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8年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总体状况
2018年,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总体状况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继续深化,进一步坚定全省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全面展开,进一步坚定全省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化,继续提升河北公民道德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闪耀公平正义的光辉;吕建江等重大典型宣传教育更加深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标杆;精神文明创建继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全省社会文明程度;等等。与此同时,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新的一年的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继续深化
2017年10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九大闭幕后,河北省内开展全方位、大规模、多形式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活动。进入2018年,河北省继续深化学习宣传活动,取得明确方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明显成效。
河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1·5”讲话、全国“两会”、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学习6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及时跟进、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河北继续精心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常态化理论宣讲,完善推进措施,活化方式方法,宣讲效果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送理论下基层”活动,不断扩大宣讲辐射力和覆盖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省发行38万余册。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新闻单位统一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专栏专题,推出动态报道、反响报道、专题访谈、理论文章等各类报道400多篇。举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座谈会,组织省内新闻网站在PC端和移动端首页首屏开设专题专栏40余个,依托“河北学习”等“两微一端”不断提高信息供给量。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讴歌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基层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推动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广泛开展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个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河北在全省城乡广泛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活动,激发全省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报道和学习体验活动
《河北日报》共推出稿件400余篇。其中,《河北日报》在《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共刊发稿件近40篇,在“两微一端”发稿130余篇,在河北新闻网发布专题稿件258篇,点击量达198万次。河北广播电视台在《河北新闻联播》等龙头新闻节目播发新闻稿件600多篇。长城新媒体集团发布原创稿件58篇,转载中央重点媒体以及省内主要媒体重点稿件230余篇;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陆续推出《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不辱使命 共建“一带一路”》《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三个本地化 筑好“远方的家”》《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等主题报道。
2.开展河北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理论研讨活动
河北省社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家学者编撰《让历史昭示未来——河北改革开放四十年》等论著,全面回顾河北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全景展示河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现代化辉煌成就,总结宝贵丰富经验,观照当今河北发展历史方位和客观环境,展望河北走向全面小康乃至现代化的未来前景和主要任务。省社科院举办以“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为主题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河北日报》理论版开辟《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刊载了一批高质量理论文章。
3.开展以“将改革进行到底”为主题的系列百姓宣讲活动
深入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以“铿锵的脚步 美好的生活”为主题,组织基层群众讲述引领改革发展潮流,既感动人又激励人鼓舞人的生动故事。承办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百姓宣讲团全国巡回宣讲活动,共开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百姓宣讲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3万余人。在妇女讲习所开展“人人上讲堂”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成果。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展示、面对面互动宣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群众主题文化活动、基层党员大学习等宣传教育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3.开展“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征集活动
组织开展了“我家40年”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征集作品172个,陆续在《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河北文明网、“文明河北”公众号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展示。配合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心声》专栏推出典型人物讲述改革开放故事。10月16日,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讲述的《“生正逢时”喜看农村40年变化》,引发网友热烈反响。配合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40人对话40年访谈”活动。10月17~18日,在中国文明网推出《刘海莹:荒漠上的绿色传奇》,全国300多家文明网站纷纷转载。开展了首届“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青少年优秀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共有177名个人、97个集体参与报名。省委宣传部联合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省职工摄影大赛”,共收集职工报送参赛作品4000多幅(组)。
4.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知识竞赛和演讲系列活动
依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我知道”题库,举办“改革开放我知道”知识竞赛。4月2日起,在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河北党史网”和微信公众号“河北党史”,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助力经济强省建设”为主题,开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选发内容涵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特别是河北省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重大事件、涌现的重要人物等。10月30日,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爱我中华·强我国防”国防教育主题演讲大赛,参赛选手讴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抒发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工诵读活动”,全省共组织诵读活动295场,6000余名劳模职工代表登台表演。
