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abel嘈杂声
该词指声音、言语的嘈杂、混乱。这一表达方式取自《圣经》中有关巴别塔(Tower of Babel,该塔也有可能建在巴比伦〔Babylon〕)的记载:人类想建一座塔直通天庭(见《创世纪》〔Benesis〕第11章第1-9节),而上帝则使建塔者操不同语言,彼此间互不相通,并使他们散居世界各地,从而使人类的努力付诸东流。
babes in the wood过于天真的人
该词组形容缺乏经验、天真无邪,没有意识到世间险恶的人。这一表达取自16世纪后期一则故事的题目——The Children in the Wood(《林间孩童》)。故事讲道:诺福克郡(Norfolk)的一位富有绅士死后,他的财产留给了一双幼小的儿女。这双儿女在长大成人之前,由他们的叔叔照看。如果他们不幸夭折,叔叔就可继承财产。邪恶的叔叔禁不住财富的诱惑,雇了两个恶棍要把孩子们杀死在树林中。一个恶棍心肠尚软,不忍下手,于是他就杀了另一个坏蛋,把孩子们留在树林中,让其自生自灭。孩子们终究没有熬过严酷的环境,在夜间相继死去。知更鸟衔起树叶,覆盖在他们身上。随后各种灾难降临到那个邪恶的叔叔身上,活着的坏蛋也被抓了起来,并坦白了一切——从而使这个阴险的计谋公诸于众。
bacon (bring home the bacon) 赚钱糊口;成功,得胜
成语bring home the bacon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养家糊口”,二是指“成功获取某物”。
旧时,有人在农村集市上赢得身上抹了油的猪,有专家认为成语bring home the bacon即源于该传统。另外,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表达源自英格兰艾塞克斯郡(Essex)大邓莫(Great Dunmow)的一种习俗。该习俗被称为“邓莫咸熏肉”(Dunmow Flitch),可追溯到1111年——只要一对夫妇能够证明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零一天里从未发生过口角,或根本没动过离婚的念头,就可以获赠一份腌猪肉或熏猪肋肉。这一习俗流传至今,每4年举办一次。
baffle使困惑
baffle指的是让人感到困惑不解。baffle可能源自与骑士精神有关的语言,它曾表示“公开丢脸”的意思。在中世纪,如果一个骑士做出不光彩的事情,人们就会把他倒挂起来,嘲笑他的不端行为。不过有时候,人们也会以悬挂蒙羞骑士“倒挂金钟”的图片以代替实际行动。这种惩罚即被称为being baffled。
Baker’s dozen数字13
A baker’s dozen指数字13。这一表达可能源自15世纪英格兰面包店的一种做法。据说当时的面包师常因售卖重量不足的面包而为人所诟病。为此,人们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为不同种类的面包规定了相应的重量。为了保险起见、避免重罚,面包师们所做的一打面包数为13个,而非12个,这样就能符合所规定的重量标准了。
the balloon goes up战斗打响(时),行动开始(时)
when the balloon goes up指某一重要活动开始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用防空气球来防御低空飞行的敌机。在战争中这些气球一旦升起,即意味着袭击迫在眉睫——由此引伸出这一表达方式的现代意义。
ballot选票
该词指无记名选票,它源自意大利语ballotta(小球)。早期人们在投票时,往一个容器内秘密地扔下小球。白色球代表赞成,黑色球代表反对。动词blackball指阻止他人加入某组织、俱乐部等,该词义也源于这一投票方式。
bandy来回互致
bandy words with someone指与他人发生争吵。bandy一词源自法语,最初指(在早期网球运动中)来来回回地击球。因此,运动场上的交替击球,也就演变成言语上的争吵。在现代英语中,bandy words with这一短语多用于负面场合,如:
I’m not going to bandy words with you.
我不想跟你浪费时间吵架。
bankrupt破产者
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用一张小条凳或一个架子(意大利语banca)在市场上做生意。当放债者因资金短缺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他们因而被称作bancarotta,字面意思是“被拆掉的条凳”。后来,bankrupt的意思就逐渐变成“经法庭宣判,无力偿还债务的破产者”。
bark up the wrong tree找错目标
someone is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指某人找错对象。据说,19世纪的猎人们在猎捕浣熊时,常在夜间依靠猎狗把浣熊驱赶到树上。猎狗会待在树根处狂吠不止,直到猎人赶来。显然,如果浣熊不在那棵树上,那么猎狗就找错了对象、白费了功夫。该表达的现代用法即源于此。
barnacle附着甲壳动物
该词指一种海洋生物,它有着硬硬的壳,依附在岩石、船体等上面。另有一种动物叫白颊黑雁(barnacle goose),它生活在北极地区,脖子是黑色的,翅膀是灰色的。在英语中,barnacle最初指白颊黑雁。大概过了3个世纪,在16世纪的英语中,它转而指有壳的水生动物。在中世纪有一种古怪的说法,即白颊黑雁和这种有壳的水生动物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形式。人们认为后者生长在海边的树上,并能够生出白颊黑雁。当然,这两种生物名称的来源也可能各不相同。
batty疯疯癫癫的
batty形容某人言行古怪或有点疯疯癫癫。该词可能源自短语have bats in one’s belfry。人们认为安布罗斯·毕尔斯(Ambrose Bierce,1842—1914)在20世纪初第一次使用了这一短语,指的是钟楼里的蝙蝠。每当钟敲响时,蝙蝠便会疯狂地乱飞,就好像一个疯子心神不安、胡思乱想一般。
be-all and end-all根本,主要因素
the be-all and end-all of something指某物最重要的元素或目的。be-all and end-all这一短语源自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戏剧《麦克白》(Macbeth)中第1幕第7场:
...that but this blow
Might be the be-all and the end-all here,
But here,upon this bank and shoal of time,
We’d jump the life to come.
