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典阶级理论:马克思与韦伯
一 古典阶级理论:马克思和韦伯
1.马克思的阶级思想
对马克思阶级思想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将其放置于马克思更为广阔的有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由它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行规律的论述中加以把握。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性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人们的基本社会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那么这种占有关系的外在社会表现就是社会由此区分为两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力的资产阶级(bourgeoisie)和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阶级(proletariat)。
纵览马克思生前出版的主要著作,马克思都没有提出他关于阶级的明确定义。在《资本论》第三卷最后一章“阶级”部分,他似乎想要对阶级做出系统阐述,但这一章只有一页就结束了。结尾部分,马克思写道:“首先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形成阶级?”两小段之后,则是恩格斯悲伤的评注:“手稿到此中断”。尽管没有系统回答阶级定义的问题,但马克思的著作中到处充满了阶级的分析,人们也确切地知晓他关于阶级的划分标准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由此而来的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我们常常看到并使用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来自列宁:“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2012:11)。
马克思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阶级分析理论体系,其中既包括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也包括阶级后果和阶级未来等内容。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的区分是利益的根本对立,阶级关系的实质是“剥削”,即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生产超出资本家付给他们的工资部分即为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即为剥削。而在进一步地阶级形成问题上,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问题,即处于相同阶级地位的无产阶级群体意识到共同的、与资产阶级对抗性的利益,阶级觉悟提高,并且有了自己的政党组织和革命理论的指导,达到这种阶段即意味着阶级的形成。在阶级意识唤醒之后,便是展开基于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综合来看,马克思提出了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阶级理论,并且在他那里,阶级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同样生灭有时。一方面,阶级的产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剩余产品的出现与私有制的产生构成了阶级形成的历史前提;另一方面,阶级也最终会走向消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私有制的消灭是阶级消亡的基础,阶级的消亡意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消灭。
2.韦伯的阶级思想
众所周知,韦伯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观。就阶级维度而言,可以说韦伯的思想补充和拓展了马克思的论断。与马克思一致,韦伯也认为财产所有权对于成员阶级位置的重要意义,他明确指出,“财产占有和毫无财产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韦伯,1997下册:248)。但韦伯认为,除了生产资料占有,仍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在经济结果上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不拥有生产资料的群体而言),例如劳动者的管理才能、文凭与技能等。即使上述重要资源均不占有,那么劳动力本身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和实现经济报酬的资源。由此,那些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职业的群体比体力工人的市场回报高,工作环境好,而在体力工人之中,那些熟练技术工人的报酬和待遇也要优于半熟练或非熟练技术工人。
韦伯从市场领域出发定义阶级并发展阶级思想。他明确指出,“在市场上的这种机会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阶级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状况(market situation)”(韦伯,1997下册:248),市场地位和市场状况强烈地形塑着成员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韦伯关于阶级的定义由以下三句相互嵌套的论述构成:“在下述情况下,我们想说是一个‘阶级’:(1)对于为数众多的人来说,某种特殊的、构成原因的生活机会的因素是共同的;(2)只要这种因素仅仅通过经济的货物占有利益和获利利益来表现;(3)它是在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展现出来的。”(韦伯,1997下册:246)简要而言,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韦伯的阶级定义:因在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占有财物与获得收入)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生活机会的群体。
韦伯的阶级是以“社会封闭”(social closure)为特征的,通过这一机制,社会群体将报酬和机会限定为一小部分精英群体所拥有而谋求报酬最大化。在经济或市场领域中,这种封闭主要是通过经济机会的“垄断”实现的。市场中的优势阶级能够通过垄断机会排斥来自地位较低阶级的成员,维持乃至增强自身的优势。
在阶级形成和阶级行动问题上,韦伯的思想与马克思明显不同。在韦伯这里,阶级是潜在的共同体,一般仅会形成某种“群众性行为”,例如,相同方式的反应,或一种无定形的共同体行为。也就是说,阶级仅仅是构成了共同体行动可能的、经常的基础,它与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还有很远的距离。在马克思那里阶级位置与阶级行动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而在韦伯这里,这种联系被视为非必然、或然的(戴维·李、特纳,2005:12)。
3.马克思与韦伯阶级思想的异同
马克思和韦伯分别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阶级分析流派的两大源头。对他们的阶级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既分享了很多共同之处,又存在关键性的分歧。
首先,他们都认为阶级位置(或其他社会位置)是依据那些使它和其他阶级位置相联系的社会关系而定的,社会关系对于界定现代社会的阶级位置至关重要。不同的是,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领域中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形成的剥削关系,韦伯强调的是市场交换领域中基于市场状况所形成的权力支配关系或统治关系。
其次,他们都强调社会位置和财产占有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马克思强调财产占有的决定性作用,而韦伯则特别强调阶级位置和财产占有的联系。
最后,他们都强调阶级位置与物质利益和社会行动之间的联系。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是“强”行动理论,强调社会变革;韦伯是“弱”行动理论,强调潜在的、历史的、具体的、偶然的联系。
二 古典阶级理论面临的当代挑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伴随新技术革命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不平等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发达社会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包括生产组织和各种非生产性组织有了极大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组织化。组织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的实际发生地和基本场所,是社会资源配置及物质利益分配的中间载体。
第二,基于财产或产权的不平等(或剥削)仍然是最重要的不平等形式之一,但是,即使在生产领域或生产组织内,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增加,其科层化和理性化程度不断加深,被雇佣阶级也发生了重要的分化。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技术工人、非熟练工人等在社会地位、权威、收入及报酬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差别(Dahrendorf,1959:36-57;Goldthorpe,1982)。这一趋势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一个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非生产领域,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由此,以服务、营销、咨询、物流为代表的交换、分配性市场组织和以医院、学校、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公共组织大量出现,这些组织吸纳了众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办公室职员和其他劳动力。
总之,社会结构领域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组织化社会的形成等社会现实,构成了对传统阶级理论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构成了当代阶级分析家理论研究与拓展的重要经验背景。
首先,对于传统马克思阶级理论而言,中产阶级的崛起构成了一大忧伤之源,如何在既有理论框架中安置这一群体抑或如何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构建新的能够将这些群体囊括在内的阶级体系,是阶级分析家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另外,非生产性组织及生产领域延伸组织的大量出现,使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的阶级决定逻辑存在适用上的难题。
其次,对韦伯传统而言,中产阶级并不构成一个特别的难题,因为韦伯明确指出,市场状况决定着市场回报,进而形塑着阶级成员的生活机会。但现实的问题在于,与古典时期相比,市场资源的形式、构成尤其是其作用发挥的空间、逻辑均发生了变化。社会组织化程度不断加深,影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结构性因素日益生长,成员带入市场中进行交换的资源与其市场回报之间的必然性对应链条变得越来越脆弱,劳动力市场和组织成为重要的中间转换环节,雇员群体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更加直接、稳定、有保障地与报酬相连。这是韦伯阶级思想在当代社会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