自助式帮扶。结合乡村振兴,河北大力为贫困群众开发新就业岗位,在村庄卫生整治、护林护路护河道、治安巡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首先考虑贫困群众能够适合,并动员企业开发适合贫困人口的就业岗位,吸收他们去企业工作。同时,支持市场主体和贫困人口通过股份制、订单帮扶、产业捆绑等途径,整合各级财政扶贫的资金,建立扶贫车间、扶贫农场、扶贫养殖等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激发贫困人口致富潜能,增强他们致富的信心。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致富带头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9]河北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注意发挥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集中整顿了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农村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2018年河北省村级两委(党支部委员会、村委会)进行了换届工作,到2018年12月初,河北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基本完成[10],通过这次新老交替的换届,一些多年难以转化的“老大难”村实现平稳换届,一大批政治觉悟高、领导能力强、有担当的农村优秀人才和组织满意、党员群众认可的基层“当家人”被选成“两委”成员。据统计,在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49%,较上届提高17.49%;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大学生村官、优秀退役军人占76.69%,比换届前提高了37%,这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同时,河北还注意充分发挥各级派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五支力量的作用,扎实开展了“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贫困村的凝聚力,坚持“四个一批”,即“与贫困户结对子领一批、合作社发展产业带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促一批、提升技能强一批”,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