……要是这一刀砍下去,
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解决一切——在这人世上,
仅仅在这人世上,在时间这大海的浅滩上;
那么来生我也就顾不到了。
bead (有孔的)小珠
该词指小珠子,在古英语中有“祈祷者”之意。据说,宗教仪式中计算祷文次数这一宗教行为导致了该词词义的衍变。当时,人们用念珠上的小珠子来计算所念祷文的次数,telling/counting one’s beads即指用念珠祈祷。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逐渐衍变为既可指祈祷者,又可指祈祷时用来计数的小珠子。如今,该词虽已失去了“祈祷者”这层含义,但其引申义则涵盖了更广的范围,可指其他种类的圆形小珠,如beads of sweat(汗珠)。有趣的是,与之相关的德语单词beten仍然是“祈祷”之意。
beam (on one’s beam-ends) 陷入困境
on one’s beam-ends指身无分文,生活无以为继。该短语源自人们曾使用过的航海术语。beams指过去木制帆船上用以支撑甲板、并固定在船体两侧的水平木料。所以,当我们说一艘船on its beam-ends,则表明该船的那些横木正处于垂直站立而非水平横躺的状态——也就是说,这艘船即将倾覆,情形岌岌可危了。
beat about the bush拐弯抹角
该短语指某人说话拐弯抹角、避重就轻。该词的起源与猎人有关。过去,猎人狩猎时常雇用打草人(beaters),让他们在灌木丛中乱打一阵,鸟禽受惊四处飞窜,猎人便可伺机开枪捕猎。所以,打草人棍打灌木丛,而猎人则是直奔目标。
because it’s there因为它就在那儿
1923年,纽约一家报纸的记者问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1886—1924)为什么想去攀登珠穆朗玛峰。马洛里回答道: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它就在那儿。”
1922年和1924年,马洛里曾两次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但均告失败。在1924年的那次登山中,他和同伴在山上消失了。在他们遇难之前,是否成功登顶,人们不得而知。
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别人说的,最著名的莫过于1953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1919—2008)。
bed (get out of bed on the wrong side) 心绪不佳
get out of bed on the wrong side形容某人心绪不佳或觉得诸事不顺。该表达源自“左凶右吉”这一迷信说法。据说,如果你起床后先把左腿放到床下,则会运气不佳。这样,一天还没真正开始,你的好心情就被毁了,也就难怪会整天心绪不宁、易发脾气了。
bedlam混乱,喧闹
该词表示“乱哄哄、一团糟”之意,是单词 Bethlehem的变体。Bethlehem是the Hospital of St Mary of Bethlehem(伯利恒圣马利亚医院)的简写。该院成立于1247年,并于16世纪成为一家疯人院。一开始,人们用bedlam来统称疯人院,后来该词也包含了“如疯人院般喧嚣、嘈杂”之意。现伯利恒圣马利亚医院已经迁至伦敦他处,名为贝德拉姆皇家医院(the Bethlem Royal Hospital),是莫斯里(精神病)医院(the Maudsley [psychiatric]Hospital)的一部分,位于肯特郡(Kent)的贝肯汉姆市(Beckenham)。
bee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the bee’s knees;make a beeline) 着了迷;(自以为)非常出众;走直路
a bee in his or her bonnet about something指某人对某物如此着迷,以至于对其他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如果蜜蜂困在某人的帽子下,该人会产生奇怪的行为——此人受到蜜蜂困扰,处于这般窘态之下,自然无暇他顾。据说,这一表达即源于此。
词组bee’s knees指自以为非常出众或聪明。如:
She thinks she’s the bee’s knees.
她自视甚高。
蜜蜂采蜜的时候会小心地“弯膝”,把它们身上的花粉放入花囊中。该短语可能就源自于此。另一说法更为简单,即人们随意选择了bees和knees这两个相互押韵的单词组成了该词组。
make a beeline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表示朝某人或某物直奔而去,尤指径直而去。人们认为蜜蜂采完蜜后会直线飞回蜂房。这一短语即源自于此。
Beefeater伦敦塔看守;英国皇家禁卫军仪仗卫士
在口语中,我们用beefeaters称呼伦敦塔(the Tower of London)的御用侍从卫士(yeoman warder)。为什么呢?因为在15世纪后期,被任命的皇家护卫叫beefeaters,其中eater表示“仆人”之意,beef则是高地位、高生活水准的指称。相较于loaf-eaters(卑微的仆人)而言,beef-servants或beefeaters则享有更舒适的生活。
另有一说,称该词源自buffetier,指受到厚待去照料皇家餐具柜(buffet)的仆人。相较于前一种说法,该说法成立的可能性要小一点。
beggar乞丐
也许你会以为,beggar一词不过源自动词beg罢了。但真实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该词可能源自12世纪比利时神父兰伯特·伯格(Lambert Le Bègue)的昵称,即“结巴兰伯特”(Lambert the Stammerer)。他在列日(Liège,今比利时东部城市)创建了一个女修道会,修女们被称作Beguines。她们过着简朴的、半世俗的集体生活。会员无须立誓,并可拥有私人财产,还可随意返俗。后来又出现了类似性质的兄弟修道会,成员被称作Beghards。他们拥有共同财产,但不允许拥有私人财产,所以他们中有不少人靠救济金为生,无自尊可言。故而,Beghards一词保留了下来,并变成了beggars。
beggar description难以形容
something beggars description指某物分外美丽、与众不同,难以用言语去形容。如:
The calmness of the sea in the evening light beggared all description.