5.开展网上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开设专题专栏及时转载推送重点报道。在长城网设立“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网页,推出“‘冀’录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专题,包含《河北印象》《城市礼赞》《再出发》《出彩河北人》《影像》等栏目,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的变化和成就。利用“两微一端”做好融媒体报道,制作推出系列微视频“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地标”,用镜头记录下燕赵大地若干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标,反映时代的变迁与人世沧桑。组织开展系列网络主题活动。河北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推出“致敬40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投票数超过10万;推出“影像见证 河北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百余组近千幅原创摄影作品,阐述了40年来河北省百姓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崭新变化;组织开展“我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邀请广大网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记述改革开放40年间的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变化、难忘记忆或感悟等,共收到原创作品百余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三大工程”在全面推进
1.全面推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
以“中国梦”主题教育、“美丽河北”宣传等为抓手,选树全国重大典型、河北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广泛开展“铿锵的脚步·美好的生活——365百姓故事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广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教育扶贫的经验做法,已有399所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帮扶贫困地区中小学校444所。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由57名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讲授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担当和广大师生的责任要求。开展2018年暑期河北省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及“改革开放·开创美好,永远跟党走”百万师生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生党员、团学干部成立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发掘拓展创新研究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采用走访座谈、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业项目开发等。
2.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拓展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举办“河北好人榜”“今日最网红”“中国网事·感动河北”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善行河北·德润燕赵”先进典型基层巡讲等活动。加强制度建设,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郑浩杰等19名“最美医生”。开展了“百名青年风尚人物”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100名“河北青年风尚人物”,其中20名被授予“河北青年风尚人物”提名奖。开展了寻找“新时代燕赵最美青年”活动,重点资助和奖励自强不息的贫困地区青少年,并对200名“新时代燕赵最美青年”及100名提名奖获得者给予总额70万元的励志金奖励。
3.全面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工程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排查和综合治理行动,加大西柏坡基地及周边景区改造提升,成功举办第五期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国防专题研究班,开展了纪念《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17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抓住2018年秋季新生教育、入学教育的契机,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及家长认真收看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开展观后感学习讨论活动。各地各学校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看、撰写观后感、座谈讨论、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感悟榜样力量,交流心得体会,鼓励青少年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坚持奋斗,努力实现个人的目标,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吕建江等重大典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示范引领标杆
树立宣传重大典型,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示范引领的标杆,是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方式。2018年,河北省在推出李保国、塞罕坝林场等重大典型的同时,推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吕建江重大典型,推出吴洪浦等“燕赵楷模·时代新人”“最美河北人”。河北省委宣传部还印发《“燕赵楷模·时代新人”选树宣传实施方案》,推进重大典型宣传工作进一步规范化、长效化。
1.吕建江重大典型树立宣传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吕建江同志生前任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从警13年始终扎根公安基层一线,心里装着群众、热情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其所能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受群众爱戴和赞扬,体现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先后荣获河北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公安系统先进个人”“岗位学雷锋标兵”“十大法治人物”“最美政法干警”等多项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2017年5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他的工作微博“老吕叨叨”连续5年被新浪网评为“河北十大公职人员微博”,他连续两届被人民网、新浪网授予“全国十佳惠民公职人员”称号。2017年12月1日,吕建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7岁。
吕建江逝世后,河北省深度挖掘吕建江同志先进事迹,组织省直媒体掀起宣传热潮,积极协调中央主要媒体集中宣传。2018年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吕建江同志学习的活动。4月12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市召开吕建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吕建江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觉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办事的价值取向,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赴河北调研期间专程看望了吕建江同志的家属,并在北京亲切会见吕建江先进事迹报告团,高度评价吕建江先进事迹,并就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做出重要指示。4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吕建江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4月19日,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河北省委联合主办的吕建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志出席报告会并做重要讲话。