静谧的大海在夜火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这一表达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安东尼和克莉奥帕格拉》(Antony and Cleopatra)第2幕第2场中安东尼的朋友伊诺巴柏斯(Enobarbus)之口:
The barge she sat in,like a burnish’d throne,
Burn’d on the water;the poop was beaten gold,
Purple the sails,and so perfumed,that
The winds were love-sick with them,the oars were silver,
Which to the tune of flutes kept stroke,and made
The water which they beat to follow faster,
As amorous of their strokes.For her own person,
It beggar’d all description ...
让我告诉们。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
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舵楼是用黄金打成的;
帆是紫色的,熏染着异香,
逗引得风儿也为它们害起相思来了;桨是白银的,
随着笛声的节奏在水面上下,
使那被它们击动的痴心的水波加快了速度追随不舍。
讲到她自己,
那简直没有字眼可以形容……
belfry钟楼,钟塔
该词指教堂的钟塔,尤指有挂钟的教堂钟塔。它源自中世纪法语berfrei(指当时的一种可移动的冲击塔)。冲击塔被推至城墙处,塔内士兵即可朝城里的居民放箭。因为教堂的钟塔与这些冲击塔很相似,所以在英语中就用belfry指教堂钟塔。
bell,book,and candle逐出教门的仪式
该词组指过去罗马天主教会在举行开除教籍仪式时所使用的器具:鸣钟、掩卷、熄烛——以此表达对被逐出教会者的谴责,表示此人的精神世界永远黑暗。有时,人们也用这一表达来指那些极度精细、复杂的仪式。
bell the cat采取冒险行动
该词组指为了他人利益而敢于冒险或在危险中挺身而出。它出自一则古老寓言:一群老鼠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一只凶狠的猫。一只聪明的老鼠建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这样猫一走动铃就会响。群鼠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但一只老鼠问道:
“Who will bell the cat?”
“谁去给猫挂铃铛呢?”
belt (below the belt) 不公正地(的)
below the belt指言行不公正,有时甚至是不道德或怯懦的。如:
That last comment was a bit below the belt.
最后那句评论有点欠缺公允。
这一短语源自昆斯伯里侯爵八世(the 8th Marquis of Queensberry,1844—1900)约翰·肖尔托·道格拉斯(John Sholto Douglas)于1867年为拳击比赛制定的“昆斯伯里规则”(the Queensberry Rules)。根据此规则,若击中对手短裤腰带以下部位(比如胯部)则被视作犯规。
berserk (go berserk) 发疯
someone goes berserk指某人发疯、发狂。如:
A young man shot five children in a playground this morning and then ended up shooting himself.He is believed to have gone berserk.
今天早上,一个年轻人在操场上枪杀了5个孩童,然后饮弹自尽。人们确信,此人当时已经丧心病狂了。
该词源自古诺尔斯语中的单词berserkr,其中bern表示“熊”,serkr则表示“衬衫或外套”。berserkr是北欧一名斗士,他嗜战如命,且赤手空拳,身披熊皮,冲锋陷阵。
best bib and tucker最好的衣服
该词组指最好的衣服。这一表达的产生与16世纪后期夫妇二人为了某一特定场合所穿的衣服有关。当时,男士会戴上围兜(bib-front)以免弄脏衬衫,女士则穿上花边抵肩(tucker)——女性衣裙领口上一条上好的饰带或罗纱。所以,a couple in their best bib and tucker即指为了重要社交场合而精心打扮的夫妇。
the best-laid schemes of mice and men人算不如天算
该习语形容“人算不如天算”。它出自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诗作《致老鼠》(To a Mouse):
The best laid schemes o’mice an’men
Gang aft agley
不管是人是鼠,即使最如意的安排设计
结局也往往会出其不意。
beware the Greeks bearing gifts当心黄鼠狼给鸡拜年
该谚语指对礼物或好处要持怀疑态度,因为它们可能会带来危险。这一表达出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前19)《埃涅阿斯纪》(Aeneid)中的诗句:
Timeo Danaos et dona ferentes.
即便希腊人带来礼物,我也害怕。
(相当于英语的I fear the Greeks,even when they bring gifts)
句中影射了希腊人的著名礼物——特洛伊木马(the Trojan horse)。据说,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十年而久攻不下,便佯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作为礼物送给特洛伊人。尽管有人警告说,“beware the Greeks even when they bring gifts”,但特洛伊人仍把木马带入城中。于是,躲在木马中的希腊士兵跑了出来,最终攻陷了特洛伊城。
Big Ben大本钟
人们普遍认为,Big Ben(大本钟)指的是英国国会大厦(the Houses of Parliament,又称“威斯敏斯特宫”)的钟塔,但事实上,它指的只是钟本身。它铸造于1856—1858年,重达13.5吨,因负责建造大钟的首席专员名为本杰明·霍尔(Sir Benjamin Hall,1802—1867)而得名。1923年,大本钟的报时声首次通过广播传递,并从此闻名于世。
big brother老大哥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在他的小说《1984》中用“big brother”(老大哥)称呼极权主义社会中邪恶而又全能的统治者。该书出版于1949年。在现代英语中,big brother这一表达方式已被用来指那些无所不在的、残暴无情的独裁者、组织或系统。这一短语经常会出现在这样的句子中: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老大哥在看着你。
比如,针对现代计算机技术明显侵犯了他人隐私这一现象,就可作此评论。
Bikini比基尼
该词指两段式女性泳装,即比基尼。其名源自太平洋马绍尔群岛(the Marshall Islands)中一座名为Bikini的珊瑚岛礁,那里是1946年美国原子弹实验地。1947年法国人设计了一款具有轰动效应的泳装,此泳装对世人的震动不亚于比基尼岛上的原子弹爆炸,故此得名。
Biro圆珠笔
该词是一种圆珠笔的商标名,系根据匈牙利发明家拉季斯洛·约瑟夫·比罗(László Jozsef Biró,1900—1985)的姓氏命名。1938年,比罗在匈牙利取得圆珠笔及快干墨汁的专利。随着纳粹势力的崛起,比罗离开了匈牙利,定居于阿根廷。
比罗发明的笔很快就成了畅销品。比如皇家空军的领航员发现,用这种笔在高空书写要比传统的自来水笔效果更好。
“二战”临近结束时,比罗在英国开了一家公司生产他的产品,但他的公司很快就被法国的Bic公司接管。所以,bic圆珠笔在法国非常知名,而闻名英国的则是biro圆珠笔。
biscuit饼干
最初,人们要将小而薄的面团烘烤两次,以防止面团在长时间的海上航行中变质。该词出自法语pain bescuit,其中bescuit指的是“两次烘烤的”。biscuit也可用来指在上釉前的陶器素烧坯。
bite the bullet;bite the dust;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勇敢地行动;阵亡;恩将仇报
bite the bullet指勇敢面对不愉快的经历。该短语的起源可能与药品有关。19世纪,由于没有麻醉药,医生常让受伤士兵咬住一枚子弹,以分散注意力,缓解手术时的剧痛。
bite the dust指坠马而亡,比喻停止运作或遭遇重大失败。这一表达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的英译本:
“His fellow warriors,many a one,Fall round him to the earth and bite the dust.”
“他的将士们在他周围纷纷坠马落地。”
译者是美国诗人威廉·卡伦·布赖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指恩将仇报。英国政治理论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可能是最早使用这一表达的人。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And having looked to government for bread,on the very first scarcity they will turn and bite the hand that fed them.”
“他们曾享受政府的救济,可一旦政府缺少救济资源,他们立马会恩将仇报。”
此文在他去世后发表。
bitter (to the bitter end) 拼死到底
词组to the bitter end指直到最后,拼死到底,直到被打败。如:
Our team were losing,but we felt we had to stay and watch the game to the bitter end.
我们的团队快输了,但我们还是会留下来观看比赛,直到队员们拼至最后一刻。
该短语的产生与航海有关。早期帆船上的锚索和缆绳都系在甲板柱子上,英语中称作bitt(系缆柱)。最接近系缆柱的那部分绳索被称作bitter ends(即牵锚缆绳在船内的末端部分)。如果绳索的末端没有缠好,那么这艘船就很可能会失事或遭遇其他灾难。该词组所体现的冷酷、残忍的意义由此而来。
black (in someone’s black books;black sheep) 失宠于某人;害群之马
You are in someone’s black books指你失去了某人对你的好感,并很可能受到惩罚。如:
He’s been in the teacher’s black books since he was caught cheating in the exams.
他被抓到考试作弊,失去了老师对他的好感。
亨利八世曾编制了第一本black book(记过册)。他想摆脱罗马天主教廷,遂列出了一份英国隐修院的名单并罗织了罪名。最终,这些隐修院的土地都收归国王所有。后来军队、警察及大学也编制了这类记过册,列出那些不受欢迎或应受惩罚者的名单。该表达的这层含义遂流行开来。
black sheep指的是害群之马。如:
There’s a black sheep in every family.