2.塞罕坝林场和李保国重大典型后续宣传继续深化
2018年,河北继续深入挖掘李保国、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先进典型的精神内涵,同时在全省各地发掘美丽河北、经济强省建设中的新典型,先后创作《李保国》《最美的青春》等优秀影视剧作品,弘扬时代新风,凝聚前行正能量。在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以来新创作的舞台剧目中,遴选以《李保国》《塞罕长歌》为代表的10至15台优秀作品在省会及部分城市展演。7月20日,省委宣传部和省林业厅在承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主办了“绿色的旋律——2018塞罕坝森林音乐会”,活动历时3天,共举办“森林的邀请”“森林的童话”“森林的畅想”3场特色主题音乐活动和1场森林交响音乐会,吸引现场观众1万多人次,网上直播参与观众近百万人次,并于8月17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
3.树立宣传“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2018年11月,中宣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举办了发布活动,20人被选为“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吴洪甫、沈汝波入选,入选人数居全国第一。吴洪甫同志1941年4月出生,1959年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地空导弹部队二营,他在标图员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潜心钻研,凭借定位参数准确、数据测算精确,为该营两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做出了突出贡献。1963年11月,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吴洪甫个人一等功。1964年7月,吴洪甫所在的导弹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5年2月,吴洪甫同志光荣退役,退役后他默默地开荒种地,从未向组织伸过手。吴洪甫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风采。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人社厅倡议全省广大退役军人争做吴洪甫式的新时代退役军人,学习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信守承诺、不计得失的高尚品德,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深入推进
2018年,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全省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载体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1.推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良好开局
从2018年初开始,河北省启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坚持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开好局、起好步,取得了预期成效。以常态测评传导压力,激发了各地内在动力。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季度和年度测评,并随机组织暗访。测评结束后,依成绩排名通报,并对成绩排后20%内的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依次数给予“黄牌”“红牌”“停牌”“摘牌”警示或惩戒,较好解决了“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问题,使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创建工作。以省级统筹强化指导,提升了各级创建水平。分类组织调度指导。按照“文明”带“提名”和“全国”带“省级”、“省级”带“一般”的思路,组织各市、县、区分层结对共建,实现互帮共进,科学创建、务实创建水平普遍提高,为实现新一轮“创省级、争全国”目标,推动更多城市进入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服务“三城”明确导向,增强了群众的切身感受。修订完善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增加“三城”方面的指标权重。通过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组织开展“访千楼万家、创文明城市”活动,推动各地更加关注城乡文化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都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的精心建设、精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推进基层基础创建不断深化
立足抓基层、打基础,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有力推进了基础文明建设。文明村镇创建扩面提质。针对创建中的问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十个一”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文明村镇的创建认定工作。截至2018年底,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占比达56.7%、文明村占比达40.5%,文明乡风建设有了新的提高。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深化。以“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创建竞赛为载体,推动省直和各地从窗口和经营门店抓起,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建设,助力解决“冷、硬、拖、卡”问题。全年有2700多个基层单位,获授本系统、本行业“流动红旗”与“先进网点”,进一步提升了各类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文明家庭创建深入推进。推动各地广泛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评选活动,新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5万余户,充分发挥了榜样家庭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打造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品牌,进一步讲好家风故事,并以“我家40年”为主题开展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激励带动更多家庭传承优良家风。文明校园创建扎实开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六个好”创建标准,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组织1.6万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宣传推选467所河北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促进了城乡学校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学生素养不断提升。中央文明办推广了河北省的先进做法,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3.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十大专项行动”
文明创建“十大专项行动”,以提升河北全域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以开展集中整治、综合治理为途径,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文明礼让渐成风尚。“文明礼仪大讲堂”省级巡讲活动吸引观众3万余人,网络直播观看达百万人次。通过宣传教育,文明友善渐成风尚。特别是通过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交通事故起数下降7.6%,死亡人数下降18.8%,财产损失下降20.1%,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路口守法率提高2.7%。移风易俗有了新进步。组织各地开展移风易俗、婚丧嫁娶革新万场主题巡讲,宣传推介“千村百镇”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推动9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刊登河北省移风易俗报道18篇。公共场所秩序明显改善。通过推动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强化行业规范建设,开展文明引导、文明劝导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规范。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张家口等多地出台文明养犬管理办法,规范居民养犬行为,促使文明养犬成为行动自觉;借助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与《河北省旅游行业文明服务规范》和《河北省文明旅游导引规范》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游客为本、服务至诚”旅游行业价值观的践行,提升了公民的文明旅游意识。