每个家庭中都有害群之马。
该谚语源自牧羊人对黑羊的厌恶,因为黑羊的毛不值钱,而且牧羊人认为黑羊会惊吓到其他羊。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人们用这一表达来形容那些可耻、丢脸的人。
blackmail敲诈,勒索
该词指的是恐吓勒索,比如除非得到封口费,否则就把对方的秘密公之与众。有人可能以为它与邮政服务有关,其实并非如此。单词中的mail表示“租金或税收”之意,black则比喻“邪恶的”。在苏格兰,当地人为了免遭劫掠曾被迫向英格兰和苏格兰边境一带的盗匪交过路费和保护费。该词即源于此。
blarney花言巧语
该词指表达流利但却阿谀奉承的言谈。在爱尔兰科克市(Cork)附近有一座布拉尼城堡(Blarney Castle)。相传,城堡内有一块布拉尼石(Blarney Stone),只要有人吻到此石即可变得能言善道,颇会阿谀奉承。该词即源于这一传说。
关于该词的使用,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1602年,布拉尼城堡的堡主梦卡锡(McCarthy Mor)被乔治·卡鲁爵士(Sir George Carew,1504—1545)率领的英军打败,被迫投降。但梦卡锡总是花言巧语地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不履行投降条款,致使卡鲁成了宫廷里大臣们的笑柄。blarney就这样作为“能言善辩”的代名词进入了英语中。
blaze a trail开路,开创
someone blazes a trail指某人正在发现或探索令人兴奋的东西。该表达与当年探险家们在树皮上刻痕、标出林中路径有关。被割去树皮的木头被称作blaze。这样,后来者就能够轻松地顺着前人留下的路径前行。如今,人们赋予这一词组比喻义,它所衍生出的名词trailblazer表示“开拓者”之意。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瞎子引导瞎子,求道于盲
该短语形容这样一种情形:那些没有经验甚至无知的人,试图去帮助或引导其他没有经验甚至无知的人。这一情形自然对任何一方都无帮助。该表达出自“钦定版”《圣经》中《马太福音》(Matthew)第15章第14节中对法利赛人的描述:
“They be blind leaders of the blind.And if the blind lead the blind,both shall fall into the ditch.”
“他们是瞎眼领路。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blitz闪电战
Blitz在德语中指闪电,再与 Krieg(战争)合用,用以形容希特勒指挥的军事战争。blitzkrieg指为了迅速打败敌人而采取的突然袭击。blitz是blitzkrieg的缩写。人们曾使用该词来形容1940—1941年间,德国空军对英国城市的狂轰乱炸。现在该词也指集中精力、突击完成某事。如:
We’ll have a blitz on the garden and get it all tidied up today.
我们将对花园进行突击清理,今天要把它彻底整理干净。
Bloomers短灯笼裤
该词指一种裤管肥大、在膝盖处束口的女式内裤。其起源与美国女权主义者阿米莉亚·詹科斯·布鲁默(Amelia Jenks Bloomer,1818—1894)有关。但是当年布鲁默介绍给美国社会的那款服饰,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款式。最初,整套服饰包括一件宽松的束腰外衣、一条及膝短裙和一条用松紧带在脚踝处束口的土耳其风格的肥裤子。这套服饰最初由伊丽莎白·史密斯·米勒(Elizabeth Smith Miller,1822—1911)设计。1851年7月,在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洛厄尔(Lowell)的一场舞会上,布鲁默夫人穿上了这套服装。由于当时人们认为只有男性才能穿裤子,所以这身行头随即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来,bloomers就用来指这套服饰中的裤子。到了19世纪末,人们又用bloomers指骑自行车的人所穿的及膝灯笼裤。到了今天,在非正式场合和旧式用法中,人们用它来指各式女式内衣。
blow hot and cold冷热无常,三心二意
someone blows hot and cold指某人对某事时而热情、时而冷淡。这一表达源自《伊索寓言》:时值寒冬,森林之神碰到了一个旅行者。旅人频频对手呵气取暖,森林之神遂邀请他到家中休息,并给了他一碗热汤。这时,旅人又把汤凑到嘴边吹,要把汤吹凉。森林之神大为震惊,马上下了逐客令,说他不想跟一个“既可吹热气又可吹寒气”的人来往。
blue (blue-blooded;blue-chip;once in a blue moon) 贵族出身;蓝筹;千载难逢
blue blood或blue-blooded形容某人属于皇室成员或具有贵族血统。这一表达从西班牙语sangre azul翻译而得,起初指祖先不是摩尔人(Moorish)的纯正的西班牙人(Spaniards)。据说,这种西班牙贵族与肤色黝黑的摩尔人大不相同,他们肤白如雪,血管都依稀可见,看上去就像流淌着蓝色的血。
a blue-chip investment or business firm指稳定且有利可图的投资或公司。该表达的出处与扑克牌之类的赌博游戏有关。筹码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价值:最低额的是红色,最高额的是蓝色。所以a blue-chip investment即指可能带来最高利润回报的投资。
once in a blue moon表示“千载难逢、百年不遇”之意。这一表达可能源自一则古代谚语:
Yf they say the mone is blewe
We must believe that it is true.
如果他们说月亮是蓝色的,
我们必须相信那是真实的。
有关这则谚语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1528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人真的相信月亮是蓝色的,所以once in a blue moon曾表示“永远不会”的意思。现在这一短语转而指某事物非常罕见,因为当大气层处于一定条件下,月亮会十分罕见地出现淡淡的蓝色光晕,遂产生了这层含义。
blurb (印在书籍等护封上的)推荐广告
该词指简短的广告,尤指出现在书籍封面上的广告。它系美国幽默作家、插图画家吉利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1866—1951)为推介他的新书《你是庸俗之人吗?》(Are You a Bromide?)而创造的。
20世纪初,美国小说的封面上通常会印一张美女照吸引读者。伯吉斯对此进行了恶搞,把一幅他称为“Belinda Blurb小姐”的美女照印到了护封上,画中的小姐一副病殃殃、无精打采的样子。他这样做是为了希望“以她的封面为护封广告,以期终止此类广告”(blurbing a blurb to end all blurbs)。自此以后,人们便常将blurb一词同书籍封面上的广告联系起来。
board (above board;go by the board) 光明正大的;被丢弃
above board形容某一安排是正确的、诚实的。玩牌和赌博时需要把手、牌等一直放在板上(above the board)或桌子上,这样方能保证没有欺诈或不诚实的行为在暗地里(under the board)发生。该表达的产生即与此有关。
go by the board中的board(s) 原指帆船两侧的船舷。如果船遭遇到了暴雨、桅杆折断,那么桅杆就可能落到船舷上或越过船舷落进水中(go by the board),再也找不到了。现今,人们赋予了这一表达比喻义,如:
a plan goes by the board.
这一计划被遗弃或抛弃了。
Bohemian放荡不羁的文化人
该词指经常在某个社群内,与他人一起过着不羁生活的艺术家或作家。波希米亚王国(Bohemia,现在捷克境内)曾在原奥匈帝国的版图内,因为人们曾认为那里是遍及欧洲的流浪汉和吉卜赛人的故乡,所以 Bohemian一词的产生即与此有关。1848年,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在他的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中这样形容他笔下刚愎自用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普(Becky Sharp):
“of a wild,roving nature,inherited from father and mother,who were both Bohemians by taste and circumstances.”
“她具有粗野、流浪的秉性,这是从她父母那里承袭下来的,她的父母无论从性格情趣还是生活境况来看都是吉卜赛人。”
Bohemian一词也就这样在英文中扎根了下来。
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
该词组指意外且令人震惊的事件。如:
News of the president’s resignation came 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总统辞职的消息使人惊愕不已。
其中blue指晴天,晴天里的雷电自然令人震惊不已。
bone (have a bone to pick;make no bones about something) 同……有争端要解决;对……毫不犹豫
have a bone to pick with someone指有理由同别人争论或抱怨,并想与对方进行讨论。该短语的产生与两只狗常常为了争一根骨头而相互撕咬的习性有关。
make no bones about something指毫不犹豫地去做有难度或令人不快的事。如:
She made no bones about frankly criticizing the film in her article.
她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批评。
该短语的出处与喝汤有关。因为汤里没有骨头,可以毫无顾忌地一口喝下去。所以,人们就用这一短语形容做事直截了当。另一说法是,从前的骰子不少是用骨头做的,有些赌徒掷骰子前会一再祈祷,求幸运之神眷顾;有些则十分爽快,拿起骰子就掷出去,毫不犹豫。
the boot is on the other foot情况发生逆转
该习语指形势发生逆转。如:
She used to have to obey my orders.The boot is now on the other foot and I have to do what she tells me.
过去她常常要服从我的命令。现如今,情形反过来了,我不得不按她的要求去做。
19世纪之前的鞋子是不分左右脚的,两只鞋可换着穿(直到19世纪,右脚鞋和左脚鞋才开始批量生产)。据说,这一习语即源自那个时代。那时若有人觉得鞋不合脚,只需将两只鞋对调即可。但后来的鞋分左右脚了,这种穿鞋不分左右的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boot (to boot) 并且
短语to boot表示“并且”之意,用于对事物进行进一步评论的句子之末。例如:
He’s strong,sensitive,and good-looking to boot.
他身体强壮,善解人意,长得也好看。
boot一词的产生与鞋其实无关,它源于古英语单词bōt,指优点或补救,曾被用作动词和形容词。如:
—What boots it?
—Bootless.
—它有什么用?
—没用的。
现今,只有在短语to boot中,boot才有“优点或补救”之意。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身显贵
该词组形容某人出生在富贵之家。过去婴儿受洗时,教父(或教母)会给他们的教子一把银汤勺。因而,人们也就用银汤勺来象征婴儿天生富贵。
borstal青少年感化院
该词指青少年管教所。它是青少年监护中心的官方名称,得名于英格兰肯特郡罗切斯特(Rochester)一处叫 Borstal的村庄。1902年,第一所青少年管教所在那里建立。
Boxing Day节礼日
Boxing Day为每年的12月26日。在过去,每年这时候,送货员和雇员就会收到礼物。在中世纪,每到这一天(当时叫圣·斯蒂芬斯日〔St Stephen’s Day〕),教堂的功德箱就会被打开,里面的东西会分给穷人。如今,有些人仍然会在圣诞节前一周,给诸如送牛奶或报纸的送货员们圣诞礼盒(Christmas “boxes”)或礼钱,答谢他们过去一年的服务。
boycott联合抵制
boycott a person,organization,etc.指拒绝与某人、某机构等有业务关系。该短语除了具有“不同意”的含义外,也常指试图强迫他人、机构等接受特定条件的某种手段。boycott一词出自查尔斯·肯宁汉·杯葛(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1832—1897)上校,他是一名土地承租管理人。
杯葛在退役后,受雇于厄恩伯爵(the Earl of Erne),管理爱尔兰梅奥郡(County Mayo)的地产。1880年,爱尔兰土地同盟(the Irish Land League)试图进行土地改革,倡议地主削减佃农地租,并声称凡拒不执行此倡议的地主应遭驱逐。结果杯葛因为拒绝减租而立即遭到驱逐。他的工人被迫离开他,商人拒绝给他供货,他的妻子也受到了威胁——他不得不携妻子仓皇逃往英格兰,以躲避迫害。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联合抵制”的事件就这样大获成功。
brand-new全新的
该词形容某物是全新的。最初,人们用它来形容刚刚在火中锻造而成的金属制品。在现代德语中,Brand即是火的意思。德语的brandneu相当于英语的brand-new。在英语中,brand仍具有“一根燃烧的木头、火把”之意,如a brand plucked (or snatched) from the burning(被挽救而改邪归正的人)。
brass (get down to brass tacks) 讨论实质性问题
get down to brass tacks指着手讨论问题的实质。关于该表达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一说最为可信:brass tacks原指铜头螺钉,钉在商店柜台的桌面上以测量织物的码数。所以,当客户选定了织物之后,商户就会说“let’s get down to brass tacks”,意即借用柜台上的螺钉量一量织物的长度。
brave new world美丽新世界
该词组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指巨大的社会变革后出现的使人满怀希望的新时期。该表达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The Tempest)第5幕第1场:
How many goodly creatures are there here!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
人类是多么美丽!啊,新奇的世界,
有这么出色的人物!