(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河北建设全面展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2017年4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培育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做出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法规政策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强社会治理中落实价值导向责任,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保障和社会参与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河北建设中落地生根,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
2018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河北有立法权的地方党委、政府和立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组织实施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有关工作。7月1日,河北省首部关于公共文明行为的《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10项文明行为规范、15项禁止的不文明行为,倡导6项公共文明行为。11月22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聚焦如何界定文明行为、怎样加大不文明行为处罚力度等问题。该条例(草案)把文明行为归纳为生活方式文明、公共秩序文明、公共环境文明、公共交通文明、经营文明、旅游文明、网络文明、就医文明八个方面。与此同时,河北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据立法规范和地方立法权限,修订有关法律规章,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融入法律规章中,将法制的强制力作用与价值观的软约束有效结合,有助于筑牢河北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2.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在省域范围内同时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的省份。2018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结合全省行政执法工作实际,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在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主体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明确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的方向、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制定了《河北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改革措施。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河北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构建了“1+3+2+4+5”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实现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全覆盖,阳光政府建设更加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更加规范,合法合理行政意识得到更加牢固的提升,河北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3.让阳光司法保障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在司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有力保障了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其中的典型做法之一是:河北省人民法院对三级法院进行阳光司法指数评估。河北省人民法院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从2014年开始连续四年委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对河北省三级法院进行阳光司法指数评估。用阳光司法指数评估引领社会公正,充分发挥司法的职能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河北省三级法院将司法公开作为提升案件质效、促进司法公正、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已初步建立起开放、透明、便民的工作机制。
4.以推进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
河北省充分运用媒体、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河北相互融合,使全民守法与法治宣传相得益彰,推动全社会形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健康氛围。各地在法治宣传日和宣传周开展系列相关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知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及时对出台的法规规章进行宣讲阐释,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积极开展“德法共治”“法德共进”等活动,推进德法相伴进社区、学校等多类型基层单位,实现以德润法、以法固德,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违法失信行为纳入记录范围,推动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8年8月31日,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委政法委、河北省委法治办、河北省人大法工委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承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最美河北人”荣誉称号发布活动上,“最美河北人发布厅”授予王瑜等10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最美河北人”荣誉称号。这10位“最美河北人”的典型事迹虽各具特点,但他们都能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在从事日常法治实践工作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典型。这10位“最美河北人”的先进事迹是非常鲜活的基层事例,具有明显的典型示范效应,能够激励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学好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推动其融入法治河北建设。
在取得上述新进展新成效的同时,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停留标语口号层面相对较多,培育践行深层融入不足;各种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培育践行的活动要求,针对普通群众较多,针对领导干部、公众人物较少;典型内涵提升不够,典型人物的宣传推介,多停留在事迹层面,对精神内涵挖掘不足;先进典型影响范围小、时效短,难有长久社会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仍然是有格局缺联动,有协调缺保障,统筹协调的工作谋划、统分结合的工作格局、协调联动的工作合力不足;部分活动社会吸引力不强,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群体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和离退休老年人,社会影响不广泛;有的领导干部观念滞后、视野狭隘,工作方法简单老套;红色资源的应用现状中确实存在“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尴尬;教育内容滞后、保护意识淡薄、资源应用不充分、红色文化认同显现危机、红色传播减缓受冷等等,这些现象亟待解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河北建设方面,有效促进立法目标和价值导向、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上尚存差距,一些法律规范中权利义务分配、权力责任配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匹配,相对于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难题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需求远未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