在现代英语中,这一表达多具贬义,指“现代生活的千篇一律和官僚化”(摘自《古典和圣经典故》〔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Classical,Biblical,& Literary Allusions〕)。这一用法源自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exley,1894—1964)于1932出版的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breach (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 让我们再上火线
在现代英语中,有时会用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作为重整旗鼓的口号,激励他人重新面对困难的任务或处境。这一表达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五世》(King Henry V)第3幕第1场:
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dear friends,once more;
Or close the wall up with our English dead!
好朋友们,再接再厉,向缺口冲去吧,
冲不起,就拿咱们英国人的尸体堵住这座城墙。
bread and circuses面包和马戏
该短语译自拉丁语,由古罗马讽刺诗人尤维诺(Juvenal,公元前60?—前140?)创造出来。尤维诺曾这样描写罗马人道:
“Only two things limit their anxious longing—bread and the games of the circus.”
“只需要两件事就可满足他们的欲望——面包和马戏。”
换言之,只要填饱人民的肚子,并给他们提供公共娱乐活动,就能使人民对政府感到满意,从而确保天下太平。
broke (go for broke) 孤注一掷
go for broke指为了重大胜利而孤注一掷。该短语的产生与赌博有关:如果某人把所有的钱都押在一次游戏或一局牌上,那么此人就是go for broke。也就是说,如果他输了,就彻底破产;如果赢了,则大获全胜、拥有一切。
browse浏览
该词指随意浏览书刊杂志等。它源自古法语brost,原义指鹿、羊等动物食用的嫩苗、嫩叶和嫩枝。所以该词既保留了“吃叶”这一本意,又具有了“悠闲地择取事物”这样的比喻义,如浏览杂志中的段落,或慢悠悠地逛商店,试图找到有趣之物。
buccaneer海盗
该词指海盗,尤指17、18世纪下半叶出没于西印度群岛一带、劫掠西班牙船只的海盗。它从古法语boucan(熏烤肉的木架)派生而来,其词源可追溯至图皮(Tupi)语。buccaneer最初指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法国和英国猎人,他们设下陷阱,杀死野牛,再把这些动物的肉放在木架上风干。后来,buccaneer又被用来指西班牙海盗,因为他们也有与英、法猎人相似的习惯。如今,该词有时也用以指不道德的企业家。
the buck stops here责任止于此
the buck stops here为哈利·杜鲁门(Harry S.Truman,1884—1972)担任美国总统时(1945—1953)在白宫办公桌上放置的座右铭。pass the buck指推卸责任,所以这句座右铭的意思是:总统应该肩负起最终的责任,而不能推卸给他人。
短语pass the buck的产生与扑克牌游戏有关。当轮到某个人发牌时,他前面会放上一把刀,刀柄用鹿角(buck’s horn)做成。同时,发牌人还有一项讨人嫌的任务,就是要定下第一把赌注。所以,大家都不想当发牌人,都想pass the buck,换言之,欲把责任推给他人。
buff爱好者
该词指爱好者,如:
a movie buff
电影爱好者
a word buff
词汇爱好者
它的产生和19世纪纽约城身穿暗黄色(buff-coloured)制服的志愿消防员有关。他们是一群热心的救火者,所以人们就用buff称呼那些热心的业余消防警戒员。后来,该词又指各行各业中的行家。
in the buff指某人赤身裸体。该词组中buff原指未染色的水牛皮革。因为这种水牛皮革是浅色的,所以人们曾用in the buff形容裸露的皮肤。
bungalow平房
该词指平房。它由印地语(Hindi)的bangl演变而来,字面意思是孟加拉式的房子。其他从印地语演变而来的英文单词还有chutney(酸辣酱)、dinghy(小游艇)、dungarees(粗棉工作服)、juggernaut(重型卡车;巨大的力量)、jungle(丛林)、kedgeree(鸡蛋葱豆饭)、pundit(博学的人)和shampoo(洗发剂)。
bunk
bunk(也可写作bunkum)指“空话、废话”。它来源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班康县(Buncombe County)。1820年,众议员费利克斯·沃克(Felix Walker,1753—1828)在众议院发表了一篇冗长的讲话。他对自己的行为自我辩解道:
“I am not speaking for your ears.I am only talking for Buncombe.”
“我不是为了讲给大家听的,我只是为了班康县的人民讲的。”
言外之意,就是要让选区的选民对他留有深刻印象。沃克的这句“talking for Buncombe”由此流传开去,并被赋予了“空话、废话”之意。Buncombe的变体bunkum及缩略形式bunk在19世纪中期广为使用。
burgle入室行窃
someone burgles a house指某人入室行窃。动词burgle源自名词burglar,也就是说,burgle是个逆成词——即去掉已知单词的后缀以形成另一相关词语。比如,人们以为以 -ar,-er,或 -or结尾的名词是由已知动词加上“doer”之类的词尾构成的,这就使pedlar和editor被误解为是由peddle和edit分别加上相关词尾衍变而成。
其他逆成词还包括commute(commuter的逆成词)、diagnose(diagnosis的逆成词)和televise(television的逆成词)。
burn one’s boats/bridges破釜沉舟
burn one’s bridges或burn one’s boats表示“破釜沉舟”之意。该表达的产生与罗马人有关。相传古罗马凯撒(Caesar)等名将在入侵了敌方领土后,有时会烧掉所有罗马船只(burn one’s boats),以此向士兵们表示后路已断,只能奋勇向前。有时,过河烧桥(burn one’s bridges)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因此,人们用这一短语比喻自断退路、勇往直前。
Burton (go for a Burton) 失踪,阵亡
something goes for a Burton指某物遭到毁灭或破坏。如:
If you want me to do all that extra work,well,that’s my weekend gone for a Burton.
如果你想让我加班的话,那么我的周末就泡汤了。
该表达产生于“二战”时期:当时,人们用went for a Burton称“飞机员在行动中阵亡或失踪”。关于该词组的产生有诸多说法,最有可能跟一种名为Burton的烈性啤酒有关。位于英格兰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的小镇布伦特河畔柏顿(Burton-upon-Trent)以酿造啤酒闻名。He’s gone for a Burton的原始义可能是He’s gone for a drink——这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此外,既然the drink也可以指大海,那么在大海上空被击落的飞行员也可以形容成go for a Burton。
bury (bury the hatchet;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和解;逃避现实
bury the hatchet指两位对手和解,重归于好。该表达的产生与美洲印第安人的习俗有关。当时不同的印第安部族之间,或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若发生冲突,交战双方把冲突双方领导者的战斧或其他武器深埋于地下,以示战事结束,双方从此和平相处。如果彼此又生敌意,那么这些武器就会被挖出来,以此表示硝烟再起。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指不愿正视困难、问题或逃避现实。当鸵鸟被追赶时,它就会把头埋到沙子里,以为它看不见敌人,敌人也会看不见它。该表达即影射了鸵鸟的这一习性。
Busman’s holiday有名无实的假期
该短语指照常工作的节假日。据说在20世纪初,伦敦很多公共马车的司机非常喜爱他们的马匹,为了确保顶替轮班的司机对马儿好一点,他们在休息日作为乘客,坐上自己的车子,以确保马儿被照管妥当。
butter wouldn’t melt in someone’s mouth看似天真无辜
该习语常用以指看似纯真无瑕,实则满腹坏水的小孩。据记载,这一表达最早出现在16世纪,那些看似善良的人却极其冷酷无情,即便一片软黄油也不会在他们的嘴里融化。
butterfly蝴蝶
该词指蝴蝶,它们身形细瘦,却有着一对大而闪亮的翅膀。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对这种扇动翅膀(fluttering by)的昆虫有所指称,遂产生了该词。虽然这种昆虫确实可以扇动翅膀,但实际上关于该词起源的说法要简单得多。有好几种说法都证明蝴蝶一开始被写作butter-fly,这可能是由于许多种类的蝴蝶的翅膀都是黄色的缘故。此外,根据民间传说,邪恶的巫婆会在夜间变成蝴蝶去偷黄油(butter)和牛奶。
buttonhole强迫听或谈
buttonhole someone指强留他人听自己说话。该词的产生与纽扣孔无关,它是已经废弃不用的动词buttonhold的变体,原义是通过抓住他人衣服上的扣子而阻止其离开。起初人们为了卖东西而这样做,后来则演变成“留下某人谈话”之意。
buxom丰满的
有些单词的词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buxom就是一例。该词在12世纪的古英语中写作būhsum(顺从的)。它源自古英语būan(弯腰),当时既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到了16世纪末,该词又具有了“听从的、体贴的”和“随和的、活泼的”之意,但这些意思都没有在现代英语中保留下来。该词在现代英语中形容女性“丰满的、吸引人的”。
by and large大体上
该词组表示“大体上、基本上”之意。它的产生和帆船有关,是当时水手们的行话。by the wind指逆风而行,sailing large指顺风而行。所以,by and large即指两种极端状态间的平衡,或从总体上考虑事物。
by-law地方法则
by-law中的by表示“本地的”意思,所以by-law指地方法规。该词源自古诺尔斯语中的,指城镇法规,其中指城镇,lög表示法规。现今,“-by”被用作一些地名的词尾,这些地方曾经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如Grimsby(格里姆斯比)和Whitby(惠特比)。